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開端在格物,大當致吾知----東海客廳論格物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06月07日16:17:18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開端在格物,大當致吾知----東海客廳論格物

 

余東海

 

四書五經就是前後三代聖王和孔孟集團格致的成果。格意識之心,得內聖學之果;格政治之事,得外王學之果。----東海曰

 

 

宇宙生命萬物都是物,都是格的對象,然格物致知有先後緩急之序。朱子說:

 

“格物之論,伊川意雖謂眼前無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須有先後緩急之序,豈遽以為存心於一草木器用之間,而忽然懸悟也哉?今為學而不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於草木器用之間,此是何學問?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飯也。”(《朱文公文集》《答陳齊仲》)

 

八條目中,意心身家國天下,都是儒家應格之物。格意格心所得是道德知識,格身所得是生命知識,格家國天下所得是政治知識。關于格致之序,我以為,格物當以意心為先,致知當以道德知識為首,其次是政治知識,其次是自然科學知識包括生命科學,皆以修身為最高宗旨。

 

《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八條目始于格物,終於平天下,然其始終密切相關且循環往復,終而復始,故不言始終而言終始。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為最高根本。其它條目皆為修身功夫,其中格致誠正為根本性之內家功夫,齊治平為輔助性之外家功夫。不知八條目之本末終始及所先後,則遠道矣。

 

有儒友以“窮理盡性”釋“格物致知”。不準確也。格物致知只能窮理,不能盡性。盡性需要誠意正心,還有賴于格致修齊全方位努力。盡性是聖賢之事,是“知天命”以上境界,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即盡性,盡性自然知性知天。

 

或問:“《大學》至知在格物。這裡的物怎麼闡釋符合古今未變之通義?”答: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器即物,一切現象,包括宇宙萬象、生命現象和精神現象,都屬於物。《大學》中物知意心家國天下都屬於物的範疇。身則兼道器而言。關此,我在《大學精義》一書中已有說明。

 

器與氣也都可以劃入物的範疇。器與氣有同有異。兩者都屬於形而下,此其同;相對於天理謂之氣,相對於天道謂之器。氣無形,器有形,氣在先,器在後,此其異。泛而言之,器亦可以包括氣。形而下者謂之器,陰陽二氣亦屬於形而下之現象,故亦可稱為器,亦都可以稱為物。

 

或問:“格物致知的物,是否包括性與天道”?

 

答:這裡的物,包括待誠之意、待正之心、待修之身、待齊之家、待治之國、待平之天下,包括宇宙生命一切現象,唯獨不包括“性與天道”。

 

蓋“性與天道”是宇宙生命之本質,是道,是形而上,是上達的終極。欲上達,須覺悟;欲覺悟,須下學。格物的成果是致知,格致誠正到了一定程度,方能修身而上達。格物的主體是意識,意識屬於形下範疇。而“性與天道”具有超越主客、超越一切對象的超越性,不是格物致知的時候所格之對象。

 

注意,修身是修肉體身和意識心,上達“性與天道”是修身的終極結果和最高成就。於野廳友說:“格物以窮理,此處物與理是兩端,從此岸到彼岸,從形而下的世界到宇宙本體的證悟。物對應象器,理之根本即性與天道。性與天道不可只通過純理性邏輯到達,思和學非常重要,但必須超越,以生命本身作體驗和證悟。”

 

爾雅台說:

 

“三綱領八條目,學以階聖也。聖者,止也。止是體大,明是相大,親是用大。從體起用,往也,內聖外王也。內聖是相大,自覺也;外王是用大,覺他也。中庸謂率性之謂道。攝用歸體,返也,返物歸己也。返物即格物。格物亦有相大用大。見諸政制禮法之深切著明,用大也;本於心性義理之著微幽明,相大也。心性為本,禮法為末,唯此方能明體大,此格物之功也。故格物至知乃知所當止,覺滿也。”

 

東海曰:性相體用混亂,亂扯也。論體用關係,大學三綱領中,明德是體,明明德是明體,格致誠正是內在明體功夫,主導性功夫,即內聖功夫;齊治平是外在輔助性功夫,即外王功夫。內聖外王統歸於修身,修身又歸結於明明德。親民是用,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德於天下,是適用,達用,大用,屬於外王事業。將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等條目各各做到最好就是止於至善。

 

如果要說性相關係,明德是性,格物之物是相。肉體意識和家國天下一切現象,都是儒家所格之對象,都屬於物和相的範疇,可見儒家格物有次序而無止境,天上地下、身外身內的一切都是所格之物。特附舊作《格物致知兼內外》於下。2021-6-7於南寧青秀山下獨樂齋中

 

附:格物致知兼內外

或說:“大學之格物致知要放在修、齊、治、平整體來看。格致誠正是在"修"里,是在內非在外,從修到齊到治到平是從內到外一層一層遞進而行,非並列之行。從平到修,從修到正到誠到致到格,為由外到內層層剝絲抽繭,此如同通過衛星找自家,從找到國,而後到省市鎮村,一層層地精準定位。”

 

比喻很巧妙,說理不中肯。八條目中,誠意正心為內聖修養,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外王追求,格物致知則兼內外而言。格心內之物,致正知之知,獲得正確的道德知識,這是誠意正心的前提;格心外萬物,致社會和自然之知,獲得正確的社會和科學的知識,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內外功夫,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致良知,故八條目歸結於修身。修身者,修養、彰明良知也。古之學者為己,修身即為己。

 

格物致知具有開放性、無限性,既不局限於內心,也不局限於外物,而是內外兼顧,不遺一物。揚雄《法言·君子》說:“聖人之於天下,恥一物之不知。”古人云,一物不知,君子所恥;一物不知,儒者所恥。如果針對個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全知全能地具備一切知識。這些說法只有就儒學之開放性、無限性而言才能成立。《周易繫辭上》說:

 

“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天文地理,精氣遊魂,是內心還是外物?要知幽明之故,知鬼神之情狀,要知周萬物,範圍天地,曲成萬物,僅僅靠格內心就可以了嗎?好好讀一讀《周易繫辭上》這段話,對于格物致知的開放性無限性,對於吾家道德追求和學問探索之永無止境,將會有更加深刻的認知。2019-3-23餘東海於南寧

首發於東海儒鍾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cgi-bin/home?t=home/index&lang=zh_CN&token=144169979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楚王好細腰,最初是指士大夫的細腰,雙
2020: 哈哈哈。左驢不作不死。居然打出要停止
2019: 大家端午節快樂!請聽這個京劇版《墨梅
2019: 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巴頓動用坦克鎮
2018: 道歉過了乎?堅決不道歉乎?關於沙對滾
2018: 高山版主很護着直言嘛,我剛在他下面跟
2017: 最貼心的祝福:願今天的考生考的全會,
2017: 旗開得勝?旗也沒開呀?
2016: 講講我與幾個網名的結怨,只是我單方面
2016: 我說我祖上是蘇東坡後裔,幾個垃圾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