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七)
送交者: pifu01 2021年09月07日06:30:30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丁三、棄蓋第三 分三:初正明棄蓋之法。二、問答釋疑。

  三、嘆德勸修。

  戊一、正明棄蓋之法五

  訶五欲者,為針對外在的五塵(色聲香味觸法),即訶斥內心所緣的境界。棄五蓋者,即訶責能緣的心。

  ----思惟過患而棄捨;蓋----蓋覆內在的善心(此處指止、觀)的煩惱;五蓋----五種蓋覆善心的煩惱。

  修習止觀的過程中,有五種煩惱會蓋覆善心:1.2.3.睡眠4.掉悔5.疑。

  己一、棄貪慾蓋

  所言蓋者:五蓋也。

  一棄貪慾蓋:前說外五塵中生欲,今約內意根生欲。謂行者,端坐修禪,心生欲覺,念念相續,覆蓋善心,令不生長,覺已應棄。所以者何?如術婆伽,欲心內發,尚能燒身,況復心生慾火,而不燒諸善法,複次,貪慾之人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着欲,無由近道。如除蓋偈說:

  入道慚愧人  持缽福眾生  云何縱塵欲  沉沒於五情

  已舍五欲樂  棄之而不顧  如何還欲得  如愚自食吐

  諸欲求時苦  得時多怖畏  失時懷熱惱  一切無樂時

  諸欲患如是  以何能舍之  得深禪定樂  即不為所欺

  訶五欲主要訶責外在的五塵,而棄五蓋主要針對第六意識(內意根)止欲。

  修止觀可分為二種:

  1. 歷緣對境修:於佛堂外,待人處世,與五塵接觸之時修止、修觀此時必須思惟訶責五欲之過患(訶五欲,針對五塵)。

  2.靜中修:於佛堂中,息諸緣務,於內心之第六意識(獨頭意識)修止、修觀。此時獨頭意識會生起串習的煩惱,必須訶責除蓋(棄五蓋,針對意根)。

  修行者,息諸緣務,端坐修止觀,由於凡位之眾生,難免會不自主的忘失所緣,內心生貪慾等不善的覺觀(心生欲覺),念念相續,如烏雲遮日(覆蓋善心),令止觀之功德不能生長,因此必須覺照思惟其過患,棄捨貪慾。

  由於凡位之眾生,內心仍有煩惱,不可能熄滅心生欲覺,但必須在心生欲覺之時,馬上思惟其過患,轉念念佛,斷除妄念。

  貪慾有二種過患:

  1.     世間:【大智度論】佛在世時有一在家人名術婆伽,為一大戶長者之奴隸,愛着主人的女兒,並利用種種手段想奪取主人的女兒,終於慾火內發而,燒身而死。由此可知,慾火尚能燒身,何況止觀之善法,亦一併燒之。慾火不利身體,故道家養身之道,必先清心寡欲。依佛法而言,世間有色法及心法;色法(色聲香味觸法)屬無明了性之法;心法則有明了性,色由心生,煩惱火觸動業力火,而創造果報火。故【楞嚴經】指出,地獄火是由眾生之煩惱火,念念成就而成,即使當下煩惱火併無表現出來,但其功能念念都會保存為將來的地獄火,故當眾生的貪煩惱生起時,地獄之果報火即念念成就。

  2.     出世間:貪慾之人不易與清淨聖道相應,欲為種種惱亂依止處,故欲望強者,由於內心躁動不安,不能久居寂靜的山中,若心着欲,無由近道。

  除蓋偈說:【大智度論】

  1.     總標 ---- 『入道慚愧人,持缽福眾生,云何縱塵欲,沉沒於五情』修學聖道(趨向法身般若解脫之道)必須內心對善惡之業果有堅定的信心,依止此信心,心生慚愧,訶責惡法,尊重隨學善法。放下世間塵勞,一心一意修學聖道,福利一切眾生,不但外表現出清淨之相,內心亦不放縱於五欲,不攀緣五情。

  (五情----五塵落現於第六意識之影相,即法塵,為第六意識所緣之境界,而非眼、耳、鼻、舌、身所緣之境界)。

  唯識學認為慚愧之生起有三:

  一、自增上:尊重自己的身份,自已告訴自已為入道慚愧人,不應起種種的煩惱,否則不能自稱為入道慚愧人,依止自增上,訶責自己的煩惱。

  二、法增上:依止正法,於法中用功,而內心生慚愧,防非止惡。

  三、世間增上:宇宙間有眾多佛、菩薩、天人、鬼、神,此等皆有他心通,若不能調伏煩惱,則會被他們譏嫌、訶責依止世間的譏嫌,而內心生慚愧,防非止惡。

  此偈頌之所入道慚愧人是指自增上而言。

  2.     別明----將五欲之過患分為不淨、苦二方面。

  一、不淨:『已舍五欲樂,棄之而不顧,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吐』。初出家受戒,於十方三寶前,誓願斷惡修善度眾生,棄捨五欲樂,而來到僧團,於寂靜處修止觀,怎能又攀緣所棄捨五欲?此種情況就好比愚痴之人,食入不淨的食物,吃了善知識所給的藥,而將不淨的食物吐出,但由於愚痴,又食入所吐出的食物。

  二、苦:『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處)』。龍樹菩薩將追求五欲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1.追求時;想得到五欲,追求的過程彼此競爭,既勞心又勞力,故不快樂;2.得到時:到中、晚年時,雖得到五欲,但卻害怕失去所獲得的五欲,因得失心重,而內心掛礙、憂慮,亦不快樂;3.失去時:失去五欲時,內心熱惱,有何快樂而言?根據台灣經濟發展指數,與離婚率、犯罪率及自殺率成正比,可見獲得五欲之過程,不論追求時、得到時或是失去時,都不快樂,由於眾生內心之顛倒,非樂即樂。

  3.     結勸----『諸欲患如是,以何能舍之,得深禪定樂,即不為欺』。由於五欲有以上之過患,如何才能棄捨五欲?必須初禪以上,得禪定的三昧樂之後,才能將躁動不定的五欲樂棄捨。禪定樂為心一淨性之樂,不論身心如何喜樂,內心仍處於寂靜。故欲棄捨五欲,除內心慚愧訶責外,仍要修習戒定慧,才能真正的棄捨五欲。最好內心有法寶(例如佛號、大悲咒…..),一心皈依,以法寶為所緣,才能將過去串習(熟境界)之五欲棄捨。

  己二、棄瞋恚蓋

  二棄瞋恚蓋: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是故行者,於坐禪時,思惟此人現在惱我,及惱我親,讚嘆我冤;思惟過去,未來亦如是,是為九惱。故生瞋恨,瞋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惱彼,如是瞋恚覆心,故名為蓋。當急棄之,無令增長!如釋提婆那,以偈問佛:

  何物殺安穩  何物殺無憂   何物毒之根   吞滅一切善

  佛以偈答言:

  殺瞋則安樂 殺瞋則無憂 瞋為毒之根  瞋滅一切善

  如是知已,當修慈忍,以除滅之,令心清淨。

  智者大師說明瞋之過患:「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

  總說----瞋是「失佛法之根本」。經論指出,貪煩惱雖有種種過患,但不會使人退失信心;而瞋恚心則會破壞信心,因此不能精進、念、定、慧,可見瞋恚心則會使人喪失佛法的根本

  就身業而言----瞋是「墜惡道之因緣」。當瞋恚心生起,則易傷害他人,而造諸惡業,因此而墜惡道。

  就意業而言----瞋是「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內心與佛法接觸因而產生法樂,若發動瞋恚心,則法樂及善心皆不復存在。

  就口業而言----瞋是「種種惡口之府藏」。府藏,即倉庫。瞋恚心發動之時,則口出惡言,造諸口業。故發脾氣時,最好不要講話。

  由此可知,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平時積功累德所創造的功德林,可為瞋火一燒而盡。

  是故修行者,若於坐禪時,思惟此人現在1. 損惱我,2. 損惱我的親人,或3. 故意讚嘆我的冤家,皆會引生瞋恨心;思惟過去,未來亦如是,是為九惱。由此而生瞋恨心,若不以佛法的智慧化解,則瞋恨心生怨恨,由怨心而造做身業、口業以惱害對方,如是瞋恚覆心,故名為蓋。

  過去有一修道得初禪之仙人,於坐中有一位女眾常來扶侍他。一日,國王來到山林,將此女眾帶回皇宮。此仙人發現後,便下山欲向國王取回此女。國王曰:「你既是仙人,則不應有女人。」仙人曰:「我需要她為我燒飯、打掃!」國王仍不願意將此女歸還。此仙人由是心生瞋恨,並告知此女:「今晚,皇宮將會有大災難,你必須不斷地意念我的名號。」說了便回山中禪坐。由於己得初禪,故內心之堪能性非常強,發動作意,此時皇宮便天落硬石,將所有人物盡毀。此女由於憶念此仙人的名號,故倖免一難。由此可知,修行人心力強,一但發動瞋恨心,則所害及之人物,亦遠超一般人,所造之罪業亦無比廣大。

  釋提婆那,以偈問佛:「何物殺安穩,何物殺無憂,何物毒之根,吞滅一切善?」什麼東西被消除後,可令我們的內心感到安穩?什麼東西被消除後,可令我們的內心感到無憂?什麼是最毒的東西,會吞滅一切信、進、念、定、慧之善法?

  佛以偈答言:

  「殺瞋則安樂,殺瞋則無憂,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若可以種種法門,將瞋恨去除,則我們的內心感到安穩、無憂。一切身口意之毒,皆由瞋而起,破壞一切善根。

  因此,應當修慈悲、忍辱,以除滅瞋恨,令心清淨。

  依照經論慈忍可分為二方面修持:

  1.     從世俗諦思惟(業果):「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秧」。雖然此人損惱我、損惱我的親人、或故意讚嘆我的冤家。要思惟任何事皆有其因緣,必定過去有如此的業力,才會有今日之果,因此必須承擔自己的業果(當償債想)。

  2.     從真諦思惟:觀察空觀,有粗分、細分二種。

  粗分----即觀無常,「逆境來時莫動瞋,西方佛子等殊親,我今暫做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人世間雖苦惱,惡人諸多,但此僅暫時之因緣,發願此期生命結束後,不再投胎,往生極樂世界。試想,任何事情將會煙消雲散,爭執有何意義?心斷常見,了解此皆是無常的因緣,故煩惱不易發動。

  細分----即無我觀,觀察「覓心了不可得」,不安之心在何處?緣生無心,當體即空。現前明了之心,亦剎那剎那地生滅,其間並無一真實的。此人惱,此是誰?是虛空?還是此肉團心之?如是觀察不可得,消除內心之瞋恨。如此消除人、我對立,即可入「無諍三昧」,無論此人如何惱我,我內心無我、無我所,不會與此人起諍。

  佛法強調自我調心,而非與他人諍執。不論遇到何種境界,內心必須保持平靜、無諍。

  欲在短時間內消滅罪障、生起智慧,逆境為不可缺少的最佳助緣。逆境愈大,內心愈有智慧,由於逆境的沖極,才能激發強大的智慧。缺乏逆境的刺激,則難將語言文字的佛法,轉化為正念。缺乏逆境,則頂多獲得語言文字道理;若能發心擔任別人不願做的執事(吃力不討好之事),於人我是非中,將經論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內心之正道,則如煉頑鐵,不斷地摧擊,打掉雜質,終必煉成鋼。故成長的過程中,最好有逆境磨鍊,接受境界的刺激。【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佛陀開跡顯本中提及,提婆達多生生世世為佛陀之冤家,但由於提婆達多,佛陀才修得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無量無邊的神通三昧。若無提婆達多之逆緣,佛陀無法成佛。

  經常打坐者,較容易發現自己的貪瞋煩惱,並加以調伏,使令貪瞋煩惱淡泊。

  己三、棄睡眠蓋

  三棄睡眠蓋:內心昏暗,名為睡;五情暗蔽,放恣支節,委臥睡熟,為眠;以是因緣,名為睡眠蓋。能破今世後世,實樂法心,及後世生天及涅槃樂。如是等法,最為不善,何以故?諸餘蓋情,覺故可除,睡眠如死,無所覺識,以不覺故,難可除滅。如諸佛菩薩,訶睡眠弟子偈曰:

  汝起勿抱臭屍臥   種種不淨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體   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縛將去殺   災害垂至安可眠

  結賊不滅害未除   如共毒蛇同室居

  亦如臨陣兩刃間   爾時云何安可眠

  眠為大暗無所見   日日欺誑奪人明

  以眠覆心無所見   如是大失安可眠

  如是等種種因緣,訶睡眠蓋,警覺無常,減損睡眠,令無昏覆。若昏睡心重,當用禪鎮杖卻之。

  睡眠的定義:失去明了心,而內心昏沉,名為睡;眼耳鼻舌身(五情)被黑暗遮蔽,無法控制身體而失威儀(放恣支節),彎曲身體(委)臥倒熟睡,為眠;平日睡眠過多,及修行時昏沉,皆為睡眠蓋。

  睡眠的過患:破壞今世或後世之法樂,及後世生天之果報及涅槃樂。可見昏沉為內心與法之障礙。

  睡眠最為不善,何以故?貪慾蓋及瞋恚蓋生起時,由於明了心尚在,故可覺察而除之。而睡眠時,失去明了心,猶如死亡,無所覺識,故難除滅。譬如心中有賊,而不知有賊,故不能除賊。

  【大智度論】諸佛菩薩,訶責睡眠弟子偈曰:

  1. 總標:「汝起勿抱臭屍臥,種種不淨假名人」你應當快速清醒,這念心(能抱)所抱的色身,其實是不淨之假名人。

  2.不應睡眠之理由:

  就苦諦而言(果)----「如得重病箭入體,諸苦痛集安可眠,如人被縛將去殺,災害垂至安可眠?」三界之色身,猶如有毒箭穿入而生重病之身體,一切之苦(果報),皆由色身而起,由這一期之果報累積種種的痛苦。故修行者應追求無生,避免痛苦,如何能睡眠?有果報之眾生,譬如被眾苦束縛將被殺之人,步步邁向死亡,道業未成,災害將至,如何能睡?就集諦而言(因)----「結賊不滅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亦如臨陣兩刃間,爾時云何安可眠?」內心之煩惱尚未消除,猶如與毒蛇同住,毒蛇(煩惱)隨時都有可能發動傷害,真妄交攻(臨陣兩刃間)之時,正念與煩惱接觸之關鍵時,如何能昏沉,隨它去呢?

  3.     結勸:「眠為大暗無所見,日日欺誑奪人明,以眠覆心無所見,如是大失安可眠?」睡眠使人處於暗中,無所見,打坐或念佛時昏沉,則內心不能與法相應,日日如此串習,終被昏沉欺誑,猶如失去明了性之臭皮囊如何能用功呢?故睡眠多者,內心愚痴無所見,失去修習佛法之功德,如何能眠?

  因此必須訶責睡眠蓋,警覺無常,生命短暫,如人被縛將去殺,故應減損睡眠,於用功時不令昏沉。若昏睡心重,當用禪鎮、禪杖打之,或起身拜佛,下定決心對治昏沉,不使昏沉相續。

  修行者若內心有目標,則不易昏沉,若心無目標,一日復一日,則易出現昏沉。故修行者,必須自定修行的進度,一心一意達到目標。

  己四、棄掉悔蓋

  第四棄掉悔蓋:掉有三種:

  一者「身掉」:身好遊走,諸雜戲謔,坐不暫安。

  二者「口掉」:好喜吟詠,諍競是非,無益戲論,世間語言等。

  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縱意攀緣,思惟文藝、世間才技、諸惡覺觀等,名為「心掉」。

  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能定,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鈎醉象,穴鼻駱駝,不可禁制。如偈說:

  汝已剃頭着染衣  執持瓦缽行乞食

  云何樂着掉戲法  放逸縱情失法利

  既失法利,又失世樂,覺其過已,當急棄之!

  掉,搖動不停;悔,後悔,有二種:1. 不應做而做,2.應做而末做。又掉又悔合成為蓋。

  掉的定義 ----- 掉有三種:

  一者「身掉」:修止觀者,心不安定,喜好出外遊走,或現諸相狀引人發笑,坐不暫安。

  二者「口掉」:喜好吟詩,辨論諍競是非,與佛法不相應之無益戲論,世間語言等。

  三者「心掉」:較前二者微細。心情放逸,縱意攀緣,思惟文藝術、世間才技、五欲等之諸惡覺觀等,名為「心掉」。

  掉的過患 ----- 「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能定,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鈎醉象,穴鼻駱駝,不可禁制。」掉舉之人,平自喜好走動,共人談話辨論,雖表面上看起來並無大錯,但由於掉散之串習,無法攝心,則漸漸使人與法不相應,破害道心。譬如喝醉之象、無束縛的駱駝(掉舉之身口意),不可禁制。

  【大智度論】訶責掉舉偈曰:「汝已剃頭着染衣,執持瓦缽行乞食,云何樂着掉戲法,放逸縱情失法利。」出家修行人剃頭着染衣,現出清淨之相,放棄世俗之名利,萬緣放下,一心行道,執持瓦缽行乞食,接受供養,如何能放逸此清淨身口意之相,使之縱情,失去佛法之功德?

  由此可知,出家放棄世間之五欲樂,因掉舉而失去出世之法樂,既失世樂(五欲樂),又失法樂,故應察覺其過失,當急棄掉舉!

  初修行者,必須處於寂靜,若急於攀緣,則心如狂象,無法調伏,無法獲得法利。一切佛法之修持,皆於有賴於寂靜之心,躁動之心,只能修得有漏的福報。無量無邊戒定慧之清淨功德,亦必須於寂靜心中生起。若不能調伏身口意之掉舉,即使做再多的佛法事業,也僅限於有漏的福報,並且往往有諸多過失。

  悔者,悔能成蓋,若掉無悔,則不成蓋。何以故?掉時未在緣中故。後欲入定,方悔前所作,憂惱覆心,故名為蓋。但悔有二種:一者,因掉後生悔,如前所說。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懷怖畏,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如偈說:

  不應作而作  應作而不作  悔惱火所燒  後世墮惡道

  若人罪能悔  悔已莫復憂  如是心安樂  不應當念着

  若有二種悔  若應作不作  不應作而作  是則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  不作而能作  諸惡事已作  不能令不作

  如是等種種因緣,訶掉悔蓋,令心清淨,無有覆蓋。

  掉生起於散亂心,而非在修止觀(緣)當中生起,故掉本身尚不能成蓋,必須在修止觀當中生起,後悔自身不應掉舉,此時憂惱覆心,覆蓋所緣心,故成蓋。

  悔有二種:

  一者,如前所說,因掉後於修止觀當中生悔。

  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害怕因此罪業而入三惡道,雖懺悔,但後悔箭深入心中,堅不可拔,於修止觀當中,常懷怖畏,不能專心修止觀。

  龍樹菩薩偈說:

  悔有二種:1. 不應作而作(掉舉、罪業),2. 應作而不作(應

  作之善法)於修止觀當中,被後悔優惱之火所燒,使令身心急躁(現世),後世墮惡道。

  後世墮惡道之因有二:

  1.     因所作之罪業而墮惡道

  2.     因悔惱之心而墮惡道。悔惱之心,務必要令其消滅,否則會滋潤過去之罪業,成為罪業的增上緣,而令起現行,故印光大師云:臨命終時,內心要起善念,絕對不能有悔惱之心,務必要解開。

  罪業之悔:「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復憂,如是心安樂,不應當念着。」造了罪業,如法懺悔,即得清淨安樂,不應再憂悔。因此各式各樣的方便懺悔法,必觀「罪性本空」,罪是因緣生,本性空,可被破壞,如是心安樂,故懺悔不再憂悔。若不觀罪性本空,認為罪性真實存在,則懺悔後仍會憂悔,不能清淨。

  掉舉之悔:「若有二種悔,若應作不作,不應作而作,是則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若於修止觀時後悔應作不作,或不應作而作,此皆是愚人的想法,修止觀時應修止觀,內心追悔有何意義?未作之事,不會因後悔而作,已作之事,不會因後悔而不作,悔恨無濟於事,應斷此相續心,一心修止觀。

  1.     重點提示:

  1.     正中分所有偈頌(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

  2.     智者大師出家、弘法自利、利他之因緣為何?

3.     止觀的體性為何?(止觀的定義;止:以善緣心,心一淨信……;觀:抉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止觀的功德:……..


0%(0)
0%(0)
    連你都看不懂,俺就沒必要接着貼了? - pifu01 09/07/21 (182)
      請繼續貼,法布施最為殊勝不是?俺主要是沒耐心,.....  /無內容 - gooddday 09/07/21 (14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淡紫女士請進……
2020: 今天遛醜八怪到此結束。醜八怪準備好。
2019: 沙老鼠,巫弟要你購買服用3個療程的印
2019: 滾刀肉信口開河,無知狂妄,撒謊成性,
2018: 盛中國去世了
2018: 本來學位之類都是私事沒必要喇叭,但有
2017: 感到郭老信徒都有預設立場。若講事實,
2017: 哲學錯了,你接下來的什麼都會錯!
2016: 才看到六度的這個論述,非常贊同。有些
2016: 建議有孩子要上大學的同學要向k19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