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十)
送交者: pifu01 2021年09月12日07:14:05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壬一二、調心

  五、初入定時調心者有三義:一、入,二、住,三、出。初入有二義: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二者當令沉浮,寬急得所。

  何等為沉相?若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沉相。爾時當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沉。

  何等是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爾時宜安心向下,系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安住,此則心易安靜。

  舉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調相。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痛。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寬病相者,覺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時暗晦,爾時應當斂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心有澀滑之相,推之可知。是為初入定,調心方法。 夫入定本是從粗入細,是以身既為粗,息居其中,心最為靜。

  調粗就細,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時調二事也。

   剛開始修習止觀之時(初入定時)有三種調心之次第:一、於入禪之時調心,二、於住禪之時調心,三、於出禪之時調心。

   初入禪有二種調心(修「止」)之法:

  1.     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調伏亂想(攀緣心),依止根本所緣(例如佛號),令所緣於心中分明顯現,一句彌陀念誦聽,專一相續安住於佛號(正念),以此專一相續調伏亂想,一心安住於佛號,不令越逸。

 

  2.     當令沉浮,寬急得所----念佛有時可專一相續,佛號分明,有時卻會昏沉、掉舉,故應時時覺察(正知),觀察此佛號是否清楚分明?是否昏沉、掉舉?宗喀巴大師指出,猶如用繩綁住大象,拉着大象向前走,此向前走之量即為念力,強迫此念心安住於所緣(佛號),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猶如拉着大象向前走,旁邊有人鐵鈎(正知),導正大象走的路徑。此鐵鈎即為我們覺察(正知)之功夫。

   此處之調心主要針對「止」,而下一科正修中之調心則針對「觀」,智者大師認為「觀」為正修,「止」為成就空觀之方便。

   智者大師指出心有沉、浮、寬、急、澀、滑六種不調之相。

  沉浮之相狀:

   何等為沉相?若打坐時,內心失去明了心(昏暗),無法記錄佛號的境界,後頸無法頂住衣領,頭部低垂,此為沉相。此時應當將心提高,繫念觀想鼻端,令心氣血提高,使血液循環至頭部,此時再安住於根本所緣(佛號)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沉。

   何等是浮相?若打坐時,心無法安住於所緣(心好飄動),身體亦蠕動不安,想念外面的境界(異緣),此是浮相。爾時宜安心向下,系緣臍中(丹田),制諸亂念,心即安住,此則心易安靜。

   依照道家之理論:「丹田者,氣海也。」由此可知丹田(肚臍下三指處)為氣之發源處,若心安住丹田,可令氣足。初學者,煩惱粗重,心不宜安住於丹田過久,否則氣會過旺;老參則可多安住於丹田。

   舉要言之:不沉(內心明了)不浮(寂靜),內心明了寂靜,明靜而住,即是心調相。

   由此可知,智者大師此處針對「事相」,調伏沉浮。若內心沉浮煩惱微細,則隨時可用「事相」,調伏沉浮;若內心沉浮煩惱粗猛,則須“訶責”。

  寬急之相狀:

  寬----內心對所緣境太鬆懈;急-----內心對所緣境太急切。

   定心急病相者,由打坐中,用念力攝心,因此入定,由於求好心切,用力過猛,氣結胸口或頭部,是故上向胸口(胸臆)痛,或吐血。當寬放其心,暫時放掉佛號,放鬆身體,深呼吸、吐氣,觀想氣往下降,即可對治“急”!修行應有般若方便,【楞嚴經】指出,「修行應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意,不應依止生滅心,為本修意。」故不應依止妄想(生滅心)而修行,應依止清淨法身而修,以不依止妄想故,妄想動而心不動,知妄想本性空無自性(不迷),知妄想無自性而不取着(不取),因不取而內心不妄動(不動),內心安住於畢竟空、不生不滅,即使起妄想,心仍不迷、不取、不動,不隨妄轉,亦無需用力攝持。

   若心寬病相者,內心鬆散,心志散慢,佛號愈念愈慢,雖無掉舉,內心散慢,無法安住於佛號,身體逶糜不振(逶迤),或流口水(涎流),或內心不明了(暗晦),此時應當端坐保持正念(斂身急念),令心安住於所緣,身體相持,以此對治“寬”。

  澀滑之相狀:

  澀----心有掛礙;滑----心有妄想。

   心有澀滑之相,亦可如是對治。心若澀,則心有掛礙,應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由此除心之掛礙。心若滑,則應多攝心,使澀滑中道。

   入定應從粗而細,因身為最粗,故應先調,之後再調息,使息出入綿綿,若存若亡,最後調心,令心安靜。

 

   懺雲法師指出,打坐之前,應先拜佛。外面事忙完,初入禪堂之時,身體粗動、氣息急促、內心散亂,不宜馬上入坐,應先拜佛,重心置於腳掌,拜下時吐氣,起身時吸氣,拜十五分鐘後,自然可令身體放鬆、氣息順暢、內心有少分之寂靜,如此調和身息心,此後再入坐。

  辛二、住禪(內心安住於所緣境之後,調和身、息、心之法)

  二、住坐中調三事者,行人當於一坐之時,隨時長短,十二時

  或經一時,或至二三時,攝念用心,是中應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

  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隱,中無寬急,平直正住。複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浮沉,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適。

  此二事,的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心

  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克!

   內心安住於所緣境(佛號)之後,行人當於一坐之時,隨時長短,於一日十二時(中國古代一時相當於現在二小時),或經一時(當於現在二小時),或至二三時,攝念用心,內心正知正念,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於住禪中仍應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

   若於住禪坐時,雖於入禪之時身已調和,但隨時間變化,其身亦變,例如肌肉過於放鬆(寬)或過於緊繃聳肩(急),脊椎側偏或彎曲,頭或低垂或高昂,身不端正。察覺後即矯正,令其安穩,不令寬急,平直正住。此外,若於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吐出不調之氣,觀想不調之氣由毛細孔散出,冉冉吸氣,如是三返,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若於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浮沉,寬急不定。此時若覺察,當用前法,調令中適。

   入禪時,身息心之調和有先後次第;而住禪時,攝心用念,調和身息心三事(此二事),無前後次第,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調適,無相乖越,以心和融身息,使身息及心和融不二,此則能減除過去之老毛病(宿患),障道因緣不生,成就禪定智慧(定道可克)!

   和融不二-----寶靜大師指出,和融不二即三事融洽一體,身息心融和成一體,身息融和入現前一念明靜不動之心中。

   由此可知,住禪以攝心用念為主,並適當的調和身息心(隨不調者,而調適之)。

  辛三、出禪

  三、出時調三事者,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

  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臂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偏摩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揜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末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強,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

  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說

  進止有次第  粗細不相違 譬如善調馬  欲住而欲去

  【法華經】云:

  「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

 

   入禪之調和為「由粗而細」,先調身,再調息,最後調心;住禪之調和為「隨不調者,而調適之」;出禪之調和為「由細而粗」,與入禪調和次第相反,先調心,再調息,最後調身。

   調心: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首先放心異緣(放掉佛號),坐意“我現在要  出定”,如解開已調伏之象(心)的繩索,令心自由活動。最後調身,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臂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促進血液循環。

   調息:然後調息,開口放氣,觀想氣從百脈,隨意而散開。

   調身:打坐時,心若寂靜,呼吸微弱,此時毛細孔亦可呼吸,此為道家所謂之“胎息”。故呼吸雖微弱,氣仍充足。四禪(舍念清淨地),則呼吸完全停止,只靠毛細孔呼吸。由於打坐時,內心有正念正知,心意專注,故風邪不入,一但出禪,則放心異緣,此時毛細孔仍張開,若有風邪入侵,則易使筋脈酸痛。故應以手偏摩摸諸毛孔,使毛細孔關閉。再摩手令手暖和,用手覆蓋(揜,掩)兩眼,令眼部血液循環順暢後再開眼。打坐時,身體易生熱氣,必須等待身熱稍歇,毛孔關閉,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照此方法者,出禪時過於急促,則細法末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強,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

 

   道家亦認為,打坐時,丹田生熱氣,可資養色身,不宜如廁,否則丹田熱氣外流,應保持此氣,拜佛、走動,使丹田熱氣平均分部於各筋脈。

 

   剛打完坐,不宜接觸冷水,否則易得風濕若有出汗,應用干毛巾擦乾,拜佛、走動後,再如廁、洗濯。

 

   細法末散,住在身中----天台宗之圓教思想認為「一切唯心造」,一念三千,世間之五蘊相俱足十法界,而十法界五蘊相是由現前一念決定,既然一念決定五蘊相,故五蘊相為剎那生滅,初打坐時,其心散亂(粗重五蘊),屬欲界五蘊,藉由打坐,內心稍有寂靜,此時雖仍有欲界之粗重果報體,因打坐而使內心趨向少分色界、無色界之功德,得少分之輕安(細法,相對於欲界,而為微細精妙之法),此細法是由於長時間打坐,內心產生寂靜力量所栽培而來,不能馬上散失,因此出禪時,急促起坐時,細法末散,住在身中,不應急促活動,否則變化太烈,令人頭痛,百骨節強,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

 

   由此可知,下坐後不宜馬上做急促之大動做,例如走動、開燈、接電話…等。

 

   是故心欲出定時,必須注意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而粗(調心→調息→調身),是名善巧調和入禪、住禪、出禪。如偈說:

 

  進止有次第   粗細不相違   譬如善調馬   欲住而欲去

 

   進:活動,身息心活動之時;止:止靜,身息心打坐時。

 

   由進到止,粗而細調和之;由止到進,細而粗調和之。譬如善調馬,欲加速者(欲去),應由慢而快;欲減速者(欲住),應由快而慢,逐漸減速。

 

   【法華經】前十四品為開權顯實,其主要內容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將三乘匯歸於一佛乘,即佛陀說法之目的,皆為使令眾生成佛,由於眾生根性不同,因此由一佛乘而分別說三。佛陀開權顯實後,顯示其滅度後,可流通此殊勝權實法門之人,此時無量百千萬億之大菩薩從地湧出,跪於佛前,表示願意流通此權實法門,此時佛陀默然無語,此時彌勒菩薩問佛:「這些大菩薩從何而來?」佛陀告之:「此大菩薩皆為我的弟子。」彌勒菩薩示現疑惑問佛:「這些大菩薩皆有不可思議之境界,而釋迦牟尼佛成佛不過四十年,這些大菩薩如何為佛陀之弟子?」此時佛陀開跡顯本(十五品至二十八品),告知彌勒菩薩:「我不是今生才成佛,久遠劫來早已成佛。」由此開顯出佛陀無量劫來所成就法報之本門。

 

   彌勒菩薩讚嘆從地湧出之大菩薩【法華經】從地湧出品(為十五品)云:「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這些大菩薩,為成就佛道,於無量千萬億劫精進修行,善巧修習入住出,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成就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因此可以久修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梵行,因而得大神通。由此可知諸大菩薩能夠久修梵行,得大神通,其原因是善能次第,習諸善法,於修三昧時,善巧修習入住出。

 

   由此偈頌得知,菩薩尚且要善巧修習入住出,何況凡夫?

 

   淨土法門強調以「佛號」為所緣,而非以「息」為所緣。若所緣在息,無法與彌陀感應道交,臨命終時,諸息不調,很難以息為所緣,故淨土祖師強調,若心散亂,應馬上所緣在「佛號」,若先數息得定後,再轉念念佛,則習久成性,與“息”緣深;與“佛號”緣淺,往往佛號念一段時間後,自然又習慣性數息。

 

  丁五、方便行第五(藉由以下五法,以微少善根,成就止觀功德)

 

  夫修止觀,須具方便法門。有其五法。

 

  一者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為樂。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二者精進:堅持禁戒,棄於五蓋,初夜後夜,專精不廢。譬如鑽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善法道。

 

  三者念:念世間為欺誑可賤,念禪定為尊重可貴。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閒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五者一心: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爾時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經云:「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義在此也。

 

  方便----以微少善根,成就無量功德。譬如置於十公尺高處之寶,得之即可離苦得樂,欲得此寶,藉由樓梯(方便),即可得寶(無量功德)。

 

   欲修止觀成就禪定者,須具五種方便法門:

 

  1. 欲:希望;希望藉由佛法,了解世間一切皆為緣起,即天台圓頓止觀所謂“現前一念心”,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一切功德海,由正念生。由此可知,妄想顛倒為一切罪業之根源,禪定智慧為佛陀無量功德之根源,因而遠離世間一切妄想(散亂)顛倒(愚痴),希望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亦名為志向,亦名為願力,亦名為喜好,亦名為好樂。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名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譬如有根之樹,能令此樹發芽、開花、結果。若心中有改變內心之欲望,則修習止觀容易進步;若無改變內心妄想顛倒之欲望,則久修無益。佛法為心地法門,必須發起改造內心之希望,才能進步,改變自已。

 

  2. 精進:有希望之後,必須要有行動-----1.堅持禁戒(殺盜淫妄),2., 棄於五蓋(即修止觀),初夜後夜,專精不廢(一日睡眠四小時),相續不斷。譬如鑽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善法道。滴水長流則能穿石,水必須滴於同處才能穿石,即所緣境不可常換(今天念佛、明天持咒、後天念地藏王菩薩………),否則不能與本尊相應(不精)。

 

  3.     念:明記不忘,心中常憶念;思惟五欲之過患,思惟禪定之功德。念世間之五欲樂為無常無我,欺誑不真,不值得追求;而禪定為尊重可貴,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

 

  4.     巧慧:抉擇,籌量。抉擇世間樂與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閒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以俗諦而言,世間之樂,譬如刀上的蜂蜜,欲追求世間之樂,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以真諦而言,世間實無樂,五欲樂剎那幻滅,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五欲樂本為幻滅,不寂靜,無真實功德,「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由此可知,五欲樂並不真實,此樂無法真正消滅痛苦。

 

5.     一心:一心必須由念、慧而得,經不斷的思惟,修習止觀,內心有堅定的理解,生起少分的禪定功德,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此時自然一心只想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即使今生空無所獲,不能成就定慧,亦終不退轉,能修多少是多少,是名一心。印光大師云:「就算全世界無人往生極樂世界,我仍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不為動搖。」譬如人行走,必先知道此路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故修行須智慧抉擇,若將精神體力耗損於五欲樂,實為塞路,此非通往離苦得樂之道;若將精神體力專注於修行止觀,則為通路,通往離苦得樂之道。經過巧慧思惟,得知世間樂之塞,禪定功德之通,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經云:「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無智慧之人,不知五欲樂之患,禪定之功德,故無法得到禪定(非智不禪),無禪定之寂靜力量,不容易生起智慧(非禪不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郭文貴版的笑傲江湖
2020: 戰狼絕交部新聞發布會不再囂張,王毅語
2019: 直說這2奶跟班在哪兒啊,來理論理論,
2019: 提上來給那個說謊套磁碰瓷的“來到萬維
2018: 小屋老沙請進
2018: 四壁爐傳奇
2017: 茶館政治講壇化
2017: 郭老每天給粉絲打雞血,笑死人償不償命
2016: 老K,謝謝仗義執言,不過隨便他們說吧
2016: 明成在麼?我們聊聊義工活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