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以德性統帥理性和感性------東海客廳論三性
送交者: 余東海 2022年03月09日01:14:40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以德性統帥理性和感性------東海客廳論三性

余東海

人性一而三:感性、理性、德性,三者都很重要,都不可缺,但德性最根本,三而一,統歸於德性。理性主義者往往不足於感性,輕則無趣,重則無情;輕蔑理性又容易局限於感性,儘管輕蔑理性者往往自以為尊德性。理性有賴於正確的下學,道問學,理性的紮實是德性的根基和上達的基礎。

 

理論、理義、道理、倫理、理想、理智、科學思維、邏輯思維皆屬於理性範疇。理性是好東西,但有局限。理性要安分守己,不要理性主義,不要僭越德性。

 

缺乏德性引導和支持的理性是淺薄的,是利益主義經濟主義的理性,鼠目寸光的理性。例如,搞金融和經濟的人往往認為,天下事都圍繞着經濟利益來進行,是由經濟學意義上的理性人做出的。這就很膚淺,很容易陷入誤區而導致誤判。

 

理性主義不對,反理性同樣錯誤。德性於理性是超越,不是否定、反對之。沒有理性就沒有德性,沒有理性基礎的德性,必然是空虛不實或假冒偽劣的。假冒偽劣的德性,最容易被極權主義、極端主義所利用。

 

這是劣質人的一個標誌:親友交往理性,思想爭鳴感性。對人無情,冰山不化;論理多情(情緒化),一點就燃。該講道理的時候發脾氣,該發脾氣的時候沒脾氣。特權階級面前當孫子,弱勢群體面前充老子。

 

儒家文化以德為本,三性並重。三性有別而不二,理性感性統一於德性。康德哲學的三性論是感性、知性和理性。在儒家文化中,知性可以納入理性的範疇。

 “尊德性而道問學”,意謂由學問的充實、理性的擴充而尊崇德性。

 

孔孟思想包括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都是從人的本性出發而作的一種德性思考。禮樂制度亦是一種德性秩序,立足人道而上達天道。禮本於天,王道禮制就是天道秩序的政治落實。而聖賢則是將天道秩序落實於政治的樞紐。

 

《尚書·皋陶謨》說:“天敘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這就將天與人完全統一起來了。聖賢君子得位,建設王道禮制,推行五典五禮,實行義刑義戰,無非替天行道。

 

明白了德性的重要性和根本性,就知道一般性善良的不足。有一句自由派的最愛的名言:“通往地獄的道路,是由善意鋪就的。”需要略為糾正:通往地獄的道路,是由假冒偽劣小的善意鋪就的。鋪就通往地獄的善意,大多非真實,即使真,也不大。小善大惡,此之謂也。

 

例如,依靠理性人為和帶有空想性質的制度設計,往往帶來不良後果甚至巨大災難。這種理性就缺乏德性基礎,不符合仁義原則和要求。凡是好心辦壞事者,其心最好也有限;反帶來意外惡果的良善意圖,就不是德性的善良。

 

欲尊德性,先道問學;欲道問學,先立儒志。儒志,即聖賢之志。此志不立,縱有所成,非常有限。郁波同仁說得好:“有求為聖人之志,方可與言共學。沒有這個志向,境界不夠,一旦道問學,就覺得虛偽。”如果認為聖言聖經虛偽,其人不可與共學矣,不可教矣。

 

禮文廳友言:“仁人不是知人,知人用理性認知世界,仁人不是。仁人用心感知世界。”這麼說不準確,把仁人說得淺了。仁人之心,感性、理性俱高,兩性各極其用,統一於德性。仁者依據德性認知世界並改造世界。

 

禮文廳友又言:“道在器之上,良知在理性之上。”沒錯,但這只是其一,要嚴防將道器割裂開來。耶教被牟宗三先生稱為離教,就是因為道器割裂。故必須進一步說明,道器不二,道潛在於器,一切器無非道之用。同樣,良知理性不二。良知潛在於理性,理性是良知的重要作用。

 

瀟湘廳友問:“某總覺在感性、理性之上,尚有一種“明覺睿照”,既不屬於感性亦不是理性。不知何以名之?道家似名之曰“明”,儒家似攝歸於“智”。不知究竟當何以名之,盼東海先生明以教我。”

 

答:德到大處必有智,智到大處即為德。明覺睿照,理性的飛躍也,大智的呈現也,是智更是德,可納入德性範疇。《堯典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孔疏:“聽遠為聰,見微為明。”鄭註:“慮事通敏謂之思。”這裡的明和光,就有明覺睿照之意,是智慧的明朗,更是道德的光輝。2022-3-5

首發於東海儒鍾公眾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亞洲佛教徒和平會通過關於達賴喇嘛轉世
2021: 附加題: 你們知道為什麼馬斯克要去火
2020: 我於昨晚去世,走時心如止水!火遍網絡
2020: 茶館仁愛和武漢王書記,誰鼓吹感恩更早
2019: 半夜上網常用說辭小計
2019: 土雞真不要臉,為取悅男網不惜拉偏架,
2018: 小霧,去高山看看:)
2018: 瞧你們、要麼鬼哭狼嚎,要麼群魔亂舞。
2017: 歡樂頌亂彈琴---中國人,其實就是一個
2017: 冬冬趨近老K了,又多了一個地平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