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閒說跨年在墨城 (6a)
送交者: 柳浪美 2023年02月03日13:59:59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閒說跨年在墨城 (6a)

上午出門坐上了雙層巴士,沿着改革大道駛向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坐在上層的最前排座位比乘地鐵和坐Uber要優越好多,可以很輕鬆很愜意地觀看墨西哥城中最現代化的地段。不料,節日期間巴士路線有變,在離目的地還有五站路的地方,不再前行了。只好叫上Uber,到達位於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內國際知名的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 —— 墨西哥歷史遺產的薈萃之地。

IMG_0648.JPG

沿街通道口,首先進入眼帘的是巨大的雨神特拉洛克石雕 (Tlaloc, 8米、重168),古雕像與現代建築相映交輝

IMG_0657.JPG

排長隊的人群等候開門

該博物館由世界級的建築設計師佩德羅·拉米雷斯·巴斯克斯主導設計,為兩層四方環型天井式的建築,於19649月落成開放。該博物館最最為人稱道的是其豐富的印第安人文明遺存之收藏和展出。

有人說:沒有鎮館之寶 - 太陽曆石,就沒有這個博物館。此話一點不虛。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的建立確實是始於 “太陽曆石” 的發現與保存。1520年西班牙人攻占阿茲特克人首都,摧毀神廟。將阿茲特克人的崇拜物 “太陽曆石” 深埋於地下。經過270年後,太陽曆石被人挖掘出來重見天日。太陽曆石又一次深深地激發起墨西哥人的自豪感和民族定位的認同感,迫切要求將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加以保存和研究。隨着被重新發現藏品的不斷豐富,原有的舊館已經不能滿足儲存藏品的需要,於是設計建造了這座新的人類學博物館。

IMG_0656.JPG

在大門口上方,飾有阿茲特克定居墨西哥城的標誌:雄鷹立在仙人掌上,口叼一條蛇。(有關這個的故事,說的人太多,在此不重複了)。墨西哥國旗正中有這個標誌,表示阿茲特克人是現代墨西哥人最主要的直接祖先。

IMG_0662.JPG

大廳的裝飾採用了印第安人的文化元素,將傳統風格和現代藝術融為一體。門票是每人90比索,僅對本國老人免費。

IMG_0661.JPG

在大廳的一邊可以看到這幅著名的壁畫,有人將之稱為“蛇與豹”、“晝與夜”等,其實其原名為“二元性”。它是由墨西哥壁畫運動後期的藝術大師塔馬約,為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作的壁畫。

畫面的左右是一對怒目張牙舞爪對峙的羽蛇和美洲豹、紅與藍、太陽的晝與彎月天體星座的夜,象徵着激烈交鋒的二元性兩種力量 (白天與黑夜,善與惡,生與死,創造與毀滅,男性與女性,知識與無知)。二元性是墨西哥南部古老納瓦特爾文化賦予秩序的一種觀念。

塔馬約採用他最欣賞的前西班牙象徵主義的表達方式,用簡單的構圖來突出普遍關注的主題 - 二元性。聽上去,似乎顯得很深奧。細細一想,的確如此,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即雙重性。好,並非全好;壞,也並非都壞。人類學家 Julio Amador Bech 曾解釋說,該博物館的開發是為了重新發現和認同墨西哥古老根源,塔馬約的這幅壁畫的“二元性”內容與這一目標完美契合。

IMG_0665.JPG

穿過博物館大廳,一個很大很大的天井式庭院迎面而來。最先映入眼球的是一根高大的銅柱,獨力支撐着巨大的高架平台。銅柱上飾有各種古印第安圖騰,頂上有銅製圓盤不停地灑下水珠,如同 “雨泉”一般。這一設計寓意古印第安人對雨水的渴望和水對古印第安文明發展極為重要,也充分表現出墨西哥這塊土地的深厚文化內涵。

IMG_066.JPG

博物館的基本結構類似四合院,東西略長,南北較短。二層樓的展館圍合着一個很大的天井庭院,其中央有一方水池,兩旁種的紙莎草 (正是古埃及用它來製作莎草紙)。蝸牛狀雕塑的背後是阿茲特克文物的展館,是整個博物館中最重要、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展館。

4321.jpg

這張是從網上借來的,增添效果

該博物館和中國的國家博物館一樣,都是意識形態、歷史、科技和政治壯舉的綜合體,是“國寶和身份的象徵”。博物館內共有22個展示館。一樓有11個展館,系統地介紹前西班牙的八大墨西哥印第安文化:奧爾梅克、瑪雅、托爾特克、特奧蒂瓦坎、阿茲特克、瓦哈卡、墨西哥灣、北部西部印第安文化,展示人類學、墨西哥文化起源以及各族居民文化和生活的遺蹟。以極其豐富、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接暇的考古發現出土文物珍品,完美地展現出古印第安各族人民四千多年文化遺產的枝蔓叢生之縮影。此外,每一個展館都有一個露天庭院。它像一個熱帶雨林,依照實物大小複製的神殿,石雕,壁刻等文物散布其中,更讓遊客有一種置身處地的樂趣。

二樓也有11個展示館,主要是以服飾、樂器、武器、宗教器皿、生活用具、住房、勞動工具等多種文物,反映後西班牙時期墨西哥各民族的文化、藝術、宗教和生活方式等情況。

我們一家人對古印第安文明特別感興趣。兒子在上大學前曾讀過“The World’s Last Mysteies 一書,閒暇時也翻翻 Civilizations Exploration & Conquest”,儲備了一點這方面的知識。本人當然一直是文明史、考古、文物等的業餘愛好者。因而都非常嚮往有那麼一天,穿越時空直面欣賞古文物的卓絕風采。我們過於沉醉了,幾乎把6, 7個小時全都泡在一樓的展館中。

展品都附有說明牌,基本上是西班牙文。只有在有些題目總述和分述的欄目里可讀到一些英文說明。儘管如此不便,我們還是被展品的精美和內涵所迷戀,直到閉館的那一刻才不得不離開。

雖說幾經坎坷沉浮,飽受摧殘,但墨西哥古文物的精彩厚重、瑰麗多彩最終還是沒有世人所遺忘,重見天日,自豪地向全世界徐徐展開中美洲的文明畫卷。


第一展館是概說人類學,介紹人類學的基本知識。

露西(Lucy) 被視為“人類最早的祖先”。館中陳列着迄今已知第一件非洲南方古猿女性露西化石骨架的復製品。展廳中還展示一幅全球面孔全息圖,參觀者點擊一下不同的面孔,就可了解它所屬的區域與年代。

IMG_0670-.JPG

印第安人在外形上具有亞洲蒙古利亞人種的特徵:頭髮硬而直,汗毛較細弱,顴骨突出,面龐寬闊,膚色比較深。遺傳學家測定出的蒙古種族人體中線粒體DNA 四類變體基因,在美洲印第安人身上的DNA也俱有這四種基因。巴西生物遺傳學家皮納 (S.D. Pena) 教授的DNA試驗,也明了印第安人的祖先來自東亞和東北亞。美國埃默里大學道格拉斯-華萊士教授根據DNA分析:“現在活着的美洲印弟安人的部份DNA,與亞洲、波利西尼亞群島,及美拉西尼亞群島上的土著的DNA是相同的。”

IMG_0676==.jpg

有資料說,科學家在近年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個在東亞分布廣泛的特異等位基因 M130T,該基因在西伯利亞下阿穆爾河流域及鄂霍次克海地區人群中達到最高頻率。這表明M130T起源於東亞的南部群體,穿過中國大陸,到達西伯利亞,並最終進入美洲。一項追蹤10萬年前的女性基因——線粒體研究結果表明,最初的線粒體女性基因攜帶者來自亞洲,支持美洲土著來自亞洲說。史密斯-桑尼博物館,也有 “印第安人是四萬年前來自蒙古區域” 的陳述。

第二展館是展示公元前3萬年公元前2500年之間的美洲人口的分布,氣候變化迫使早期的狩獵人和採集者不得不嘗試一種新的生存手段:轉向農耕謀生。

IMG_A0684.JPG

經白令海峽進入美洲大陸的古東亞人生活非常艱難,開始試種玉米,逐漸以玉米為主食。並開始馴化南瓜等其它農作物。

IMG_A0694.JPG

IMG_A0692.JPG

為了有口肉食,群力捕獲猛獁象,不一定每次能成功,也常會有傷亡。

IMG_A0677.JPG

遇到乾旱顆粒無收,為了生存下去,人食人的慘案也時有發生。

展館有一幅壁畫表達了女性是一切文明誕生的基石,故有 “生命之母” 之稱。

IMG_0682-.JPG

第三展館是展示中部高原地帶在公元前2500公元100年之間的前古典時期,人口的增加和農業的開發與發展,促進了早期的社會分層與分化的演變。

大量出土的實物有力佐證,大約35004000年前,墨西哥中南部開始出現以種植玉米為主的定居村落,同時出現了以製作陶器、陶俑、碑石為主的初期宗教文化藝術。

早期的墓葬.jpg

墓葬的發掘和研究可以從葬式、陪葬物、遺骸等,閱讀出有關生活狀態和社會階層的很多信息。

IMG_0688-.jpg

色彩鮮艷的岩畫

在這個時間段里,墨西哥海灣地區為代表的奧爾梅克文化、墨西哥中部地區為代表的瑪雅文化和特奧蒂瓦坎文化、墨西哥南部地區為代表的瓦哈卡文化等古印第安文明開始相續發芽、成苗,逐漸壯大。從這些文明繁榮與沒落的時間表,大致可以弄清古印第安人各族之間傳承之脈絡。

第四展館是展示特奧蒂瓦坎城邦 (公元100 – 700) 的出土文物。由於先後建造了規模宏大的日月金字塔和羽蛇神廟,特奧蒂瓦坎成為一個朝聖中心。在宗教、政治、經濟、武力方面,它對這個地區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力,其經濟影響力可到達遙遠的中美洲,甚至更遠。特奧蒂瓦坎城的人口可能在10萬到20萬人之間,擁有巨大的建築群、精緻壁畫等文化成就。不過,不知何種原因,特奧蒂瓦坎城邦在公元在650年至750年之間沒落,最後消失無蹤。

1597-g.jpg

1 : 1 復原的羽蛇神廟基座,精妙絕倫

特奧蒂瓦坎-=.jpg

IMG_0751=.jpg

死神石雕

第五展館是介紹公元700 – 1200年間,特奧蒂瓦坎城邦沒落以後,中部高地出現了權力真空狀態。XochicalcoCantonaCacaxtla等紛紛獨立發展起來,隨後產生是圖拉霸權,也就是托爾特克文化的興起。(圖拉位於墨西哥城西北方向)  

公元900-1200年,游牧而尚武的托爾特克人統治了墨西哥中部大片領土,並將影響力擴展到了奇琴伊察以及恰帕斯州和危地馬拉的太平洋海岸等遙遠地區。因而,他們控制了某些資源,並壟斷了這些資源的交換。托爾特克人在雕刻、建築、繪畫、手工藝等方面具有輝煌的成就,有“偉大工匠”之稱,其建築風格深深影響了後來的阿茲特克文化。

托爾特克”是由科學家和藝術家組成的社會,既是巫師也是學者。他們曾住在特奧蒂瓦坎城。公元1156年左右,圖拉城邦發生內訌,武士集團和祭司集團相互爭鬥,聯盟瓦解。北方外族乘機入侵,迫使托爾特克人遷出圖拉地區,托爾特克文明逐漸衰落。

北翼大廳.jpg

這張照片借用的,我拍的不如此張

武士柱.jpg

導遊在講解,武士柱是將雕刻好的玄武岩石塊,一塊一塊疊放而成的。

神廟上的四個戰士玄武岩柱是墨西哥伊達爾戈州圖拉鎮的名勝古蹟,是托爾特克文明的一個重要文化遺址。

頭像.jpg

非常逼真的塑像巫師與戰士

托爾特克人還首先創作了查克莫爾天使 (ChacMool) 石雕,用於祭祀,也構成托爾特克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之後,瑪雅、阿茲特克、瓦哈卡等古印第安各族都紛紛效仿。

查克莫爾天使 (Chacmool) 是武士的形象,被視為神與人之間的中介。將祭品 (包括活取的心臟) 放在祂腹部的圓盤上,就是置於物理和超自然領域之間的邊界,由查克莫爾天使飛天獻祭給太陽神、雨神等諸神,以求得到諸神的寬容與關照。

1000圖拉.jpg

待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陰謀論質疑某一科學成就,有積極性。但
2022: 這育苗看來真成了啟示錄里的獸印了。
2021: 索達吉堪布談假活佛提醒漢地居士
2021: 生命的下一站:中陰
2020: 民心不可欺之網傳包子中風/中毒後的網
2020: 戰狼外交部長王毅:2009年美國H1N1流感
2019: 過年啦給所有認識中國字的拜年啦!
2019: 踏破芒鞋 煙雨任平生 慧行堅勇 究暢恆
2018: 誰說“存在就是被感知”
2018: 如何計算暗物質組成栗子暗子darker的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