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宽容 - 由影片慕尼黑谈起 |
送交者: 浦江客 2006年06月19日09:30:27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
前段时间的讨论中, 大家谈到了宽容. 唯一说: “人们这样坚信自己的正确性…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有不少人喜欢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八里庄说: “尊重别人就意味着尊重差异,所谓的宽容其价值核心就是尊重。” 雁翎呼吁: “希望大家以平常的心来看待世事,不远万里来到国外,不就图一个宽松的环境吗?与人宽松,与己宽松。” 我刚花了两个晚上, 看完了影片“慕尼黑”.这是一部非常沉重血腥的电影. 看完后, 我再次思考宽容这个话题. 以下是影片慕尼黑的故事梗概: “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在我们人类所处的也是万众向往的和平年代里,只有这样称得上属于全人类的体育盛事才能真正代表共同生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的各个人种、各个肤色的人们在一起共同地幸福生活的现状。然而,当“黄道”停留在1972年第20届夏季奥运会时,在位于中欧重镇慕尼黑举行的这届体育赛事却发生令全世界人发指的一幕惨案。这届奥运会上,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屠杀, 这就是慕尼黑惨案. 慕尼黑是一部由史提芬史匹堡導演的電影。影片的故事以慕尼黑惨案为背景,而注意力主要放在了以色列的复仇行动上。影片中,身为“摩萨德”人的艾瑞克·巴纳负责追踪那伙来自巴勒斯坦地区的名为“黑色九月”的恐怖分子。同时,以色列方面为了对巴勒斯坦人还以颜色,也随即派出了杀手对付巴勒斯坦人。本该是万众欢腾的慕尼黑却被重重的阴森恐怖所笼罩。这过程中,以色列的杀手们也开始不理解他们暗杀目标的选定方式,也不明白手中黑名单上的人从何而来,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干掉名单上的所有人。血腥的杀戮开始了.随着整个事情的发展,情况越来越复杂起来,杀手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此时,人性的力量在每一位杀手心中起了作用。一面是上级的命令,国家的需要,自己的使命,金钱的趋势;令一面是面带笑容的亲人,同样流淌着鲜血的“敌人”.抉择、痛苦、恐惧、疑虑,重重复杂的内心与外患纠缠着几个“摩萨德人”。” 艾瑞克·巴纳在成功干掉名单上十一个人中的六个之后, 痛苦地发现, 以血易血的最后不可能是和平. 这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 “冤冤相报何时了.” 宽容的核心是互相尊重, 兼容共存. 我认为,巴以冲突的核心就在于双方只讲死活, 不求共存.以色列要占领整个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的目的则是消灭以色列. 双方都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巴以问题现在是个死结, 已经无所谓正义和公理. 要理解巴以冲突, 还必须了解一下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根本分歧. “伊斯兰教认为除了安拉再没有神,反对信多神、拜偶像. 真主不是耶稣,也不是三位一体。真主是全能、造物者、主宰及宇宙万物的支持者。穆斯林都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是奉安拉之命向人类传布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教宣称,不信道的人,必遭痛苦的刑罚。伊斯兰教国家多数政教合一, 所以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更是一种政治的力量, 一种人们的生活方式。” “犹太教相信只有一位神,即无形并且永恒的上帝。犹太教认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应该有尊严且受到尊敬地对待。犹太人认为圣约是上帝对他们的呼召,也是他们对世人的见证、他们的使命。但犹太教并不主张其他民族为了被救赎而必须接受她的宗教信仰和敬拜方式;这世界会因为它所行的而受审判,而不是因它所信的教条而受审判;所有公义的民族皆分享将要到来的和平世界。因此,犹太教并不是一个积极传教的宗教。犹太教堂所接受的改信者,必须遵照犹太教当局的规定,因为一个人改信犹太教并不只是简单的自我认定的事情。” 狸猫说: “只要灵魂是否能独立于肉体而存在乃至不灭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宗教就不会消失.” 这世界上的宗教五花八门. 在我看来,宗教是都人创立的, 是应人的精神需要的而创立的. 每门宗教都有其合理的部分.一个人如果从他的宗教信仰中得到精神支持和安慰,或者由信仰而严于律己, 助人向善,那这种宗教信仰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所以我推崇信仰自由. 然而我同样推崇不信仰的自由. 任何宗教都有其合理的部分, 但同样有不合理的, 甚至荒谬的部分.如果一个人的信仰发展到唯我独尊, 认定其它宗教都是邪说的时候,他本身也离走火入魔不远了. 不同的宗教学说对其他信仰的宽容度是不同的. 总体来看, 我认为, 犹太教比伊斯兰教要宽容, 新教比天主教宽容, 佛教比基督教宽容, 道教比佛教宽容.而共产主义事实上已演变成一种类似宗教的东西, 而且它是政教合一,对别的宗教更不宽容. 我反感这样的教义宣传: “如果你不信我, 你以后会很惨的!”( 惨的方式很多, 因教而异. 以后的定义也很多,多数指死后.) 我更痛恨这样的教义: “如果你不信我, 我现在就消灭你!” 宽容不是无限度的忍让. 对于无伤他人的思想,信仰,行为, 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宽容. 对于指责我们的思想,信仰,行为, 和生活方式的人,我们可以尽可能地避让. 然而, 如果对方极端到以消灭我们为己任, 我们也不可能再谈宽容 – 战斗是唯一的出路.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5: | 黄 老 师 | |
2005: | 父亲节 | |
2004: | 耶鲁的墓园 | |
2003: | 没人知道我爱你(27)作者:韦敏 | |
2003: | 没人知道我爱你(26)作者:韦敏 | |
2002: | 堂皇的“野兽”—上路 | |
2002: | 师妹你醒醒(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