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柞里子:“龙”的误会
送交者: zuolizi 2006年12月08日14:09:02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柞里子:“龙”的误会


近日有人倡议废止用“龙”象征中国。理由是:“龙”在英语译作“dragon”,而“dragon”在英语里的意思凶恶不善。此言一出,引起众怒。愤怒的情绪是绝对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理由十分荒唐。
“龙”究竟是什么?咱国人自己都说不清。但凡自己都说不清的概念,想意译为外语,绝对碰壁。换言之,译“龙”为“dragon”,是个翻译上的错误。根据错误的翻译而倡废止之说,是无知、是不通逻辑。以为不合洋人之意便须废止中文,则不仅是无知与不通逻辑,而且是无耻、是无识、是没文化,甚至可以说是文化汉奸。
不过,综观各种批评之后,却发现不少批评者与倡议者之间,竟然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错误认识:以为“龙”是中国、中华民族、或华夏文化的传统象征。
既说传统,就得追源溯始。最早的百科全书《尔雅》对“龙”下的定义是:“马高八尺为龙”。《尔雅》成书于先秦,当时一尺相当如今几何?不可细考。要之,“龙”是高头大马的称谓。《礼》:“驾苍龙”。意思就是“驾一匹黑色高头大马”。
据最早的编年史《左传》,“龙”是星宿的名称。例如,《左传》:“龙尾伏辰”,“龙见而雩”“蛇乘龙”,“龙,宋、郑之星也”等句中的“龙”,都是星名,或指东方苍龙七宿,或指岁星。
据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龙”是有鳞动物之王,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潜水。显然,《说文解字》所谓的“龙”,是一种神话中的动物。《礼》:“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正是这一用法之实例。如今所谓“龙”,也大抵以此意为根据。
这种意义常用于比拟。例如,《易》:“飞龙在天”,比喻“天子”;《左传》:“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比喻“非常人物”。
此外,“龙”还是姓、地名、官名。例如,楚汉相争之际,项羽属下有“龙且”其人;春秋时鲁国有城邑名“龙”;远古之太皡氏官“龙师”。
撇开字书、辞书的定义不谈,也撇开先秦经典的用法不谈,小说与民间传说中的“龙”,也从来没有象征过中国或华夏。例如,《搜神记》:“林碧阳君之御人产二龙”,一个车夫竟然诞下两条龙! 龙而为人子,这身份绝无仅有,在大多数情形下,“龙”是身居海中、司雨的神。比如,《柳毅传》、《西游记》中的“龙”,就都是这种身份。这种“龙”固然是“神”,却既可见杀于人,也可以道德败坏。显然,并不是、也极不合适作为国家、民族与文化的象征。
简言之,从上古以降,至于当代,“龙”字从来没有代表或象征过中国、中华民族,或华夏文化。然则,倡议者与批评者的误会从何而来?窃以为或从“龙”字比喻“天子”的用法而来。“龙”象征天子,天子象征政权,政权象征国家与民族,“龙”于是而象征中国。言之成理欤?柞里子曰:“否”。
且不说如今的天下早已不是天子的天下,念念不忘天子的象征、并从而欲以天子的象征代表国家、民族与文化实属可笑。即使在帝制的时代,天子们自己也从来没有认真认同为“龙”。否则,姓“龙”的早已改姓他姓;带“龙”字的官名,如“龙镶将军”之类,根本不会存在;“龙”的图案也绝不可能见诸小民百姓的衣服鞋帽、杯盏瓶壶;更不会允许如“九纹龙史进”之流以九条青龙刺身。
满清于1888年效仿西方诸帝国制定国旗,其图案设计为黄底蓝龙。也许,满清的这国旗是误会的另一来源。满清不能代表中国的传统,其理不言而喻。用国旗作为国家、民族或文化的象征,亦未见其妥。满清灭而国旗改,民国政府奔台而国旗再改。一改而再改,可见国旗只能代表一个政权。能象征国家、民族与文化者,须能永恒不变方才具备资格。
除此而外,有人写了首名为“龙的传人”的流行歌曲。没什么文化的人或者信以为真,以为自己当真是“龙”的后裔。没什么文化而自以为极有文化的人之中,更有言之凿凿、说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者。其实,“图腾”是英语“totem”的音译,中文原本没有“图腾”这个概念,也没有“图腾”这个词汇。但凡以为美洲印第安人的“图腾”文化可以放之四海、推及中国之论,大多牵强附会。推一步说,即使中国的确有“图腾”,以为“龙”是中国的“图腾”,也纯属无稽之谈。但凡有志于中国文化传统者,绝不可贸然轻信、以讹传讹,令“龙”的误会泛滥成灾。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茶男对号入座临江仙的国哥礼赞
2005: 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
2004: 血缘: 第五章 血浓于水手足情 (1)
2004: 怀念在美国的第一个圣诞
2003: 愫细怨 by 施叔青 (ZT)
2003: 愫细怨
2002: 乱侃美国的企业文化(四)
2002: 同性恋,历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