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钓鱼的种种。
大概在5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10岁左右。离我家居住约半里地的地方有一个大倒口(即溃垸形成的大水塘)。有一姓谢的驼背老人,常在这水塘钓鱼。那时的鱼只有7、 8分钱一斤。谢驼子每天估计能钓两、三斤。我父亲常买他的鱼。有一天,父亲给两角钱我,要我到谢驼子那里去买鱼。驼子说,今天运气不好,只钓了几个刁子鱼,不到两斤,你先拿去,明天再来……说话间,一条大鲫鱼被钓上,驼子很高兴,把鲫鱼交给我。回家,父亲用秤一称,有三斤重,父亲要我再送五分钱去。驼子笑着说:搞那么过细干啥?殷三爷(即我父亲)从不沾别人便宜。边说边接过钱。
我说:谢伯伯,让我钓一下,好吗?
好吧,我正要回去吃饭了。他边说边把钓杆收回,在钓钩上放一条小蚯蚓,往水中在扔一些米糠,然后把钓杆交给我,并说,鱼开始咬钓时,不能动……
看到有多条鱼游来,我兴奋而紧张,手中钓杆有点发抖,头上冒汗……起钓多次,鱼都不上钩。
谢伯伯吃完饭返回来,我一条鱼也没钓着。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钓鱼。从此,我知道了什么叫钓鱼。
22年前的夏天,应泰国正大集团马先生邀请,我去深圳。办完公务后,我的朋友温先生(深长石油公司老总)请我去香蜜湖看歌舞。我没兴趣,提前出歌舞厅。温先生随即请我去钓鱼。在一个大厅里,有一鱼池,有很多鱼游来游去。我好奇。抛一次钓,如钓着鱼了,则把鱼放回,免费。如钓不着鱼,则收费。我抛钓10多次,一次也没钓着。据说,老板往鱼池投许多鱼饲料,鱼吃的饱饱的,一般就不咬钓了。老板赚钱多了。这种钓鱼是娱乐,消费的是公款。我在特区,长了见识。
改革开放,日新月异。钓鱼,与时俱进,赋予时代特色。如今国人把钓鱼、打牌、泡女人说成是特色中国三大休闲时尚。岳阳城郊,有许多农家乐,有许多鱼池。节假日,开着小车去钓鱼的多矣。朋友m告诉我:有一次,他们陪省■■■钓鱼,钓30多只乌龟。真奇也。
今天上午,同市农委原领导刘南甫先生聊天。刘先生有两个儿子定居美国。这些年,他多数时间住在美国。上个月刚回来。他说,美国有许多钓鱼协会。到指定地方钓鱼,都是免费的。他经常去钓鱼,有一次钓一条青鱼24斤,拖回家,全身都出汗了。美国人钓鱼是享受垂钓的过程。一种乐趣。钓了鱼,拍张照片,又放回去。许多人空手而归。钓鱼是当地政府推行的一项公益活动。
美国人钓鱼是享受垂钓的过程?中国人钓鱼呢?……
……
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历代对此故事的种种解释,都令我茫然。如若与现代专制挂钩,倒是能引起诸多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