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黑 骏 马
送交者: 张承志 2004年01月05日17:33:18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也许应当归咎于那些流传太广的牧歌吧, 我常发现人们有 著一种误解. 他们总认为, 草原只是一个罗曼蒂克的摇篮. 每 当他们听说我来自那样一个世界时,就会流露出一种好奇的神 色。我能从那种神色中立即读到诸如白云、鲜花、姑娘和醇酒 等诱人的字眼儿。看来,这些朋友很难体味那些歌子传达的一 种心绪,一种作为牧人心理基本素质的心绪。

辽阔的大草原上,茫茫革海中有一骑在禹禹独行。炎炎的 烈日烘烤著他,他一连几天在静默中颠簸。大自然蒸腾著浓烈 呛人的草味儿,但他已习以为常。他双眉紧锁,肤色黧黑,他 在细细地回忆往事,思想亲人,咀嚼艰难的生活。他淡漠地忍 受著缺憾、歉疚和内心的创痛,迎著舒缓起伏的草原,一言不 发地、默默地走著。一丝难以捕捉的心绪从他胸中飘浮出来, 轻盈地、低低地在他的马儿前后盘旋。这是一种莫名的、连他 自己也未曾发现的心绪。

这心绪不会被理睬或抚慰。天地之间,古来只有这片被严 寒酷暑轮番改造了无数个世纪的一派青草。于是,人们变得粗 犷强悍。心底的一切都被那冷冷的、男性的面容挡住,如果没 有烈性酒或是什么特殊的东西来摧毁这道防线,并释放出人们 柔软的那部分天性的话──你永远休想突破彼此的隔膜而去深 入一个歪骑著马的男人的心。

不过,灵性是真实存在的。在骑手们心底积压太久的那丝 心绪,已经悄然上升。它徘徊著,化成一种旋律,一种抒发不 尽、描写不完,而又简朴不过的滋味,一种独特的灵性。这灵 性没有声音,却带著似乎命定的音乐感──包括低缓的节奏、生 活般周而复始的旋律,以及或绿或蓝的色彩。那些沉默了太久 的骑马人,不觉之间在这灵性的催动和包围中哼起来了:他们 开始诉说自己的心事,卸下心灵的重荷。

相信我:这就是蒙古民歌的起源。

高亢悲怆的长调响起来了,它叩击著大地的胸膛,冲撞著 低巡的流云。在强烈扭曲的、疾飞向上和低哑呻吟的拍节上,新 的一句在追赶著前一句的回声。草原如同注入了血液,万物都 有了新的内容。那歌儿激越起来了,它尽情尽意地向遥远的天 际传去。

歌手骑著的马走著,听著。只有它在点著头,默然地向主 人表示同情。有时人的泪珠会噗地溅在马儿的秀鬃上:歌手找 到了知音,就这样,几乎所有年深日久的古歌就都有了一个骏 马的名字:《修长的青马》、《紫红快马》、《铁青马》等等,等等。

古歌《钢嘎哈拉》──《黑骏马》就是这无数之中的一 首。我第一次听到它的旋律还是在孩提时代。记得当时我呆住 了,双手垂下,在草地里静静地站著,一直等到那歌声在风中 消逝。我觉得心里充满了一种亲切感。后来,随著我的长大成 人,不觉之间我对它有了偏爱,虽然我远未将它心领神会。即 便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已经理解了它那几行平淡至极的歌词。 这是一首什么歌呢?也许,它可以算一首描写爱情的歌?

后来,当我遇到一位据说是思想深刻的作家时,便把这个 问题向他请教。他解释说:“很简单。那不过是未开的童心被 强大的人性的一次冲击。其实,这首歌尽管堪称质朴无华,但 并没有很强的感染力。”我怀疑地问:“那么,它为什么能自 古流传呢?而且,为什么我总觉得它在我心头徘徊呢?”他笑 了,宽厚地捏捏我的粗胳臂:“因为你已经成熟。明白吗?白 音宝力格,那是因为爱情本身的优美。她,在吸引著你。”

我哪里想到:很久以后,我居然不是唱,而是亲身把这首 古歌重复了一遍。

当我把深埋在草丛里的头抬起来,凝望著蓝空,聆听著云 层间和草梢上掠过的那低哑歌句,在静谧中寻找那看不见的灵 性时,我渐渐感到,那些过于激昂和辽远的尾音,那此世难缝 的感伤,那古朴的悲剧故事;还有,那深沉而挚切的爱情,都 不过是一些依托或框架。或者说,都只是那灵性赖以音乐化的 色彩和调子。而那古歌内在的真正灵魂却要隐蔽得多,复杂得 多。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给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以铭心的感受, 却又永远不让我们有彻底体味它的可能。我出神地凝望著那歌 声逝入的长天,-个鸣叫著的雁阵掠过,打断了我的求索。我 想起那位为我崇拜许久的作家,第一次感到名人的肤浅。。。。。。

哦,现在,该重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我想问问自己, 也问问人们,问问那些从未见过面、却又和我心心相印的朋友 们:《黑骏马》究竟是一首歌唱什么的歌子呢?这首古歌为什 么能这样从远古唱到今天呢?

漂亮善跑的──我的黑骏马哟 拴在那门外──那榆木的车上

在远离神圣的古时会盟敖包和母亲湖、锡林河的荒僻草地 深处,你能看到一条名叫伯勒根的明净小河。牧人们笑谑地 解释说,也许是哪位大嫂子在这里出了名,所以河水就得到这 样有理的名字。然而我曾经听白发的奶奶亲口说过:伯勒根,远 在我们蒙古人的祖先还没有游牧到这儿时,已经是出嫁姑娘 “给了”那异姓的婆家,和送行的父母分手的一道小河。

我骑著马哗哗地趟著流水,马儿自顾自地停下来,在清澈 的中流埋头长饮。我抬起头来;顾盼著四周熟悉又陌生的景色。 二十来年啦,伯勒根小河依旧如故。记得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 父亲曾按著我的脑袋,吆喝说:“喂,趴下去!小牛犊子。喝几 口,这是草原家乡的水呵!”

前不久,我陪同畜牧厅规划处的几位专家来这一带调查仔 畜价值问题,当我专程赶到邻旗人民委员会探望父亲时,他不 知为什么又对我发了火:“哼!陪专家?当翻译?哼!牛犊子, 你别以为现在就可以不挨我的鞭子你应当滚到伯勒根河的 芦苇丛里去,在河水里泡上三天三夜,洗掉你这股大翻译、大 干部的臭味儿再来看我!”

父亲,难道你认为,只有你们才对草原怀著诚挚的爱么?别 忘了:经历不能替代,人人都在生活。。。。。。

河湾里和湿润的草地上密密地丛生著绒花雪白的芦荻,大 雁在高空鸣叫著,排著变幻不定的队列。穿行在苇墙里的骑手 有时简直无法前进;刚刚降落的雁群吵嚷著、欢叫著,用翅膀 扑楞楞地拍溅著浪花,芦苇被挤得哗哗乱响。大雁们在忙著安 顿一个温暖的窠,它们是不会理睬自然界中那些思虑重重的人 的。

我催马踏上了陡峭的河岸,熟悉的景物映入眼帘。这就是 我曾生活过的摇篮,我阔别日久的草原。父亲──他一听到我 准备来这里看望就息了怒火,可他根本不理解我重返故乡的心 境哦,故乡,你像梦境里一样青绿迷蒙。你可知道,你给 那些弃你远去的人带来过怎样的痛苦么?

左侧山岗上有一群散开的羊在吃草,我远远看见,那牧羊 人正歪在草地上晒太阳。我朝他驰去。

“呃,不认识的好朋友,你好。呃......好漂亮的黑马哟!” 他也斜著眼睛,瞟著我的黑马。

“您好。这马么,跑得还不坏──是公社借给我的。”我随 口应酬著。

“呃,当然是公社借你的──我认识它。嗯,这是钢嘎.哈 拉。错不了,去年它在赛马会上跑第一的时候,我曾经远远地 看过它一眼。所以,错不了。公社把最有名的钢嘎.哈拉借给 你啦。”

钢嘎.哈拉?!像是一个炸雷在我眼前轰响,我双眼晕眩, 骑坐不稳,险些栽下马来。但我还是沉住了气:“您的羊群已经 上膘啦,大哥。”我说著下了马,坐在他旁边,递给他一支烟。

哦,钢嘎.哈拉......我注视著这匹骨架高大、脚踝细直、宽 宽的前胸凸隆著块块肌键的黑马。阳光下,它的毛皮像黑缎子 一样闪闪发光。我的小黑马驹,我的黑骏马!我默默地呼唤著 它。我怎么认不出你了呢?这个牧羊人仅仅望过你一眼,就如同刀刻一样把你留在他的记忆里。而我呢,你是知道的,当你 做为一个生命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也许只有我曾对你怀有 过那么热烈的希望。是我给你取了这个骄傲的名字:钢嘎.哈 拉。你看,十四年过去了。时光像草原上的风,消失在比淡蓝 的远山和伯勒根河源更远的大地尽头。它拂面而过,逝而不返, 只在人心上留下一丝令人神伤的感触。我一去九年,从牧人变 成了畜牧厅的科学工作者;你呢,成了名扬远近的骏马之星。你 好吗?我的小伙伴?你在嗅著我,你在舔著我的衣襟。你像这 个牧羊人一样眼光敏锐,你认出了我。那么──你能告诉我,她 在哪里吗?我同她别后就两无音讯,你就是这时光的证明。你 该明白我是多么惦念著她。因为我深知她前途的泥□。你在摇 头?你在点头?她──索米娅在哪儿呢?

“呃,抽烟。”牧羊人递给我一支他的烟。

“好好,哦......晒晒太阳真舒服!大哥,你是伯勒根生产队 的人么?”我问。

“不是。不过,我们住得很近。”

......那时,父亲在这个公社当社长。他把我驮在马鞍后面, 来到了奶奶家。

“额吉!”他嚷著,“这不,我把白音宝力格交给你啦。他住 在公社镇子里已经越学越坏了。最近,居然偷武装部的枪玩,把 天花板打了一个大洞!我哪有时间管他呢?整天在牧业队跑。”

白头发的奶奶高兴得笑眯了眼。她扔给父亲一个牛皮酒壶, 然后亲热地把我揽进怀里,滋地一声在我额上亲了一下。亲得 头皮那儿水滑滑的。我便劲挣出她油腻的怀抱,但又不敢坐在 父亲身边,于是慢慢蹭到在一旁文静地喝茶的、一个黑眼睛的 小姑娘旁边。她望望我,我望望她;她笑了,我也笑了。

“你叫什么名字?" 我打听道。 “索米娅。你是叫白音宝力格吗?”她的嗓音甜甜的,挺好 听。

父亲喝足了奶酒,微醉地扶著我的肩头,走到外面去抓马。 盛夏的草地湿乎乎的,露水珠儿在草尖上沾挂著,闪著一层迷 朦晶莹的微光。我快活地跑著,捉住父亲的铁青走马,使劲解 著皮马绊。

“白音宝力格!”父亲一把扳过我的肩头。我看见他满腮的 黑胡子在抖著。“孩子,从你母亲死掉那天,我就一直想找这样 一个人家你该知道我有多忙。在这儿长大吧,就像你的爷 爷和父亲一佯。好好干,小牛犊。额吉家没有男子汉,得靠你 啦。要像那些骑马的男人一样!懂么?”

“骑马?”我向往地问,“我会有自己的马吗?”

父亲不以为然地答到:“当然。可是要紧的是,你不能在公 社镇上变成个小流氓。”

这样,我成了一个帐篷里的孩子。我学会了拾粪,捉牛犊。 哄赶春季里的带羔羊;学会了套上健牛去芨芨草丛里的井台上 拖水;学会了用自己粗制滥造的小马杆套用羊和当年的马驹子。 我和索米娅同岁,都是羊年生的,也都是白发奶奶的宝贝。我们俩一块干活儿,也一块在小学里念过三年蒙文和算术:夏天 在正式的学校里,冬天则在民办教师的毡包里。她喊我作“巴 帕”;我呢,有时喊她“沙娜”,有时喊她“吉伽”──至今我 也不明白草原小孩怎么会制造出那么多奇怪的称呼来,这些称 呼可能会使研究亲属称谓的民族学家大费脑筋吧。

草原那么大,那么美和那么使人玩得痛快。它拥抱著我,融 化著我,使我习惯了它并且离不开它。父亲骑著铁青走马下乡 时,常常来看我,但我已经不愿缠他,只要包门外响起牛犊偷 吃粮食或是狗撞翻水桶的声音,我就立即丢开父亲,撞开门出去教训它们。有时父亲正在朝我大发指示,我听见索米娅在门 外吆牛套车,也立即就冲了出去。

当我神气活规地骑在牛背上,驾著木轮车朝远处的水井进 发的时候,回头一望,一个骑铁青马的人正孤零零地从我们家 离开。不知怎么,我心里升起一种战胜父亲尊严的自豪感。我 已经用不著他来对我发号施令了。在这片青青的、可爱的原野 上,我已经是个独挡一面的男子汉。我望望索米娅,她正小心 翼翼地坐在大木缸上,信赖而折服地注视著我,我威风凛凛地 挺直身子,顺手给了键牛一鞭。蓝翅膀的燕子在牛头前面纷纷 闪开,粗直的芨芨草在车轮下叭叭地折断。我心满意足地驱车 前进,时时扯开嗓子,吼上一两句歌子。

十四年前是羊年:我和索米娅都十三岁了。

十三岁是蒙古儿童第一次得到众人礼遇的年头,过年的时 候,奶奶给我和索米娅都穿上用牛粪烟熏得鲜黄的、花边鲜艳 的新皮袍。我们套上牛车到处去串门,因为是我们的本命年,所 以牧人们照规矩送给我们各式各样的礼物。索米娅高兴地数著 自己的礼物,一个个地翻看著那些月饼、花手巾、磁茶碗。而 我,却不免开始有了一丝感慨:在这样重要的节日,我居然和 女人家一样,赶著牛车去串门;而其他有畜群人家的孩子,却 神气地跨著剪齐鬃毛的高头大马,随著大人的马队,在飞扬的雪雾中吆喊著,从一个蒙古包驰向另一个蒙古包,唉!我什么 时候才能有匹马呢?

索米娅安慰我说:“别急,会有的。奶奶说,过两年,我们 向队里要一群牛放。那时你就有整整五匹乘马啦。”

“哼!两年!”我愤愤地朝她喊道,“可是这两年里怎么办?"

没想到,事情变化得那么快。

春天,热清明前几天的一个夜里,刮了一场天昏地暗的风 雪。整夜我们都缩在皮被里,挤在奶奶身边,倾听著嗷嗷的风 吼声、包顶咔咔的摇晃声和分辨不清的马群的驰骤。奶奶不安 地拖长了声说:“唔,马群被风雪抓跑啦......晤,怀驹的骒马要死啦......”

第二天清晨,奇迹出现了!

我和索米娅使劲推开被雪封住的木门后,突然看见,在我 们包门外站著一匹漆黑漆黑的马驹子。远处依然在刮著白毛风 的雪坡上,隐隐可以望。见一匹黑骒马的僵尸。

我们惊叫著,又牵又抱地把马驹拉进了包内。它害怕地睁 著泪汪汪的眼睛,四肢弯曲著,靠著毡墙打颤。炉火烤化了它 身上冻硬的毛片,愈发显得漆黑闪亮。

奶奶连腰带都顾不上系了,她颤巍巍地搂住马驹,用自己 的被子揩干它的身体,然后把袍子解开,紧紧地把小马驹搂在 坏里。她一下下亲著露在她袍襟外面的马驹的脑门儿,絮叨叨 地说著一套又一套的迷信话。她说,这黑马驹很可能是神打发 来的。因为白音宝力格已经到了骑马的年龄。白音宝力格是好 孩子,是神给她的男孩,所以神应该记著给白音宝力格一匹好 马。如果不是这样,有谁见过骒马在风雪中产驹冻死,而一口 奶没吃的马驹子反而能从山坡上走下来,躲到蒙古包门口呢?她 还说,她一辈子见过多少马驹子,可是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看 来,把这马驹子养活喂大,是神打发她这把老骨头这辈子干的 最后一件事啦......

我和索米娅听得入了迷。我们完全被奶奶的思想征服了。后 来我们看到她在用红帘块给黑马驹缝护身符时,我们都忘了 老师教过我们的、要反对迷信的教导。

晚雪尚未化净,山野还是一片斑驳。每天,黑马驹喝了一 小桶牛奶以后,常在柔软的草地上挺直脖颈,轻轻跃起,又缓 缓卧下,久久地凝望著山峦和流云。我和索米娅在山坡上拾粪 回来时,总喜欢鼓起腮,尖尖地打个嗯哨;或者拖长声音喊一 声“呵──依──”黑马驹会像灵巧的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 躲闪著它害怕的马莲草丛和牛粪堆,用那让人心疼又美丽无比 的步法飞一般朝我们奔来。我们则扔下筐,帮它把弄脏的黑皮 毛擦净,把歪了的红布护身符挂正,把我们省下来的月饼块、红糖、油果子,一块块地喂给它吃。远处,奶奶飘著一头银发,勤 奋地忙碌著,挤奶、拴中犊,像是为著一项神圣的使命。我们 当然不让它在外面过夜,晚上总是用软羊毛绳把它拴在包里的 炉火旁。小马驹加入了我们的家,我们四个愉快地生活著,享 受著它给我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一天,我们正在逗黑马驹玩呢,蹲在乳牛脚旁的奶奶突然 来了兴致。她一面挤著奶,一面哼起了一支歌子,那就是《钢 嘎.哈拉》──《黑骏马》。

奶奶旁若无人地干著活儿,唱著。她挤完奶,又把豆饼掰 成小块,放进木食槽里,挨个地牵过乳牛和牛犊。她唱著、教 训著贪嘴的牛:“漂亮善跑的──黑骏马,呵哟......滚开!白鼻 子!还吃不够么!──拴在......那榆木的车上,呵哟......”

奶奶在情在意地唱著,没料到,她还是一个歌手呢!在她 拖出婉转的长长的尾音时,她的嗓音嘶哑而高亢,似乎她能随 便唱出很难唱的花音,也许是我以前听惯了学校教的那些节奏 欢快的儿童歌曲吧,这朴直古老的《黑骏马》,使我觉得那么新奇。索米娅和我对望著,连气也不敢出,呆呆地听著奶奶自我 陶醉的吟唱。奶奶唱的是一个哥哥骑著一匹美丽绝伦的黑骏马 跋涉著迢迢的路程,穿越了茫茫的草原,去寻找他的妹妹的故 事。她总是在一个曲折无穷的尾腔上咏叹不已,直到把我们折磨够了才简单地用一两个词告诉我们这一步寻找的结果。那骑 手哥哥一次次地总是找不到久别的妹妹,连我们在一旁听著都 为他心急如焚。哦,这是多么新鲜,多么动人的歌啊,它像一 道清清的雪水溪,像一阵吹得人身心透明的风,浸漫过我的肌 肤,轻抚著我的心我失神地默立在草地上,握紧拳头听著。 神妙的曲调在我心灵中唤起的阵阵感动,渐渐地化成一匹浑身 宛如黑缎的、昂首长嘶的骏马;这匹黑马的一举足一甩鬃都在 我脑海里印下了那么深、那么逼真的印象。

歌子唱完了。我醒过来。索米娅正搂著黑马驹的脖子,不 出声地流著泪。我大喊道:“喂,沙娜!我要给这匹马取一个响 亮的名字!你知道吗,它就是奶奶唱的那黑马的儿子。我要叫 它‘钢嘎.哈拉’!它一定会成为一匹真正的快马。嘿,多棒的 名字:黑骏马......我要骑著它去追那些讨厌的老牛。我,我要 骑著它走遍乌珠穆沁,走遍锡林郭勒,走遍整个草原!”

索米娅惊讶地看著我。她说:“当然啦,它会是一匹黑骏马。 你看,它刚生下来就有本事穿过风雪跑到咱们家门口......可是, 巴帕,”她闪著黑黑的眼睛盯著我,“嗯,等你真的走遍了锡林 郭勒和全部草原以后,你会像奶奶唱的那样,骑著你的钢嘎. 哈拉回到这里,来看看我吗?”

“当然!”我毫不迟疑地回答。

“喂!喂!”牧羊人推了我一把,“你怎么,生病了吗?朋友, 你的气色很不好!”

我猛然一惊,“噢,没什么,”我回答说,“天气真暖和。”随 即,我站起来,拉过钢嘎.哈拉。

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哟 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

十四年光阴如流水。钢嘎哈拉已经显得骨骼粗大,不再 像以前那样修长苗条。它的胸脯虽然显得更加宽厚结实,可是 做为一匹在赛会上与精选的好马争一步之短长的骏马来说,它 的黄金时光已近结束。就像我们已经成人立业,步入坚实的中 午,结束了那充满激动和幻想的青春年华一样。

牧羊人和我并马走著。他显然觉得独自陪伴羊群很无聊,乐 意陪我走几步,消磨时间。

伯勒根小河在这里缓缓地绕了个......巨大的半圆,当马儿登 上吾伽古塔尔的阪道,走上山坡时,我看见蓝玻璃般的河水 静静地嵌入浓暗的绿草,在远远的大地上划出我的故乡和邻队 的界限,望著河湾里影绰可辨的星点毡包,我不觉带住了钢 嘎哈拉的嚼子。故乡--我默念著这个词,故乡,我的摇篮。 我的爱情,我的母亲!河滩右侧的山岗下。那黄石头垒成的牛 圈依然如故。在青格尔敖包和曼卡泰海勒罕之间的狭长山谷 里,还是蓝幽幽地开满著马莲花。哦,在这块对我来说是那么 熟识,那么亲切的草原上,掩埋著我童年的幸福和青春的欢乐, 也掩埋著我和索米娅的美好的爱情......

我离开她整整九年。我曾经那样愤慨和暴躁地离她而去,因 为我认为自己要循著一条纯洁的理想之路走向明天。像许多年 轻的朋友一样,我们总是在举手之间便轻易地割舍了历史。选 择了新途。我们总是在现实的痛击下身心交瘁之际。才顾上抱 恨前科,我们总是在永远失去之后,才想起去珍惜往日曾挥霍 和厌倦的一切,包括故乡,包括友谊,也包括自己的过去。九 年了,那匹刚进五岁的、宽胸细腰的黑马,真的成了夺标常胜 的钢嘎.哈拉;而你呢?白音宝力格,你得到了什么呢?是事 业的建树,还是人生的真谛?在喧嚣的气浪中拥挤;刻板枯燥 的公文;无止无休的会议;数不清的人与人的摩擦;一步步逼 人就范的关系门路。或者,在伯勒根草原的语言无法翻译的沙 龙里,看看真正文明的生活?观察那些痛恨特权的人也在心安 理得地享受特权?听那些准备移居加拿大或美国的朋友大谈民 族的振兴?

而索米娅如今又怎么样呢?远处那星星点点的毡帐,哪一 座才是她的家呢?

“呃,羊群远啦,老弟,再见吧。”牧羊人打了个哈欠,扯 开了马头。

“等等!大哥,”我拦住他。“请指给我,哪个是索米娅和她 奶奶的蒙古包?要知道......”

他眯著眼睛想了一阵。“嘿----你说的是伯勒根的白发额吉 呀!她家已经不在啦。”

“怎么?不在了?" 我急了。 “唤,老人早死了,那姑娘嫁了人。”想了想,他又说:“嫁 到白音乌拉----很远的地方去啦。”

说罢,牧羊人纵马朝背后的羊群驰去。

暮色已经降临。西方半个天空斜斜地布著暗蓝色的条云。正 将沉没的残阳把那厚重的云层底部烧得蓝里透红,暮霭轻轻飘 荡,和远方盆地里的晚炊融成一片,我骑著钢嘎哈拉,向罩 著蓝红色晚霞的西方走著。水一样清凉的风扑入心里,我周身 发冷,我心情沉重而坚决、朝西走著,像古代骑手走向自己的 末日一样。

在分开伯勒根河流域和外部草原的那条峥嵘的山谷里,我 追上了快要逝尽的落霞。这儿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山沟。自古以 来,畜群从不来这儿吃草,人家也不靠近这儿居住。如果细细 察看的话,可以看见,那高得齐腰的幽深野草中有一簇簇白得 晃眼的东西。那就是一代代长辞我们而去的牧人的白骨。他们 降生在这草中,辛劳在这草中,从这草中寻求到了幸福和快乐, 最后又把自己失去灵魂的躯体还给这片青草。我亲爱的银发额 吉,同时给了我以母爱和老人之爱的奶奶,一定也天葬在这里。

她把我从小抚养成人。而我却在羽毛丰满时,就弃她远去, 一去不返。我不知道在她死去的时候,她是否想到过我;我只 明白,这件送葬老人的事情,本来应当是由我,由她唯一的男 孩子来承当的额吉,饶恕我。你不肖的孙子在为你祈祝安 息。

夜幕四合。傍晚时已高悬半空的那弯镰月,此刻显得银光 照人。我勒紧马肚带,整理了-下鞍鞯。在上马之前,我默默 地单膝跪下,双手拔起一束野草,向这哺育过我的伯勒根草原 告别,奶奶已盍然长逝,索米娅又远嫁异乡,我和这片育育草 原之间维系的血脉断了。

我跨上马。突然,钢嘎.哈拉猛地竖起前蹄,在空中转了 半周,然后用立著的两条后腿一蹬,嗖地冲了出去。正前方,是 白音乌拉大山的依稀远影。

哦,白音乌拉,索米娅远嫁的地方!钢嘎.哈拉已经决定 我们立刻去看她。我不能再做迟到的悔恨者。也许,我的沙哪 正在生活的漩流中呼喊著我,等著我向她伸出救援的......

索米娅,我来了。黑骏马像箭一样笔直地朝著朦胧的白音 乌拉大山飞驰。宁静的夜激动了......

尽管我一本正经地给黑马驹命名为“钢嘎.哈拉”,而且弄 得全牧业队的男女老幼都习惯了这样称呼它;但我倒并没有像 索米娅那样常常哼著《黑骏马》,对我来说,那支歌子毕竟还是 古怪了一些。那时被我喜爱的歌子是《阿洛淖尔》,一支简单明快的骏马赞歌。因为在《阿络淖尔》里,叙述了一匹神马从一 岁开始,到两岁,到长成熟的种种奇迹和本事;一直到“在达 赖喇嘛的赛会上,它七十三次跑第一”那样的总结。从黑马驹 降临的那个可庆幸的春天开始,我差不多整整一年反复哼著“还是一岁驹哟,你就备上鞍。”等到第二年,它的大脑袋刚刚 显得小了点,小沙狐般的短尾巴刚刚能甩上几甩,我就眼巴巴 地盼它长大,盼它超过全公社的千万马群。那时,早晨在迷糊 中被奶奶或索米娅推醒,我揉著发粘的眼皮,打著哈欠。直到 端起奶茶碗,还没有清醒过来,只是觉得该说点儿什么。一张 口,“二岁马哟......像飞箭!”

奶奶笑了。索米娅也格格地笑了。

第三个春天──奶奶从棚车深处找出一盘破碎的鞍子,央 求附近的牧民修理。她说,这是索米娅的父亲留下的。自他死 后,这个只有女人的家里就没有人用它。而现在该收拾齐整啦; 钢嘎哈拉已经成为三岁马,很快就要调教出来;白音宝力格 也过了十五岁,是男子汉啦。

十五岁是儿童和青年的分界。对早熟的草原少年更是如此。 那时,我正一心钻研畜牧业机械和兽医技术,索米娅则在给邻 居家的羊群守夜。我早已不再傻乎乎地把半句《阿洛淖尔》哼 个没完了,那时我寡言少语,喜欢思索。父亲来看我时已很少 耍威风,因为我常常正在安静地读一本图文并茂的《怎样经营 牧业》,或者是赤著上身在用镐头刨著圈里的羊粪砖──我的汗 水淋淋的两臂肌肉发达,他看看就会明白:白音宝力格已经成 人了。

那天天气晴朗,是春季里的一个好天。我束紧腰带,走到 草地上,解下钢嘎哈拉的马绊。昨天晚上我们商量过:如果 天气好,就正式给马备上鞍,把它调教出来。

索米娅朝我跑来。可能因为天热的缘故吧,也可能是为了 帮我调马,她脱去了臃肿的皮袍子,穿著一件奶奶穿旧的、显 得很小很窄的旱獭皮薄袍。她气喘吁吁地跑来,阳光直射著她 的脸。她抬起手臂擦著汗珠,紧束著的腰带立即勒出了她躯体 的曲线。刹那间,我的心动了一下:呵我说不出心里的滋 味儿,只觉得跑来的好像不是那个和我耳鬓厮磨地一块儿生活 了六七年的沙娜了。沙娜──那个为我熟悉的小索米娅是多么 小、多么胖乎乎,眼睛眯得是多么可笑呵,而差几步就要跑到 我面前的,却分明是一个颀长,健壮、曲线分明、在阳光下向 我射出异彩的姑娘。

“巴帕,真的今天就骑么?嘿,真高兴!”她的大眼睛闪著 喜悦的光,以前她也常为些小事兴高采烈的,但那时从来没有 这样一种奇怪的味道。我的心绪乱了,不知为什么生起气来。我 暴躁地把皮马绊摔到地上,粗声吆喝她:“喂,收好马绊子!”接 著我揪紧马鬃,跃上了马背。

钢嘎.哈拉挣咬著旋转起来。索米娅高喊著:“骑稳,巴帖!” 她的声音也完全不像从前那样甜甜的;而是那么圆润,扰得人 心神不安,我朝她吼道:“别乱嚷!”随即松松马缰,黑马立即 发疯般又踢又跳起来。

晚春的三岁马没有多大劲儿。傍晚时,钢嘎哈拉已经学 会在马鞭子的拨弄下,忽左忽右地顺路小跑了,我下了马,把 它绊好放开,让它去啃刚冒芽的绿草尖。

已经融得一片斑驳的残雪,在渐渐黯淡的天色里显得白亮 亮的。露出去年枯草的土地,在薄暮中颜色很黑。凉风阵阵拂 过,使山凹里的积雪、袅袅的炊烟和整个春牧场都涂上了一分 纯净的青色。我和索米娅抱著鞍鞯鞭绊,吱吱地踩著含水很多 的雪地朝家走去。索米娅快活得很,她总是一面说话,-面朝 我转过身子,或者干脆侧著走,说著,哼著什么歌子。

“巴帕,你骑得真不错!我原来以为,恐怕钢嘎。哈拉会把 你摔下来,喂,喂!你听著吗?”她像以前一样,扳著我的肩头, 摇著我。

“嗯,喂──”我觉得自己在费劲地寻找话题。这是多么奇 怪的、异样的感觉呐。“我说,今天晚上,吃什么好呢?”

“吃肉饼!”索米娅欢叫起来,“哈哈,我们吃肉饼!我去取 肉!”她一阵风似地向前跑了。我注视著她的背影,惊奇她怎么 会用这样啊娜的姿态在草地上奔跑......

哦,成年的日子!当油然而生、连自己也无法理解的那异 样的兴奋和萌动,突然间从心田里破士而出的时候,惶惑中的 我们究竟能理解它的几分含义呢?我们根本没有理解,甚至不 知道这就是青春的来临。我们只记得心中涌起的,那神圣的激 动......我真切地感到,自己正在体验著一个纯净透明的世界和 一个可怕的、令人羞耻和心跳的世界的啮咬和更替。我在初次 爱上了生活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失去的东西。我们再不会在 冬夜里一块儿钻进老奶奶的皮被,你捅我一下,我打你-下地瞎闹;再不会在开著蓝花的青草地上滚成一团,争抢一个染红 的羊拐骨;再不会一块几骑在腱牛的背上,后一个扶著前一个 的肩,沿著一条被成行的牛群踏出的婉蜒小道,去水井拉水啦....... 索米娅穿的那旧饱子太窄了,腰带也束得太紧了。她在明 媚的阳光里朝我跑来的时候,突然蜕去了过去的躯壳。她以完 全陌生的东西敲击了一下我的心扉,并在一瞬间完成了一次惊 人的启蒙。哦,男子汉!我从那么小就盼著长成个男子汉。可 是男子汉原来完全不仅仅是拥有一匹骏马。我根本没有料到,也 没有理解这一切,我太年轻了。

在我独自咀嚼著这模糊的感受的时候,索米娅似乎也同时 悟到什么。第二天,我看见她一个人套上牛车去拉水。她没有 骑牛,而是像女人们那样,斜斜地坐在车辕一侧。她没有喊我, 我也明白:不该再去插手女人们的家务活儿了,我望著她的影子消失在低□不平的盐硷地里,然后提著十字镐和斧头走出去。 那天,我把家里的木轮车一一修好,并且刨了整整半圈羊粪砖。

新的生活开始了。尽管没有人宣布过它的开始。不觉间,奶 奶不太去张罗门口和停列成一排的勒勒车那儿的活计了,她更 多的是撑起身子,在昏暗的包内发表著她对里里外外各种事情 的看法。在阳光强烈的夏天,她喜欢蹒跚地迈出包门,舒眼地 晒著太阳,捉捉虱子。过路的牧人向她致意:“好舒服呀!额吉!” 她乐呵呵地说:“当然。两个孩子都大了嘛!没有我干的活儿 罗。”我已经成了见习兽医,每天跟著老兽医四处转悠,去对付 一些难产的骒马和不要犊的乳牛。没事的时候,我喜欢读书,尤 其爱读那本《怎样经营牧业》。那本书是有模范牧民参与讨论、 由专家分门别类写成的。我不仅从那里面读到了知识,也从那 里窥见了为我不知的、新鲜而博大的世界。当我吃力地读完一 段时,就伸手去摸茶碗。“等一下,巴帕。”一个低柔的、姑娘 的声音传来,索米娅在给我斟著茶。我看见她低垂著的、微微 闪动的黑睫毛和红润的一侧脸颊。我念不下去了。于是推门出 来,牵过钢嘎哈拉。它已经是新四岁的马了。我喊著:“喂! 拿剪刀来!”索米娅跑出来,递给我剪刀。我给黑马修整著打齐 的鬃,时而瞟索米娅一眼,那时,她会对我微微地一笑。

这样,到了我们十六岁的那个秋天。

一天,我们把一秋天拾来晒干的白蘑菇运到公社供销社去 卖。索米娅和奶奶赶著装满蘑菇的棚车,我骑著钢嘎.哈拉相 随。

在公社耽搁了好久──父亲要招待奶奶和我们吃饭。等我 们返回伯勒根河湾的时候,天色已晚。索米娅拾来一些早枯的 芦叶和干马粪;我在河畔的硝士岸上架起一口小锅。我们打算 架起簧火,用河水煮一锅茶,吃些东西再赶路。

硝土岸旁长著细嫩多盐的硷草。芨芨草丛粗硬的根茎旁,也 还有一些没有变白的绿叶。健牛和钢嘎哈拉贪婪地嚼著。几 乎一步不移,任阵阵浮动的炊烟漫过它们黝黑的身体。我们祖 孙三人围坐在簧火旁,随意闲谈著。河湾青朦朦的,通红的火 焰里溅著桔橙色的火星,烤著我们的胸怀。流水跳跃著磷光,平 坦无声地滑过,我们注视著恬静的家乡,心里充满了美好的感 觉。

“就是这儿。孩子们,”奶奶啜著茶,用浑浊的眼光注视著 河湾。“这儿就是出嫁姑娘告别亲人的地方。唉,这一辈子,我 看见多少姑娘,唉,就像你一样的年轻姑娘,索米娅。──跨 过这条小河,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呀。我也一样,自从跨过这条河,来到这儿,已经整整五十多年罗老人们唱过这样的歌: ‘伯勒根,伯勒根,姑娘涉过河水,不见故乡亲人......’”

我们收拾了锅碗,熄灭了簧火,准备继续赶路时,奶奶突 然扯住我们俩。她急急地、紧张地说:“索米娅!唉,如果你也 跨过这条河,给了那遥远的地方,我,我会愁死的!我看,我 看,你们俩就在咱们自己的家里成亲吧!你们结成夫妻!这样, 我一个宝贝也不会丢掉......”

我们俩同时从奶奶怀里挣脱出来。我跳上马,连抽几鞭。在 呼啸的风声中,黑马一蹦子冲上了山岗。等我勒住马时,身后 响起了歌声。我扯转马头,远远看见那银发的老奶奶正精神抖 擞地边走边唱,她一手牵著牛车,一手牵著姑娘。她步履坚定,银发在夜风中一飘一飘。她准是看见了一种最实在,最鼓舞她 的美景,才滋生了如此蓬勃的精神。

当天夜里,奶奶执拗地躲到蒙古包西侧去睡;炉灶正北的、 属于男女主人的那块白垫毡空出来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相爱五年:我与“蟹蟹”的花样年华
2003: 写给二十五岁
2002: 皮皮的故事 之 江姐
2002: 皮皮的故事 之 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