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并不存在卷舌音-谈谈儿话音(请雪/皮转至5味) |
送交者: 职老 2013年01月09日00:49:47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
北京话里面其实不存在任何的卷舌音,任何的卷舌音都会被认为是大舌头。但北京话里面有个特殊的“儿”话音。这个儿话音导致了很多南方的同学误解北京话,以为是卷舌。
比如,墩子这个发音,在北京话里面就是DUNZI,丝毫没有卷舌。但有时候表示亲热,北京人民就会发成“墩子儿”,这个儿化音需要发完ZI音的舌头向上顶住嘴唇然后迅速的轻弹回口腔中间,舌头好像就卷了,但发的一定要轻巧,听起来要像“顿籽儿”,也就是说“子”要轻连儿。
如此下去,北京话儿的“儿话”音就基本掌握了,但这个不是普通意义的卷舌音,而是弹舌音,南方的同学基本掌握不了,甚至无法理解,误以为是他们的卷舌音,发起来含糊不清。
而且北京的儿话音使用起来有一定特殊的场合和词汇,不能瞎来,黑黑,非老北京莫能焉。
另外5味逻辑同学不知道ZH和Z都是摩擦音,前者上腔摩擦,后者唇齿摩,而英文的J则和北京话里面的那这个清朝会见老佛爷的“着”很类似,舌头的位置完全不同。
5焉:2013 第一手随感
新年过后赏五魏,忽然发现又北风。 南有周刊似窦娥,美有志老苦笑中。
实在想不明白,黑黑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2: | 到底是以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才使得 | |
2012: | 也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 |
2011: | 中国人究竟需要什么信仰? | |
2011: | 明程,让子弹飞里面的小六子是怎么死的 | |
2010: | <大秦岭>看得很窝心 | |
2010: | 申时行:(社论) 英国政府为什么不知 | |
2009: | 小心上当,附照片 | |
2009: | 是啊那个时代的人在情感生活上都有一个 | |
2008: | 男人的缺失 | |
2008: | 巴陵鬼话1月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