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2006諾貝爾物理獎的故事
送交者: 牛相伯轉 2006年10月03日15:13:3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2006諾貝爾物理獎的故事

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Cornell曾經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
的採訪,他說他自己雖然做出了BEC,但是沒有想到自己這麼快
就拿到了Nobel獎,所以2001年那年宣布的時候他正睡得很香。

然後記者問他當時覺得應該是什麼可以拿到Nobel物理學獎
的,他說他知道宇宙學上有很重大的突破,是關於宇宙微波背景
輻射的各向異性的,他說他雖然不了解宇宙學,但他認為關於宇宙
起源和物質基本組成這種問題的研究,一定是最重大的物理問題,
比他的BEC還值得授予Nobel物理學獎。

他的話說中了,在5年之後。

2006年諾貝爾物理獎授予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各向異性,這個
獎更應該是算在粒子物理的頭上,因為現代宇宙學的觀測已經為粒
子物理?姆⒄溝於巳碌姆較頡R鄖暗牧W游錮磯際腔詡鈾倨?
觀測的,而隨着要往更高能量走,只有宇宙這個天然的大加速器可
以提供我們更加豐富的信息。

今年的Nobel物理學獎,粒子物理學家也是很歡迎的,因為關於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各向異性的理論全是粒子物理學家做的,因為這
本來就是一個粒子物理問題。

幾十年前,暗物質(dark matter)剛被提出來時僅僅是理論的
產物,但是現在我們知道暗物質已經成為了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
暗物質的總質量是普通物質的6倍,在宇宙能量密度中占了1/4,同
時更重要的是,暗物質主導了宇宙結構的形成。暗物質的本質現在
還是個謎,但是如果假設它是一種弱相互作用亞原子粒子的話,那
麼由此形成的宇宙大尺度結構與觀測相一致。

進一步的,暗能量出現了。暗能量和暗物質的唯一共同點是它們
既不發光也不吸收光。從微觀上講,它們的組成是完全不同的。由此,
暗能量占主導的宇宙模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宇宙模型。最近威爾金森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各向異性探測器(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e
Probe,WMAP)的觀測也獨立的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並且使它成為了
標準模型的一部分。

正是暗物質促成了宇宙結構的形成,今天所有的宇宙結構必然
源自於宇宙極早期物質分布的微小漲落,而這些漲落會在宇宙微波
背景輻射(CMB)中留下痕跡。

2006年諾貝爾物理獎就是授予這個實驗發現成果。

但是實際上是給粒子物理學家提供了研究問題,所以今年的
Nobel物理學獎,粒子物理學家也是很歡迎的,因為關於宇宙微波
背景輻射各向異性的理論全是粒子物理學家做的,因為這本來就是
一個粒子物理問題。

最被看好的暗物質候選者

其中一個候選者就是中性子(neutralino),一種超對稱模型中
提出的粒子。超對稱理論是超引力和超弦理論的基礎,它要求每一個
已知的費米子都要有一個伴隨的玻色子(尚未觀測到),同時每一個
玻色子也要有一個伴隨的費米子。如果超對稱依然保持到今天,伴隨
粒子將都具有相同的質量。但是由於在宇宙的早期超對稱出現了自發
的破缺,於是今天伴隨粒子的質量也出現了變化。而且,大部分超對
稱伴隨粒子是不穩定的,在超對稱出現破缺之後不久就發生了衰變。
但是,有一種最輕的伴隨粒子(質量在100GeV的數量級)由於其自身
的對稱性避免了衰變的發生。在最簡單模型中,這些粒子是呈電中性
且弱相互作用的--是WIMP的理想候選者。如果暗物質是由中性子組成
的,那麼當地球穿過太陽附近的暗物質時,地下的探測器就能探測到
這些粒子。另外有一點必須注意,這一探測並不能說明暗物質主要就
是由WIMP構成的。現在的實驗還無法確定WIMP究竟是占了暗物質的大
部分還是僅僅只占一小部分。

另一個候選者是軸子(axion),一種非常輕的中性粒子(其質量
在1μeV的數量級上),它在大統一理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軸子間通過
極微小的力相互作用,由此它無法處於熱平衡狀態,因此不能很好的解
釋它在宇宙中的豐度。在宇宙中,軸子處於低溫玻色子凝聚狀態,現在
已經建造了軸子探測器,探測工作也正在進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一個有心理疾病的清華博士-評王垠退學
2005: 北卡羅萊納大學UNC印象
2004: 中國學術界的出路:引入競爭機制
2003: 什麼是牛人?zt
2003: 我的性愛觀
2002: 博士後情斷多倫多
2002: 也說說科大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