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學術量化背離學術評價宗旨
送交者: 黃安年 2007年03月10日16:51:4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學術量化背離學術評價宗旨

科學時報 作者:黃安年


編者的話

學術生態環境建設是近年來學界關注的熱點,本周中國科學院頒布的《關於科學理念的宣言》和《中國科學院關於加強科研行為規範建設的意見》,為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強調科學的社會責任和行為規範,作出了令人稱道的努力。與此同時,如何制定符合學術規律的、公正合理的學術評價體系,仍需主管部門和學界共同努力。本期,有3位學者與讀者分享他們對評價體系、學術浮躁等攸關學術生態環境建設問題的思考。

一度沸沸揚揚的關於廢除“偽科學”一詞的爭論漸漸淡出輿論視線,但這並不意味着爭論的結束,當激動的情緒平息下來後,不妨聽聽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關洪對此的看法。

學術可以量化嗎?回答是否定的。學術論著的成果需要統計嗎?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學術成果的量化並不等於學術質量的評估,更不可把學術量化和各種名利業績直接掛鈎,那樣的結果不僅可能搞亂了學術,而且勢必導致學術腐敗。

學術量化違背學術發展規律

評估學術的數字量化,並不能準確反映學術的整體質量,沒有學術質量的整體評估不能說是科學的學術評估,以數量評估取代質量評估從根本上違背了學術評價的真實內涵。在“一刀切”的數字量化模式下,往往只管數量不顧質量、見物不見人,對不同學術領域、不同學校、不同單位和不同個人、不同時間不加區別,其結果,攪亂了學術和教育工作,使得學術領域更加不和諧,違背學術發展規律,有悖於學術的健康發展。

學術量化的失真對於學術事業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這種失真來自三個方面:其一,統計數字的人為造假和摻假;其二,統計標準的不公正;其三,數字統計部門統計時的不嚴謹、不完善。我們知道,現在教育系統的學術量化統計是按照教育部推廣的某高校制訂的核心學術期刊標準來實行的,這個排他性標準將非核心期刊的學術成果通通排除在外,例如以書代刊的論文集、非學術期刊的有質量學術論文、報紙上和網上發表的有質量的學術文章都不算學術成果。以此為基礎的學術成果統計數據標準的不完整性、不公正性、不科學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種不科學的學術成果統計居然成了目前教育部及各個高校評估、評獎、晉級等物質與精神獎勵掛鈎的重要依據。

如果再細化數字統計,我們發現,把什麼人計算進來的學問就大了,比如,署名兩人的怎麼算?退休教師算不算?什麼時候的退休教師才算?剛調入或調出學校的教師怎麼算?兼職的怎麼算,算在哪所學校還是兩邊都算?例如一位由南開調入北大的教授,他的學術成果怎麼算呢?兩邊算,怎樣劃線?有的文章寫在南開而發表時在北大算在哪兒?如此等等。一個單位要把自己的成果做大做強並不難,但是大家都來爭大爭強,其結果可想而知,這裡極有可能導致數字造假和學術腐敗。

學術量化監管不力滋生弊端

現行學術量化管理亟待建立良性循環機制,這種機制的建立需要體現開放性、群眾性原則。在現行名目繁多相互影響的學術評估機制中,學術批評、學術糾錯、政策聽證、扶植弱勢、學術監督的機制卻很不完善,有的根本沒有,有的則有名無實,成了制度化的形式主義和制度化的官僚主義。有的則違背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裁判員、運動員一身二任,為監守自盜創造機會。表面上各項規定的出台有公示,實際上只不過是走走過場,處於弱勢群體的基層教師沒有發言權,甚至連聽證權、公開批評的話語權等權利都得不到充分保障。

強化教育及學術事業的量化和評估管理機制是一柄雙刃劍,那些不科學的、過度的量化評估,不僅妨礙學術和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和公平競爭,而且會成為滋長腐敗的新的保護傘。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是,在量化指標體系脅迫和誘導下,在各種職稱評定、項目立項、評估活動中出現了群發性的“走後門”變相行賄現象;許多高等院校紛紛聘請各級有權勢的政府官員兼任院長和教授;而學術刊物主編官員化傾向也十分突出;在職稱評定、獎金、住房等待遇中向行政官員和學術帶頭人傾斜的力度加大;出現“腐敗文憑”現象等等。還有一個突出的例子是學術量化強化了獲得科研項目費和學術帶頭人的分量,致使一些高校不擇手段到處挖人和搶爭科研經費。這種將爭得科研經費的多少和學術量化成果直接掛鈎的做法,是典型的學、權、錢交易,等於公開宣稱金錢就是學術,是一種十足的學術腐敗現象。

學術量化衍生特殊利益集團

目前的“數字化”規定和機制,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強勢更強、弱勢更弱的畸形狀況,也助長了高校和學術界的不協調、不和諧。由於學術量化對於職稱評定和學位論文及其他重要立項及評估的數量規定,凸顯了核心期刊的作用,出現了例如高價版面費等學術腐敗現象。由於某些知名學者一身兼任各級學術部門和項目的評審委員、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答辯委員會成員、各級行政部門負責人等,因而出現了運動員和裁判員、項目負責人集於少數人員身上的情況,從而在事實上促成了一個少數學、權、錢相互依存的特殊利益集團,如果其中少數人缺乏自律和經不起誘惑,那麼學術腐敗現象難以避免,我們也不難解釋緣何極少數來自這一圈子內重量級人物的學術不端和腐敗現象難以被揭露和嚴肅處理。

時下自上而下推行的學術量化機制帶來的負面影響愈來愈大,筆者建議大力改革學術量化機制、強化對學術量化的監管,切斷學術量化和各種物質待遇的直接掛鈎,嚴處學術量化衍生的學術腐敗現象,切實制約學術領域中的特殊利益集團。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人類十大悲哀學科
2006: 哈佛校長,最令人厭煩的職位
2005: 正在轉變的大眾接收新聞方式
2005: 諾貝爾的遺憾
2004: 對朱涵模式的思考
2004: SPEAK攻略以及英語學習感受
2003: 我給教育下一服猛藥
2003: 大學體制改革的制約因素
2002: 科學烏托邦:我看饒毅建議
2002: 這個盲目的時代應該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