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何毓琦: 一個哈佛大學教授在美國的生活
送交者: 佚名 2007年05月12日16:18:3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何毓琦博士長期從事系統控制科學及工程應用研究,在最優控制、微分對策、團隊論、離散事件動態系統和智能系統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動態系統現代控制理論的創導者之一。何毓琦博士長期致力於祖國大陸的科研發展,不但培養了多名中國學生,更在2001年受聘清華講座教授。何毓琦博士以敢於針砭時弊聞名科學界。現根據部分網民的要求,全文翻譯《一個大學教授在美國的生活》(Life of an Academic in the US)一文,希望對中國讀者有所幫助。

除了在工業界全職工作了三年,我的整個學術生涯都是在美國渡過的。儘管我一直只供職於一所大學,我在伯克利、得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倫敦帝國學院做過整學期的訪問學者,而且還對全世界無數學校和研究機構進行過短期訪問。因此,將我40餘年的經歷與科學網的中國讀者分享大概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此外,在適當的時候,我願意將這些在美國的經歷與中國的情況相對照。當然了,美國大學的種類很多,我將主要討論研究型大學。一些非常優秀的純教學院校則不在我的討論範圍之內,如馬薩諸塞州威廉姆鎮的威廉姆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和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斯沃特穆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最後,下面寫的都是我的個人經歷,請不要當作典型或者真理。

在一流大學晉升主要通過兩種途徑。第一,成為一名偉大的教師(僅僅優秀是不夠的)。也就是說,你能夠在教授常見本科課程,比如基礎經濟學、基礎物理、計算機入門等課程的時候發揮創造性和組織能力。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從學術水平上講,一個系裡能夠教這種課的老師很多,你必須表現出超常的教學和創造力。另外,學校里選課人數眾多的本科課程其實很少。我在哈佛待了40多年,經常看到非常優秀甚至近乎偉大的老師沒有拿到終身職位,不得不離開哈佛。(註:美國大學盛行一種制度,即所謂的“七年試用期”,在這七年裡,你要麼拿到終身職位,要麼走人。不遵守這“七年試用期”的學校會被列入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的黑名單。)

另外一個晉級的途徑當然就是搞研究了。教學基本上只是一個本地行為,而研究則是世界性的。對學校來說,一流的研究工作的性能價格比比教學要高的多,因此學校更看重研究。然而在一流大學裡,你的競爭對手是全世界的研究人員。比如在哈佛,在決定你是否能夠拿到終身教職的時候,學校會特意把你與世界上同領域的權威放在一起比較。

我是在1965年拿到哈佛的終身教授職位的,那之後的30年裡,我們系沒有授予任何一位系統科學領域的年輕教授終身職位。儘管哈佛校長和各系主任絕對不敢承認,我早早就意識到而且不斷地教導年輕同事們:“哈佛付你錢是為了讓你維護並不斷提高它的世界聲譽的,別的都是次要的。” 因此黃金法則一:儘早建立你的國際研究聲譽。

為了搞研究,你必須有經費、有學生。實際上,如果沒有經費,你根本不可能供得起學生。在美國,儘管有各類獎學金,大多數研究生還都依靠導師的科研經費支持着。一般一個研究生一年要花掉導師五萬美元。如果你的組裡一直保持五到六個研究生的話,你每年最低必須保證25萬美元左右的預算,而你必須和全美國的同領域科學家們競爭來爭取這些經費。你不用指望研究生的頭兩年能有什麼回報,博士生只有到了第三年第四年才開始出成績,所以導師在錄取研究生的時候是做出了很大投資的。我認識不少同事,跟我發誓賭咒再也不招中國學生了,因為他們來一兩年就跑掉了,要麼轉去一個更好的學校,要麼有了別的什麼機會。不錯,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從法律角度看,學生沒有義務必須讀完博士,但是從道德角度講,導師在你身上花了那麼多錢,你應該肩負起你的責任。然而,並不是所有中國學生都意識到這一點,這種行為對於後來想來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來說等於是過河拆橋。

還有,一個一線大學教授至少要花25%的工作時間在編寫基金申請書、準備研究報告和撰寫論文上。因此黃金法則二:擅長寫作和演講,了解什麼是最前沿的課題,也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當然了,如果你能開創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而且能夠說服全世界這就是最前沿的,那就更棒了。)

黃金法則一和黃金法則二意味着你必須讓全世界知道你是誰。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在優秀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在學術會議上好好介紹你的研究。很多科學家以為搞科研是最最重要的,相比之下,寫論文和做報告不那麼重要。但是實際上,除非你提出了相對論或者搞定了人類基因圖譜,你的研究要跟成千上萬和你一樣聰明的人競爭。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有個好想法,寫篇好文章和給個好報告是三項獨立的而且同等重要的工作。每一項工作要付出的艱苦努力都是完全不同的。要想做個好報告,僅僅從論文裡複製拷貝製作一套PPT是遠遠不夠的,對着論文照本宣科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本來才華橫溢的科學家做的報告慘不忍睹,令人不忍卒聽。實際上,一個好的報告應該能夠讓一般聽眾聽懂,同時又給專家同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統計數據表明,一篇普通的發表了的科技論文的讀者只有5位,其中還包括了論文的編輯和審稿人。但是,一次優秀的講座的聽眾可能多達數十人、數百人甚至數千人。大多數聽眾一個月後大概都不記得你講座的具體內容了,但是多年以後他們可能還會記得,你的那次講座非常成功。這種針對聽眾的講座能給你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目前,各種政府基金管理機構的官員參加大大小小的會議,主要就是為了了解最熱門的研究領域,發現那些值得資助的人。你給報告的時候他們很可能就坐在聽眾中間。那麼,讓你的報告清晰易懂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然而,我還是不斷地碰到很多研究出色的科學家在做報告的時候完全無視聽眾的存在,報告晦澀難懂,讓人覺得他非常傲慢無禮。我年輕的時候,如果聽不懂別人的報告,就怪自己無知;現在,如果我聽不懂一個人在說些什麼,我就怪那個作報告的人。讓報告清楚明白、不浪費我的時間是他的責任。我的座右銘是“完全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特定時間內適當地明白任何事情。”

多年以來,投身學術研究意味着接受一種較為貧窮的生活方式,因為學校的工資低於工商業界,但是至少在科學技術領域,情況已經大為改觀。為工業界做諮詢可以大大增加你的收入,但是做諮詢的真正好處在於你處理的是一些實際問題,你經常會受到這些實際問題的啟發,轉向新的研究方向。而且你取得任何一點成績都會有一支“拉拉隊”自動為你歡呼加油。你根本不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說服別人你的工作很重要。你也不會鑽牛角尖,在一些沒人感興趣的問題上浪費時間。幾乎所有的美國大學都意識到諮詢的這一好處,允許教授每周一天時間用於諮詢工作。就我而言,我在整個學術生涯中都不斷地從事諮詢工作,而且我敢說我所有絕妙的研究想法都來源於某項諮詢工作,儘管一開始的時候,我對這項諮詢項目所知甚少。合適的諮詢工作會創造“三贏”的局面:客戶贏、學校贏、你也贏。

投身科研的另外一個次要好處是你可以借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週遊五湖四海。商業界的人出差,時間都很緊,基本上來去匆匆,沒什麼休閒的機會。但是研究人員出差,會前會後都能找出觀光的時間來(比方說王鴻飛博士的博客里寫到的)。比起旅行的全部費用,你自費的部分是很少的。有本旅遊手冊叫做《有生之年必去的1000個地方》,我在40餘年的學術生涯里,已經和我太太去了這1000個地方中的 230個,還不算很多這本書沒有列出來的地方。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走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旅行能夠讓你增長見識,而且在學術界你會和很多第一次見面的國際同行交上朋友,因為你們的研究興趣相投,所以能夠一見如故。他們是你最好的導遊。(註:有一次,我讓我的一個中國研究生招待一位南非同行,她回來以後非常興奮,告訴我說這個陌生人竟然能夠理解她的博士論文研究中的種種精妙之處,儘管他們來自兩個隔着千山萬水的不同國家,年齡相差很多而且以前從未謀面。)

至於研究的樂趣嘛,當你在數個月的艱苦工作後第一次有了不錯的發現,你會陷入幾秒鐘的狂喜——全世界你是唯一一個認識這個真理的人。這樣的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你坐立不安,來回踱步,徹夜難眠,有時候甚至會高興到胃疼的地步。我沒有在商業界待過,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但是我想這種發現的喜悅大概不亞於贏得一個大訂單或者在股市大有斬獲。要是我一年能享受一次這樣的喜悅,我就很滿足了。一個人回顧他的學術生涯,審查他一生撰寫發表的所有文章,也許只有10%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這和旅行很相似。你很高興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只有幾個地方讓你終身難忘。

最好的一點是,搞研究的人時間比較自由,基本上你可以自行安排。你是你自己的老闆。和普通商業界人士比起來,除了申請經費,你不得不做的無聊重複的工作要少很多。你可以在你真心喜歡的工作上投入差不多50%的時間和精力。我一直告誡我的學生,如果你50%的時間喜歡你正在做的工作,那麼這就是一個非常棒的工作!因為你喜歡你的工作,所以你會格外刻苦。節假日和平時沒有區別。一天工作20個小時、一周工作100個小時更是家常便飯。我已經這把年紀了,而且正式退休了,每天醒着的一半以上的時間還花在學術上。

通過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還有我在科學網博客上讀到的,我發現中國的學術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國際化,和世界其它地方越來越像了。我期待着將來與科學網和其它地方的同行們更多地交換意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上海交大通報漢芯芯片涉嫌造假處理意見
2006: 陳進,一路走好!
2005: 世紀大講堂: 感受大師的魅力
2005: 最牛的華人家庭
2004: 導致中國科技大學衰落的若干問題
2004: 全球十大爛校
2003: 蘭卡斯特大學 全英TOP10學府
2003: 張博士的愛情 (1)
2002: 從清華100萬年薪說起
2002: 數學家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