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沉睡的古城:微山湖底竟有一座繁華的水晶宮
送交者: 老人tt 2016年12月28日17:10:3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留城,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在現今的中國版圖上已經找不到了。但這座城,帶給史學家多少奇幻的遐想,帶給微山湖區人們多少熱切的寄託。它的古老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如今,它沉睡於水下已數百年,我們只能從歷史的源頭和百姓的口中去探尋、揭秘它的真面目。

 

  圖片來源:網絡

  坐落在微山湖之中的微山島似乎命中注定了與留城有緣,它是留城及微山湖誕生、發展、變遷的見證者,更是留城衰落、消亡最直接、真實的目擊者。早在堯舜時代,留作為最早的封國之一,印證了這一地區鮮明而獨特的人文歷史。宋代羅泌《路史》載:堯的兒子“丹朱庶弟九,其封於留者為留氏”,始建留城。其東北十里便是微山(當時尚無此名),由於地理位置特殊,環境優美,古泗水從留城穿過,使這裡變成一片綠洲,是魯蘇豫皖交界地區不可多得的富庶之地。後來的留城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有名的繁華之城,戰略要地,它與南面的彭城(徐州)、西邊的沛城(沛縣)、北部的薛城成為當時中原地帶的形勝之地。

  千百年來,留城或封國或置縣,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朝詩人唐彥謙《獨宿留》、劉長卿《歸沛縣道中晚泊留侯城》等詩,都證明那時留城的興盛與繁華。

  然而世事變幻,留城縱然空前繁盛,卻命運多舛。黃河侵入泗河最早的記載見於《史記·封禪書》,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黃河決酸棗,溢而通泗”,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決瓠子,東南住巨野,通於泗淮”。宋以後,黃河泛濫頻繁,並頻頻改道,忽而東突忽而北遷,將大量洪水瀦積於此,形成巨浸,匯成湖泊,留城只好觀望、止步、掙扎,無奈地準備慢慢退出歷史舞台。只有大運河開挖改道時給了留城最後輝煌的一瞥,在即將消隱之際留下閃光的記憶。

 

  圖片來源:網絡

  明清時期,留城是運河的重要樞紐及轉折點。元朝初開挖濟州河時,濟寧以南以泗河為運道,元至元三十年首在留城建閘。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黃河決口於沛縣,淤沽頭閘上下一百餘里,運道不能暢通,工部尚書朱衡開挖了所謂的“漕運新渠”,又叫新河。留城成為元、明運河南北連接的樞紐。萬曆十九年(1591年),留城一帶湖水不能暢流,河道尚書潘季馴改開李家口河。隨着南四湖(微山湖)的形成,進而連成一片,至明末清初,四湖面積達到2050平方公里,使得留城最終成為一座地下水晶宮。

  不過,這座地下水晶宮並未從此與世隔離,微山島溝南、溝北、萬莊等相近村子的村民們,依然有機會可以與這座古城有近距離的接觸。

  近百年中微山湖幾次乾涸,最有代表性的是1943年“干大湖”,百姓在南湖留城遺址周邊種麥子、西瓜,見到過很多磚頭瓦塊、磨石轆轤,多是漢代文物;1988年,微山湖南、西、北三面乾涸,村民到湖裡割水葒、蒲草、葦子,在離島西南七八里處見到一塊露出湖底半截的石碑,上刻有“馬橋”兩個字。微山縣高樓鄉小四段村也保存着不少留城遺物,有石碾、石磨、碓臼、方磚瓦片及陶器筆筒、酒樽等,都是干大湖時百姓從湖底發現,起運回村裡的。各種資料說明,留城具體方位應在微山島萬莊、溝南村西南七八里許,沛縣房村河外五至六里水下。

  那麼,留城的規模有多大?史籍上沒有確切的記載。史志工作者曾做過估算與猜測,以相近的沛城為參照,認為留城比沛城要小,其城區規模應是南北3000米,東西1000米左右。但從干湖時百姓到實地觀察的情況來看,留城的規模應該要大一些。

  趙氏家族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山西遷徐郡之留城,其後人清末廩貢生趙田,晚年曾率子侄駕舟登島為先祖掃墓,寫下《微山上壟紀事》一文:“余始祖塋在微山,因於此日駕舟渡湖,掃墓畢散步閒遊,率二三子侄登微山最高峰,縱目遠眺,汪洋無際,適來一老翁,向西南指點謂余曰:此去十餘里其波濤浩渺之間,即當年留城地也,陸沉數百年矣。時或現之,有蜃樓海市之觀焉。”這是涉及有關留城、微山湖以及區劃的直接而真實的民間資料,很是難得。

  微山島西部幾個村莊,凡下過湖生產的村民都知曉從湖北岸的郗山外有一條直通留城的“石板路”(長條石鋪成),說是明代以前的“官道”,距離島西約五華里。每塊條石長米餘,逢干湖有條件的村民便到湖裡起石,用以蓋房、建橋等。對於這條“官道”有人表示懷疑,因為對照史書,找不到有關“官道”的記載,但明朝以前從滕、薛至留城、徐州的“官道”肯定是有的,卻已無法再現。這條“石板路”應該是運河大堤,即留城通往夏鎮的運河。2002年微山湖大旱,微山島南、西部湖水基本乾涸,還能看見部分殘餘的石板,石道基底栽的是木樁,兩旁全是淤泥。現在這條沉睡在水下的“官道”(河),仍能看到它清晰的影子,島上百姓叫做“石塘河”。

  自留城退出歷史舞台後,人們便賦予了它許多神秘的色彩。史籍中有水淹留城、居民南遷建銅山的記載,而在百姓間更有“失留城蓋薛城”的流傳。

  留城的故事與傳說在微山島及沿湖周邊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特別是島上幾乎每個老人都能講出有關留城的許許多多掌故、傳奇,而且版本頗多。有一個是說張良死前就預測到某年某月某日留城將陷落,因此在他彌留之際,把子孫叫到跟前,囑咐他死後無須大辦喪事,速速造七艘大船,待將其下葬後,頭七祭祀之時擺放於墓前。家人遵囑造好大船,供在墓前,頭七之日天突降大雨,洪水滾滾,霎時將留城吞沒,只有張良家人及時上船逃生。

  還有傳說,明代留城住着一個叫劉伯通的,祖上顯靈,命他速造幾隻木筏,待木筏造成的那天,夜裡突降暴雨,大水陡漲,一夜之間留城的房屋、樹木全部淹沒,人畜葬身水底,只有劉伯通一家和表親陳姓乘上木筏得以活命。他們隨水漂流,天將明時看見了火光,拼命向火光划去,是一片陸地,遂上岸定居。他們把這個地方起名叫“遇火地”,這便是微山湖東岸韓莊最早叫做“遇火地”的由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素食文化中的偽科學 zt
2015: 從一句順口溜看出為什麼六四不能平反
2014: 中華民國十個抗日英雄的故事(2) ​
2014: 七七事變真實經過 和教科書上的差特遠
2013: 傅斯年,黃炎培和毛澤東
2013: 李揚:頂層設計的迫害
2012: 諶旭彬:戳破《1942》裡的偽歷史
2012: 何岸泉:汪精衛之救國《艷電》(二)
2011: 毛澤東、希特勒和斯大林
2011: 毛澤東思想即不提政務公開也不提官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