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鲁迅:“八大楼”与“八大居”的日常
送交者: MaggieS 2017年01月09日23:09:59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横眉冷对,笔扫千军”,这是用来形容鲁迅这位民国大师的。 在世人的眼中,鲁迅总是一副严肃的姿态,面对看不顺眼的事情,便会以自己手中的笔对其进行批判。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下,竟也有着让人惊讶的另一面。你能想象,鲁迅在面对美食的时候,摘掉了那层严肃的面具之后,所表露出来的吃货本质吗? 事实上,鲁迅不仅是吃货,而且还是一位十分著名的吃货。 鲁迅爱吃、能吃、会吃,在吃喝这件事情上,他可以说是一位地道的行家。不仅如此,他还会做,对许多菜肴,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还能用几句行话来评价。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十五年的时间,在这十五年里,他几乎走遍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将这里的各种美食品尝个够,仅从他的日记中就能看出,在这十五年里,他去过的有名的餐馆,就有六十五家之多。 翻阅鲁迅的日记,就会发现,在他的日记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和吃有关,比如在1912年8月22日所记载的“晚钱稻孙来,同季市饮于广和居,每人出资一元。归时月色甚美,骡游于街。”还有1918年正月23的日记中,也曾提到:“微雪。午二弟来部,并邀陈师曾、齐寿山往和记饭。”就从鲁迅能够将这些吃饭的事情,全部详细地记载在日记中,就能看出他对“吃”这件事情的看重。 鲁迅在北京生活的这些年时间里,北京的各种美食成了他的日常,而这些口味也在他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至于他后来回到上海之后,还是一直对曾经在这里所吃过的菜品念念不忘。 在北京的大大小小的众多餐馆中,有一家是鲁迅去过的次数最多的。这不仅因为这家餐馆离他的住所比较近,还因为这里的菜品十分符合他的口味,所以,这家名为“广和居”的餐馆,也成了鲁迅最喜欢的一家。 广和居坐落于北京城宣武门外菜市口旁边北半截胡同处南口路东,和当时鲁迅所居住的山会邑馆(绍兴会馆前身)斜对着,距离的便利,让鲁迅经常光顾这里。除此之外,相比于其他的酒楼餐馆,广和居还多了一层文化的外衣。这里的很多菜品都有典故,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就比如当时比较著名的“潘鱼”,就是晚清时期一位著名的官员所创,而另一道“曾鱼”,则是曾国藩发明的。有了这些带有深刻内涵的招牌菜,广和居自然门可罗雀,少不了许多附庸风雅的文人登门。还曾有文人给广和居送了一副楹联:广居庶道贤人忘,和鼎调羹宰相才。 广和居里面很宽敞,除了文化外衣之外,其本身的布局设计上,也有着独特的韵味。这里的布局采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形式,将院内划分出大大小小的不同房间。有能够提供一个人独饮的处所,也能给三五个好友聚会的地方,就连多人会餐的场地,也都规划了出来。而鲁迅平日里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就喜欢到这里,几个人一起小酌一番,谈天说地,也不怕隔墙有耳。 但说到底,鲁迅能够这般最爱“广和居”,还是因为这里的菜品着实不错。成立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广和居,本来是专门为南方人开设的南味馆,到了民国时期,很多原本皇宫里的御厨便纷纷被当时的各大酒楼招揽,而广和居自然也不例外。于是,经过御厨的改良和创新的清宫菜,就成了广和居的特色。其中就包括鲁迅最喜欢吃的下酒菜炒腰花。 鲁迅这个人平时酒量虽然不太好,但却偏偏好这一口。周作人在回忆鲁迅的时候,曾经提到过:“鲁迅酒量不大,可是喜欢喝几杯,特别是朋友对谈的时候……”而鲁迅每次和朋友饮酒,都喜欢点上一盘广和居的炒腰花。 别一看这道菜品的名字很简单,就觉得做起来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如果你这么想,那就真的大错特错了。之所以广和居的这道炒腰花能够入了鲁迅这位民国大吃货的眼,那绝对是因为其有“真本事”。 和其他地方的炒腰花做法不同的是,广和居在做这道菜时,会同时采用两口锅,一口里面放上黄橙橙的热油,一口锅里则放入热水。先将腰花放在水中焯一下,然后再放入热油中,直到腰花泛出黄色油光之后,再加入各种调味品爆炒,然后再进行勾芡等程序。直到出锅时,腰花会呈现出一种金红色的光泽,而且口感脆嫩,搭配美酒,真是极好的! 除了这道炒腰花之外,鲁迅还喜欢一道名为“三不沾”的广和居名菜,这道菜品的名字,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却简单粗暴地说出了这道菜的特点,那就是既不“沾”汤匙,又不“沾”牙齿,还不会“沾”盘子,故名“三不沾”。从外观上看,很像果冻布丁一类的东西,而且吃起来的口感,也十分柔软顺滑。 除了广和居的这些菜品深受鲁迅的喜欢之外,当时同属于“八大居”的同和居的九转肥肠和混糖大馒头,也是鲁迅比较喜欢的。除此之外,鲁迅还喜欢同和居的炸虾球。据说这道菜的口味比较类似于绍兴口味,是当时南北融合时,北方餐馆引进的新菜。而众所周知,鲁迅正是绍兴人,所以他对这道带着家乡口味的菜品,格外钟情。 鲁迅的日记中,除了记述有广和居和同和居之外,还曾提到过东兴楼。东兴楼在民国时期非常著名,和当时另外几处比较著名的酒楼,如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新丰楼、安福楼、春华楼等并称为北京“八大楼”。 鲁迅在日记中提到,他曾和胡适一起在东兴楼吃过两次饭,其中一次是鲁迅主动宴请胡适。那一次是因为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自己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而引起巨大反响,之后胡适评价其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鲁迅为了表达谢意,特意请胡适到东兴楼去吃饭。而这次宴请,可谓宾主尽欢。 但遗憾的是,他们二人终究会走上不同的路,所以当鲁迅的日记中所记载的二人第二次于东兴楼吃饭时,便出现了“酒半即归”的字眼。显然,这一次郁达夫宴请他们二人的饭局,并没有让他们吃得过瘾,饭菜只吃了一半,就因为什么原因而各自散去了。 历史无法改变,所以胡适和鲁迅的纷争,终是无法避免。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了东兴楼的菜品之特色。 虽然民国时期,各家酒楼之间的菜品偶有重复,但却各有各的特色。就拿鲁迅和胡适都比较喜欢的酱爆鸡丁来说,东兴楼就是众多酒楼餐馆中做得最好的一家。作为一家同样以宫廷菜改良之后而更加著名的酒楼,东兴楼里的酱爆鸡丁的做法,要比日常人家所做的讲究了很多。 无论是从选材上,还是制作方法上,要求都十分严格。首先在做这道菜时,所选用的油不能是大豆油或者是菜籽油,而只能用猪油来爆炒,之后所用的酱料也只能是黄酱,而不是甜面酱,就单纯从这两点要求来看,无论是对于当时的餐馆还是如今的饭店来说,都是比较难的。所以,也只有东兴楼做出来的酱爆鸡丁,才能嫩如豆腐,色香味俱全。 除了东兴楼的酱爆鸡丁之外,其他的砂锅熊掌、燕窝鱼翅等,也都是鲁迅所喜欢的宫廷菜品。不过光听名字就能知道,这些菜品的价格绝对不菲,所以即使是当时收入属于高层次的鲁迅来说,也不能时时品尝。 不可否认的是,“八大楼”和“八大居”的菜品确实美味,但作为当时北京城里最著名的酒楼,这些地方的菜品价格也同样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得起的,所以偶尔换一下口味,吃一点小餐馆的美食,也是一件不错的体会。 那些年里,除了广和居之外,鲁迅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一家名为和记小馆的餐厅,鲁迅工作的教育部位于西城,与这家小餐厅只隔了一条马路,所以鲁迅几乎将这里作为了自己的工作食堂,一到中午休息时间,就要到这家小餐厅去吃饭。这里的饭菜不仅可口,而且价格低廉。 鲁迅曾在自己的日记中提到过这家和记小馆,1918年正月二十三,“微雪。午二弟来部,并邀陈师曾、齐寿山往和记饭。”这家和记小馆以牛羊肉类菜品而闻名,而鲁迅最喜欢吃的就是这里的清汤大块牛肉面,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穿过一条马路,来到和记小馆,点上一份牛肉面,大口吞咽,大快朵颐,实在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虽然和记小馆的牛肉面好吃,但每天都是同一款口味,对于追求口腹之欲的吃货鲁迅来说,自然会吃腻,所以鲁迅有时还会在中午拉上陈师曾和齐寿山到附近的另一家名为龙海轩的饭馆去吃饭。而在这家饭馆里,他最喜欢的一道菜品就是软炸肝尖。 鲁迅很喜欢吃油炸类的食品,所以他对软炸肝尖、炸虾球、油炸丸子等一类食品情有独钟,而休息在家的时候,他也会请自己的夫人朱安为他烹饪一些油炸土豆饼。鲁迅非常喜欢这道做起来简单,吃起来美味酥脆的炸土豆饼。也正因为这一点,后来这个点心还被朋友们笑称为“鲁迅饼”。 除了“鲁迅饼”之外,鲁迅还喜欢吃一种浙江的小吃“小麦铃”。据说鲁迅第一次吃小麦铃,还是在著名作家曹聚仁的家里。那时候,鲁迅到曹家去做客,而心灵手巧的曹聚仁夫人王春翠,便亲自下厨,做了这道自己的家乡菜小麦铃来招待这位贵客。 看到碗中小铃铛形状的吃食,鲁迅喜爱极了,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之后,便彻底爱上了这道菜品,以至于眨眼间竟将一大碗小麦铃吃了个精光,末了还不忘对着空碗默默回忆刚刚吃小麦铃时候的味道,并对其赞不绝口。现在想想,鲁迅当时的样子,一定是非常逗趣的。 鲁迅之所以会这般喜爱这道浙江小吃,一方面和他喜欢油炸食品有关,另一方面,或许和他身为一名浙江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鲁迅作为一名浙江绍兴人,虽然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生活了那么多年的时间,但在他的骨子里,最爱的仍然是家乡的味道。所以即使生活在外地时,他也会寻找那一抹绍兴味。他最喜欢的酒是绍兴的花雕酒,虽然酒量不佳,但却总要喝一些。 除此之外,他还喜欢去会做绍兴菜的酒楼吃饭,而在北京城专门做绍兴风味菜的馆子,一家是杏花村,一家为颐芗斋,这两家馆子的地址位于万民路,虽然距离鲁迅的住所比较远,但他还是会经常光顾这里。他十分喜欢杏花村的拿手菜溜鳝片,每次到这里来吃饭,必然会点上一盘。 鲁迅的口味虽然很广,对于南菜北菜都十分喜欢,但他也有自己不太喜欢的菜品,比如闽菜。 对闽菜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闽菜的一大特色就是善用糟来做配料,而对于鲁迅来说,这样的烹调手法,是他没有办法接受的,所以在他的日记中,也难得一见的出现了对食物的差评。 甚至在他后来到厦门担任大学教师期间,还曾多次写信给自己的朋友们抱怨,“此地风景极佳,但食无极乐”,“饭菜可真难吃,厦门人似乎不大能做菜也。饭中有沙,其色白,视之莫辨,必吃而后知之”。 如果说,一个人的口味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联,那么从鲁迅先生兼收南北口味来看,他的心胸必然是宽广的。但只要是人,就不可能会十全十美,所以他会有自己讨厌的味道,就好比我们的人生一样,即使是再心胸宽广、豁达之人,也会有不能容忍之事,所以当家国面临威胁时,鲁迅先生执笔挥就一篇篇文章,来警醒世人,共同抗敌!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佳对及四字歌各一首记万维某论坛
2016: 看懂了《让子弹飞》,就明白毛泽东及其
2015: 习总日记:为何是江泽民?
2014: 江青自曝罗曼史:我上海男朋友可多
2014: 吴三桂的命运和悲剧
2013: 老百姓痛恨贪官污吏,希望反腐肃贪。
2013: 李扬:地球是设计制造的
2012: 中苏友好同盟特别协定》全文
2012: 不是我们国军笨蛋,是土共太狡猾,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