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關羽只打過一場勝仗 稱武聖徒有虛名嗎
送交者: 隨風飄吧 2017年05月01日06:38:0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關羽只打過一場勝仗 稱武聖徒有虛名嗎

因為《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力,今天想談談三國中的任何一個人物,都會引起爭論。小人物也許爭議會小一點,但大人物就不一樣了,尤其像諸葛亮、曹操、劉備等人物,但真正會引起軒然大波的爭議的,要屬關羽了。這個人物在以後的歷史中,以令人奇妙的方式改變他本來的面目。今天我們要說關羽,必然會引起關羽粉絲的瘋狂反對,甚至過激情緒,但請記住,今天我們說的是歷史。

  要揭開關羽的真面目,得先從他的武功和武德說起。“溫酒斬華雄”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剛出道時一個著名的亮相。然而,在正史中,斬華雄的其實是東吳孫堅。所以這個故事沒有辦法證明關羽的實力。

  再說斬顏良。當時袁紹手下的大將顏良打敗曹操手下的大將徐晃,曹營中無人可敵,此時關羽出馬,一刀即斬顏良。顏良、徐晃在當時都是已經成名的大將,特別是顏良,以勇聞名。關羽竟然一個照面就殺了顏良,許多人就此斷定關羽強過顏良,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顏良其實並非不能戰,而是死於毫無防備。

  首先,於情理上,顏良沒把關羽當敵人。當時關羽的結拜大哥劉備是與曹操為敵的,而且當時正在袁紹軍中,顏良見到關羽,自然以為他是來投奔己方的,故不準備迎敵,結果被關公斬於馬下。

  再者說,關羽純屬突襲,顏良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三國志》中對這一段的描寫是:“(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三國演義》中還有更詳細的描述:“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土山,將盔取下放於鞍前,鳳目圓睜,蠶眉直豎,來到陣前。河北軍見了,如波開浪裂,分作兩邊,放開一條大路,公飛奔前來。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這段話中,關公有兩個出人意料的舉動,一是“倒提青龍刀”,二是“將盔取下放於鞍前”。按常理,古時武將上陣都要將頭盔、鎧甲穿戴整齊,目的是保護自己,而關羽沖陣時,卻是一副完全不設防的架勢,河北軍及顏良都以為關羽不是來投奔的就是來傳話的,因此根本未做迎敵準備,河北軍甚至放開一條大路。關公則抓住了對方的心理錯覺,完成刺顏良這一極其困難的任務。

  通過上面一虛一實的事跡,都難以看出關羽的武功實力到底有多強,但能推測其膽子倒是不小。如果考慮到斬顏良是一種謀略也就罷了,假如從兩軍對陣先通名報姓的規矩來說,關羽的武德似乎就欠奉了。

  再說關羽的謀略。在《三國演義》裡,關羽作為主帥只打過一場勝戰,就是鎮守荊州時,出兵攻打曹軍,斬龐德,擒于禁,水淹七軍。但勝利之後仍不能攻克樊城,等到徐晃前來增援後,又打不過徐晃,只得解除樊城之圍,這說明他不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即使如此,此時的關羽軍隊元氣未傷,如果安然返回荊州,還有機會。然而,卻突然被東吳的呂蒙使了一招白衣過江,奪了荊州。這當然與關羽的失策有極大的關係。

  最顯關羽低能的是,他竟然將後方基地託付給恨他入骨而又被他輕視的兩位將領。當初,在荊州誓師出征時,關羽處罰糜芳、傅士仁兩個留守基地的統帥,即播下危機的種子;待到進攻樊城時,關羽又因為這兩位統帥不能完成供應軍糧的任務,派使者去威脅他們:“如期把兵員糧草準備好,要不然我回來就斬了你們。”關羽此舉就如將基地建立在沙灘上。他的行為完全不像是一個歷經滄桑的大將,反而像是一個縱情任性的暴發戶。結果,呂蒙稍一策反,就連糜芳這樣的皇親國戚也反了。

  緊接着,在得知呂蒙占領荊州後,關羽不但不封鎖消息,反而派使節與呂蒙聯繫,結果使節被敵方利用,在關羽軍中傳遞家書,使全軍瓦解。關羽此舉讓人頗為不解,如果他稍有頭腦,封鎖消息都來不及,怎會讓使節往返於荊州與軍營之間,不知他希望得到什麼?難不成希望用外交手段讓呂蒙主動歸還荊州?如果真是這樣想,可真是愚蠢到家了。

  《春秋》中就有一個相似的戰例:前482年,吳王夫差在黃池,探子回報首都姑蘇陷落,夫差馬上誅殺探子,為的就是不讓消息走漏,軍心動搖。而熟讀《春秋》的關羽,不知道究竟讀了什麼。

  再者,關羽大軍撤退之日,曹軍的大將曹仁並沒有追趕,情勢跟當年彭城落入劉邦之手,項羽回軍一樣。而當年項羽一舉就擊潰了劉邦部隊,關羽大軍卻邊走邊散,最後只帶着兒子敗走麥城,被砍了頭。

  第三說關羽心胸狹窄、不識大體。在關羽眼中只有一個主子,和一個小圈子。當年劉備從隆中請出諸葛亮後,關羽就處處排擠諸葛亮。馬超歸降劉備後,因為馬超聲名極響,關羽不滿,一定要跑到成都去與馬超比武,還好諸葛亮故意把馬超比作張飛和黥布、彭越之徒(二人均是秦末漢初的名將),然後拍馬屁說你關二爺絕倫逸群,關羽這才作罷。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關張馬黃趙為五虎上將,關羽又開始排斥黃忠,嫌棄黃忠老邁,居然說出“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這樣沒有涵養的話來。如果不是費詩能言善道,誰都不能預料後事如何。

  第四說關羽自大自負,不識抬舉。最顯著也是後果最嚴重的一個例子,就是以“虎女安肯嫁犬子”這樣的惡言,拒絕孫權為兒子的提親。在當時,孫權的權勢只有曹操與劉備可與之媲美,其又與劉備是同盟國,怎麼能以“犬子”來稱呼一個友國頭腦的兒子呢?就算不願意,也不應該惡言相向。關羽這一衝動,破壞了諸葛亮十二年前的隆中對策,如果像隆中對策設計的,跟孫權保持和睦,吳、漢堅持聯合對抗曹魏,局勢當可改觀。

  這還不算,在關羽圍攻樊城時,孫權一方面派使者告訴關羽,他將派兵前來相助;一方面又命令軍隊慢騰騰行軍。關羽弄不懂孫權的心機,反而發脾氣罵道:“攻破樊城後,看我不把你滅了!”關羽的驕狂和吹牛,終使孫權在兩難之中作出了選擇,主動寫信給曹操,請求出兵討伐關羽,為之效命。

  第五說關羽的淺薄。關羽鎮守荊州時,東吳年輕將領陸遜尚名不見經傳。他看透了關羽驕傲自大的缺點,於是讓大都督呂蒙假裝病退,自己接替其職。在與關羽的書信來往中,陸遜極盡奉承之詞,讓關羽心花怒放,對其不加提防。這給呂蒙實施白衣過江之計打下了基礎。

  關羽身後被追贈為壯繆侯,此封號頗耐人尋味。“壯”是武勇、功高之意,而“繆”是一個多義詞,包含有:同“絞”;假裝;深思狀;謬誤;同“巧”。在封號中使用歧義很多、褒貶均有的“繆”字,只能理解為包含了最高當局乃至滿朝文武對關羽既褒且貶的用心。因為,此字顯然不是取“絞”、“假裝”之意,縱觀關羽的一生,同“巧”字也沒有多大關係。以“深思”比喻似乎能說得通,但十分勉強,只有取“謬誤”之意更為恰當,因為關羽荊州之敗,給西蜀帶來的損失太大了。

  看了上面羅列的關羽事跡後,我們發現,關羽軍事能力、智慧、心胸都有致命的缺陷,唯一可取的就是其對劉備的忠與義。然而,這個效忠並沒有讓劉備受益,而是替劉備把天下人得罪精光,並且是導致劉備死亡的重要原因。關羽死後,劉備悲傷過度,不顧諸葛亮勸阻,執意攻打東吳,結果夷陵一戰被陸遜所敗,死於白帝城。此戰也使西蜀元氣大傷。

  有人會說,如此一個滿身都是缺點的關羽,憑什麼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始終光芒四射呢?究其原因,不是因為他的英勇,而在於他對劉備個人的效忠,這種效忠,又被解釋為“道義”。

  羅貫中筆下的關羽成了武聖,這當然是因為羅貫中佩服關羽。而封建王朝的當權者們極力吹捧他,則是出於愚民的考慮。在民間,關老爺也依然備受恭拜,其原因很簡單:人們認可小說中所描寫的這種忠、義。儘管羅貫中筆下的關羽徒有虛名,甚至還有移花接木之嫌,武聖的整個高大形象卻早已深植人心。“千里走單騎”的故事,更是讓人們為他的光明磊落而折服。

  總之,讀歷史是為了發現真相,而民間傳說,我們可以尊敬,但不能因此和歷史混為一談。還是那句話:以史為鏡,可以知真偽。我們必須懷着理性態度來看待歷史,以及每一位歷史人物。這其實也是對人物本身的尊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電影《知青》不敢公開的真實故事
2016: 要大家講真話,不打棍子,真是笑話
2015: 公道說黑白:機關算盡,毛澤東失算黑匣
2015: 中國強震:習大大倒江曾
2014: 從前有個聰明的戇大
2014: 我是一名自乾五
2013: 淮海戰役徵用540萬民工是得民心還是壓
2013: 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陷害薄熙來!
2012: 猶太人到底有什麼了不起?
2012: 猶太人到底有什麼了不起?(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