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朝鲜战争60周年祭——韩战与中国国运zt
送交者: fann 2010年06月26日19:55:29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朝鲜战争60周年祭——韩战与中国国运

                             陈奎德

无意义之战:谁为祸首?

2003年七月二十七日,是韩战停战五十周年纪念。这场人称“被遗忘了的 战争”,由于五十周年停战纪念日的降临,由于北韩核危机的日益严重,再次闯入人们的视野,勾起唏嘘和伤感。半个世纪前的尘封往事,又成为国际舆论的新焦 点。

不过,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韩战绝不是茶余饭后消遣的轻松话题。如果说得极端一点,倘若没有那场战争,这半个世纪中国人恐怕会换一种活 法,一种很不同于这五十年来大家耳熟能详那种基本生存方式。即是说,该战争对中国,甚至对二十世纪后半叶东亚的基本格局,其影响都是巨大的。

当 然,其终极影响之最,莫过于对那眼望故园、尸横异乡的九十万中国青年的冤魂了(注1)。

韩战结束已经半个世纪了,但是至今为止,引发该战 争的一些重要内幕,仍然没有大白于天下。因为有关的部分档案(譬如北韩与中共的档案),迄今仍未解密。目前,根据前苏联的解密档案,铁证如山并获得国际舆 论与学术界公认的:是北韩金日成首先发动了这场战争。

那么,究竟谁是北韩出兵侵犯南韩的主要怂恿者呢?斯大林与毛泽东各应承担多少责任? 在中、苏、美、南北韩的互动关系中,一个小小的金日成究竟有何能耐,竟然能纵横稗阖推波助澜促成一场对有关大国并非有利的战争?

让我们穿 越五十年的时光隧道,回到当时那二战之后后混沌迷茫波云诡谲的岁月现场。

在二战硝烟刚刚落定之后,什么因素导致远东这场血腥战争的爆发?

一 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是金日成错误判断了大国的意向、国际的局势以及自己的实力,执意发动战争,以便使共产党能横扫南韩,从而使自己登基为统一的共产朝鲜之 王。这一顽固的意志,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一系列悲剧。

斯大林最初曾因惧怕与美国直接对垒而劝阻过金。但后来经不起金日成信誓旦 旦战必速胜的保证,以及唾手可得的地缘政治利益的诱惑,同时考虑到有北韩军队和中国军队作为一线二线的屏障,可以避免美苏直接交手,终于同意了金的冒险。

而 毛泽东则积极支持金日成南犯,并希望苏联出钱出军火。只是要求在金拿下南朝鲜后,苏联再回头帮助他解决台湾问题。

这是目前史家对于该战争 的缘起所勾画的一个基本可信的大轮廓。

于是,1950年六月二十五日凌晨,有恃无恐的金日成发动突然袭击,挥军跨过三八线。同日下午,联 合国安理会谴责北韩侵略。三天之后,南韩首都汉城沦陷;八月初,南韩的领土只剩下十分之一。北朝鲜的宣传机器已经迫不及待地敲起长鼓,以庆祝“解放南韩, 统一祖国”了。

但是,他们高兴得早了一点。

风云突变。九月十五日凌晨,获得联合国6月27日反侵略决议案授权的联合国军 队,在二战英雄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下,于南韩仁川登陆,随即迅速对北韩侵略军实施分割、包围,使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联合国军并乘势迅速挥师北上。

此 时,金日成惊恐万状,急急向苏、中求援,他修书向毛泽东曰:“毛泽东同志:……自9月中旬美军在仁川登陆以来,对我们已造成了很不利的情况。……敌人…切 断了我们的南北部队。……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注2)

当时中共由于刚建政不足一年,百废待举,急需和 平环境,故北京高层接到求援信后大多不同意出兵朝鲜。但毛独排众议,以美军将逼到鸭绿江边,中国“唇亡齿寒”,美军可能进入中国东北为由,执意要出兵。但 后来证明,他的这一致命的判断是错误的。从各方面的解密材料,特别是美国的解密档案得知,联合国、美国和其西方盟国当时并没有准备与中国作战,并且在努力 防止这样的战争发生。

甚至在毛说服高层决定出兵,但突然又面临斯大林毁约——推翻原来所说的以空军支持中共军队的承诺的情况下——毛仍执 意出兵。他在斯大林毁诺后给身处莫斯科的周恩来发电说:“……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注3)于是,在毛独断 意志的强力主宰下,中共军队于10月25日跨过鸭绿江,卷入韩战。因此,毛泽东,是使中共军队对抗联合国的主要责任者,中国九十万子弟年轻生命的葬送者。

韩 战爆发,美国总统杜鲁们立即发表“台湾中立化方针”的声明,并派遣第七舰队于6月28日进驻台湾海峡,协防台湾。从此,台海格局就固定了下来,延续了半个 世纪。

以上就是韩战爆发前后一短段时间的政治外交连锁反应。

如所周知,发动韩战的最后结果,是交战双方在三年多后仍然回 到金日成南犯之前的三八线两侧,双方领土毫无增减;然而,这一荒唐的毫无结果毫无必要的战争,却使各方都付出了无数生命和财产的代价,并强化了全球的冷战 对峙气氛。

目前,甚至在中国大陆,也发出了对韩战的另类声音。颇具影响力的大陆《随笔》杂志刊文探讨‘抗美援朝’,认为抗美援朝阻碍了中 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被正面传颂了五十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共自己的刊物上,首次遭到公开质疑的命运。文章最后发出天问:这场战争,‘中 国做对了吗?’

而据前面的事实陈述,如果要设立韩战战争罪行审判法庭,无庸置疑,金日成、毛泽东和斯大林将顺次站在被告席上。

不 过,翔实的历史考证与公正的历史裁判不是本文的主旨。这桩历史公案最好还是留给逐步被发掘出的史料、被解密的文献和史家的精细辨别和判断,以求取更稳固更 坚实的正义。

笔者所关心的是韩战对中国的政治后果。

韩战与中国政治极端化

本文在这里想特别提出的是:韩 战对毛时代中国政治方向和总体气氛的影响。

众所周知,毛泽东建政后,为争取苏联援助,为消除斯大林对他闹独立的担心,一开始就宣布他的外 交是“一边倒”,即倒向苏联为首的“共产阵营”。这种唯克宫之意是瞻,视斯大林为共产国家龙头老大的心态和行为规范,是当时的基本背景,自然不可忘记。

但 是,即使如此,我们可以设想,倘若没有韩战,没有因韩战而与美国、西方国家所造成的交战敌国关系,以毛泽东对苏与斯大林的历史积怨,以毛不甘雌服于人下的 个性,再根据李志绥医生回忆录中所揭示的毛实际上对美国好感而对苏联讨厌的私人情绪,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中共不会在建政后不久就走上铁托式的道路,很快显示 自己的独立性,并使自己在施政上减少一些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色彩,而多一些民族主义因素。即是说,倘无韩战,则中共在五十年代的外交不至如此僵化、亲苏,而 可能赋有某种程度上的灵活性、中立性与可选择性。然而一旦开战,这个“一边倒”的政策就从此凝固下来,成为支配相当长一个时段的总方针了。

这 样,北京卷入韩战,旗帜鲜明地与联合国为敌,与西方国家为敌,自身严厉地“闭关锁国”,同时也受到西方(对一个交战敌国)的围堵与封锁。这个基本的孤悬态 势使中国及其它国家人民双方都身受其害;并使中国成为二战后世界现代化潮流之外的弃儿。

当然,对中国人的命运影响最大最可悲的,还是韩战 对中国内政的影响。

研究中共建政初期的学者都分析了当时的镇反、土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如反胡适、反知识界崇美恐美风气等)三反五反、 肃反等政治运动对塑造当时的总体政治方向与路线的作用。很多分析是很精当的。笔者在这里只想补充其中的一个缺憾,那是多数分析中很少涉及的:韩战的内政影 响。

实际上,中国国内的政治气氛与韩战的战时空气及其后遗症潜在地是有很大关系的。

遥想当年,中共开动它的垄断性宣传 机器,号召全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空气中回响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败美帝野心狼”的志愿军战歌,大街小巷在为韩战募捐,有商人 甚至还认捐战斗机,……如此等等。举国若狂,一派浓烈的战时气氛。加以中共刚刚建国,留在大陆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对国民党政府比较亲美的政策有诸多不满, 对毛与中共还有所期待,大家的民族主义情绪还相当强。当时,一见中共竟然敢于同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叫板,甚至开战,“敢老虎屁股”,一扫多年来“东亚病夫” 的晦气,岂不大长中国人的面子,焉有不支持之理?况且,战火一起,美国已是敌国,崇美就是叛国。在这种总体的政治氛围下,叫你批判崇美恐美的思想、批判 “亲美”的胡适,你还能不批?众所周知,在战时条件下,连民主国家人民的言论自由有时都要受到某种限制,遑论中国这样的极权国家了。

不 过,少数精微敏感的知识分子是不在此例的。他们已深切感受到了韩战对国运和自身命运的恶劣影响,并以诗文作了历史见证。史家陈寅恪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余 英时先生在分析陈寅恪1953年所写的一首诗时指出:“试读《葵已(1953年)六月十六夜月食时广州苦热再次前韵》一律的前半段:

墨 儒名法到阴阳, 闭口休谈作哑羊。
屯戎尚闻连浈水, 文章唯是颂陶唐。

浈水指朝鲜,此时韩战尚未结束(停战协议要到同年七月才签 字),中共对知识分子的控制已加紧到了无法透气的地步。他们无论属于何家何派,都变成了闭口的‘哑羊’,除了歌颂共产党之外,再也不能发出别的声音了。” (注4)

余先生还指出:“陈(寅恪)先生的这两首诗(指和)特别隐晦,这当然是谈韩战已犯时忌,而他本人对韩战所持的观点更是犯了‘欠 斫头’的大罪。关于谈韩战犯忌,我们可以举出一个最明显的例证。《论再生缘》之末附有《感赋二律》,其第二首第六句‘清丘金鼓又振振’下原注说:‘《再生 缘》叙朝鲜战争。’这是海外出版的原本的写法,可以覆按。但是在大陆后来印行的本子中,这句话却改成‘《再生缘》间叙争战事’,‘朝鲜’两字已经不见了。 我们无法断定是谁改的。但‘朝鲜战争’字样触犯时忌却从这一修改得到了完全的证实。”(注5)

由上面可以看出,韩战这一事态在中国织成了 何等森严的文网!陈寅恪先生当时是名满天下德高望重的大史学家,中共也曾三番五次恭请他赴北京任学界领衔之职。但是,就连他,也须如此异常隐晦曲折地做诗 为文,遑论他人!但陈寅恪先生作为中国知识界的脊梁,他的可贵和不朽在于,在文网森严举世滔滔风雨如晦的险境中,他以中国文化代言人的身分,在一旁冷静地 审视和裁判了中共政权的作为,并隐晦曲折但忠实严正作了历史的记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和历史文献。这确是“惊天地,泣鬼神”之举。

实 际上,就仅仅从陈寅恪的诗史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韩战对于毛式高度钳制性的“一言堂”的形成,对于中国“一边倒”的左翼极权的政治方向,是起了相当关键的 建构作用的。根本的重要之点是,它造成了一种弥漫全国的浓烈的政治气氛——非黑即白、非敌即友,不容置疑,无须讲理的意识形态气氛。从此,中国在这种严酷 政治气氛的笼罩下,鸦雀无声,在左翼极端的路上越滑越远,以至不可收拾。

高度严密的闭关锁国也是韩战的政治后果。这在陈寅恪先生的个人命 运上也有戏剧性的证实。在1949年大陆政权转换关头,陈先生没有听夫人与朋友之劝而浮海赴台湾,是因为他素与国民党无关,而在49年他深感“广州既不能 守,台湾也未必足恃。”当时他把台湾与广州等地大体上是同等看待的。年老体衰的他已厌倦逃难,不想再迁移折腾了。他还因此与夫人发生过严重争执。但是,仅 仅一年之后,他就后悔了。而在这一年内所发生的最重的大事件,就是韩战。余英时先生指出:“陈先生1949年不师宣尼之浮海,除了前面所说的意态消沉和避 秦无地之外,也由于他对共产党统治下的生活完全缺乏了解。但是一年之后他已深深地领略到其中滋味了。

金殴已缺云边月, 银汉犹通海上潮。
领 略新凉惊骨透, 流传故事总魂销。
……
人间自误佳期了, 更有佳期莫怨遥。
……

至于他所领略的是何种透骨的‘新 凉’,而当时流传的又是哪一类惊心动魄的‘故事’读者自可想象得之。此外如海上潮通、佳期自误等语也都有所指,值得细细玩味。

陈先生当年 不肯浮海,也并非完全由于失算。事实上,中共加入韩战,终于导致台湾与大陆的长期分立是任何人事先都无法估计得到的。在陈先生撰写《柳如是别传》期间,这 种分立局势已完全明朗化了。他回顾当时未曾早谋脱身,不但不胜感慨而且更不免愧对陈夫人的胆识。”(注6) 这里,韩战导致的锁国后果已是一目了然了。

之 后的事是众所周知的:中国进入了毛泽东极端意识形态化的“快车道”: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批胡风,三反五反,肃反,反右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大锅饭导致 的大饥荒,反右倾,反修防修反击帝修反的大论战,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直至其意识形态的逻辑顶点——史无前例的反文明的文化大革命。从此,中国在封锁起 来的笼子里疯狂旋转,失去了进入国际主流秩序的历史机会。

韩战,正是这种政治极端化的催化剂和凝固丸。

韩战后东亚的经济 与政治变迁

也许,韩战唯一具有正面意义的偶然副产品是:中国政治试验的“活眼”——台湾的诞生。人们当年恐怕完全未曾预料到,它会与香港 一起,成为中国未来变迁的示范和样板。

韩战后,与中国大陆的荒诞折腾相对照,东亚的其它国家与地区:朝鲜以三八线南北划界,台海由第七舰 队隔开大陆与台湾,在韩战固定下来的地缘政治格局下,东亚达成了某种相对稳定的脆弱平衡,于是,这些非共产国家可以专注力量于内部发展,开始致力于自己国 内的经济与政治现代化起步,结果终于导致这一历史时期内这些国家的起飞。

先是,日本的经济与政治秩序在美国帮助下迅速走向轨道,发展迅 猛,其后,又是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南韩、新加坡的经济起飞。随后,中、苏交恶,中美准结盟以制苏。毛去世,北京在邓小平主导下开放经济。再 后,中国发生天安门事件。“柏林墙”倒,东欧、苏联解体。北京与南韩相互外交承认。直至今天发生的,北韩民穷财尽,穷兵黩武,铤而走险,面临国际社会巨大 压力。至此,亚洲的“柏林墙”也开始一步倒塌。共产主义,如今已是“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了。

回望50年前停战的韩战的缘起及其对中国命 运的灾难性影响,我们不胜唏嘘。如今,半世纪之后,东北亚格局又面临重新洗牌,金正日搞得北韩饿殍遍野,于是,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孤注一掷,以制造核武器 要挟世界。值此历史转折关键时期,我们如何从历史吸取教训,化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化金家世袭极权为统一的民主自由韩国,这是摆在有关各国领袖及民众面 前的试卷。胡锦涛先生最近在于美国合作方面,朝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但往下的历程,必将更为艰险,势将考验美、中、韩及有关各方的政治智慧和胸怀。望各方 政要好自为之。

(作于2003年7月26日)

注释:

注1:从解密档案得知,中方作战人员伤亡是九十 万,比中共官方一直公布的七十七万多出十多万。中国全部战争费用为一百亿美元,而非官方所称的‘三十五亿美元’。
注2:尹家民:《知情者说——历 史关键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p.51,1998,北京
注3:尹家民:《知情者说——历史关键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p.67,1998,北京
注 4: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p.48-49,1998,台北
注5: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p.78-79,1998,台北
注 6: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p.65,1998,台北 (7/26/2003 14:54)

                     ※   ※   ※   ※   ※

                        朝鲜战争60周年祭

                            余地

一、“保家卫国”的弥天大谎

1950年6月25日,得到 斯大林、毛泽东大力支持和援助的金日成,悍然入侵韩国,引发了冷战时期自由与极权两大阵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史称朝鲜战争或简称韩战 (1950.6.25~1953.7.27),中共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北韩叫“祖国解放战争”。

珍珠港事件,让美国深刻地领悟了一 个浅显的道理:对邪恶的容忍就是一种纵容。金日成入侵韩国,等于是把粪便泼到自由世界的脸上,如果不受到严厉的惩罚,无疑是对苏联阵营扩张野心的鼓励,他 们必然会得寸进尺,把小国变成一个个韩国,成为威胁自由世界的基地,最终导致世界大战。

6月26日,韩国遭受入侵的第2天,自由世界同仇 敌忾,联合国安理会以13比1(苏联缺席,南斯拉夫投反对票)的票数通过议案,美、韩、英、法等17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联军)。其中,人口仅数十万、全 国兵力只有1个营的卢森堡派出1个排44人参战。7月1日,由440名美军官兵组成的史密斯特遣队被空运到釜山附近,成为美军与敌人交火的第一支地面部 队。应美军所请,日本秘密出动46艘扫雷艇、1200名军人负担扫雷任务。此外,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向韩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援助,连海地政府都 捐赠了2千美元,让韩国人感念至今。

9月15日联军在仁川的登陆行动成为韩战的转折点,被打得狼狈逃窜的北韩危在旦夕,不得不向斯大林紧 急求援。10月1日,中共建政刚好1年,毛泽东接到了斯大林要求中共出兵的电报。中共为何出兵?出兵导致了怎样的结果?谁是韩战的胜利者?

60 年过去了,中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洗脑和愚弄,竟使得大多数国人至今仍然认为“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支援北韩民众的正义之战,打败了世界头号 军事强国美国,打出了国威、军威,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美援朝”本身就是谎言,中共与根据联合国84号决议成立 的联合国军为敌,而不是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克拉克将军是联合国军总司令;“保家卫国”更是无稽之谈。

中共现已无法否认北韩是侵略者 的事实,转而采用“朝鲜战争爆发”这样的模糊表述,一口咬定美军(联军)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出兵具有“保家卫国”的正当性。中共撒 下的这个弥天大谎,最应当戳穿,也最容易戳穿,却又偏偏没被完全戳穿。很多大陆学者资料掌握得不少,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这个谎言,不是人云亦云,就是顾左 右而言他。

“保家卫国”的谎言不仅使中共出兵具有正当性,还可以克服部队的厌战情绪。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告诉金日成:“你如 果不提‘保家卫国’,他也不赞成啊。他说,只为了朝鲜人,不为中国人还行啊?所以我说,是为了保家卫国嘛,就是你要保家,你要卫国,要到那个地方去保、那 个地方去卫。你不去支持朝鲜人民保卫朝鲜,还能保自己的家,卫自己的国?这样战士就理解了。”

众所周知,二战之后,为应对苏联的威胁,美 国将战略重点始终放在欧洲,参加韩战的最低目标是捍卫韩国的自由,不受北韩的蹂躏,最高目标也不过就是解放北韩而已,压根就没考虑过假道北韩进攻中国。同 情蒋介石、试图扩大战争规模以教训中共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因与美国这一既定国策发生冲突而被解职。

中共关于韩战的书刊、影视汗 牛充栋,极力渲染中国安全如何受到威胁,为表现志愿军的功绩、神武,以及联合国军的狼狈,无一例外地犯了一个自相矛盾的错误,如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李庆 山《志愿军援朝纪实·第二次战役》:麦克阿瑟决定发动圣诞节攻势,“消灭最后一批残存的北朝鲜人民军,平定朝鲜半岛”,他飞临战场宣传这次攻势是“最后的 攻势”,战争“在两星期内就会结束”,大家可以“回家过圣诞节”,以突出志愿军"迫敌退守三八线"的勇猛和戏剧性。

从中共自己的记录中便 可看出,即便麦克阿瑟如此憎恨中共这个邪恶政权,在第一次战役与中共交火后,目标也只是“平定朝鲜半岛”、“打到鸭绿江,回去过圣诞节”(《彭德怀自 述》),并无进攻中国的军事计划。

在美国1977年拍摄的《麦克阿瑟传》里,由于美国政府严禁越境轰炸中国境内目标,鸭绿江大桥只能炸毁 北韩境内的那一部分,麦克阿瑟发出不无苦涩的感叹:“几十年的军旅生涯,我第一次命令只能把一座大桥炸一半,而且是必须从大桥中间的分界线开始炸毁一 半!”这个情节生动地反应出一个嫉恶如仇的将军,与深谋远虑的文官政府之间的矛盾。

《彭德怀自述》关于毛泽东因为同情北韩才力排众议坚决 出兵的回忆,被很多学者引用。不同情经历了14年抗战、3年内战、迫切需要休养生息的国人,而去同情一个狂妄自大的战争狂,毛泽东对金日成惺惺相惜:“别 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但是,毛泽东不是3岁毛孩子,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暴君会因为他的那点同 情心,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英等国组成的联合国军为敌?毛的战友也不会同意。

10月3日,斯大林收到了毛泽东发出的“暂不出兵”、建议北 韩上山打游击的电报;10月5日,苏共中央决定:为避免苏联直接与美国发生冲突,即使放弃北韩也在所不惜。世界大战、核大战可不是好玩的,何况美国还有使 用原子弹的实战经验。但斯大林还想再做一次努力,看能不能把中共拖下水。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双方的军事结盟主要针对日本。斯 大林巧妙地利用中共畏惧日本和急于攻占台湾的心理,致电毛泽东,胡说出兵很可能迫使美国放弃台湾,如果中国被拖入战争,“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因为同 中国签有互助条约。这需要害怕吗?我认为不需要,因为我们在一起将比美国和英国更有力量。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就让他现在就打”。斯大林甚至说,再往后拖 几年日本军国主义就复活了,北韩将成为日、美的桥头堡。

“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给毛泽东吃了一颗定心丸。何况,即便中共出师不利, 大不了退回国内,美国不可能置欧洲于不顾,倾其全力对中共发动大规模进攻。于是,接到斯大林电报的当天,没有后顾之忧的毛泽东彻底上了贼船,充当斯大林的 帮凶,驱使上百万炮灰为金日成政权殉葬,以换取苏联的援助,赢来共产革命的高潮。

二、谁赢得了韩战

北韩在侵略战争初期 势如破竹,令毛泽东很是瞧美军不起,曾在1950年8月9日的政府会议上嘲笑美军“战斗力太弱,不如德、日军队。美帝是不可怕的”。由于他的一意孤行,中 共倾尽全国的人力、物力,在韩战中投下巨额赌注。战果如何?打出军威、国威没有?

1950年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的中共军队秘密 入朝,21日与联合国军发生遭遇战。初战告捷,似乎验证了毛泽东对美军的判断。毛泽东连发4封电报,逼得9兵团在缺乏御寒衣物的情况下仓促入朝参战,以致 后来发生冻伤3万多人、冻死4千人的严重后果。

11月2日,长津湖战役打响,中共投入最精锐的9兵团的3个军12个师、15万人,狂妄、 无知到了极点的毛泽东电令彭德怀等人,要求一次性歼灭美军几个师。在太平洋战争立下殊勋的美军王牌部队陆战1师被分割包围的消息,一度让美国国内产生巨大 的恐慌;11月18日,毛再次致电彭德怀:“美国人是可以战胜的,美国军队比起蒋介石的某些能战的军队其战斗力还要差些——美英法对我毫无办法,悲观情绪 笼罩各国,只要我军多打几个胜仗,歼灭几万敌军,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改观。”

长津湖战役于12月24日结束,9兵团竭尽全力试图实现毛泽东 “歼灭几万敌军”的要求。然而,双方在武器、通讯、制空权、后勤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导致战役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中共战斗伤亡、冻伤、冻死等损失合 计高达6万多人,“三个军都因参加长津湖作战受到损失而失去了作战能力”。联合国军战斗伤亡6千多人,其中,陆战1师阵亡604人、伤重死亡114人、失 踪192人,伤亡总数为4418人。

早在12月1日,9兵团就在向志愿军总部发电报里检讨作战失利:“这次作战打得很不好,不仅未能全歼 美陆战1师及第7师,反遭巨大减员,严重缩小战力。”

1951年1月26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否决了彭德怀要求部队后撤、休整的正确提 议,命令“我军必须立即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其目的是消灭二至三万美军和伪军及占领大田-安东一线以北的地区”。

准备不足的彭德怀被迫匆 忙发动第四次战役。这次战役不仅蒙受巨大的人员、领土损失,而且错失了联合国提出的有利于中朝的停火条件。

发生在砥平里的战斗是第四次战 役中最为关键的一仗。1951年2月13日晚,驻守在砥平里的美第8集团军第2师23团和1个法国营的4千人,面对中共军队数万人的狂攻,毫无惧色,整整 打了一个通宵,法国营外籍军团的老兵甚至发动了反冲锋,显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14日晚,中共在砥平里周围部署了近9万大军,有数万人再次发起惊涛骇浪般 的狂攻,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有几百人硬是突入了美军用坦克炮、榴弹炮、迫击炮、机枪、步枪构筑起的防御圈;15日,眼看砥平里就要失守,美骑兵1师微不足 道的援军及时杀到,令损失巨大、心理已达极限的中共军队彻底崩溃。

陆战1师英勇、出色的战斗,让彭德怀根本无法从参加长津湖战役的12个 师里抽调部队去加强对砥平里的进攻,极大地减轻了美第8集团军的防守压力。赢得砥平里的胜利,更是令联合国军士气大振,彻底扭转了战争态势。

1951 年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喜出望外的社论:“陆战1师突破自诩不败的中国精锐军队的重围到达兴南,带着装备、伤员和俘虏起航前往釜山时,朝鲜 战争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样式了。长津湖作战的消息、照片和电影对决定美国的政策,比大辩论中的所有言论作用都大。美国人民和得到加强的第8集团军现在决心留 在朝鲜!”

9万大军伤亡上万,居然还是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砥平里!砥平里战斗是在中下级参战指挥员的坚决要求下停止的,这在中共战史上非 常罕见。为了让后方的毛泽东不要再瞎指挥,彭德怀不得不亲自回北京说明军队的艰难处境,试图帮助毛泽东回到现实中来。但收效甚微,第四次战役4月21日刚 结束,彭德怀22日便在毛的要求下马不停蹄地发起了第五次战役。5月26日,毛泽东在电报中要求彭德怀:“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 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

毛泽东的胃口小了,但一个营的美军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歼灭的。接替麦克 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利用中共军队补给困难,粮弹只能维持7天的弱点,充分发挥联合国军火力强大和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致使中共在第五次战役 中遭到参战以来最惨痛的失败,伤亡高达20万,1.7万人当了俘虏,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阶段。

中共对日军的畏惧由来已 久,1940年10月30日的关家垴战斗,彭德怀指挥八路军3个旅2个团的2万多人,围歼日军冈崎大队的5百多人,血战两昼夜,伤亡数千,而日军仅伤亡2 百多人。毛泽东终于开始明白,日军的王牌部队几乎都是在太平洋战争中被美军消灭的,美军是一个比日军更为可怕的对手。在中朝的一致要求下,斯大林同意开始 停战谈判。

战争是政治的最高手段,难以想象打不赢而仅靠谈判获利的情况。1951年1月联合国提出的谈判条件包括由美、英、苏、中四国代 表讨论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遭到妄想把联军赶下大海的毛泽东的拒绝。现在,连续获胜的联军兵强马壮,不等美国开口,毛泽东自己都不好意思 提什么台湾和联合国的代表权,7月5日提出的谈判条件主要是回到战前三八线和俘虏遣返问题。敬酒不吃的毛泽东吃了一大杯罚酒,可怜只可怜中共的那些炮灰, 哪个不是爹妈生养的?

占据战争主动权的联军,当然不可能把吃进去的又吐出来,坚持要在目前的战线下停火,如果回到战前三八线,根本没得 谈。谈判破裂,打了两个月,联军又把中、朝打回到谈判桌上,并被迫同意在目前的战线下停火。金日成偷鸡不成倒蚀一大把米,战后领土面积比战前大为缩水。金 日成满以为这下可以达成停火协议,不料,不成问题的战俘遣返又成了大问题。

本来,联军想用11.2万名北韩战俘、2.08万名中共战俘换 回被中朝方面俘虏的4417名美英籍战俘和7142名韩国战俘。然而,上万名中共战俘坚决不愿回到中共统治的大陆,为此不惜自杀、自残,这种“不自由,毋 宁死”的决绝和发自内心的对中共独裁统治的愤恨,极大地震撼了自由世界,《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体呼吁联军千万不要在战俘问题上向中共妥协。在舆论的压力 下,考虑到强制遣返不仅有违自由、正义的原则,还会导致战场上的敌人不愿投降(反正要被遣返),联军改变了态度,1952年5月明确表示战俘自愿遣返的原 则不可动摇,要打就奉陪到底。美国总统杜鲁门说:

“所谓共产主义是无视人类的尊严和人类自由的一种制度。我们决不能同意将那些渴望自由的 人们强制地遣返到那样的制度之中去。”

战俘自愿遣返而不是俘虏全部(强制)遣返,意味着反共战俘可以选择前往民国(台湾)和韩国,上万名 中共战俘将用脚投票,表达对“新中国”的唾弃。“志愿军”战俘志愿投向台湾的怀抱,还有比这更辛辣的讽刺吗?气得发疯的毛泽东,断然拒绝金日成关于停战的 哀求。与捍卫韩国的自由一样,为了让那些自愿离开共产党政权的战俘能够获得自由,联军不惜继续战斗下去,实在令人感佩。

1953年3月支 持毛泽东的斯大林死后,苏共中央厌倦了旷日持久、耗费巨大、没有胜利希望的韩战,要求中共不要在战俘问题上继续拖延下去,毛泽东只能同意。7月27日,在 北韩领土比战前整整少了2400多平方公里、战俘自愿遣返的情况下,停战协定签字。

联合国军无可争议地赢得了韩战的胜利:军事上,达到了 捍卫韩国的预期目的,还占领了原本属于北韩的2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政治上,在停战谈判中掌握完全的主动,原则性要求全部得到满足。

1953 年11月1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红色滑铁卢》的文章:“共产党劝说战俘回国的努力持续得越久,板门店附近的‘解释’帐篷区就越像是他们的滑铁卢。在 这里他们正遭遇着最丢脸的失败。”

1954年1月,选择前往台湾的14235名反共战俘,向世人宣告中共战场之外又一次可耻的失败,“志 愿军”的谎言大白于天下。他们在台湾的人生旅途,并非都是一帆风顺,有的也历经坎坷,但无论如何,比起那些回到大陆、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饱遭摧残的6 千多名亲共战俘,简直是天壤之别。

三、中共参加韩战的恶果

作为共产阵营在韩战中的头号打手,中共给本国和他国民众带来 了深重的灾难,在受到国际社会唾弃和封锁的同时,坠入独裁统治、闭关锁国的深渊。

韩国国防部国防军事研究所(现军事编纂研究所)发行的 《韩国战争受害统计集》显示,韩战致80多万韩国军民死亡,其它联合国军死亡57933人、受伤人数为481155人,其中美军54246人死亡。综合各 种资料,估计中共、北韩的伤亡高达3百多万。

正是由于中共不惜血本地“抗美援朝”,金日成的独裁政权才得以保全。北韩民众至今生活在暗无 天日的地狱(1990年代上百万人被饿死),全拜长眠异国他乡的“志愿军”所赐。那些抛尸异域的中共炮灰,与受到日本军国主义蒙蔽,要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把亚洲人从白种人的统治下解救出来的日本鬼子,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法家强调:“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即“杀豪俊, 弱天下”。建立独裁统治必须削弱民众的力量,中共深得个中三昧。为统一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谎言宣教迅速达到顶点,然后开始“名正言顺”地消灭 “反革命分子”。中共军队1950年9月入朝,中共中央10月便发出《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镇反运动。韩战大打, 国内还不大杀?

中共就是要利用“抗美援朝”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毛泽东)进行大清洗、大镇压,以巩固独裁统治的基础。1951年毛泽 东多次命令:“对匪首、惯匪、恶霸及确有证据的重要特务和会门头子,应当放手杀几批”,甚至要求按比例杀人:“按人口千分之一的比例,先杀此数的一半,看 情形再作决定”(《毛泽东致小平、漱石、子恢、剑英、仲勋同志并告一波、高岗同志电》)。

1951年5月23日,中共“第一次全国宣传 工作会议”,刘少奇作题为《党的宣传战线上的任务》的报告:“抗美援朝很有好处,使我们的很多事情都好办(如搞土改,订爱国公约,搞生产竞赛、镇反等)。 因为抗美援朝的锣鼓响起来,响得很厉害,土改的锣鼓、镇反的锣鼓就不大听见了,就好搞了。如果没有抗美援朝的锣鼓响得那么厉害,那么土改(和镇反)的锣鼓 就不得了了。这里打死一个地主,那里也打了一个,到处闹”,“很多事情不好办”。

事情好办的结果是:截止1954年1月,杀了71.2 万、关了129万、管了120万,“但各地的镇反运动却没有完全停下来,直到1956年左右才陆续结束”。连续的大镇压、大肃反、大清洗,使得潜在的敢于 跟中共政权作对的有号召力和组织力的民间精英、乡村豪强基本上被彻底消灭,致使大饥荒年代,4千万人被活活饿死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反抗,这是中共创造的又 一个人间奇迹!

消灭民间的“硬实力”之后,接下来就是收拾民间的“软实力”:知识分子。反右将数十万知识精英打入地狱,大饥荒、文革的惨 剧得以在无声的中国上演。

四、韩战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

说到“志愿军”打出了军威、国威,真是让人欲哭无泪。且不说那些被 中共愚弄、驱使的上百万“志愿军”炮灰死得冤枉、不值,战争过后,美国在军事上根本就没把你当回事。

1954年7月23日,韩战停火不到 1年,中共军机击落英国国泰航空的一架客机,造成10死8伤。美军当即派出包括两艘航母在内的战斗群,直逼海南岛;26日,中共竟将两架战机送上门去,眼 睁睁地看着它们被美军击落,以消除自由世界的“怒火”,并不得不刑罚、纪律处分击落英国客机的中共飞行员和官员,甚至被迫接受国际社会到监狱实地查看飞行 员坐牢的情形。真是丢人现眼。

中共还向客机死难者家属赔礼道歉,赔偿国泰航空251,400英磅,赔偿英方367,000英磅。自己那两 架被击落的战机向谁去喊冤?中共军委发布命令,取消空军先发制人的攻击权力,而只能采取被动的自卫反击。

1996年台海危机,试射导弹、 喊杀喊打的中共,美军航母战斗群一到,立刻偃旗息鼓。且不说双方军事实力的差距比韩战时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众多中共权贵的亲属、财产都在欧美,这仗怎么 打?

美国之外,更无外人害怕中共狗屁不值的军威、国威:

1962年10月,中印爆发边境战争,中共1个星期即攻占藏南和 达旺地区,却突然下令全线停火,在没有任何谈判和协议的情况下,于12月1日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印度将争议地区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开始大量移民,并于 1987年正式成立“阿鲁纳恰尔邦”。

1979年,邓小平为树立权威、转移矛盾、支持红色高棉,在取得美国的默认后,发动了入侵越南的地 面战争,引发了1980年代双方围绕法卡山、老山进行的旷日持久的边境战争。1999年12月30日,中共与越南签订《中越陆地边界条约》,“法卡山已经 全部划归越南方面”。

韩战是二战之后,自由与极权的又一次激烈的较量,深刻地改变了亚洲和世界的格局。面对毛泽东、斯大林、金日成的威 胁,自由世界集体安全意识和捍卫自由的勇气空前高涨:随着《泰美军事援助协定》(1950年10月17日)、《菲美共同防御条约》(1951年8月30 日)、《韩美共同防御条约》(1953年10月1日)、《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1954年3月8日)、《中(台)美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12月 2日)的陆续签订,中共在亚洲哪里还敢轻举妄动。1954年9月8日,美、英、法、澳、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八国签订了专门针对“共产党侵略” 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中共党军的威武只敢针对屁民。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小国开炮开枪袭击中国渔船,打死打伤、抓扣、虐待中国渔 民,索要大量赎金,早已是家常便饭。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或通过国内立法、或通过加强军备的方式强化对中国南海岛礁的抢占。 满清被列强欺凌,但从未听说过让周边小国为所欲为。

2010年5月12日,某国军舰向我渔船开枪;5月12日至5月21日,中国渔民在遭 到周边国家武装力量的疯狂驱赶和无理抓扣,3艘渔船、共28名渔民先后被无理抓扣(5月28日《广州日报》)。受了欺负,连哪个国家都不敢点名,这就是中 共的军威、国威?

可以说,“抗美援朝”打出了一个有史以来最懦弱和无能的中国,一些眼屎大的国家公然蹲在中国头上拉屎,中共竟然也忍气吞 声。一个核心利益就是维护独裁统治的政权,对外越是无能保护国土及国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对内就越是变态、凶残。

五、中朝关系

2010 年6月8日,中共外交部罕见地证实了“朝鲜枪击中方越境人员造成3死1伤”的事件,向北韩进行严正交涉。早在2008年9月,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中国渔 船遭到疑似北韩巡逻艇船只的袭击。韩国国防部负责人表示:“对于非法捕捞后逃跑的中国渔船,朝鲜巡逻艇此前也曾发射过炮弹。”北韩军警的胡作非为 (2002、2003年,中朝边境发生数十起北韩士兵越境抢劫、杀人的事件),以及日益猖獗的毒品走私,令中共备感头痛。

北韩将6月25 日定为“反美斗争日”,几乎每年都要为此举行集会,愤怒谴责当年“美帝国主义及其南朝鲜傀儡政权挑起的战争”,并骄傲地宣称他们是“世界第一个打败美帝国 主义的绝世英雄”。“这个场合一般不会提到中国,在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纪念日,朝鲜说中国说得多一些,但也要视当时中朝关系的大背景而 定。”(人民网:朝鲜战争纪念日朝鲜不提中国 重温打败美国历史)

所谓“中朝关系的大背景”,说来话长。在“鲜血凝结成的友谊”的背后, 两个独裁政党、流氓政权之间的相互利用和较量从未平息。“抗美援朝”不仅打出了一个恶劣的周边环境,令中共成为助纣为虐的同义词,还打出了一个白眼狼。韩 战之后,中共在延安培训的北韩干部(亲中派)要么逃亡,要么被金日成打成反革命分子。文革时期,金日成对毛泽东搞的个人崇拜嗤之以鼻,对大陆政局产生误 判,下令捣毁志愿军烈士陵园,包括毛岸英墓碑在内的烈士碑被砸得粉碎,鼓吹“金日成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与中共隔着鸭绿江展开狗咬狗似的骂战。后来 发现毛泽东在大陆的地位无可撼动,金日成又专程到北京致歉。

富有戏剧性的是,因美国没有放弃台湾,反倒与蒋介石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 约》,而斯大林死后,苏联对中共攻打台湾并不热心,备受愚弄的毛泽东,与苏联决裂已经只剩时间问题。1969年双方在珍宝岛大打出手,觉得毛泽东完全不可 理喻的苏联,甚至想用核武器教训中国。美国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坚决不同意苏联动用核武。中共面临苏联巨大的军事威胁,1970年代被迫改善与美国的关 系。中美友好不仅孤立并最终拖垮了自由世界最大的威胁:苏联帝国,还促进、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北韩一旦获得自由,对中国境内数百 万朝鲜族人和亿万国人形成的冲击力,恐怕只有“苏东波”堪与比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能拖一天是一天。为了不伤及与美、日、韩等国的关系,中共对北韩施 行“经济上多帮助,政治上少来往”的政策:不改革就等死,与美韩开战等于找死,要死要活,老金你自己看着办,休想再把大哥我拖下水。

中共 的核心利益早已不是毛时代的“革命”,而是既得利益集团能够稳定地腐败下去。为了不成为国际上人神共愤的流氓政权,导致外向型经济的崩溃和社会的动荡,中 共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与北韩划清界线。而金正日的核心利益是更为邪恶的维持家族世袭统治,改革开放必然导致控制的松动和家族政治的瓦解,因此,与中共尿不到 一个壶里。

时至今日,中共每年向北韩提供石油消费量的90%、粮食的45%、生活必需品的80%。中共拿国人的真金白银向金正日输血,主 要还不是怕北韩政权崩溃后涌入大量难民,而是北韩民众获得自由的那一天,即为声讨中共罪行之日。这一天迟早会来,但千万别在我的任期里!

按 理说,依靠中共的援助才得以苟延残喘的北韩,理应对中共感恩戴德,其实不然。中美建交、中韩建交对北韩的打击非常沉重。北韩对“修正主义”的中共的愤慨与 依赖都同样强烈,有机会在核试验、试射导弹、撕毁停战协定等问题上抽中共的耳光,那就绝不放过。北韩关于韩战的纪念日、教科书和纪念馆,突出的都是金日成 和人民军的作用,最可爱的“志愿军”处于被遗忘、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成了最可怜的人。不过,相对于中共无限夸大自己在抗战中的功绩,北韩也只是小巫见大 巫而已。

国人大可不必为北韩不知感恩而恼怒。为了能生活在政治极度黑暗、生活极端匮乏的环境中,而感谢志愿军那些炮灰?天下可有这样的书 卖?在大陆论坛,只要有帖子论及北韩地狱般的图景,总会有无数的跟帖感谢美军飞行员,因为毛太子死于联合国军的空袭。网络民意对独夫民贼毛泽东和金氏世袭 政权的痛恨,由此可见一斑。

2000年韩战爆发50周年纪念日,美国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克林顿总统向所有参战的美军官兵以及 36000名牺牲者和8100名失踪者致敬。2009年,奥巴马总统将7月27日指定为“韩国战争参战勇士停战日”,联邦政府所有机构当天都要降半旗致 哀。美、韩都将拿出韩战题材的大片纪念为自由而战的勇士。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共近30年来对抗美援朝的宣传日趋冷淡。为给“抗美援 朝”50周年献礼,央视耗费巨资拍摄的30集电视剧《抗美援朝》及八一厂拍摄的《北纬三八线》,到了60周年仍无法公映。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共心有千千 结:一方面,不想在911事件后激怒正在火头上的美国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保家卫国”这个最主要的出兵理由,完全就是建立在谎言之上。

不 知道历史,就无法理解现在,更无以了解未来。独裁者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歪曲、掩盖历史事实,相对地,自由世界也在通过影视、书刊和各种纪念活动,向遗忘和 背叛宣战。

作为纪念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韩国计划邀请上千名曾为韩国的自由而战的老兵访问韩国。2010年4月,韩战中荣 获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等级军功章)的斯皮克曼和其它53名老兵接受了邀请。在被记者问及如何看待天安舰沉没事故时,斯皮克曼回答:“我 会再次为这个国家而战。”

□ 《观察》

                    ※   ※   ※   ※   ※
    
        中朝关系恶化?中媒罕见报道朝鲜战争真相——斯大林和金日成合谋发动朝鲜战争

                             记者:杨云

本月25日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而中国官方媒体首次承认了朝鲜战争是由斯大林和金日成合谋发 动的战争。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17号援引历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志华的话作出了上述报道。韩国的各大报纸18号同时转载了 中国媒体这一罕见的报道。

沈志华教授,曾经组织翻译了美-苏两国关于朝鲜战争的解密文件,并出版了《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等多种同 类著作。

沈志华在接受采访时说:“金日成多次请求斯大林和毛泽东允许他武力统一南朝鲜。起初,两国都否定了金日成的计划,因为苏联不想与 美国的紧张关系升级,而中国正忙于自己的统一。但是1950年1月底,斯大林突然改变主意,决定同意金日成对朝鲜南方采取军事行动的计划,并召他来莫斯科 密谈,最终批准了金日成的战争计划。”

沈志华说:“斯大林反复向金日成强调了两点:第一,这个计划必须征求毛泽东的意见,必须得到中共的 同意才可以实施;第二,万一美国进行干预,苏联是不会出面帮助朝鲜的,那时只能依靠中国的援助。而金日成充满信心地认为,美国不会参战,因此也不需要中国 的帮助。”

沈志华还说,1950年5月13日,金日成来到北京,向中国通报苏联已同意的消息,要求中共支持他的战争计划。将信将疑的毛泽 东通过苏联驻华大使确认了斯大林的立场,并决定一旦美国介入,将派中共军队支持朝鲜。”

北京大学客座历史教授金东吉说(录音):“斯大林 在同意金正日发动战争后,要求中共守住这个秘密。”

就当初反对朝鲜战争的斯大林到后来改变主意的原因,沈志华分析说,是因为1949年中 共掌握政权之后,苏联必须放弃对中国境内长春铁路的所有权和对大连和旅顺港的30年租借权。苏联为了补偿在远东的这一重大损失,希望在韩半岛建立亲苏政 权,同时拥有朝鲜的3个通向太平洋的不冻港。

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一直没有明确记述朝鲜战争的起因,中国人普遍认为朝鲜战争是美国和南韩一起 发动的,误认为中国参与所谓“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

韩国的KBS电视分析中国官方媒体罕见披露这一历史真相的原因可能是“天安舰事 件”后中共和金正日政权的关系开始恶化。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周恩来与中央专案组
2009: 中国古代史上杀人最多的十大嗜血屠夫
2008: 秦河: 评张戎的《毛,不为人知的故事》
2008: 金小丁: 评《毛,不为人知的故事》
2007: 千家驹年谱简介(ZT)
2007: 第三次印巴战争
2006: 写真老佛爷
2006: 生态环境与经济开发的互动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