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幼河:我们,渐行渐远……
送交者: 幼河 2015年01月26日23:54:42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我们,渐行渐远……

我们是“知青”的这一代。这1968年后的十来年大约有两千万人“上山下乡”。当时城市的同龄人中“知青”大概占多大比重?我从来没有见过确切的统计数字。不过我知道,“上山下乡”运动期间,中国城镇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7%左右,且10余年一直是这种比例。粗略估计一下,当时城市人口大约是1.4亿左右。那么1.4亿人口中2千万左右的人曾经是“知青”(这样估算有些问题,只能是粗略的推断)。这个比例可真够高的!我认为,保守的估计,同龄人中曾经是“知青”的人占大多数。

现在“知青”的这一代,年长者接近70岁,年少者也超过50岁,其中有些人已经陆续逝去。昨天一位曾是鸡西“知青”的朋友告诉我,他所知,我们网站上统计的原鸡西“孩子气”的数字不确,他知道至少有6人没有统计在内,而且都是男“知青”。以我所去的黑龙江省山河农场一个分场为例,当年来的黑龙江省鸡西煤矿“知青”,北京“知青”和上海“知青”,现在各种原因去世的,鸡西“知青”大约占到了15%20%,北京“知青”10%15%,上海“知青”大约10%左右。

其实从岁数上讲,上海“知青”大,北京“知青”小,可是为什么年龄居中的黑龙江鸡西“知青”亡故的多呢?大概是上海人更理智,后来也更注意保养吧。当年各地青年相互打群架的时候,上海“知青”是很少动手打架的。他们比其他地方的“知青”显得像“受气包”,因此活得也长。鸡西“知青”动不动就拼酒,狂抽烟;啊哈,一片肝硬化和肺癌。是这样吗?不管怎么说,我所在分场的各地“知青”至少10%的人亡故了。估计整个曾当过“知青”的人群中也是这个比例吧?

是啊,每当我在我们自己“知青”的网站上,看着各地亡故“知青”的名单,总是久久地沉思。这思索中当然有“下一个就是我”的成分,不过更多的是想时代的变迁。

如果10年后我71岁的时候再次想这个问题,我们这些的同龄人占中国人口的比重是多少?其中当过“知青”的在同龄人中的比重又是多少?目前60岁以上的人占中国大陆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曾是“知青”的比重就更小了吧?现在我们“知青”已经走了至少十分之一;再过10年大概有小半人可能就不在了;20年后或许剩下不多了,在中国大陆人口中的比重已微不足道。总之,我们这些“知青”渐行渐远,最终必然退出历史舞台……

我指的这个“渐行渐远”不仅仅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老“知青”同现在的年轻人在生活态度上的差异;我必须强调,是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意味着谁对谁错。每代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不同的生活主题和向往。

我们去同一农场的老“知青”有自己的网站。微信兴起后,过去曾在一个农场的“知青”的朋友圈里都有自己微信群。我当然时常泡在里面。我发现,我们这群老“知青”中“九斤老太”式的人物不是极少数。很多人对当前年轻人的看法相当的否定。既然我上面已经表明对代差引起的价值观的差异不持立场的态度,自己就不认为这里面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不过我的“荒友”如何想那时他们自己的事儿。

最近女歌手姚贝娜去世,网上悼念她的人很多。与此同时,老军人张万年上将去世,然而网上就没什么人提他。对此,我们老“知青”微信群里有人不满,意思是“为国家曾出生入死的军人去世,居然不如一个因病去世的歌手”。我想这或许就有不同的生活态度的成分吧?年轻人大张旗鼓地悼念姚贝娜,我们老“知青”中有人看不惯,可是,我们能在现在的人群中占多大比重?年轻人比我们多得太多。或许我们中间的“九斤老太”声称,有时真理是在少数人手里的。可能,如果是真理,早晚会被世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既然如此,那就“骑驴看唱本”嘛。

我们与他们年轻人的渐行渐远再正常不过了,而且最终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既然如此,又何必和自己过不去呢?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刚才微博上增加了一个粉丝,一看是以前
2014: 可怜的韦唯,在我是歌手节目上唱太阳最
2013: 谈谈人的动物性
2013: “赡养”之意,与辈份无涉
2012: 呵,北京有大裤衩,苏州有低腰裤。
2012: 我觉得美国不能总是人为把利率压低,本
2011: “不知道歌曲的背景”的意思是“如果知
2011: 我纠正大家一个错误的思维,嘿嘿
2010: 这样吧,我们不谈论创造论,我们谈论ID
2010: 剖析Gates同学的采访,澄清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