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你要不要回到貧窮的毛澤東時代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5年08月21日17:52:4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對計劃經濟的批評的一個學術不規範的地方是時間順序

作者 數學


計劃經濟有無可能是偽科學?我認為有可能。它是不是值得學術上批評或者批判的?是值得。


但是本帖子要指出,現在已經有的對計劃經濟的批評,在學術上是不規範的,其中的一個不規範的地方,就是時間順序問題。


就是說,對於一個可能是偽科學的技術,或者不科學的技術,對它的批判的方法也是不科學的,不規範的,就有可能導致另外的偽科學發生,而且導致了這個偽科學技術也就獲得了捲土重來的能力。


就一項社會科學的技術而言,通常對它的純學術的批評才是強有力的,而硬是要加上道德批評,比如說,認為某個實施偽科學技術的人道德就很壞,成心要把全國人民害死,那已經脫離了學術規範。其實,只要嚴格證明某項技術學術上不通也就足夠了,更多的道德上的批評也可以不講,講了多餘,且起負作用。


我下面拿工程學的一些批評來舉例子。


比如說吧,顯示視頻信息,有兩種技術,一種是顯像管技術,這是上世紀末特別流行的技術,但是現在已經被淘汰了,現在都是LED的顯示技術。


因此如果我要寫文章批評顯像技術,我不會去努力批判剛剛發明時的顯像管,比如說,1960年的顯像管是多麼地糟糕,高壓包經常損壞,很不結實,經常就是屏幕就花了,而且分辨率也很差。我要批評,那一定是批評最現代化的,最近的顯像管技術,例如平面直角的,在質量上有過許多改正的,特別完美的顯像管技術,我只要證明了這麼完善的顯像管,仍然不如LED技術,那只能夠證明顯像管技術不敵LED。


再比如說,現在的照像技術都是數碼照像,以前都是用膠捲沖洗。如果我要寫文章批評膠捲技術,我也一定不去反覆批判人類剛發明膠捲時的膠捲,說膠捲技術如何糟糕,分辨率如何之差,我當然是要批評最現代化最完美的膠捲,指出這樣的膠捲都是不如數碼技術的,這樣的批評才是學術上規範的。


這就是時間順序問題,是學術規範不應當忽視的。


比如說,如果一個人要批判市場經濟,則他反覆舉的例子都是十八世紀的市場經濟有多麼糟糕,要人類永遠痛哭流涕地反省,反覆地向人們講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那樣的批判就是缺少學術規範的。因為市場經濟也是在不斷地改進,到了今天我們不容易在大街上找到凍死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因此,對市場經濟的有效批判,也是應當直指今天的市場經濟,甚至是美國的市場經濟,有多麼糟糕,都到了混不下去的地步,這樣的批判在時間順序上才是正確的。


因此,對於中國社會已經有過的計劃經濟的批評,對於批評者來講,其實也有一個“理想”的模型是導致容易批判的,這個理想的模式是,比如實行計劃經濟的第一年,餓死了五萬人,第二年,餓死了十萬人,等等,逐年增加,最後到了1979年那一年,餓死了兩億人,實在是熬不下去了,因此改革開放,這樣的過程就成了批評計劃經濟的有力證據了,因為越來越熬不下去了嘛。


但是無論是對蘇聯歷史上的計劃經濟的批判,還是對中國歷史上的計劃經濟批判,時間順序都是倒着的,都是在批判革命政權的頭幾年,而且政權還不穩定,反革命的復辟勢力還很猖獗,加上缺少能源,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然後就是反覆宣傳那個時期來證明計劃經濟是不通的。


例如今年出版的戈爾巴喬夫的自傳《孤獨相伴》,我看戈氏的回憶中,凡是他自己親歷的,他都能夠實事求是地講,但是,蘇聯建國初期的大饑荒,及鎮壓反革命時期的殘酷,他其實也還是個小孩,回憶錄中都是聽別人的,甚至是蘇聯歷史學家的敘述,他相信了的,寫進了他的回憶錄倒成了他的證據了。其實他的回憶錄中也指出在德國入侵前夕,他家鄉的生活是改善了的。這本身其實是在說明了計劃經濟是有改善的空間的。


再比如說作家莫言,和我同歲,我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也就五歲,現在完全沒有記憶,只有完全相信大量的反共歷史學家的正兒八經地敘述,才會相信那個時候很慘。因此也可以認為,無論是戈爾巴喬夫,還是莫言,其實都是被反共作家成功地洗腦了。


但是,還是有這個時間順序的問題,就是說,一批判就是計劃經濟的最初幾年,這才是不對的。真正的批判是針對計劃經濟的末尾幾年,才是最有效果的。比如說,對南街村的批判,對北朝鮮的批判,如果是有效的,都是強有力的。比如說,是不是1979年,全國人民都處在飢餓之中?這才是需要敘述的。有1979年還飢餓的回憶嗎?有人在那一年餓死嗎?


總之,就是希望社會科學有好的學術規範,不應當人云亦云,對於一些所謂歷史學家的敘述,也抱着懷疑的態度,才有可能真正地在學術上取得突破。

————————————


用1979年比較2015年還是不正確, 比如說小崗村1979年分了地, 今天還是單幹, 可是今天小崗村有葡萄園, 1979年沒有。  南街村1979年是集體化,今天還集體化, 今天南街村的別墅1979年也沒有嗎。 真要比, 就該拿今天的南街比今天的小崗村, 或者拿79年的中國比79年的印度, 因為中印兩國起點差不多。

真正評價兩個制度的優劣是不能直接拿兩個國家的現狀來對比的。 比如中國與美國,不論美國經濟超過中國多少倍也不能證明美國比中國優越, 因為中美兩國的發展起點不同。

拿一個國家的兩個不同時間點直接對比更是錯誤的, 美國30年代羅斯福時代餓死人, 小布什時代絕對是香車豪宅,小布什的制度比羅斯福好嗎, 你咋讓那些批評小布什的美國人回到羅斯福時代?

比如說一個制度沒有太大的變化, 每年增長率都是10%, 那麼30年是可以增長10倍的。

建國初期有1個饅頭, 30年後有10個饅頭, 增加了9個, 不算多, 從挨餓到勉強填飽肚子而已, 如果人口也增加, 說不定還是感覺餓。

但是, 再過30年, 以同樣的速度增加, 則中國就有10X10 =100個饅頭了, 也就是說增加了90個饅頭, 如果人口基數沒有變, 感覺是不是吃不完啊?   是不是後30年要比前30年好的多?  人的感覺就是這個樣子, 特別是文人, 說不定就會搞出來一個一本正經的公式,

前30年饅頭從1 增加到10, 增加了9個饅頭

後30年饅頭從10 增加到100, 增加了90個饅頭

結論: 後30年比前30年快10倍?

這個結論是可以忽悠倒很多小青年的。 可是, 懂經濟的人都知道這個結論是錯誤的, 因為前30年與後30年增長率相同, 制度的效率也相同。


我們說不定還會遇到這種情況


前30年饅頭從1 增加到10, 增加了9個饅頭

後30年饅頭從10 增加到19, 增加了9個饅頭

兩個時期增長速度相同, 這個結論就錯的離譜了。 因為後30年增加的絕對數字是9個饅頭, 而增長率卻只有90%, 而前30年雖然也是增長9個饅頭, 增長率確是900%  即便後30年增加到50, 絕對增長達到40, 遠遠超過前30年的9個饅頭, 後30年的增長率依然比前30年低的多。

比較兩個制度必須懂得基本的科學規律。  那些動不動就拿50年前吃不飽來說你回到毛澤東時代,你說的越理直氣壯, 越說明你愚昧無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劉雲楓:大陸人為什麼這麼無恥?
2014: 專制是中國人性的必然,不是貓888專制
2013: 中共特色當局不敢把薄案庭審現場直播,
2013: 關於濟南公審的幾點看法
2012: 這整個一個排演的戲都在隱瞞一個內幕。
2012: 有人提出假設,如果滿洲國不亡,現在是
2011: 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快完蛋了,這是“人民
2011: 落英繽紛:給利比亞人支幾招——拉登被
2010: 社會不可強制——解開“治亂循環”之謎
2010: 蜀帖龍: 家寶同志 別談改革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