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既来之,则安之...谈谈台湾问题
送交者: Grateful 2005年03月14日00:25:50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今天世界上的"民族国家"概念,事实上也是"现代的"(西方产生)的概念,其法理意义上的起源,是17世纪欧洲的TREATY OF WESTPHILIA.

二十世纪是亚非拉各民族反抗欧洲列强殖民压迫斗争兴起的世纪,而各国的反抗,普遍是借用了源于西方的民族国家理念,以反抗"异族的压迫".在中国,孙中山的救亡图存革命,其主张,就有着鲜明的"汉族国家"特色.

甚至日本军国主义发起的"大东亚圣战",同样是以"同文同种",反抗西方列强殖民压迫为号召.虽然事实上,日本人干的,一样是对异族的入侵和压迫.

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要求,到底有没有历史上的法理依据?这个问题,之所以搞到今天,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独派,统派,各执一辞,是有着历史的原因的.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用现代的国家概念"标准,去衡量,解说"历史"上的中国对台湾的各项政策和实践.

这种衡量,解释,在严格的逻辑意义上,是混乱的.是不可能有着"理性","逻辑"意义上的答案的.这是独派和统派,都必须认清的.

我们要从"历史"的眼光,去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主权思想,边疆领土(藩国),内政外交思想,方能正本清源,了解台湾问题的本来面目.

虽然在历史上,中国的中央集权统治,远成熟于欧洲,(欧洲的王权,国家概念明确,是十字军东征,宗教改革,皇权(神权)削弱,世俗王权兴起,之后的事情)但是中国的边疆,外交政策,按现代(西方)的标准而言,是含糊不清,难以界定的.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中国传统里的"天下"概念.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这是中国传统的认识.中国的皇帝,是"天子",是奉"天"之命,管理,看顾百姓的.而对"化外"的各国各民族,中国人,并没有现代意义的,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的对等概念,而是天朝与番邦,更直接地说,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在理论上,中国是"天下"诸国的"宗主".

这便是历史学上所谓"天朝礼制体系",或称"宗藩朝贡体系".中国的宗藩体系,曾经包括了几乎所有有中国有领土接壤的今天东亚,南亚十多个国家.但是中国的宗藩体系,与西方近代殖民体系内的"宗主国-附属国"又有本质的不同.其本质的差别在于,中央王朝,并不必然地对各藩国有领土主权要求(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个概念),并不实行直接治理.这就造成了中央与各藩国之间关系的疏离和不规则,造成了整个国家(包括宗主和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松散,缺乏现代民族国家那样的一致性.中央对藩国的要求,只是"名份上"的,包括各国的首领要接受中央的册封,各国使用中央的年号,历法.中央对藩国有保护,抵御外敌和平定内乱的承诺和义务,但是并不介入其内政,不触及其内部社会.

今天亚洲已经独立的许多国家,历史上,都曾是中国的藩国.而更为复杂的例子,则是朝鲜,越南这些,中国中央政府曾经建立过直接的控制,而又曾经放弃过,成为过"藩国"的.

而台湾完全不同,从法理而言,台湾甚至从不曾有过"藩国"的地位,而只是有过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土".

台独人士,再如何寻找历史,也是找不到,台湾的"藩国"地位的.有的,则最多只是,中国对台湾的"抛弃".这个问题,一样要从历史的背景里,去解释,为什么,中国,对台湾,在许多时候,作出了今天看起来,"无情"的决定.

历史上的中国,对"边疆"的领土概念,是含糊不清的,并非现代的"寸土不争"的理解.这是有着其历史原因的.一方面,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边疆的控制,在事实上,往往是"鞭长莫及"的.另一方面,中华传统信奉的"莫非王土",在理论而言,事实上是"不管那里是不是中央统治",根本而言,都是"天子"的.而在实际做法上,中国政府则是用"归化"的手段,渐渐的,使边疆地区,归化中央文明,以德服人,达到巩固边疆的目的.

今天大陆热播的电视片"汉武大帝"里,有这样的故事,七王之乱后,"南越黎民"不服中央管术而作乱.当时就有许多朝臣,主张放弃南越诸地.事实上,史料记载,汉元帝年间,珠崖(今海南)黎民作乱,元帝放弃珠崖郡制.由汉而清,整个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内,对边疆的实践,一直就是"收收放放","时取时予"的.

中央王朝短时间内对边疆的"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弃,而只是权宜之计.

甚至到满清初期,面临台湾郑成功的袭击,清庭内部,也曾有过"坚壁清野",内迁福建沿海居民的议案.(当时的大陆台湾关系,可类比于今天的两岸关系,各以"正统"自居,而各自坚持"一个中国").

今天的台独派,以"马关条约"等证明大陆对台湾的"抛弃","放弃",是不成立的.李鸿章在日本强权暴力欺凌之下,委曲求全,割让日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对台湾主权的放弃.

就逻辑而言,拿"现代的标准",去衡量,解释历史上的实践,而把"历史上作为",无视其历史背景,解读成现代社会,政治法律意义的概念,这本来就是跳大神的逻辑,而不是真正的逻辑.

从法理,从历史而言,台独派,并没有"台湾是独立主权实体",或者"中国放弃对台湾主权要求"的依据.

台独意识的形成,是有着其复杂的历史和现代的原因.根本而言,是对"大陆"的不信任和恐惧.

小夫在这里,简要科普一下,台独意识的构成.

1. 日本的多年皇民教育,渗透在台湾各阶层.不少台湾人,亲日本文化,而甚过中华文化.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今天的大陆,并没有建立起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毛共祸害大陆多年,全盘否定抹杀中华文化,普遍而言,"新大陆人"对中华文化,是"夏虫而不知冰语".重建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兼收并包,这是大陆所要走的路.一个没有主体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是一盘散沙.在共产主义信仰破灭的大陆,重建自己的价值体系,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 "外来"族群,对本省人的压制,和专制政权对台湾的伤害.作为独裁者的蒋介石,早期在台湾的专制,高压统治,的确是伤害了"本省人".而事实上,"台独",并不是"本省人"的专利.专制时代,许多"党外"民主力量,是和有着草根依托和号召力的台独力量,结成"统一战线",对抗专制的国民党政府.反专制,反"国民党专制政府",在一些人那里,就成了"台独".

蒋介石时代,对台独意识的铁腕镇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的.

姑且不说,今天的大陆,尚且没有武力统一台湾的力量.就算是真的用武力强制压服了台湾,这种暴力方式,是不可能真正征服台湾人心,而只会激化,加深"台独派"和"统一派"的仇恨,成为中国的隐患.(美国南北战争,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爱国愤青,不可"理工科逻辑"地拿二者进行类比.)

经统,并不是统一.经济是互利的行为,将本求利,台独意识明确的商人,一样可以在大陆赚钱.两岸的经济往来,只能是让两岸关系更加复杂,但是并不导致统一.

千百年来,中国奉行的是孔子所谓"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

孔子千年前的教导,一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国.

今天无论统一,还是台独,在实践上,都是不可能的.

而台独极端份子,则极近煽动族群对立之能事,加深两岸民众的对立和不信任,为"台独"建立更深厚的台湾社会基础.

而所谓"爱国愤青",则只知毛共所谓"拳头大就是真理",一味以强权压迫,以语言暴力侵犯,侮辱台湾.只是在事实上,为台独份子所谓"大陆人就这点水准","就只想欺压台湾人",提供佐证.

事实上,不论"急独",还是"急统",都是"阿Q"式的发泄,而没有任何的正面的现实意义.

今天的大陆政府,失去了"共产主义信仰"的依托,以"民族主义"作为其合法性的,道义上的依据.必需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诉求,以转移,宣泄国内种种社会不公而积累的怨气和矛盾.但这并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办法.

长远而言,大陆惟有表现出对台湾的平等,尊重,和友好.加强自身的文明,民主现代化建设,以提高对台湾的向心力.强权只能收取一时之效,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天地间,除了实力之外,尚有公理和正义.(当然,毛共邪教扭曲是非的愤青们,是不懂这些道理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换一个角度看64
2004: 回首五千年 :评《中国人不该恨美国》
2003: 北京推出绿卡暂住证,公开歧视本国公民
2003: 捍卫毛泽东,我们责无旁贷
2002: 贝尔纳戴特,与总统共舞的女人
2002: 深圳出个马克,方舟子何不多干一点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