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根源:建议媒体及早形成“异地吹捧”机制
送交者: 根源 2005年10月04日09:35:06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建议媒体及早形成“异地吹捧”、“异地歌颂”的机制


  众所周知,这若干年以来,在上上下下各级“宣传部门”和一干“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如女丑她爹)虎视眈眈的“监督”之下,在名目繁多、严酷苛刻的“宣传纪律”的束缚之下,咱们那些大大小小的媒体们过着动辄得咎的苦日子。然而令我不得不叹服在“宣传阵地”上讨生活的那帮哥们姐们的是,他们居然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呆在原位不挪地方,还能够把媒体经营起来,把原来每天也就几个版面的报纸办到如今每天厚厚一大叠,把原来只会转播港台过期肥皂剧的电视台办到如今居然能够引领时代的“超级”新潮流,把原本手中横竖总免不了要得罪人的“苦差使”变成哗哗哗地淌钱的金道具。什么叫“绝”?这种能够把手头上的“资源”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本事,就是一大“绝活”。

  咱媒体这类“绝活”多的是,其中一件很拿手的就叫做“异地监督”。媒体本身最重要的功能是“监督”,这是每一位进入各类传媒院校,或者各类院校里的传媒专业深造的人士在第一天就应该了解的最最最最基本的常识。同时我也相信,履行传媒的监督功能和责任,在这个被戏称为“第四权”的岗位上一展身手,也是许许多多有志于投身传媒事业的人士早期的梦想。但是,这“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操作起来,却又是无比困难的——关于这种难度,我想大家即使从来没有在传媒行业里头混过,恐怕也能够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的,一如曾经切身体会过几十年的那般。

  不过,这也难不倒我们那些爱岗敬业的传媒人士。他们从每天无日无之的、主要是针对美帝国主义及英法德日加等资本主义的奉命式“跨国监督”中汲取到了无穷灵感,“变通”为跨省、跨市、跨县的“互相监督”,并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摸索、改良,遂形成了眼下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超级新气象——大家都到己方“宣传部门”鞭长莫及的“兄弟省市”竞相开展互揭疮疤的友好活动,美其名曰为“异地监督”。

  从客观角度上去评价,这种“异地监督”确实也算得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既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传媒人士们天然渴求的“监督”欲望和冲动,也能给报纸、电视等媒体增添一些含金量和销路,又在一定范围内让读者、观众们的知情权得到兑现,甚至还可以给那些乐意思考的读者、观众提供一面能够折射出跟外地大同小异的本地区之真实现状的多棱镜,对社会的正面效用总要比成天弄些八杆子打不着的“跨国监督”要强得多。


  在过去,除了象《南方周末》这种知名度较高的大型周报外,不同地区的报纸,一般很少会在对方地头的市面上互相流通的;不同地区的电视,一般也很少能够互相转播收看的。大家想读其他地区的报纸可能还容易一些,除了通过专门订阅外,到一些大型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里基本也能阅读到其中的一部分,但也有不太及时、有时需要排队轮候以及可能被人裁剪等麻烦;而想看外地的电视台,难度可能就比较大了。

  在这种跨区流通性很低的情况下,传媒的“异地监督”对被“监督”的人和事而言其实作用并不大,被揭露的事件大多受不到什么触动和突破,被揭露地区的民众大多还是基本不知情,被揭露的作恶者依然故我,被揭露的受害者也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总之一句话:搅不起什么波澜。

  即使对自己搞“异地监督”的是类似《南方周末》这样全国性发行,无可避免肯定会流入被揭露地区市面上的报纸,那也很好办,在邮电局就截留住,在报纸摆上零售摊之前花钱买走,或者将相关版面统一抽掉就是了。

  于是,各级“宣传部门”跟受它们监管的媒体就达成了这么一种“默契”:你们乐意搞什么“异地监督”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在自家地头上轻撸虎须就行了。而不同的地区之间的“宣传部门”和媒体之间也达成了另一种的“默契”:要“异地监督”的话,那就大家一起互相“异地监督”着玩儿吧,反正大家都虱多不痒,只要别该轮到自己头上时就玩不起了便成。


  但现在这种“异地监督”的好日子,恐怕也快要到头了。随着由卫星转播的有线电视网的飞速拓展,大量的外地电视台也呼啸而至,要是外地电视台也搞个针对本地区的“异地监督”,那么效果跟“本地监督”也是差不离的;而伴随互联网络的全面普及,越来越多报纸非常及时地搬了上网,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读到外地的报刊,如果这份外地报刊搞了针对本地区的“异地监督”,再加上有“惟恐天下不乱”的“好事者”满世界大转特转的话,那岂止跟“本地监督”的效果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还会远远地超越“本地监督”,变成全国、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呢。在这种以发达资讯网络为背景的“异地监督”之下,孙志刚事件、宝马X5撞人事件、时差事件、防弹衣事件等等等等本来仅仅是“异地监督”出来的地方性事件,后来都迅速演变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全国性事件。

  而且发人深省的地方还在于,以上这些在近两三年来曝光的事件传播的速度,要远远比前些年同样通过传媒艰难的“异地监督”及受到海外关注,才逐渐纳入公众视线范围内的“卖血爱滋村”事件快得多。后者从曝光到广受关注所经历的时间长达数年,在那期间包括事发地在内的“有关方面”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封杀消息,跟孙志刚事件等那些自事发到成为焦点的周期异常短促、“有关方面”根本来不及捂盖的事件相比,反差实在是太大了,难免会给那些“有关方面”平添不少压力。


  其实,脸皮再厚、心再黑的家伙,也都会害怕劣行曝光的,尤其是那些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主儿;自己的丑事真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全抖出来,实在要比在光天化日之下把他们扒个精光来示众还要令他们发怵的。要不那些平素不可一世的黑社会头目们,在面对镜头时要是能够腾得出手来的话,怎么也还要挡一挡脸呢。

  偏偏咱们那些极尽坑害别人之能事的家伙,仗着本地媒体的长期“监督缺位”,从来就不屑于花上一丁点儿的时间和精力,去练就一手与媒体的“监督”进行周旋的功力,一旦面对起那些前来“监督”的媒体,奇差的心理素质就会立马暴露无遗,不是支支吾吾、语无伦次、答非所问,就是面目狰狞、凶相毕露、歇斯底里,在镜头面前丑态百出。倘若这副“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的活宝级形象只在外地传媒上出现倒也罢了,但要是竟在自己地头里的民众当中也广为流传,变成民间辛辣嘲讽的对象和素材,那么人可就丢大了。

  如果“异地监督”到自己头上来的是外地电视台那还好办,现在各省市大多都有自己的电视差转台,大不了打探清楚什么时段播放,然后准时咔嚓掉,换上早已准备好的其他节目或广告即可;但要是搞“异地监督”的是外地报纸,而且还搬上了网络的话,那可就不太好办了。


  所以,前一阵子风闻若干个省市大呼“吃不消”,联合要求加强对“异地监督”的“监督”,乃至呼吁取消“异地监督”的消息,我看并非空穴来风。确实,再任由得这么变本加厉地“异地监督”下去,他们恐怕真的啥好事都干不成了,所以他们要对“异地监督”“紧急叫停”,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想想也是,无论是传媒还是有关部门,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大家其实都是一家子,在同一个窝里吃肉喝汤,根本没有什么解不开的怨结,又何苦非得要互相拆台呢!

  我反倒觉得,这些传媒何妨放宽一下思路,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异地监督”搞不成了,“异地吹捧”、“异地歌颂”倒是可以尝试一下的,甚至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亦未尝不可。这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大家可以搞得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尤其对外地的领导来说非常受用,即使哪天来个“干部交流”,外地的领导“交流”到本地来了,甚至当了本地、本部门的头儿,这些本地传媒也大可坦然处之,不仅不用担心会被穿小鞋、扣大帽子,还可以讨个欢心、邀功请赏,总之非常有利于维护稳定团结和谐友爱的大好局面;

  二是大大减少异地采访的阻力,不用再担心遭受异地官场的白眼和冷遇,以及暴力威胁或非人道的对待,也不会出现“过把瘾就死”的现象——由于某次令所在地暴跳如雷的“异地监督”的出笼,而使得日后前往该地采访的本地采访队的采访活动蒙上阴影;

  三是媒体可以借机将“吹捧”和“歌颂”当作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来兜售,在一定的范围内明码实价,买方卖方各取所需,大家皆大欢喜——反正媒体们这类事从来就没少干过,早已经驾轻就熟了;

  四是比起实际上是“异地揭短”的“异地监督”文章来,本地媒体给别的地方大肆吹捧的报道文章的读者数量尽管肯定会有所大幅下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在拜读之后,同样也很可能会下意识地跟自己身边的相关人和事进行横向对比的——大家会对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思索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在外地人家就能够做得那么的好,而在本地咱们的人却只会做得如此的糟。别小看这种效果,它对那些只相信“主旋律”,对“揭短”一贯抱怀疑和否定态度的“好公民”来说,可能还真能够发挥出大出人们意料之外的奇效来。只要做到了这个份上,“异地吹捧”、“异地歌颂”就是成功的。即便更多的人对这种“吹捧”、“歌颂”根本不相信,乃至嗤之以鼻,那也可以算是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预定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体鼓足吃奶的劲儿去“异地吹捧”、“异地歌颂”,就算大家明眼一看就知道是通过了人为拔高的“技术处理”,那也是无关紧要的。


  其实,我们大家都不是不知道,在一个只能唱赞歌而不能揭疮疤的荒谬环境之下,起劲地去“赞扬”、卖力地去“歌颂”,完全可以理解为在说反话;而起劲地去“赞扬”、“歌颂”别人,完全可能就是在变着法儿来批评自己。

  不能实施“本地监督”,只能某种程度上实现“异地监督”,那已经很可怜的现象了;倘若连“异地监督”这种隔靴搔痒的“监督”模式都要被粗暴废止的话,那就真的可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的话,那么广大媒体除了机械式地当传声筒以外,能够做的,恐怕也只剩下疯狂地搞“异地赞扬”、“异地歌颂”这一途来发泄了。所以嘛,现在还厕身于媒体的朋友们,你们要不还是赶紧先把“异地吹捧”、“异地歌颂”的机制趁早创建起来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日本的文化比较独特.
2004: 跨世纪的双重大误解∶"日军进入中国"
2003: 中国的传统还剩下什么?
2003: 从《机器猫》看阶级斗争残酷的本质
2002: 只准我打你的脸,不准你打我的脸
2002: “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