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美伊离战争多远?
送交者: wizard 2006年04月27日10:14:48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一】
 如今美国人“关照”下的伊朗,与3年前的伊拉克有着惊人的相似。

  美国和伊朗日益走向战争。但战争的序幕是否已经打开?还是走向战争仍有不短的路途?说法仍旧众多。

  有学者称,从伊拉克战争中观察到一个实质性现实:在战争爆发之前,就有美国人拎着大包金钱,携带大量宣传品潜入伊拉克,策反伊拉克高级官员和军队指挥官,甚至不惜血本地武装反对派。如今,这一现象再次出现在伊朗境内。

  近日,上海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安全事务研究所所长沈根林教授告诉本刊记者,如今美国人“关照”下的伊朗,与3年前的伊拉克似乎有着惊人的相似。沈教授长期致力于国际战略问题的研究,对伊拉克战争发展走向和本·拉登最后结局等问题,都做过比较准确的预测。

  临战迹象

  分析认为,美国对伊朗已进入临战前的侦察阶段,而且特征非常明显。

  其一,美军无人驾驶飞机频繁飞临伊朗上空。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近一年来,美国以伊拉克为基地,多次派出无人驾驶飞机进入伊朗上空进行侦察,以寻找其开发核武器项目的证据,并试图发现伊朗防空系统的漏洞。而且,它还与以色列合作,对伊朗进行立体侦察。同样据美国媒体披露,有两颗美国间谍卫星和两架以色列高空侦察机不分昼夜地监视伊朗境内的“可疑地区”,严密监视伊朗军队的动向。美、以两国的间谍卫星和高空侦察机每天都发回大量的图片。“事实上,美国对伊朗的军事侦察持续了十几年,而最近的这些情况证明,美国已进入临战前的侦察阶段。”

  其二,美军的特种部队和策反人员也已潜入伊朗,企图收买、策反伊朗反对派人士和军方高级将领。美国媒体报道,2001年11月,一支由美国中情局专家和特种兵组成的特别分队携带数百万美元现款秘密进入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一些部族的酋长进行谈判,企图将他们拉下水。据悉,这数百万美元只是“收买酋长计划”的前奏。中情局为这一计划开出了高达2亿美元的价钱。

  其三,美军的谍报人员也已深入伊朗境内,对一些重要目标进行侦察、核对和定位。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早在1996年,美国中情局就在伊朗北部修建了一座间谍基地。中情局派出的特工小组和伊朗反对派展开了密切合作,得到对方提供的大量线人。与此同时,在匈牙利西南部的美国陶萨尔空军基地,美军搞了一个为期90天的秘密培训。美国军官对3000多名伊朗人进行了特殊训练,共耗资900万美元。这些受训者随时准备潜回伊朗。

  计划早已制订?

  如同美国的伊拉克战争计划一样,它可能早在3年前就已制订了攻打伊朗的秘密计划。今年4月16日,《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前情报专家威廉·阿金的话说,美军方早在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就开始制订对伊朗实施全面军事行动的计划。

  阿金说,美国当时制定了一个名为“近期伊朗战场”的计划,内容包括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进攻伊朗。与此同时,美国和英国军方计划人员为此进行了演习。美国总统布什还下令起草摧毁伊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这些作战分析和打击计划最终将成为与伊朗进行大规模作战计划的一部分。此外,美国空军模拟打击伊朗防空体系和有关目标,海军则分析伊朗的海防力量,并起草了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方案。

  还有,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2004年6月命令战略司令部作好执行一项全球打击计划的准备,计划中就包括打击伊朗的核设施。根据该计划,在接到总统的命令后,美国轰炸机和导弹将在12小时内实施打击行动。

  外交准备

  美国是否对伊朗“动手”,也体现在外交上,可以说,经过了充分的酝酿,甚至还有可能组织一次联合部队,就像它在伊拉克战争前的外交“表现”一样。

  在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举行的新一轮磋商中,美国极力推动有关方面对伊朗实施包括冻结资金、飞行限制等在内的制裁。分析人士指出,正如布什所说,美国对待伊朗核问题策略的第一步将是通过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朗终止铀浓缩活动;如果这一步失败,将迫使安理会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甚至可能要求安理会通过决议,允许使用军事力量迫使伊朗服从。

  4月23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在一个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伊朗不会放弃其铀浓缩活动,并表示已做好面对后果的准备。“伊朗铀浓缩活动还有核研究和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他说。这或许意味着,美国和伊朗已经在慢慢进入战争轨道了。

  尽管英国首相布莱尔表态说不会在“军事上”支持美国进攻伊朗,但事实上自伊朗核问题日渐突出后,美国人已经在做着组织多国部队的准备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

  现在来看,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对美国(以及对以色列)的态度甚至比当时的伊拉克还要强硬。伊朗人宣称,它已生产出低纯度浓缩铀,而且“正对P2离心机展开研究”,他们的核计划是不可逆转的。

  伊朗人的表态和内贾德的强硬令小布什大为恼火,似乎也为其提供了制裁、攻打的理由。而再看小布什的态度,他的表现看起来也远远比当年攻打伊拉克时要强硬得多。他认为,如果不在自己任内解决伊朗问题的话,下届总统也很难解决这一问题。他甚至在参众两院中宣称,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内贾德的决绝和小布什的自信,也从侧面表明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沈根林看来,从伊朗核问题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可能不得不选择“打”。

  首先,无论是关于伊朗核武发展的速度和技术,还是它隐藏在地下的核设施,美国都无法获知确切的内情。就连世界上最出色的军事专家也都无法预测出伊朗真正的核水平。拉姆斯菲尔德称伊朗需数年才能研制出核武器,也有专家说要3-5年,还有说要至少10年。但伊朗的核弹何时出世,恐怕只有伊朗人自己才会知道。“心里越是没底,美国人越是觉得可怕。”沈根林说,它现在是相当紧迫的,或者宁愿相信伊朗很快就能造出原子弹。因此,它面对严峻的威胁不会空等,必须遏制伊朗拥有核武器的能力和决心。而在目前,对美国人来说,唯一有效的办法似乎只是战争手段。

  按照美国人的想法,用外交方式和平解决这一问题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因为它和伊朗的仇恨由来已久。1979年,德黑兰发生震惊世界的人质事件,52名美国人被扣为人质长达444天。美国人最后派特种兵营救惨遭失败,还损失了两架飞机,美国人对此结果是记忆犹新的。从整个战争全局来看,这一事件可算是美伊全面战争爆发的诱因。

  【二】

  战争怎么打?

  如果战争难以避免,具体的打法会是什么?从目前来看,认为战争会爆发的那部分消息源也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会爆发全面战争,也有报道说美国人可能会动用核武器。沈根林分析认为,只有一种最可能的打法,即空中突袭。那么,为什么这么讲?

  首先,美国和伊朗之间爆发全面战争以及美国最终占领伊朗的可能性不大。

  从目前美国的军事实力来看,真正打一场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时机并不成熟。所谓的两伊战争,意指大规模进行陆、海、空进攻的全面战争。由于美国仍深陷伊拉克战场,如果再抽调兵力进攻伊朗,尽管有一定的战争能力,但若从世界各地抽调力量到中东,对美国的全球军事防御是不利的。所以,美国再打一场类似伊战规模的战争,可能性不大。

  其次,美国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也不大。

  美国口口声声说要遏制世界核武器的发展,这是其一。其二,自二战期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全世界普遍都对核武器感到深恶痛绝。如果后果可怕的核武器再次出现在现代社会,对美国的形象是不利的。而且,从政治因素和核污染等因素考虑,美国人也不会轻易动用核武器。

  所以对美国人来说,能在用常规武器解决的前提下,尽可能不选择核武器。

  再次,美国动用特种部队去破坏伊朗核设施的可能性也不大

  原因在于,美国的特种部队在1979年营救人质时已失败过一次,这是其一。其二,伊朗的地形很复杂,沙漠较多,不便于特种兵对准确目标的攻击;而且伊朗深知美国欲对其核设施进行破坏,防守的严密程度可想而知。其三,美国特种部队的常规武器还没有强大、先进到一次性摧毁伊朗核设施的水平。按目前美国特种部队的武器能力,很难摧毁一个隐蔽较深的核设施。

  另外,美国想通过一次性空袭就彻底摧毁伊朗核设施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1981年,以色列在2分钟内就彻底摧毁了伊拉克的核设施,但伊朗不是伊拉克,它的核设施几乎全部深藏地下,空袭摧毁的难度相当高。

  最可能的方式

  如果开战,美国攻打伊朗可能性最大的方式就是对其进行持续的、长时间的空袭,类似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战争模式。

  首先,美国拥有巨大的空中优势,这种优势是伊朗空军力量所无法抗衡的。美国空军是三军中最强的军种,其远程奇袭能力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达到“全球力量,全球到达”的概念。

  其二,大规模空袭动用的兵力相对较少,付出代价的可能性也较小。如果采取地面攻击,伤亡会很高。尽管伊朗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但还不足以抵御美国强大的空袭。

  其三,这种战法可充分发挥美国高技术兵器的优势。美国近年发动的现代战争显示:它的空军无论是在到达时间的准确度还是命中率的精确度上,都是相当高的。

  其四,这种战法有利于美国人在外交上灵活、机动。通过大规模空袭,而不是诉诸大规模地面战,可使美国人易于控制战争规模,可大可小,运用自如。它可以根据战争的目标、结果、国际舆论等来控制战争的规模和持续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战争模式并不需要众多外国军队的配合,他们充其量只起到辅助性作用。

  因此,采取大规模的空袭,美国似乎有足够的力量来打这场战争。

  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能否认将来会有地面部队的跟进,但前提一定是:空中力量必须完全占据战争的主动权。

  【三】

  战争将以“平局”收场?

  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么最可能的结局是什么呢?沈根林教授预测,最后的美伊战争博弈很可能会出现“平局”的结果。原因何在?

  首先,伊朗不是1999年的科索沃,不是2001年的阿富汗,自然也不是2003年的伊拉克。在美军面前,阿富汗塔利班部队力量较弱,只是一帮乌合之众;而伊拉克由于萨达姆的原因,整个军队也是人心涣散。

  伊朗不一样。伊朗是一个宗教信仰程度相当高的国家,民众的向心力相对较大。与伊拉克人相比,伊朗民众在对待美国的态度上有更多的敌意。

  其次,伊朗早就在准备应对美国的军事打击。十几年来,它毫无疑问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终有一天,美国人会打过来的。因此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方面,还是在舆论、经济方面,它所做的准备远远比伊拉克要充分。它的战争设施和核设施也隐蔽得相当好。据称,伊朗正在扩建核设施,并在地下核设施上方“铺放”更多防护层,以加强核设施的保护。伊朗主要战略目标已由防空系统层层防护,许多极其重要的目标已深藏地下,其中纳坦兹、伊斯法罕核设施中最重要的部件已深藏18米深地下。

  而且,伊朗早就开始为美国对其发动战争做好准备。路透社援引一份报告称,伊朗已经在位于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施建造了第三个隧道入口。而在今年2月前,铀转化设施只存在两个隧道入口。

  再次,伊朗境内存在各种势力的武装,其中包括一些极端势力的武装。当这些武装的生存状况受到美国攻击的威胁时,它们也有可能会加入整个伊朗的反美阵线。美国情报和反恐专家警告说,如果美国主导对伊朗动武,伊朗必将通过它的情报和真主党小分队在全球对美国机构和利益进行报复行动。

  最后,现在伊朗总统内贾德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完全可能不按“常理”出牌,所以他与萨达姆不同。他在政治信仰、性格特征、宗教意识和权力欲望方面,都与萨达姆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关键时刻,他不会像萨达姆一样患得患失,或在关键时间节点上低头妥协,现在看来,内贾德骨子里有一种民族英雄的情结,他要做一个敢于向美国人叫板的中东地区的领袖人物。

  为何会是平局?

  首先,对于伊朗的核设施,美国人显然不能在短时期内予以摧毁;而即使在空袭过程中破坏了某些核设施,也不可能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设施或核研究能力。

  不管美国人如何打击,伊朗的核研究力量,它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力量不会被轻易清除。因此从美国方面来讲,战争的彻底性是很值得怀疑的。对伊朗方面来说,一旦遭到美国人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它肯定不会束手就擒,肯定会采取反击的手段。对伊朗来说,伊拉克的下场就是一个最好的教训。它从伊拉克战争吸取的教训之一是:只靠抵抗是不够的,必须主动反击。而且,伊朗本身也具有这种反击能力。

  有英国媒体报道称,伊朗已经组建了由自杀式袭击者组成的部队。一旦伊朗的核设施遭到打击,他们将袭击英国和美国的目标。据伊朗官员透露,4万受过训练的人弹已经准备就绪。

  其次,伊朗现有的武装力量可以威胁到美国在中东(包括在伊拉克境内)的部队,而且在伊朗境内,美国人认为他们害怕的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存在的。伊朗的导弹和远程导弹都可以作为其反击的运载工具。这一点与伊拉克不同,至少伊拉克境内绝对不存在美国所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而且,如果美国把战争规模扩大到所有重要军事目标以及核设施目标的话,其军事力量还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做到全面攻击。因此,伊朗的反击程度就会远远高于伊拉克。

  最后,美国对伊朗的进攻会引起伊斯兰国家的巨大反响。众所周知,伊朗在伊斯兰国家中起着一个宗教领袖的作用,其影响力比伊拉克更大,美国对伊朗的空袭很容易激起伊斯兰国家的反感和中东地区反美情绪的再次高涨。这也是美国不得不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所以,沈根林教授预测,如果美伊开打,那么这场战争很可能会打成“平手”。战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双方最终还是会上谈判桌的。可以预见,美国在战争中遭遇的重大损失,将迫使其坐下来与伊朗谈判。在国际中间组织的调停下,美伊双方都会通过谈判来解决一些问题。

  而且与伊拉克战争不同的是,在整个事件和战争进行之中,国际调停将一直不会停止。这主要是因为战争会影响国际石油价格,造成油价持续上涨。而这一灾难性后果,恰恰是许多国家难以承受的。

  所以,人们总希望避免战争,也希望美伊双方能够在谈判桌上真正解决问题。


  美国“动手”未应天时

  伊朗人的爱国情感和渴望发展科学的激情塑造了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的当代伊朗人特性: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资本主义企业家、顶尖科学家和激进的爱国主义者的混合体。

  在4月2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伊朗核问题报告前夕,西方媒体不断“曝料”,声称美国政府正在加大对伊朗发动空袭的可能,将伊朗“政权更迭”列为最终目标。外界似乎“普遍”猜测,伊朗将可能成为又一个阿富汗或伊拉克,美国的军事打击也犹如“箭在弦上”。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法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弗雷德里克·特里耶(Frédéric Tellier)并不这么认为。在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这位曾在美国哈佛和芝加哥大学深造、在德黑兰生活了2年的法国人指出,作为国家主义的一种表达方式,核计划是伊朗和国际社会博弈的筹码,因此不会轻易“玩火自焚”。军事专家宋晓军也表示,现在并不是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合适时机。

  真实的伊朗

  弗雷德里克·特里耶致力于研究伊朗地理政治环境多年。1999至2001年,他作为法国驻德黑兰使馆的科学文化专员在伊朗生活工作,而后到法国国防部负责伊朗政治和核项目的战略研究。去年年末,他发表了研究成果《伊朗时刻》(L'heure de l'Iran),今年2月被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译成英文出版,在西方世界引起强烈反响。

  特里耶在文中前瞻性地预测到内贾德当选总统后的伊朗核问题走向,这归功于他对伊朗这个国家的透彻了解。要分析伊朗核问题的实质,就必须了解这个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现状。伊朗哲学家达瑜什·沙叶甘Daryush Shayegan曾如此描述当代伊朗:“伊朗社会不再伊斯兰化,尽管外表依旧。因为形势所逼,它日益倾向自由,因而显得更加现代,也更加温和。”

  2005年6月的总统大选,是伊朗历史的分水岭。改革派总统哈塔米因8年执政政绩不佳而被人民抛弃,伊朗政坛再次成为保守派的天下。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保守派内部正在转变,分化成“务实派”和“守旧派”两大派别,前者正在沿着改革派的足迹前进。他们清楚意识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依靠三大支柱:意识形态、国家独立和技术发展。如今第一根支柱似乎正在崩塌,但后两者仍能保持伊斯兰政体的稳定。

  伊朗人民对政治的兴趣大不如前。无论谁当政,这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和伊斯兰原则都没有改变。于是,民众把目光投向能给自己日常生活谋福利的一方。内贾德就是这样的人物。虽然他是一个极端保守主义者,但在出任德黑兰市长没几个月时间,就解决了前任始终难以处理的问题,如搬迁军营修筑新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等。

  内贾德当选总统后,就充分利用了伊朗民众最普遍的另一种“信仰”——越来越多的伊朗人信奉国家主义。伊朗人的爱国情感和渴望发展科学的激情塑造了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的当代伊朗人特性: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资本主义企业家、顶尖科学家和激进的爱国主义者的混合体。

  伊朗年轻一代在美式快餐和超级市场中成长;在这个国家的大学,也给学生注明BA(学士)、MA(硕士)或PHD(博士)的头衔。伊朗青年的生活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一样,接触互联网、卫星电视、录像带和CD等。

  200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伊朗妇女希林·伊巴迪(Shirin Ebadi)曾说:“独立、自由和民主是那场革命的潜台词。”即便有伊朗青年不喜欢伊斯兰政权,但他们肯定了1979年伊斯兰革命,它和1906年宪政革命以及1950年石油国有化并称“20世纪伊朗历史最重要时刻”。2003年6月,闹运动的伊朗学生拒绝了洛杉矶波斯语电视台的支持,声称“这是学生运动,不是美国运动”。他们在反对伊斯兰政体的同时,并不想破坏伊朗的独立性和主权完整。这场“学生运动”起始于反对大学增加学费,而后才附带喊出“民主口号”。

  当然,伊朗也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反美”。很多家庭都有移居国外的亲戚,其中不少就住在美国。大多数年轻人每天上网,用拉丁字母按波斯语发音来写邮件,和移居国外的亲戚联系。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反美是个“笑话”。他们的很多教授都有美国大学的学位,而且是在1979年革命以后获得的。伊朗议会中就有70名议员拥有博士学位,大多是“美国授予”。

  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曾说:“伊朗现象的能量……不是通过什叶派教义的教士,而是宗教、古老的伊朗国家主义和现代国家结晶的混合;不是反对西方文明,而是融合所有在美国大学学习的工程师、技术员和科学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贾德等新一批伊朗领导人感到,核项目是赢得大量支持的最佳方案。2003年10月,伊朗沙里夫大学的500名学生游行支持为国家独立而进行的核项目。这所大学是伊朗最为西化的学校,以训练科学精英为主。游行的学生或来自特权阶级,或曾参与学生运动,或曾去国外旅游,甚至有在美国学习的经历,但他们都一致希望伊朗成为地区大国,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此外,内贾德十分巧妙地把浓缩铀代替石油成为伊朗国家独立的象征,并且他声称弱国、小国也有权利发展核技术,而把这一问题引向国际社会南北冲突的范畴,赢得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共鸣。

  美国为何不能动手?

  小布什政府曾经军事打击阿富汗和伊拉克,推翻了当时的政府。美国媒体认为,打伊朗是小布什的卸任礼物,伊朗问题决定着未来十年美国控制中东石油的能力。但问题没有如此简单。伊朗的政府由民选产生,政绩不错,伊朗社会内部相对民主,民众也支持政府发展核项目。对此,军事专家宋晓军说:“美国无法做到‘以打促变’,打击并不能推翻伊朗政府,除非美国再征兵数十万,但这样得不偿失。”

  特里耶也表示,靠民众力量推翻伊朗政权还不可能。伊朗至少在经济方面有所起色,经济增长超过6%。2004年,英国经济风险分析机构“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给伊朗B+,2005年升级到BB。伊朗人民并不希望再来一次革命,破坏国家的独立和稳定。而且,被美国攻打后的伊拉克,成为伊朗人的“前车之鉴”。伊朗人目前的生活至少比战后伊拉克强许多。

  宋晓军说,从伊朗宪法就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个相对民主的国家,伊朗国内司法独立,社会上也允许存在反对声音,波斯语博客的数量在全世界仅次于法语博客。“美国现在动手没有多少好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美国若要通过安理会打击伊朗,则会遭到一些大国的反对。”

  内贾德也许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人员。他在当选总统前,只有三次短暂的出国经历:去伊拉克战斗,去奥地利帮助暗杀一名库尔德领导人,以及以德黑兰市长身份去莫斯科参加世界市长会议。他也没有国外教育的熏陶,在外交上俨然以“斗士”形象出现,和国际社会的冲突再所难免。

  但他打出的“核危机”牌正在奏效。正如特里耶所分析,伊朗发展核项目是其长期战略。首先,伊朗以此测试西方的决心。其次,这个“强硬”的国家在恰当时假装让步。最后,当西方外交官感到外交上“有所进展”时,就会给伊朗的一些“回报”,例如避免制裁等。伊朗在国际社会的“安抚”下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然后内贾德继续这一策略。

  当然,伊朗的未来仍会在华盛顿写就。这是每个伊朗政客心照不宣的内容:和美国的接触,虽然“可怕”,但无法避免。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给色狼戴安全套,把贪官喂饱 
2005: 台湾谁不喜连战登陆?
2004: 李光耀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2004: 越南自卫反击战是邓小平的失策?
2003: 爱国就是具体地担当责任
2003: 反战观点探讨
2002: 流淌着蜂蜜、牛奶和鲜血的土地
2002: 写在“五一”节来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