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究竟归功于谁?
送交者: 山色悠然 2008年03月11日09:02:11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长期以来,国内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的是邓小平同志的功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方面,中国实现了从粮食短缺到粮食充足的历史性转变;另一方面,中国也实现了从衣料短缺到衣料充足的历史性转变;不仅如此,在中国的方方面面都逐渐实现了从物质短缺到物质充足的历史性转变!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时间上来看,很明显是在邓小平同志在任期间实现的,所以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的功劳应该归功于邓小平.自从前年本人无意中看到陈锦华同志写的"国事述忆",才对这一历史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本人认为虽然邓小平同志在其中功不可没,不过最大的功劳还是应该归功于毛泽东同志.

由于陈锦华同志的"国事忆述"全文很长,各种史料数据也很多,本人只能从中摘取其中一小部分,尽量完整表达陈锦华同志的观点,下面内容均来自陈锦华同志的"国事忆述"!

1972年1月初,国家计委的顾秀莲同志找我说,中央决定引进化纤和化肥的成套技术和装备,要我代起草个报告.报告起草之前,李先念和华国锋专门组织了讨论,我在他们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装备的报告",教给了顾秀莲.1月22日,报告由国务院业务组李先念.华国锋.余秋里三位署名上报.2月5日,周总理很快作了批示:拟同意,即呈主席等批示.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很快圈阅.两天后.即2月7日,李先念就把报告退余秋里.钱之光(轻工部部长).白相国(外贸部部长)办.

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装备的引进,从最初4套化纤和2套化肥约合4亿美元的方案,到最终确定为26个大项目约合43亿美元方案的出台,前后经历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国家计委有4个重要报告.

第一个报告 1972年1月16日"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化纤方面,拟以法国.日本进口4套装置,约需2.7亿美元.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合成纤维24万吨,越等于500万吨棉花,可织布40亿尺,"其中'的确良'(涤纶)的产量,包括目前生产的数量(指进口原料由国内加工抽丝),总数将达到19亿尺,城乡人民对'的确良'的需要,将进一步得到更好的供应."化肥方面,进口2套30万吨大型合成氨厂设备,建在大庆和四川."报告"还提出,在晋南建设用煤作原料的30万吨大型合成氨厂,同时加快全国正在建设的25个氨厂的进度,以及为改造.扩造老厂要进口的关键设备.部件和钢材,需要9000万美元.另外,在进口生产合成材料的部分单机.材料,需外汇4000万美元.共计4亿美元.9月19日,中央正式批复决定.

第二个报告 是武汉钢铁厂引进的一米七轧机.1972年8月6日,国家计委向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并国务院呈送了"关于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机问题的报告"."报告"提出:"轧钢能力不足,钢材品种不配套,特别是板.管少,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冶金部要求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一套,包括热连轧机.冷连轧机.镀锌机组.镀锡机组.硅钢片机组等设备,以便增加200万吨左右钢板的轧制能力.其中,冷轧钢板80万吨左右."经查询,进口一套新的连续轧扳机约需2亿美元,但与每年进口300万吨钢板所花的3亿美元相比,还是合算的.8月21日,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一米七轧机,建在武钢.

第三个报告,是1972年11月7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报送的"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报告"建议进口6亿美元的23套化工设备.

第四个报告是"四三方案".这个引进方案,因计划用汇43亿美元,故称"四三方案".1973年1月2日,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和国务院业务组研究的意见,国家计委向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并周总理报送"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既"四三方案".后来又追加8.8亿美元.用汇总额增加到51.8亿美元.
"四三方案"提出,在引进技术设备项目时,要遵循一下原则: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要集中力量,切切实实地解决国民经济中几个关键问题."二是学习与独创相结合.强调对引进技术,应当"一学.二用,三改,四创".三是有进有出,进出平衡.四是新旧结合,节约外汇.引进项目尽量建在老厂,利用原有的公用工程及生活设施,减少投资.五是当前与长远兼顾.六是进口设备大部分放在沿海,小部分放在内地.

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项目共26个,其中化纤项目有4个,化肥项目有2个,后来发现这批装置先进,很快扩大到13套,并最终为20世纪八十年代解决温饱问题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中国吃饭问题的解决,特别是稻谷的增产,除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因素外,主要得益于两条,一条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高产品种,一条就是尿素.没有这两项物质技术条件,面对急剧增长的大米需求,我们将无法应对.

从1954年9月国务院第224次会议通过"关于棉花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开始,到1983年宣布取消布票,中国实行了长达30年发布票的政策.至于每年发多少布票,则要经过反复计算,由党中央,毛主席最后批准,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来规定,根据气候冷暖的不同,各地发布票多少有差别,大体上就是16尺.18尺.20尺的样子.我现在工作快六十年了,一半生涯是在纺织工业部门工作的,先后担任过部长秘书,研究室主任,计划组副组长等(是轻工部计划组副组长.轻工部1970年7月由纺织部,一轻部,二轻部三个部合并组成).我深感到穿衣问题对家家户户的牵动.现在年轻人不能理解这样的事情,什么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新衣,老二穿旧的,老三穿破的",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穿衣问题的解决,上面牵动到中央,下面牵动到家家户户.

当时世界上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它们解决穿衣问题的出路,都是发展化学纤维工业.以工业原料代替农业原料的道路,化学纤维占它们纺织用原料的比重达到40%,甚至更大.为了解决中国纺织业的原料问题,进而解决穿衣问题,纺织工业部曾借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专门向中央写报告提出"实行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但化学纤维主要是合成纤维的技术问题国内解决不了,只能发展纤维素纤维,即粘胶纤维.后来发展了一些维尼纶纤维,由于纤维不好,品种适应面很窄,不受群众欢迎.人民群众最受欢迎的是涤纶(商业名称叫"的确良"),晴(月旁)纶(人造羊毛)这些纤维,而当时几乎没有,结果仍然解决不了穿衣问题.所以到了70年代初,人民群众的穿衣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央领导同志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问题.

新中国化纤工业没有基础,1957年只有一个试验性的小厂,年产量仅200吨,是做人造丝的.通过多年的努力,到1972年,中国的化学纤维产量只有13.7万吨,仅占当年国内纺织原料的5.5%,和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化学纤维在纺织原料中占40%相比差的太远,根本解决不了纺织原料不足的问题.通过这次引进4套化纤项目,起到了"老母鸡"的作用,加上后来改革开放大环境的推动,中国化纤工业迅速发展,到2003年,全国化学纤维产量达到1161万吨,占世界化纤产量的1/3,成为世界第一大化纤大国.2003年中国使用的纺织原料产量为1700多万吨,其中化学纤维1181万吨,占纤维总量的2/3还要多.这对减轻农业负担,对于衣着的丰富多彩,对于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都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它们的用途,大体上是衣着占1/3,家庭装饰等用占1/3,工业用1/3,这个使用格局,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以大体相当,这也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的发达程度,特别是化学纤维对改变纺织原料结构的重大作用.从"衣被甚少"到世界第一纺织大国,我们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这在世界纺织史上是创纪录的.现在中国生产的纺织品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要,还大量出口,2003年出口额就达到800多亿美元.

在用的方面.就是做洗衣粉原料的烷基苯项目,过去要凭证供应,数量极少,洗衣服主要靠肥皂.肥皂是用天然油脂做的.三年困难时期,人都没有吃的,哪里还有油脂用来作肥皂呢?当时李先念找轻工业部研究,通过试验的合成脂肪酸工艺技术放大以后,搞了一批小厂,用化学原料来生产肥皂.但是因为技术问题没有解决,生产出来的肥皂臭味太大.李先念给我们讲笑话:煤矿工人从井下上来,没有肥皂洗手,脸是黑的,老婆不让上床,后来用了合成脂肪酸做的肥皂,有一股臭味,老婆还是不让他上床.当时就是那样一个局面.后来通过引进意大利的技术设备,在江苏南京建立了南京烷基苯厂,后来经过改造扩建2003年的产量达到了9345万吨.他们不同台湾的企业合资,又建了两个厂,三个厂加在一起,除充分满足国内的需要外,还以14.4%的产量出口.

为什么在1972年决定从国外引进成套技术和设备,并且一开始把重点放在成套化纤技术装备上呢?当时的背景是:
第一,政治气候的变化和政策调整
1970年8月31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写了"我的一点意见",揭发陈伯达的问题.之后,在全国开展了"批陈整风"运动.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九一三事件"是文化大革命的重要转折,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失败.1971年10月,周恩来总理支持中央日常工作后,在一系列相继召开的全国专业会议上,通过批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来消除"文化大革命"对经济方面的破坏性后果,恢复政治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正常次序.197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无政府主义是假马克思主义骗子的反革命工具-学习笔记"等三篇批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文章、,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周总理针对受林彪鼓吹"突出政治"的影响而普遍存在的不敢抓生产,抓业务的倾向,批评说:极左思潮就是搞"空洞的.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夸夸其谈,走极端".他强调"运动与业务不能对立",鼓励各级干部理直气壮的抓生产,抓业务.在当时"四人帮"动不动就扣政治帽子,批判"洋奴哲学","实用主义"的情况下,周总理领导的批判极左思潮和调整政策,对引起成套技术创造了必须的工作环境.

第二,中国国际交往的恢复和扩大,西方发达国家急于同中国做生意.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接纳中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关系正常化进程正式启动,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这为中国成功引进西方的成套技术和设备提供了可能.进入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力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产品设备,技术都急于寻找出路,对同中国做生意十分感兴趣.

第三,国内纺织工业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纺织品产量上不去,人民群众的穿衣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971年中国的棉花产量才4300万担,扣除农民自己用的棉花,在扣除军用和城市居民用的絮棉,能够用于纺织的只有3100万但.由于全国土地规模有限,扩大种植棉花有一个粮棉争地的问题.当时世界上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解决穿衣问题,都是发展化学纤维工业.为了解决中国纺织业的原料问题,进而解决穿衣问题,中国引进成套化纤设备有着急需的迫切性.

第四,国内石油生产的突破使中国发展石油工业化工有了可能.
1965年,由于大庆等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成功,中国石油产量达到1131万吨,完全实现了自给.到1972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4567万吨,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用不完.

上述四个背景情况,综合在一起,使得中国从国外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决策时机成熟了,条件具备了.现在设想一下,这几个因素缺哪一个,当时从国外进行引进成套设备的工作都是很困难的.由于周总理高瞻远瞩,中国很好的把握了决策机遇,再早是不可能的,再晚一点就要受损失.

"四三方案"的引进工作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第一.这次大规模成套设备的引进,贯彻了"集中力量切切实实的解决国民经济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指导原则,这是"四三方案"规定的六条原则中的第一条原则.

第二,通过这次大规模成套设备的引进,我们才真正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了解.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成套设备的引进,对象主要是苏联.东欧国家.尽管它们当时把自己比较好的技术给了我们,但是那些技术大多是二战以前的美国技术.到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上已经不能算先进技术了,再加上当时苏联实行"两个阵营"的理论和政策,苏联东欧国家实际上是自成体系和自我封闭的.它们对西方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更谈不上对我们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提供帮助.
这批项目的引进,不仅带来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还带来了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带来了最广泛的最新市场信息,使我们通过这批设备的引进,切身感受到了外部世界的变化,看到了究竟什么是先进技术,什么是高度发达的工业,什么是高效率的劳动生产率.对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了深刻的认识.举一个例子,当时我们的一个年产10万吨合成氨的中型化肥厂,职工一般需要数百人甚至更多,但是我们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大型化肥厂,职工定员只有100多人,两者劳动生产率相差10多倍.我们过去从书本上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大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大协作的情况,实际上我们自己做的,还是长期坚持小而全,大而全,导致我们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背的包袱越来越大,使国有企业一直摆脱不了困境.

第三,通过这次大规模成套设备的引进,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人才,造就了一支对外工作的队伍,积累了经验.为以后的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合作和竞争,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

上面就是陈锦华同志的精彩论述,由于全文太长,精彩的地方还有很多,只能摘其关于我国衣食问题精要,向许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们普及推荐.不过,陈锦华同志多次提起周总理对于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装备的突出贡献,而对于毛泽东同志在此次装备引进中所展现出的杰出成就却言之甚少,令人很难理解.

众所周知,我国在能在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引进西方的技术装备,功劳最大的当然是毛泽东主席.正是在毛泽东主席的带领下,中国取得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也正是在他老人家的审批同意下,这样的技术装备的引进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当人们普遍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归结于主席重大错误的同时,很少有人提起当年中央领导同志曾经犯下的错误!同样,当主席成功引进西方的技术装备,为中国人民解决温饱问题缜密筹划奠定坚实基础时,功劳却被他人一一领取,似乎温饱问题的解决同主席关系不大.这可能吗?于是我们看到了啼笑皆非的一幕,,如今的人们一方面指责主席在"大跃进"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手遮天,一方面把主席为中国人民解决温饱问题的功劳归功于他人,这样的言论当然很难让人信服.本人通过引述陈锦华同志对当年历史的精彩论述,旨在说明,谁才是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真正功臣.希望能让那些诬蔑主席不懂经济的人重新认识我们的伟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7: 深圳市工会妇联解散了?
2007: 回忆与思考(一)我为什么说王有才在98
2006: 超道德就是伪道德---评‘杨振宁一说“
2006: 中国人的性格如公鸡
2005: 江主席,我们想念您
2005: 金庸是什么东西?
2004: 李敖:沐猴而冠和Democrazy
2004: 大陆与港台的所谓民主之争
2003: 从《无间道》看香港殖民地文化的残余
2003: 警惕京津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