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也談孫中山的歷史問題
送交者: 林思雲 2004年07月26日11:45:55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也談孫中山的歷史問題――兼評袁偉時教授的《孫文的對外政策留下一長串平常人難於理解的記錄》

林思雲

讀了袁偉時教授的《孫文的對外政策留下一長串平常人難於理解的記錄》,即所謂“孫文賣國檔案”,不禁為其滿紙的“書生氣”而啞然失笑。中國話的“書生”翻譯成英文是“scholar”,但是中國的“書生之見”與西方的“scholar’s view”完全是兩回事。中國常把只知道讀書,不懂得社會實際的人稱為“書生”。袁教授讀書破萬卷,但他這篇力作滿篇“書生之見”,不免讓人感到惋惜。

中國有句名言“秀才造反,百年不成”。在中國曆次革命中,書生秀才們煽風點火,拋輿論造聲勢,都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但真要書生秀才們去領導革命,他們就不行了。清末康有為、梁啓超等一批書生發起一個轟轟烈烈的“公車上書”運動,煽動起一場戊戌變法。但這幫書生秀才們只會說不會做,他們不知道政治的複雜性,單單憑着書本知識,試圖在中國照搬日本的明治維新,結果很快就失敗了。

陳獨秀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大學者,文章寫得非常漂亮,可是讓他當共產黨的總書記卻不行,勉強當了幾年總書記邊便共產黨的自己人趕下了台。1931年共產國際向中共派出二十八個布爾什維克,試圖讓他們來領導中國革命。這二十八個布爾什維克是在蘇聯學習非常優秀的共產黨員,但他們只知道書本上的共產主義理論,不懂中國的實際國情,企圖在中國照搬蘇聯的革命經驗,結果也是輸的一敗塗地。相反毛澤東既沒有驕人的鍍金學歷,也沒有外國老闆的特別關照,可是毛澤東最後不僅當上了中共黨主席,還領導中共從山溝里走進了北京城,奪取了中國的政權。試想,如果中共一直是由陳獨秀、二十八個布爾什維克這批書生領導的話,會有現在的結局嗎?據說鄧小平曾講:“沒有毛澤東,共產黨現在可能還在上海的租界裡爭吵呢。”

中共黨內不乏學問過人的大學者、金字招牌的留洋大博士,都是滿腹經綸的大學者和理論家。一開始中國共產黨由他們這些書生領導,但都搞得一塌糊塗,毛澤東就是在這些書生領導不了中共的情況下,才脫穎而出當上了中共的領導人。為什麼這些書生領導不了共產黨?就是因為他們的“書生氣”太重,他們不懂得現實中的“政治”與書本中的“主義”和“原理”完全是兩回事。

這裡我們看一下袁教授的“書生之見”吧。袁老從書縫中找出不少孫中山與外國列強簽訂的(或準備簽訂的)所謂“出賣中國利益”的文件證據,並在最後鄭重其事地說:【引人深思的有三個問題:一是號稱革命的團體有沒有權出讓國家利益?二是能否把這些言行看作是為了長遠的崇高的利益而採取的所謂“策略”?如果答案是的,又如何證明目標的崇高性?三是孫文為什麼會出現這些錯誤言行?】

之所以說袁教授是“書生之見”,是因為他用書本上的“國家利益”概念,去理解實際現實中的“國家利益”。袁老指出孫中山曾經試圖“出賣滿蒙”來換取日本對革命黨的支持,並把這作為孫中山賣國的鐵證。當然袁老指出的這些證據確實屬實,不過據此給孫中山扣上一頂“賣國”的帽子,倒是顯出袁老天真的“書生氣”。

當時孫中山一批人結成革命黨同盟會,他們的首要任務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就是暴力推翻滿族人的異民族統治,恢復漢族人的主權。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革命黨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經費。在經費方面,革命黨沒有政權,他們不可能通過正常的渠道獲取資金,只能使用非常的手段收集經費,向外國政府借款就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可是外國政府並不是慈善家,如果不給他們一定的“好處”,不給他們一些利益,他們是不會隨便借錢給革命黨的。孫中山“出賣滿蒙”來換取日本對革命黨的支持,不過是革命黨的一個政治策略而已,哪裡談得上什麼“錯誤言行”。

世間沒有免費的晚餐,革命也是要付出代價的,當時的革命黨人也對此有所考慮。儘管武昌起義成功,可是革命軍要想打到北京城,直接推翻滿清政府也不是件容易事。如果南北戰爭進行的不順利,革命軍與清政府軍長期對峙,這時外國的軍事經濟援助就非常重要了。對於外國列強來說,是支持革命政府還是清政府,取決於誰給他們的“好處”多,也就是哪個政府“出賣國家利益”較多,他們就支持哪個政府。

因此當時革命家們的策略有“上下兩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復滿清政府的全部領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復中原十八個漢族人省份的主權,把滿蒙疆藏“出賣”給列強,以換取他們對革命的支持。以前清政府只准許漢族在十八個內地省份居住,這十八個省是直隸(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安徽、江蘇、江西、福建、四川、陝西、甘肅、貴州和雲南,關外的滿洲(東三省)、西藏(青海)、蒙古(內外蒙)、新疆是不允許漢族隨便遷入居住的。當時革命黨人的“野心”並不大,“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直接目的就是在十八個內地漢族人省份中恢復漢人的主權,革命只要恢復了內地十八省的漢人主權就是成功,西藏(青海)、蒙古(內外蒙)、新疆和滿洲(東三省)的主權都可以放棄。宣統三年武昌起義時,起義軍打出的革命軍旗是“十八星旗”,這“十八顆星”就是代表內地十八個漢族人居住的省份,後來也有人稱其為大漢族主義的旗幟。

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初,作最壞的打算,先向日本做出“出讓滿蒙”的許諾,表現出政治家應有的未雨綢繆策略能力。不過後來南北戰爭很順利,滿清朝廷在袁世凱的背叛下很快退位讓權,這時“出賣”滿蒙疆藏就沒有必要了,孫中山對日本做出的“賣國許諾”也就自然收回,沒有變成現實。這種政治策略,對於“兵不厭詐”的政治軍事世界來說,本來是很正常的事。可是中國偏有這麼一幫讀書人,專門喜歡從書本里引經據典,給人上綱上線,扣帽子打棍子。袁教授就從孫中山的故紙文件中考證出一堆“賣國罪證”,給孫中山扣上一頂“賣國”的大帽子。

近代中國歷史上當權的政治家,慈禧太后、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人,都算不上什麼學者。慈禧太后和袁世凱只念過私塾就不必說了,孫中山的學歷也和毛澤東差不多,算是專科文化程度吧(孫中山的“假博士”已有很多揭發材料了),蔣介石的學歷也不高。國民黨中有像胡適那樣舞文弄墨的大學者,他的理論水平比蔣介石高出何止10倍,可是讓胡適來領導國民黨卻是不行。有人說“搞政治的都是流氓”,說這句話的人就書生氣了,因為他把政治看成一種崇高的事業。

在西方人的概念中,政治本身就是骯髒的,政治家也不是特別崇高偉大的人物,有人甚至把政治家看成是騙子的一種。政治家不是宣言“仁義道德”愛國大道理的“君子”,而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謀求實實在在利益的“小人”。國際政治本來就是一種利益的交易,而且國際政治不受法律的約束,撕毀條約,背信棄義的事例比比皆是。二戰期間,德國撕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進攻蘇聯,日本對美國不宣而戰,蘇聯撕毀《蘇日互不侵犯條約》進攻日本,都是政治家的秀作;後來美國與中共建交而拋棄台灣的行為,也曾被蔣介石罵為“背信棄義”。中國祖宗流傳下來的兵書裡講得很明白:“兵不厭詐”,可是愛談論仁義道德大道理的書生們,卻偏偏不讀這些講述深刻政治哲理的兵書。

在辛亥革命的當時,中國面臨的最大危機,並不是滿蒙領土被日本吞併,而是整個中國被列強瓜分。中國革命家的第一任務就是保存中國本土的十八省不被列強瓜分,而不是保全滿蒙的領土。如果中國本土都被瓜分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哪裡還談得上保全滿蒙?孫中山放棄滿蒙,保全中國本土的想法,不過是在當時緊迫情況下的丟卒保車迫不得已做法,因此而被扣上“賣國”的罪名,豈不是太冤了?

毛澤東打仗勝利的法寶之一就是不計較一個城池的得失,保存實力最重要,有了實力,失去的城池,以後還能收回來。在辛亥革命的緊迫環境下,保全中國本土十八省的統一是最首要的任務,只要中國本土的統一保全了,就是保全了中國的靈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中國本土實現了富國強兵,即使把滿蒙疆藏“出賣”了,日後也是可以收回的。台灣不就是在被“出賣”後又收回來了嗎?

退一萬步說,“出賣”的領土即使收不回來了,也未必是絕對的壞事。我們不妨反過來看問題:領土多未必一定就好,特別是武力強占的領土,為了維持鎮壓這些地方的反叛勢力,國家要花費很多人力物力,這些不安定的領土,不但不能成為國家發展的動力,反而成為國家發展的障礙和負擔。戰後英法兩個最大的殖民國家,被四處蜂起的殖民地獨立運動搞得頭疼腦熱,大大影響了他們的經濟發展;相反戰敗國的德國和日本,丟掉了所有海外殖民地,領土也縮小了很多,只剩下了國家的核心部分,可是這兩個戰敗國家卻出現了驚人的經濟發展。他們成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縮小了領土,同時也減少了國內的不穩定因素,可以輕裝上陣,一心一意地建設國家,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丟掉領土反而成為他們國家經濟發展的福音。

前蘇聯在二戰後吞併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些國家日後屢屢成為蘇聯政治地震的發源地,波羅的海三國率先發起的獨立運動,最終引發了蘇聯的總崩盤。如果斯大林當時沒有吞併波羅的海三國,蘇維埃聯盟也許會更長壽一些。同樣中國辛亥革命後,如果像革命軍打出的十八星旗那樣,中國只剩下本土的漢族十八省,西藏、蒙古、新疆和滿洲全部獨立出去,現在中國就少了很多頭痛的政治問題和民族問題,反而可以放下包袱,一心一意地建設國家,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可能比現在更好。事實上西藏、蒙古、新疆這些地方給中國本土帶來的政治經濟負擔,遠大於它給中國本土帶來的利益。

如果當年羅斯福總統沒有好意把台灣歸還中國,讓台灣獨立了,現在中國就不會有煩人的台灣問題。不幸的是,現在台灣問題正成為引發中國政治大地震的最大地震源,這個地震源一旦爆發大地震,說不定真的會引發中國像前蘇聯那樣的總崩盤,這正應驗了中國一句古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假如當年孫中山一夥革命黨真的把西藏、蒙古、新疆和滿洲全部“賣”出去,反而為中國今後的長期安定發展鋪平了道路,我們現在說不定要感謝他們自己背下“賣國”的罵名,造福了中國的老百姓。

儘管孫中山是一個書生氣比較重的政治家,但其政治見識還是遠在批判他的袁教授之上。袁老所謂的“孫文的對外政策留下一長串平常人難於理解的記錄”,不過是他這樣迂腐的書生難於理解而已,頭腦靈活的政治家們大概沒有不理解的。我們不妨反過來看袁老給我們提供的寶貴資料,會看到孫中山是一個有政治遠見、有靈活策略的“合格”政治家。在通向國家富強的道路上,中國最需要頭腦機動靈活的政治家來牽引。古訓云:“書生清談誤國”,可惜中國有太多迂腐的書生,卻有太少靈活應變的政治家,不免讓人折腕而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抗美援朝:怎一個窩囊了得
2003: 抗美援朝永垂不朽!
2002: 論21世紀中國的明治維新與憲政
2002: 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家族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