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網絡評論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送交者: 夏雪冬雨 2014年06月16日17:56:57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網絡評論員(即網評員五毛黨)是中國大陸的一種特定稱呼,指受中國大陸的行政機關、高校、網站僱傭、指導,全職或兼職在各種網站、討論版等處發表有利於中國政府或相關部門評論的人員。[1]他們通常以普通網民身份[2],發表擁護中國政府(或相關部門)的內容,圍攻批評政府的網絡聲音,或採取其他網絡傳播策略,來試圖達到影響、引導和製造網絡輿論的目的。[3]

五毛黨”是網絡上對網絡評論員的一種常用別稱,用以象徵性地諷刺網評員每發一帖能掙五毛錢[3][4]。“五毛黨”的詳細說明與網絡評論員的其他稱呼,見下文的“名稱”段落



歷史[編輯]

2006年5月,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網站一篇考察報告中提及,長沙市委外宣辦約於2004年10月起僱傭網絡評論員,其工作為向市領導報送“輿情”,在20多個國內著名網站論壇上發表長沙的正面信息,及時聯繫各網站刪除關於長沙的負面貼文等。這是被披露的最早的網絡評論員的出現之一[5][6]

另一早期“網絡評論員”大規模出現和被揭露事件發生在南京大學官方BBS——南京大學BBS上。在2004年底的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指出:“要充分發揮學生社區、學生公寓、網絡虛擬群體等新型大學生組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加強有效引導,確保校園文化的正確發展方向”[7]。2005年3月,教育部對全國高校的討論版進行了整治行動。在小百合BBS拒絕按照命令進行整改,宣布關站之後,南京大學校方在原有域名上開設官方版本的南京大學BBS,指派學生會幹部及部分學生為“網評員”,“納入學校勤工助學體系,根據每月的考評結果發給適當的勤工助學補助”。這些網評員將通過發帖與跟帖,來發布對學校與政府正面的信息,抵制負面信息,同時對校內外網站上有關學校的重要信息及時上報學校網絡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8]

隨後,各個學校[9]和地方政府,如中國江蘇省宿遷市[10]浙江省台州市[11]四川省巴中市[12]等等省市,也紛紛開始招聘網絡評論員,用於在網上對政府進行正面宣傳引導。

200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網上思想輿論陣地建設,掌握網上輿論主導權,提高網上引導水平,講求引導藝術,積極運用新技術,加大正面宣傳力度,形成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13]。政府也要求各網站將此講話播放一周。其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要求選拔“政治素質過硬,網絡技術水平高的同志,組成網絡評論員隊伍,他們要能用網民可以接受的方法和語言,積極引導網上輿論”。[14]之後,各網站、學校與地方政府僱傭網絡評論員的活動進一步加強,網評員也會定期向上級作相關報告。[8]

如今,中央官方媒體人民網與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的官方論壇七一社區也會統一實名登記來自全國各地的“反腐頻道網評員”[15][16],投票評選“優秀”網評員[17],或開展一些徵文活動。人民日報也設有“人民網輿情監測室”[18]、“人民網輿情頻道”、“中文報刊監測系統”等,監測大陸境內所有和境外五家報刊的輿論情況[19],定期發布“幫領導幹部讀網”的《網絡輿情》內部參考雜誌和網絡輿情監測報告等,參與中國社科院年度《社會藍皮書》網絡輿情課題、國家科技部“科技輿情監測與形象傳播研究”等項目,長期為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提供“網絡輿情分析信息”[18]

現在很多突發的時事之後,均有網評員參與到網絡的討論中來。如2009年,上海市級機關網評員參與蓮花河畔景苑房屋倒塌事故、強制安裝“綠壩”網絡過濾軟件、普陀區城管打人事件、甲型H1N1流感防控、釣魚執法事件、閔行區潘蓉自焚事件、地鐵事故頻發等事件的輿論引導工作,在人民網新華網東方網新浪天涯社區等網發帖、跟帖、轉帖200餘篇,東方網評論頻道錄用文章20餘篇,因而得到了上海市網宣辦的肯定[20]

招聘與規模[編輯]

根據《中國中共高校工委的招聘意見(暫定)》,各高校網絡評論員主要從高校共產黨黨委宣傳部、學生處、團委、教務處、網絡中心、招生就業處、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和教學系院等單位工作的幹部和部分學生幹部中選任[21]

而對於招聘規模,則沒有具體數據,各個高校、地方政府、網站數量不一。比如淮安市清河區法院,就組建了12人的互聯網網評工作隊。[22]甘肅將建650人網絡評論員隊伍,形成以50名網絡評論“高手”為核心層、100名網絡評論“好手”為緊密層、500名網絡評論“寫手”為外圍層的網評隊伍體系。[23][24]

2005年4月,《揚子晚報》報道宿遷市委宣傳部在全市招聘了第一批26名網絡評論員[10]

據《環球時報》英文版2010年5月報道,溫雲超稱廣東省大概有20個新聞網站專職評論員;湖北省某縣級紀委網評員表示該縣有100多名業餘寫稿的通訊員,而這個縣人口不到100萬;北京大學互聯網專家胡泳認為“輿情管理人員已經深入中國的毛細血管”,他發現每個旅遊城市的機場都設有“網絡輿情管理處”以快速處理網上負面消息,而其朋友說縣級中學都有這種設置。[6]

2011年5月,法新社北京分社社長Pascale Trouillaud援引一位博主認為政府僱傭兵至少有幾萬人。[25]

大陸的大型網站都得到信息辦指示,必須建立網站內部受過政府訓練的網絡評論員隊伍[8]

香港論壇上也有類似的網絡評論員,《蘋果日報》2011年獲得一份文件,有組織在文件中詳列於網上論壇留言攻擊泛民主派的計劃。[26]

任務與要求[編輯]

網絡評論員一般由一些隸屬當地政府宣傳部門領導[27],一些隸屬於當地檢察院[28],但大部分工作通過與當地政府各部門協調完成。

中國各地網絡評論員的主要職責任務,一般都是引導網絡輿論,消除當地各種事件對政府形象造成的負面影響[29][30][31][10]光明日報新華網等中國官方媒體、中共的一些招聘意見文件以及一些政府官員均認為,網評員要擁護中共,在政治上與中共保持“高度一致”,要掌握社會熱點動態,發揮和提高引導網上輿論的能力,以維護中國共產黨與政府的執政安全,並對網評員的知識涉獵、“政策理論水平”、心理素質、網絡基本操作、網絡語言、文字功底和說服力等能力有或多或少的要求,也要“及時”在網站、BBS、博客上發帖跟帖等[32][23][33][21]

另一方面,為了應對上級行政部門檢查,製造當地團結的網絡氛圍,並為每周需要遞送中央的參考輿情信息準備相應的材料,應對官員考核評定,許多地方政府也建立了有關“基層輿情信息收集”的制度[34]

高校網絡評論員的主要職責一般是:主動介入一些網上論壇和留言板等,就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對政府和學校正面的評論。特別是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要“及時”引導網上輿論,維護中共的正面形象,儘可能消除各種對政府和學校負面的影響[35][36]

網絡評論員一般要根據發帖量進行階段的考核測評,並據此予以獎勵[36][11]。不少地方對其網評員的文章和帖子的數量也有固定的下限。[37]

評論方式[編輯]

網評員的評論有“明”也有“暗”。有些網評員在媒體上撰寫的評論文章,會以“評論員文章”形式公開出現,他們的文章明顯為官方腔調,也會受到公開的獎勵。如新華網2007年度“優秀網評人”亦菲[38]的“喝彩”系列網評以喝彩而聞名,大多發表於“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上,以評論員文章形式出現。[39][40]

而大多數在論壇、BBS評論的網評員,則嚴格保守自己的身份。他們需要在論壇上對於某些關鍵詞進行搜索,找到不利於政府或自己學校領導的帖子與新聞,跟帖進行反駁和正面宣傳。對於“緊急任務”,也需要註冊許多個新ID來進行跟帖,ID名字的形式也要多種多樣。網評員還需避免用官方口氣,要以普通網民的語氣來寫,不要讓其他網民產生反感。[2]

薪水與獎勵[編輯]

對於表現突出,引導得力的網評員,會給予額外獎勵。例如新華網2007年度優秀網評人評選,共有10名評論員獲獎。[38]其中一名獲獎人、“喝彩”系列網評作者亦菲表示,發一篇文章可從其發表的網站上拿四五十元的稿酬。[40]

根據2006年5月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網站上公開的《關於南昌、長沙、鄭州宣傳文化工作的考察報告》,湖南省長沙市的網評員底薪為600元[5]

2010年湖南省衡陽市市委黨校的網評員補貼則為0.1元/篇,每月獎勵不超過100元,每半年計發一次[41][42][43]

湖南省某縣級紀委網評員向《環球時報》英文版表示,一篇500字文章,在地方新聞網站發表可得40元,在中央級網站發表可得200元[6]

名稱[編輯]

「五毛黨」[編輯]

網絡評論員的常用別稱「五毛黨」(或「五毛」)通常帶有明顯的負面和諷刺意味。中國大陸和香港以及台灣的網民使用該詞來諷刺這些受僱的網絡評論員。

在一份官方檔案中提到,2004年10月開始,中共湖南省長沙市委宣傳部的網評員每月底薪600元,每帖按5角錢加薪。此說法也被普遍認為是“五毛”一詞的由來[6]

北京大學互聯網專家胡泳向《環球時報》英文版表示,由於網民認為網評員僅僅是為了錢而做評論的,網評員在網民眼中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光彩、不道德的現象。[6]

但該詞在網絡上實際使用時,可能會被一些憤怒的網民用於貶低所有讚美、支持、為中國政府辯護者,儘管這些支持政府者未必為真正的網評員。胡泳表示該詞已被標籤化和污名化,“成了罵人的東西,是互聯網上的一種語言現象,這和網評員的制度設置不是一回事”。不過與此同時,也衍生出同樣具污名性質的網絡用語“五美分黨”、“美分黨”,甚至“<其他某幣種>黨”等詞,一些中國政府的支持者用這些詞來貶稱政府的批評者,稱其受西方國家或“反華”組織僱傭。[44][6]

北京師範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張勝軍在《環球時報》中文版上發表《“五毛黨”帽子能嚇住誰?》一文,稱其不知“五毛黨”一詞為誰編造,但是該詞的流行“系西方媒體引導”,該詞不利於中國網絡的言論自由[45]

“五毛”或“五毛黨”一詞也被一些大陸網站當做敏感詞進行過濾審查處理,禁止或限制使用與討論[46]

其他正式名稱[編輯]

在不同的地方與網站,網絡評論員的正式稱呼可能也是不同的,這也可能是出於地方政府或網站管理者“不斷創新”的考慮。除了此前常見的“網絡評論員”外,如河北省唐山市在2012年5月的文件中,出現了“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的名字,從表述上來看,該名稱與網絡評論員似無大區別[47]

在中國大陸的一些高校稱為“網絡紅客”。2006年3月《無錫日報》報道江南大學從從學生黨員等中挑選出70多名學生成“網絡紅客”,後來又擴充至千人。[48]此後,天津大學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紛紛成立類似組織,引導學生參與校園輿情管理,組織名稱從“網絡信息員”、“輿情小組”到成都理工大學的“白客”不一而足,多數則稱“網絡紅客”。[49]

其他貶稱[編輯]

網評猿”是網評員的常用網絡諧音貶稱。此外,其他不常用的貶稱還包括“紅馬甲”等。

書籍[編輯]

此外,中國大陸地區還出版有不少書籍,以研究如何引導網絡輿論,敘說地方網絡評論宣傳的歷史,講述網絡評論的正面意義等,其多由地方政府宣傳部、黨校等政治組織人員編寫。如《網絡輿論引導與和諧論壇建設》[50]、《網絡輿情研究概論》[51]、《引導輿論與輿論引導的藝術》[52]、《我們這個家——2006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家書》[53]等等。

在《我們這個家——2006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家書》[53]一書中透露有很多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網絡監控的信息。例如在《在宣傳部的日子裡》等文章里透露了他們在網上搜集到涉及湖南的言論,與相關網站交涉,刪除涉及到的文章,“引導”網上輿論;[54]在《忙碌讓我充實》文章里透露報送中宣部的信息,臨時發展和聘用網評員。[55]

評價[編輯]

正面評價[編輯]

不少中國政府官員和中國官方媒體均認為,網絡評論員在維護中國社會穩定,封鎖或反駁不利於政府的網絡言論,維護政府形象,促進政府與民眾溝通,建設和諧社會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例如河南焦作一網民因為不服交通警察的處理,於是在網絡上批評交警,當地公安發現後組織120名[56]網評員發帖評論反駁,事後新華網引焦作市公安局的文章,正面評價了網評員的作用[57]

有評論家認為,各大論壇的輿論引導工作說明,網絡時代的中國政府願意遵從論壇的規則,與意見不同的網友進行辯論,而不是使用慣用的言論管制,說明中國政府的執政方式已經發生了變革,意識形態控制力弱化,朝進步的方向發展[6][8]。如中共海口市委黨校的王天意在《網絡輿論引導與和諧論壇建設》書中認為,網絡評論員對網絡言論開放的態度和對網民心理的了解,與一些對互聯網不了解且頑固不化的官員、學者形成了對照[50]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互聯網專家胡泳在批評網絡評論員的同時也指出,網絡評論員的虛假輿論反而能讓網民提高警惕與分辨真假信息的能力[6]

負面評價[編輯]

許多互聯網用戶認為,無論出於什麼理由,都不應當為了金錢利益而發表自己原本支持或者反對的觀點。《南都周刊》評論則指出政府領導和網評員之間的這種關係,非簡單的拍馬,而更像是互利的“合作性互騙”。[2](但也有網評員指出,自己的評論並非簡單的歌功頌德,而確實出於認同政府的施政措施。[39]

在每次重大社會事件背後,很多網絡討論中都會存在着互相猜疑、甚至暴力言論的現象。[58]有網友認為,這正是政府部門雇用與放任網絡評論員所造成的惡果,並認為這種相互猜忌妨害正常討論所造成的社會破壞,已經遠遠超過了網絡輿論引導策略潛在歪曲事實可能的威脅,網評員不正當的討論方式給普通網民樹立了很壞的模仿榜樣。[59]新加坡學者鄭永年也警告,中國基層社會的基本社會信任將有解體的危機。[60]

也有網友指,限制網民談論“網絡評論員”現象,則是因為懼怕引發更加敏感的議題。正如其他醜聞,“網絡評論員”的議題本身在中國大陸的論壇被限制討論[46]。許多民眾亦認為其控制並不一定能夠達到審查機構的初衷[36]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互聯網專家胡泳在接受《環球時報》英文版(中文版否認“五毛黨”的存在[45])採訪時認為,這種網評員成不了氣候,只會成為笑柄,他們的弱點是無法積累名譽,獲得信任。溫雲超也稱Twitter上的一些中文用戶不會輕信網評員的話[6]

中國網絡企業家及大眾媒體專家毛向輝認為,這也算一種審查制度,既監督公眾,又削弱了網絡上其他聲音,增大了噪音。[8]

中國官方媒體人民網也曾撰文指出,組織網絡評論員製造輿論壓制對方與職業道德不符,不應利用公權力來製造虛假的輿論[61]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張宏良:斯諾登事件的政治作用
2013: 黎陽: 實事求是,有錯必糾
2012: 溫家寶呼叫大家討論總結廣東重慶的社會
2012: “知青”: 毛澤東烏托邦理想的犧牲品
2011: 如茅于軾獲諾貝爾獎…… (大陸)綦
2011: 黃沙吹老了血色的青春:啊!7.27,清華
2010: 邏輯: 中國人為什麼老是說不?
2010: 張三一言: 中國民主化的三條道路
2009: 到底是誰的錯------說說彭德懷發難毛主
2009: 馬悲鳴: 由伊朗大選的騷亂說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