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斯大林毛澤東博弈催化朝鮮戰爭
送交者: 千里眼看世界 2014年06月28日19:49:4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6月16日,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沈志華發表“毛澤東、斯大林與中蘇同盟”的主題演講。鳳凰網大學問發表演講內容,與廣大讀者分享。

沈志華認為,斯大林的安全戰略就是周邊一定不能有敵對國家,一定要有個緩衝國家。二戰後,蘇聯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控制東北,那麼跟國民黨已經談不成了,就想利用共產黨。

但毛澤東要求修改1945年條約,簽訂中蘇同盟條約,斯大林非常清楚,要不然你就答應毛澤東的要求,要不然你讓毛澤東空手而歸,但是後者對蘇聯更不利。如果他把中國推到了美國的一邊,那麼從整個態勢上講,蘇聯就麻煩大了。同樣是解決不了旅順大連的問題,還把偌大一個中國推給了美國。

蘇聯怎麼彌補這個損失?這個不是一般的損失,是整個戰略態勢發生了變化,整個出海口和不動港就沒了,太平洋艦隊就得搬家了。斯大林想到了一點,發動朝鮮戰爭。

在周恩來起草的這個方案里,其中有一條講如果遠東地區發生戰爭或者戰爭危險,蘇軍可以繼續留在旅順港。這個讓斯大林有了一個機會。原來金日成三番五次跟斯大林講,他要打南朝鮮要統一,斯大林都給攔住了,態度非常強硬。1月30號,斯大林突然發電報,轉告金日成,同意他的方案。

沈志華: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中國史學會理事。他是當前中國冷戰史學界的一面旗幟。著有《朝鮮戰爭揭秘》、《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研究》、《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等。

以下為演講內容精編:

斯大林為謀取東北,親蔣疏毛

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國共內戰是在歐洲冷戰之前出現的,1946年共產黨跟國民黨就打起來了,共產黨的背後是蘇聯,國民黨的背後是美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可以做一個推斷,美蘇不想打,只是讓亞洲打打看,然後他們倆再打,從邏輯上講有這可能,但邏輯是一回事,史實是另一回事,國民黨跟共產黨打沒錯,是真刀真槍地打,從東北打到中原,但是不是國民黨的背後是美國人在支持,共產黨的背後是蘇聯人在支持,這就有比較大的問題了,如果這個史實不確定的話,這邏輯就整個是胡來的。

先講第一個就是戰後蘇聯和美國以及共產黨和國民黨在中國的利益衝突。戰後蘇聯在亞洲主要要實現三個目標,第一,把外蒙古分離出去,如果外蒙古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中蘇之間就有一個比較寬闊的緩衝帶,斯大林的安全戰略就是周邊一定不能有敵對國家,一定要有個緩衝國家,緩衝國家是我能控制的,跟我非常友好,所以這是第一個目標,是最核心最要命的。

第二是控制日本海,就是要擁有庫頁島和千島群島。這個比較容易,因為日俄戰爭時被日本人奪去,現在日本打敗了再收回來,東部安全就得到了保證。

剩下這個問題是最困難的,就是東北。如果沒有東北,蘇聯要進入太平洋非常麻煩,西伯利亞大鐵路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參崴),再通過日本海經過對馬海峽才能進入太平洋,對馬海峽被日韓控制,所以他一定要在太平洋直接找一個出海口,就是旅順和大連,旅順是軍港,大連是商港。

連接旅順和大連的就是中國長春鐵路,直接西伯利亞大鐵路,也因為日俄戰爭,被日本人奪走了,後來整個東北也讓日本人占了。現在打敗日本就要把這個再收回來,但困難比較大,因為這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不是戰敗國。不像對戰敗國日本那樣,想拿什麼儘管拿。斯大林怎麼能實現這個目標?跟共產黨合作一點用沒有,那時共產黨還沒站穩,只能通過跟國民政府打交道,跟蔣介石打交道。

1945年開始談得很不順利,蔣介石他很難接受這些,他作為一個大國領袖,中國又是戰勝國,最後什麼都沒得到,蒙古也沒了,還要把東北弄出去,他這個臉面何存?

蘇聯說你不簽這條約我就不出兵,我看這一百萬關東軍誰來收拾,結果美國一扔原子彈,斯大林害怕了,日本要投降了就不需要蘇聯出兵了,所有的時機也就都沒了,所以乾脆提前出兵,8月8號下令就出兵了。

8月9號美國又扔顆原子彈,日本馬上要投降,斯大林和蔣介石兩人都慌了,蔣介石擔心蘇聯150萬人都轉到東北了,我要不簽約蘇軍不走怎麼辦,斯大林其實心裡也打鼓,地方我是占了,不合法啊,所以從8月9號到13號,斯大林提了幾個條件,讓蔣介石不能不接受,第一,你要是簽了這合同,我承認你是中國唯一的領袖,蘇聯絕不支持中國共產黨,這蔣介石聽了很受益,其實他最擔心的就是共產黨,這蘇聯跟美國人都無所謂,第二個說你要是簽了這合同,新疆的問題我就給你擺平,因為當時新疆馬上就丟了,整個北疆已經全部獨立了,背後就是蘇聯人,但蔣介石鞭長莫及,眼睜睜看着沒辦法。第三個,說如果你簽這個條約,東北的主權還是中國的,三個月以後我就撤軍,蔣介石能不簽嗎,就簽了,所以蘇聯的目的就達到了。

斯大林操縱國共關係

在整個這個過程當中,共產黨是被甩在一邊了,而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也沒指望蘇聯。從到達延安到西安事變到皖南事變,這幾次大的事情毛澤東跟斯大林的意見都是互相衝突的。

日本突然投降,中共當時離敵戰區最近,所以毛澤東朱德連下幾道命令,要求八路軍新四軍立刻占領華北華南華東各大中城市,蔣介石沒辦法,採取了緩兵之計,就給毛澤東寫信,說您能上山來談談嗎?

第一封信沒理,第二封是美國來信,也沒搭理。但第三次就不行了,斯大林來信,說你必須去談,絕不能打,你一旦打起來,中華民族就完了,所以你趕快上山,後來毛澤東對這個事一直耿耿於懷,說最關鍵的時候斯大林來這麼一下子。

這時他跟斯大林矛盾就已經很尖銳了。那麼蘇聯的政策後來為何變化了?就是東北問題。蘇聯需要在東北有控制力和影響力,就跟國民政府提了幾條:第一,就是整個東北不能讓第三方勢力進來,特別是美國人。第二,東北所有企業的產權,蘇聯要占51%的股份,只有這樣整個東北才都在蘇聯的控制下,蔣介石不干,就一直沒談下來,蔣經國去,也沒談成。

我們現在看這段歷史特別亂,蘇聯一會兒把中共繳械了,一會兒又給中共開倉庫,為什麼,就是因為蘇聯那會兒的政策是左右搖擺,談判對它有利,就把中共甩一邊去,一看談不下去就把中共叫來,特別是當時蔣介石要在東北用兵,他沒飛機沒軍艦,這就要看美國人的,這個犯忌了,蘇聯就把長春機場交給中共了。

所以這時候蘇聯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控制東北,那麼跟國民黨已經談不成了,就想利用共產黨,所以實際上中國共產黨跟蘇聯的關係那個時候非常複雜,不是一句中國共產黨背後就是蘇聯的支持就可以解釋的,但是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這個時候不靠蘇聯不行,到了1946年以後他只能靠蘇聯,國民黨其實實際上現在更清楚,美國人其實也不是一心一意支持國民黨,美國不敢公開正面地支持國民黨,怕如果這樣做了,蘇聯就有藉口了,那麼美蘇就會在亞洲打起來,那就不是國共內戰了,而是美蘇大戰了,所以解放軍打到哪兒美國人就撤,打到天津美國海軍陸戰隊撤,打到青島美國艦隊撤,打到上海撤,一路就撤走,從不干預。

斯大林這邊其實也是一樣,從1947年到1948年,毛澤東三番五次要求去莫斯科,斯大林就是不讓去,說要讓毛澤東到莫斯科,第二天全世界就都知道了,那麼美國人一定會講,這個內戰就是你在背後支持的,後果怎麼樣就很難設想,所以這個時候儘量不要招惹。

1949,斯大林棄蔣選毛

1949年初,美國蘇聯包括整個國共之間的態勢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就是毛澤東要過長江了。我查了蘇共政治局的會議記錄,每年蘇共政治局大概討論的題目或作出的決議加一塊將近一千,但涉及中國的問題, 1946年到1948年都不超過7個,但是1949年突然增長到70多個,都是中國問題,而且都跟中共有關。

所以1949年開始蘇聯才開始關注中國問題,而且就是從過長江這個事開始插手,他想主導國共和談,最後由蘇聯來控制中國,沒想到毛澤東根本不理這個,回電說現在和談都是美國人和國民黨搞的陰謀詭計,想喘口氣再捲土重來,毛澤東說蘇聯從來不干涉別國內政,弄得斯大林非常尷尬,自從掌握政權以來誰給他寫過這信,其實他跟毛澤東的關係早就出現問題,但是在此之前都是中國服從蘇聯,這一次不一樣了,斯大林回過頭來,得聽毛澤東的,就有了米高揚到西柏坡這件事。

米高揚到西柏坡這事確定了中蘇關係的一個基礎,而且中國共產黨在奪取政權以後所實施的所有政策的根就在西柏坡會談。

結果是毛澤東反正把斯大林給忽悠了,好話說盡,一定要斯大林相信中國共產黨是沒有選擇的,只能跟着蘇聯走,其實他說的也是實話。

有一個問題中共心裡沒底,馬上奪天下,馬上能坐天下嗎,這麼大一國家,怎麼組織怎麼管理,建立新中國,如果沒有蘇聯的幫助,恐怕這關是很難過去的,這裡有資金的問題、技術的問題、經驗的問題,所以毛澤東這個時候急需得到蘇聯的幫助。

西柏坡會談之後,從1949年3月開始,蘇聯不斷給中共提供鋼軌、大炮、傘兵等等,那會兒蘇聯政府跟國民政府的外交還沒斷。

米高揚一走,毛澤東說我們的政策就是要向蘇聯一邊倒。6月份,劉少奇秘密訪問莫斯科,考察整個蘇聯的制度,一方面是為未來建國做準備,另一方面他主要是試探一下斯大林到底對中共什麼態度,就在這時,解放軍過了長江占領南京,但司徒雷登這個美國大使沒走,周恩來馬上把黃華調到南京跟美國大使接觸,而且還傳遞信息,告訴美國大使說你可以到北平來一趟,你來的時候中共高層領導可能會接見你,司徒雷登立刻把這個電報打回去美國去了。

等着電報再回來的時候,他給中共一個答覆,說如果我去北平,不坐火車只能坐飛機,因為中國不安全,第二,而且我只能坐美國的飛機,你們能答應嗎?他這電報再早一天就可能情況就不一樣,因為前一天晚上,斯大林接見了劉少奇,要什麼給什麼,劉少奇非常興奮,連夜打電報就給毛澤東,他一看妥了,於是告訴司徒雷登他愛來不來,來也沒什麼談的,兩天以後他就發表了向蘇聯一邊倒那個講話。

美國向新中國伸出橄欖枝,斯大林趕緊與中國結盟

這時毛澤東確實是公開地向世界表明了中共的態度和未來新中國的走向,就是要跟蘇聯走一條路,所以中蘇同盟的政治基礎在1949年6月底就基本上建成了,但1945年的條約能不能繼續保留是個大問題,果然劉少奇到莫斯科的時候曾經給斯大林留了一份文字的報告,其中裡頭談了一個就是中國共產黨對1945年條約的處理方針,談了三條,第一廢除這個條約,建立新的條約,第二,保留這個舊的條約,第三,是暫時保留日後修改,請問蘇共中央同意哪一條,斯大林沒答覆,在文件上畫了圈,等毛澤東到莫斯科來談,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毛澤東做的第一件事就給斯大林打電報,要討論簽訂新的中蘇同盟條約的問題。

但是斯大林的想法就希望中國就繼承下來就完了,就沒那麼多事,這是他們倆的衝突,這是真的涉及到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的衝突,對於毛澤東來講,他一定要做這件事。

毛澤東到了莫斯科以後,當天晚上就跟斯大林談了這個問題,12月16號那個會談記錄現在也解密了,斯大林認為1945年的條約必須保留。幾次三番後,毛澤東真氣壞了,原來安排的所有的活動全部取消,什麼參觀地鐵,都不去了,這斯大林慌了,說你不能這樣啊,英國報紙登出來了,說毛澤東失蹤了,八成是被斯大林軟禁了,最後逼的斯大林沒辦法,說簽個新條約算了,毛澤東答塔斯社記者問就把這事直接挑到報紙上。

1850年1月26號,周恩來就把中方的協議就交給了蘇聯,中方協議完全改變了1945年那個條款,要求到1952年底,中國長春鐵路無償還給中國,旅順港無償還給中國,大連市自條約簽訂之日起,立刻無償交還給中國。

蘇聯基本上同意了中國這個方案。它為什麼會做這種讓步?最主要的是美國人的態度逼着蘇聯不得不讓步。1949年12月29號,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做了一次決定性的討論,對華採取什麼政策,雙方就把牌都亮起來了。軍方就要支持蔣介石,必須保護台灣,不能再讓步了,再讓步,美國在遠東的防線就暴露在共產黨面前,這是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態度。

國務院完全相反,艾奇遜講得好,要先弄清楚一個問題,美國的敵人是誰?美國的敵人不是中國人,是蘇聯人,所以美國在亞洲的政策的核心,不是要跟中國人干,讓蘇聯人坐山觀虎鬥,這個我們傻不傻?所以美國在亞洲政策的核心應該是拉攏中國,即便中國共產黨不能親近美國,保持中立也好。那麼美蘇在遠東地區就有一個很大的、很寬闊的中間地帶,就不會在亞洲發生衝突。杜魯門一聽,對,你這講的有道理,那怎麼拉攏中國?很容易啊,咱把蔣介石賣了就完了。說現在中共最想要的,毛澤東最想要的就是要台灣,你先把台灣給他不就完了,中國一定感激咱們。所以你只要把這個信息傳遞給他,毛澤東一定會明白。

1950年1月5號,杜魯門是通過廣播演說,公開把美國的這個政策講出來了。台灣從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美國對台灣沒有任何野心,如果台灣海峽發生戰爭,那是中國內戰的繼續,跟我們美國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斯大林非常清楚,在這時候就面臨一個選擇,要不然你就答應毛澤東的要求,要不然你讓毛澤東空手而歸,但是後者對蘇聯更不利。如果他把中國推到了美國的一邊,那麼從整個態勢上講,蘇聯就麻煩大了。同樣是解決不了旅順大連的問題,還把偌大一個中國推給了美國,但這是我推斷的。所以他只有一個選擇,答應毛澤東的要求,至於怎麼彌補這個損失,再想轍。

中蘇同盟條約改變了中國命運

(一)中蘇同盟條約誘發了朝鮮戰爭

第二個問題就出來了,蘇聯怎麼彌補這個損失?這個不是一般的損失,是整個戰略態勢發生了變化,整個出海口和不動港就沒了,太平洋艦隊就得搬家了。斯大林想到了一點,發動朝鮮戰爭,他們也這麼說,這也是我推斷的。但是我就告訴你,我為什麼這樣推斷,下個我講的就是史實了。

第一,就是在周恩來起草的這個方案里,其中有一條講如果遠東地區發生戰爭或者戰爭危險,蘇軍可以繼續留在旅順港,這是周恩來起草時加的一條。因為這點對中國非常重要,中國當時沒海軍, 1952年要是蘇軍走了,這軍港不就空了嗎?那不行。而且在這中間,萬一出點什麼事,2月1號,蘇聯又加了一條,加的這條非常重要,就是如果遠東地區發生戰爭或者戰爭危險的話,蘇聯軍隊可以沿中長路自由調動。

據我的判斷,這個讓斯大林有了一個機會。原來金日成三番五次跟斯大林講,他要打南朝鮮要統一,斯大林都給攔住了,態度非常強硬。1月30號,斯大林突然發電報,轉告金日成,同意他的方案,但這件事要做的非常縝密,請他到莫斯科來,和他當面談。兩天以後,2月1號又追了一封電報,昨天我說的那件事非常機密,不能告訴任何人,括弧,包括中國人。斯大林第一次給金日成開放綠燈,說你可以發動這個向南方進攻的戰爭了。這是第二個理由。

第三個理由就是斯大林對戰爭結果的估計,不外乎三種,一勝、一敗、一打成平局、僵持。因為僵持,蘇聯整個還控制着中長路和旅順港,控制整個東北。打贏了,旅順港就得撤了,戰爭沒了,就平靜了。

但還有另一個結果,就是朝鮮半島替代了遼東半島,朝鮮的幾個港口,雖然沒有旅順港便利,但也是不動港,也是蘇聯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其實很方便。日本這幾年經營朝鮮好幾個港口,但因為三八線的劃分,蘇聯只能把這個港口設在中國。如果三八線我抹了,又沒有美國干涉,何樂而不為?

如果打敗了,當時對蘇聯和朝鮮來講,這都不可能的,斯大林思考非常縝密,他是讓毛澤東回國以後才把金日成叫來,倆人談好了,說可以開打,什麼時候打,怎麼打。最後咱們到北京,這事必須得告訴毛澤東,必須得徵得他的同意。萬一要是出了問題,蘇聯不可能對朝鮮提供任何援助,到那時候你只能靠中國,所以趕快去。斯大林判斷美國不會干預,如果他覺得美國會干預,這仗就打不起來了。

真是走到這一步,那就讓中國出來頂着,後來的整個事情的發展,差不多就是這樣。開始打得順利的時候,毛澤東三番五次要出兵,明明白白跟金日成和斯大林講,說我們去助金日成一臂之力,趕快結束戰爭就完了。斯大林死活不讓,這也起伏好幾次,其實道理很簡單,仗打贏了,朝鮮半島就歸了中國了,所以如果金日成能夠自己完成,他是不需要中國參與這件事。第二,打成僵局,9月15號仁川登陸以後,9月17號周恩來就召見朝鮮大使,說現在能讓中國政府做點什麼,還來得及。金日成也急了,馬上找蘇聯駐朝鮮大使,說現在中國人再不來,就全玩兒完了,斯大林還是不着急。為什麼?他相信只要朝鮮人民軍40萬人能撤回一半,守住三八線,美國就不會越過三八線,這樣就是僵局,僵局就維持原來那個局面,沒有問題。

所以直到10月1號,聯合國軍已經越過三八線了,斯大林才給毛澤東發電報,快去,現在是時候了。所以中國最後把朝鮮戰爭打成拉鋸戰,1952年周恩來親自到莫斯科找斯大林,說蘇聯海軍不能撤,現在局勢這麼緊張,斯大說不是我們不走,是你們不讓我們走。那就再簽個協議,所以1952年9月24號,中蘇又簽訂一個專門關於旅順港的協議,蘇聯海軍可以長期租用旅順港,直到蘇聯和中國同時對日簽訂和約。所以斯大林這些設計,都是為了蘇聯在亞洲的戰略利益。

(二)中國出兵朝鮮感動斯大林,促成蘇聯援華

所以到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前,中朝之間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完全是被蘇聯控制。

毛澤東說金日成就是斯大林栽下的一棵小樹,因為金日成是斯大林扶植起來的,後來被美國人拔出來了。我們又給栽回去了,中國出兵幫它,現在它長大了,不聽話了,說明其實毛澤東把這個事看得非常清楚,那棵樹是人家斯大林的,跟我沒關係。但10月份情況就不一樣了,金日成已經全軍覆沒,三八線沒有一兵一卒防守,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已經越過三八線,正在向鴨綠江挺進,中國的武器裝備完全不如美國。

這時是對毛澤東最大一個考驗,到底決定去還是不去?毛澤東決定去。對毛澤東決定出兵朝鮮這個動機的判斷,過去有幾種說法。安全說,革命說,我覺得都有道理,有沒有其他原因呢?有。

毛澤東跟彭德懷說了這麼一句話,無論怎麼樣,我們也得去,就是打了敗仗也得去,這話意味深長。所以他考慮的那個因素,一定在戰爭之外。

明明知道出去要打敗仗,還是要去,那麼他要求的就不是這個軍事結果,而是這個過程。那麼這個過程,就不是給中國人看的,是給蘇聯人看的,是不是這樣?你仔細看從朝鮮戰爭爆發到中國出兵這個前前後後,這個起伏變化,其實就是斯大林跟毛澤東在鬥心眼,大家在想對方到底怎麼想。為什麼?因為沒有任何信任感。中蘇同盟條約簽訂以後,其實毛澤東和斯大林之間的信任關係已經蕩然無存。

所以斯大林開始也不想搭理中國,沒你什麼事,金日成完成就完了,最後是沒辦法了,讓中國出來。所以對毛澤東來講,就意味着你如果不干,那你就不是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那中蘇同盟條約就是一張廢紙。而這對中共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這個政權可能就要倒塌了。因為1949年底到1950年初,中國的狀況非常複雜,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又來,蔣介石反攻大陸,敵特全都起來了。中共的政權已經在這個動搖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它又沒有建設一個新的國家的經驗,如果蘇聯再甩手不管,沒有專家,沒有資金,沒有技術,這對中國來講,是最大的危險,而且是核心的問題。   

要讓蘇聯幫助你,一個前提就是斯大林能信任你,那就好,出兵就是給斯大林看的,只要中國出兵,我就是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我就敢擔當,怎麼樣?別人不敢去,我敢去,別人怕打敗,我不怕。中國只有這樣做了,才能取得斯大林的信任,才能取得蘇聯的幫助,才能維持中蘇同盟這樣一個政治結構,這是推斷。我們稍微看一下中國出兵以後的結果你就知道了,斯大林說不出兵,說兩個多月以後蘇聯紅軍也不會越過鴨綠江,但是10月25號,中國和美國真的開戰了,三天,斯大林就下令,蘇聯紅軍立刻出動,馬上對美開戰,11月1號蘇聯飛機就過了鴨綠江,而且第一戰就打下兩架美國飛機,以後整個朝鮮戰爭空戰,主要是蘇聯紅軍打的,只不過這個事大家都瞞着沒說。

所以抗美援朝戰爭,實際上中蘇共同打的,不是志願軍自己打的。後來蘇聯這個坦克部隊都準備好了,就是條件不允許,坦克部隊到了瀋陽沒過去,蘇聯還準備了鋼板跑道,只要志願軍能夠在北朝鮮把機場建起來,蘇聯紅軍全部進入北朝鮮。你想斯大林為什麼會下這個決心?他明白毛澤東還是自己人,我讓他出兵他就去,不讓他出兵他不敢動。網上說斯大林感動的掉下了眼淚,這個真沒找着,但是我看那檔案,看他們來往的電報,可以看出來斯大林確實很感動,電報語氣都不一樣,這個東西對比着看就能看出來。除了這個,蘇聯的290多架米格-15飛機白給,斯大林就是因為感動。後來增加貸款,除了軍事援助,還增加項目,幫助中國恢復整頓經濟,然後派專家到中國,所有的部門都有蘇聯專家。當然這也是中國走上蘇聯模式的一個前提,這是另一個問題了。

最近我看了一個材料,如果沒有中國出兵朝鮮,如果沒有斯大林對毛澤東態度的改變,中國一五計劃這麼順利完成,完全不可能。我們說一個決策成功與否,是看它是不是實現了自己預想的目標,如果這是一個判斷標準的話,那麼應該承認,毛澤東這個決策是正確的,是成功的。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中蘇同盟才真正的建立起來。所以從1949年開始,到1950年的10月,中蘇同盟真正建立起來了。這又導致一個結果,就是亞洲冷戰的爆發。

(三)中蘇同盟催化亞洲冷戰,美國決定保護台灣

整個過程就是這樣的,從邏輯上就能看出來,就是中蘇同盟條約簽訂以後,導致了剛才我講的是蘇聯對亞洲政策的改變,導致了朝鮮戰爭,但它同時還導致了另一個結果,就是美國對亞洲政策的改變,美國對華政策的改變。因為原來艾奇遜政策設計的前提是能夠把中共拉過來,或者至少讓中共保持中立,這樣美國的目標就能實現。但是中蘇條約一簽訂,美國人傻眼,全完了,所有的努力白費,中國人倒過去了。原來毛澤東發表一邊倒的時候,美國人不怎麼信,那都是說辭,嘴上的事。這個同盟條約簽訂了,這對美國打擊太大了。所以在朝鮮戰爭之前,其實美國的政策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就是4月25號,美國出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第68號文,這個文件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

其實這個文件才是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對中國的看法,美國在亞洲的政策。原來1947年在歐洲冷戰的時候,美國是提出了六支政策,或者叫圍堵,那指的是歐洲。1950年4月份,68號文提出的是因為中蘇簽了同盟條約,整個共產主義世界在歐亞大陸連成一片了,所以美國的策略、戰略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就是全面圍堵,形成對歐亞大陸的包圍圈,北約只是在歐洲,然後這邊美國就開始構築新的包圍圈,叫圍堵政策。所以為什麼朝鮮戰爭一爆發,美國會出兵呢?本來美國是不應該出兵的,從二戰結束到1950年4月以前,美國對朝鮮的政策就是放棄。一旦打起仗來,美國不管朝鮮,所以艾奇遜才說,朝鮮半島不在美國遠東防禦範圍之內。那為什麼朝鮮戰爭一打起來就出兵呢?因為他的政策在此之前就發生了變化,還有台灣。很多人都說是因為朝鮮戰爭阻礙了中共解放台灣,錯!朝鮮戰爭不爆發,大陸也解放不了台灣,因為中蘇同盟條約簽訂,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只是沒有實施而已。

麥克阿瑟給約翰遜和布雷德利的保台意見是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他們到東京去找麥克阿瑟,麥克阿瑟講現在情況全變了,原來如果中共中立的話,那麼中共占領台灣對美國沒有威脅,所以我同意,但現在不一樣了,中共已經上了蘇聯的船了,現在讓中共占領台灣,就等於為蘇聯在太平洋提供了一條不沉的航空母艦,這是麥克阿瑟原話。所以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必須保護台灣,甚至包括第七艦隊北上的方案,都是朝鮮戰爭之前提出來的。約翰遜和布雷德利拿着麥克阿瑟保台意見書,從東京飛往華盛頓的時候,朝鮮戰爭爆發了,所以他們一下飛機,到國會一討論,第一條先保護台灣。朝鮮戰爭只是為美國改變對台灣的政策,提供了一個藉口,真正美國改變政策的原因,是中蘇同盟條約的締結。所以中蘇條約導致另外一個結果,就是美國對亞洲政策的改變,美國對華政策的改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阿妞不牛:共和國衛士與六四持槍暴徒
2013: 觀察天壇上帖,總結如下:
2012: 鄰居號召:薄粉要認清形勢和毛左劃清界
2012: 瓶裝水的流行說明了中國環境生態的急迫
2011: 憲政中國請看:本壇何人常到大使館吃飯
2011: 落英繽紛煽動在中國鬧茉莉花革命的證據
2010: 誰說毛主席不懂經濟?
2010: 嘻嘻, 把邏輯這個裸官後代給介紹一下
2009: “大躍進”,不是“毛澤東同志頭腦發熱
2009: 歐陽山甲: 中國模式緣何對世界充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