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范兒528——「Chink」&「Chinaman」:恆心與自律是成功人生的永恆的原動力
送交者: 藤兒 2014年07月12日21:15:3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藤兒點評:繼姚明和孫繼海曾經被美國的大眾媒體頻頻稱作Chinaman之後,現在Chinaman一詞進一步被用作任何一個中國人(包括長着中式面孔的人)的特定稱謂。

除了Chinaman(中國佬)之外,可以表示類似歧視性含義的英文單詞還有很多。例如:Chinee(中國小子)、chink(中國豬)、Coolies(苦力)、Ching Chong(針對中式面孔的的人的歧視語)。Chonky與Chunky都是用來歧視具有某些白人面部特徵或個性的混血華裔人士,以及Chink的變體Chinky、Chinkee、Chinks......等等。

如果你是華人,或是華人的海n代,或是已經過n次混血的華人的後代,或只是長相跟華人的面孔相似,都難逃過唄歧視的天羅地網!

最重要的只有一條:華人自己不要歧視自己人。讓它們說去吧!

------------------------------------------------------------------------------------------

來源:http://www.westca.com/Forums/viewtopic/t=95405/lang=tchinese.html

美著名主持人多次稱呼Chinaman被指侮辱華人

--------------------------------------------------------------------------------

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23:23 大洋網-廣州日報

口出Chinaman美主持人引辱華風波

“Chinaman”帶有種族歧視色彩 艾莫斯至今沒有道歉

文/圖 新聞藍頁記者 曾向榮

[Blocked Ads]  

150多年前,大洋彼岸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第壹批華人於1848年渡過太平洋去淘金,希望能夠壹朝致富。

但現實讓他們大失所望,他們只能在被白人淘過並且放棄的礦場淘金,成功的機會渺茫;他們住在簡陋房舍裡,生活窘迫;他們被白人稱為“Chinaman”,飽受歧視、排斥和壓迫。

“Chinaman”和蔑稱黑人的用詞“Nigger”(黑鬼)壹樣,是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詞匯,譯成“中國佬”已經是比較客氣。該詞銘刻著那段華人受排斥的屈辱歷史,也反映了西方話語體系下華人形象長期“被別人表述”的現實。

如今,“Chinaman”壹詞已很少使用,但不久前,美國著名主持人艾莫斯在節目中多次重提該詞,在美國華人社區引發強烈反響。

本報記者連日來向《清晨艾莫斯》節目組發去電子郵件查詢此事。但至今,艾莫斯仍沒有道歉,MSNBC廣播電視網也拒絕作出任何表態。 這起新的風波出現在11月6日,當天,在艾莫斯主持的節目《清晨艾莫斯》中,有壹個環節是由壹名廣播員朗讀時事新聞,艾莫斯則逐條作出評論。當廣播員查爾斯-麥考德播報了壹條關於中國的肥胖問題的新聞時,艾莫斯突然問參加節目的嘉賓有沒有見過“肥胖中國佬”(fat Chinaman) 。查爾斯-麥考德提醒艾莫斯應當用“中國人”(Chinese) ,但艾莫斯置之不理,不斷重復“Chinaman”這個詞。

艾莫斯其人:

美第叄大廣播節目主持人

到目前為止,艾莫斯仍然沒有道歉,MSNBC廣播電視網也拒絕作出任何表態。美國媒體曾多次出現“Chinaman”、“Chink”等對華人帶侮辱性的稱呼,包括姚明和孫繼海都曾經被稱“Chinaman”。

事件發生後,美國亞裔記者協會主席雷內-阿斯圖狄諾發表聲明,要求艾莫斯為其不適當的言行道歉。紐約市議員劉醇逸對此事表示密切關注,他說:“‘Chinaman’是種族歧視詞語,絕對不可以在媒體中出現。”

此事在美國的華人社區中產生了強烈反響。曹宇是壹名在美國生活了6年的華人律師,他告訴記者:“‘Chinaman’是對於華人極為侮辱的稱謂,我們必須清楚地告訴他們,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他認為,這樣壹個蔑稱壹再被使用,是因為“我們華人沒有很強有力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說,那還有誰會為我們爭取呢?”

美國媒體頻頻出言不遜

艾莫斯並非是在公開場合出言侮辱華人的始作俑者,“Chinaman”也不是唯壹壹個具有侮辱華人意味的詞匯。美國歷史學家勞倫斯-福克斯在其美國種族關系史巨著――《美國萬花筒》壹書中,提到19世紀中期後出現的壹大串歧視華人的名詞“Coolies”(苦力)、“Chink”(中國佬)、“Chinaman”(中國佬)、“Chinee”(中國小子)等等。如今,“Chinaman”、“Chink”這兩個詞還不時被人提及。

2001年7月,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科南-奧布賴恩深夜秀》中,出現了對華人帶侮辱性的稱呼“Chink”。在節目中,喜劇演員西爾弗曼壹邊跟主持人奧布賴恩說笑,壹邊說她已收到通知要擔任陪審員工作,但卻不想履行職務。西爾弗曼說:“我的朋友便說:‘為什麼你不在表格上胡亂填壹些東西,如我討厭中國佬。’但我不希望別人以為我是種族歧視者,於是填好表格,並寫上‘我喜歡中國佬’。”最終,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迫於壓力向華裔道歉。

不過,美國媒體並沒有從中吸取教訓。2004年1月,籃球明星出身的電視主持人科爾,把在美國NBA打球的中國籃球明星姚明稱為“Chinaman”。得知自己闖禍後,科爾向姚明公開道歉。但1個多月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晚上8時黃金檔的喜劇“YesDear”節目中,再次出現把姚明稱作“Chinaman”的情景。同年9月,美國福克斯體育電視網在節目中稱中國足球邉訂T孫繼海為“Chinaman”。而在去年1月,美國紐約壹家廣播電台的晨間節目製作了壹首“海嘯之歌”,歌詞中以“Chink”、“Chinamen”等嘲諷海嘯中受災的亞洲人。

“Chinaman”其詞:

華人淘金夢的屈辱印記

華人的淘金夢最終灰飛煙滅,美國諺語“Chinaman’s chance”由此而來,意思是成功的希望就像華人那樣機會渺茫。在“Chinaman’s chance”還未出現前,英文是用“dog’s chance”(狗的機會)指沒有機會可言。

暨南大學英語系教授衛景宜分析,這些事件的深層原因,是殘存於西方的民間排華情緒。部分對中國了解不多的白人,對中國和中國人存有偏見。

衛景宜說:“在歷史上,美國將華人移民排斥在公民的范疇之外,並且通過文學和媒體,在美國公眾文化意識中建立了壹種固定的關於‘他者’的話語形式。這種帶有種族歧視性的描述華人的話語形式壹經建立,便被不斷重復和強化,成為美國社會生活中壹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或‘看法’。”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茉莉:華格納和納粹精神(圖文)
2013: 汪副總理表現不俗嘛,能贏得毛左們的謾
2012: 基辛格:“在重慶,我看到了你們的遠見
2012: 一個共產黨員的煩惱(組圖)
2011: “打天下者坐天下”的封建思想才是中國
2011: 蘇明評論新聞頻道名家談系列 【蘇明評
2010: 在航母面前,鄧大人式改革開放的成果徹
2010: 中國精英掀移民潮:海外"愛國"的多了
2009: deliver: 談談溫家寶為什麼捧季羨林的
2009: 2008西藏暴亂,2009新疆暴亂,是外患?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