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ZT) 必要時,誰會幫你抬褥子?--- 奧博格
送交者: 秋雨之福 2005年03月04日10:48:45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必要時,誰會幫你抬褥子?--- 奧博格


聖經裡面有關社群的最精采故事之一,是一個癱子被四位好友帶到耶穌面前的故事。

想象一下此人原本的生活──作為古代的癱瘓者,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他一生都生活在一塊三呎寬六呎長的褥子上。必須有人幫他餵食、穿衣、翻身,以免得到褥瘡,幫他擦身體,抬他到他想去的地方。他絕對無法體會,我們熱切珍視的獨立自主究竟是何種滋味。

醫學上無計可施──無法開刀、沒有復健計劃、沒有診療中心。

毫無可以貢獻社會的管道。一旦成為他這樣的癱子,就註定終身淪為乞丐──被人放在路邊,依賴別人丟在他身旁的銅板方可度日。

他會作夢。有時,他夢到自己有了健全的身體。會走會跑、有份好工作,也許還娶了太太,和兒女一起玩耍。

然後他醒了過來,瞪着天花板,打量着這間房間──他自己根本走不出去,看着這把他禁錮為囚的身體,看着他生活範圍的全部,也就是這塊褥子──他認了,自己將永無自由之日。

他沒有錢、沒有工作、沒有影響力、沒有家庭,而且前途似乎一片黯淡。他的「有瑕疵的」標籤有三呎寬六呎長。

他生存的動力是什麼?他有朋友,一群很棒的朋友。

身邊總有一小群死黨陪伴着他。

就某方面來說,整個故事的發展關鍵在於他的朋友。沒有這群朋友,他絕對無法來到耶穌面前,絕對無法痊癒,絕對無法得到赦免。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於幾年前一些非常明智的抉擇──交了一群很棒的朋友。

選擇社群

你應該知道,對故事中的這個人而言,友誼的發展,並不是偶然產生的。他的身體狀況對於交友是非常不利的。他的「有瑕疵的」標籤實在太顯眼了。

即使在現代,肢體殘障者表示,他們面對的最大困難,是所謂的正常人的態度,因為正常人有時似乎手足無措、有時不友善、有時候撇過頭去,以防和肢障者正面接觸。這是個講究快步調的世界,對於動作慢的人而言,並不是個仁慈的地方。

然而,這裡有一小群人,決意不讓任何的障礙阻止他們。這是重點所在:這一小群人顯然不是偶然組成的。面對多重強大的障礙──社會的鄙視、種種的不便、財務的壓力、時間精力的高成本──還是決定要做朋友。

關係深厚的社群很少是不知不覺中建立出來的。心理學家麥金尼(Alan McGinnis)發現,進入深厚友誼的首要條件聽起來是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把這份人際關係放在第一優先順位。矛盾的是,我們往往將大量的時間投注於賺錢、處理雜務、追求工作的卓越,卻忽略了將最有價值的資產──時間──放在我們受造要在其間經歷生命的社群。

聖經里,最與文化相對抗的一段經文是有關早期教會的描述。作者寫到信徒同心合意的合一,「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着歡喜、誠實的心用飯」。他們一起敬拜神、一起用餐、交通、禱告──日日如此。難怪他們如此親密。

我們嘗試在二十一世紀的作息表中,創造出第一世紀般的社群──這是行不通的。或許對大多數人而言,建立深邃關連的最大障礙,就是我們的生活步調。你是否常聽到(或說)這樣的話,「我們真該趕快再聚聚」或「過陣子有空時,一起吃個午餐吧?」

真實親密的必要條件,是大塊大塊不疾不徐的時間。如果你自認為能把關係深厚的社群塞入已經填得滿滿的行程表里──請三思。明智的人不會用微波的方式,建立速成的友誼、親子關係或婚姻生活。建立社群是急不來的:

你不能急促地諦聽。

你不能急促地和哀哭的人同哭,或急促地和喜樂的人同樂。

許多人缺乏好朋友,原因很簡單,他們從未將建立社群視為高度優先。你無法急促地幫別人搬褥子。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褥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褥子

試想,這個癱子經過怎樣的努力,才交到這樣的一群朋友。

他必須克服自己不時產生的依賴感。我猜想他有時候會嫉妒朋友的獨立,因為他們相聚之後,除了他以外,大家都可以自己走路回家。有時候他必定在心裡暗自想望,如果他是他們當中的一個該有多好。當他必須在他們面前表示出需要援助的時候,必然也曾經擔心他們會怎樣看他。

讓別人抬你的褥子,是自暴其短的時刻。當別人抬你的褥子,他看到你的弱點。若不小心鬆了手,還會使你受傷。

這群朋友有份共同的默契:信任對方、不怕自暴其短;以及值得信賴的牢靠信實。這個褥子,按着社會標準來看,本來應該在他們之間成為一道巨大的鴻溝,但卻成為服事與接納的良機。這群人成為褥子團契。面對軟弱與需要,大家彼此關愛、接納,並且相互服事,這就是褥子團契。

這是攸關你我的真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褥子。假想這個褥子代表人的破碎與不完美。是我「不正常」的一面。是我最想隱藏起來的小小「瑕疵」標籤。不過惟有容許別人看到我們的褥子,彼此互相幫助,才有機會得着痊癒。每場有果效的匿名戒酒協會的聚會,都是褥子團契。健全的家庭與教會亦然。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褥子。

或許你的褥子是你似乎難以控制的脾氣。對最心愛的人,亂發脾氣。動輒破口大罵,而且知道事後必然會悔不當初,流下痛苦的眼淚。你的兒女有時面帶懼色的看着你。對於自己的怒氣迸發而出的樣子,你深感憎惡,不過你覺得已經失控,就如火山無法掌控裡面的岩漿。

或許你的褥子是懼怕。你向來愛聽果敢與有膽識的故事。你腦海中想象過上百幅的景象,你勇於冒險,並泰然自若地講述給身邊的那群流氓聽。不過事實上,當你做錯事,站在媽媽面前時,還是會雙手冒汗。

或許你的褥子是無法信賴別人,或需要掌控一切,或無法說出內心的話。或許你的褥子是個駭人聽聞的秘密,是你過去鑄成的大錯、至今仍感罪惡的。或許是壓倒性的挫敗感,或自卑感(覺得技不如人或自己相貌平凡),或孤寂感。

有些人窮一生之力,致力於「褥子管理」。他們佯裝自己沒有褥子,表現如此的健康、強壯,周遭人都認定他們去哪兒都不成問題。他們能夠看到別人的褥子,或甚至有「辨識他人褥子」的屬靈恩賜——但絕對不會展現出他們自己的褥子。他們首要的目標是在別人面前隱藏自己的破碎。如果這是你,你可能相當善於隱藏自己的褥子。或許你能說服每一個人,證明自己夠強健、有能力。但是你無法生活在社群中。

因此容我問你一個私人的問題:必要時,誰會幫你抬褥子?

  ──你會向誰顯出自己的軟弱與掙扎?
  ──你會請誰為你代禱?
  ──你會讓誰看到你的破碎?

范尼雲寫道,

沒有所謂理想的社群。社群是由許多人組合而成的,帶着所有成員的豐富多元,也有他們的軟弱窮乏,在當中人們彼此接納寬恕,彼此剖心置腹地深談。社群的基礎是人性與信任,更甚於完美。

如果要建立深邃的友誼,你無法總是扮演強者。有時候你必須讓別人來幫你拿褥子。
這就是這個聖經故事的內容。這群人結為朋友,需要不畏艱難的品格與決心。或許因為成員的軟弱之處是如此明顯,他們對自己的褥子也更直言不諱。他們克服萬難,形成小小的社群:褥子團契。

(本文摘自校園書房出版社新書《褥子團契》第三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聖經靈修版 創世紀22:1-10
2004: zt人的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