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池:儒家文化与和谐小镇 |
送交者: 三月梅 2008月10月31日13:51:12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回 答: 由 于 |
恢复儒家传统文化的努力早已有之,且褒贬不一。
安徽汤池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则将儒家思想带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明确提出用儒家思想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这不仅与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不谋而合,也是对儒家思想注重实用传统的一种呼应。 同时,汤池模式也为当下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儒家文化的复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45岁的张大树,一张黝黑而沧桑的脸,一身儒雅的唐装,两相映衬,给初次见面的人的感觉多少有些别扭。 张大树是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居民,现在位于该镇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文化中心)工程部工作。 走在汤池镇的街上,张大树会对每一个路过的人深深地鞠躬,谦和地说声“你好”,还会顺手捡起眼前的垃圾放进路边的垃圾桶。这时候,你会觉得他脸上的笑容和身上的唐装非常协调。 每天晚上回到家中,张大树会坚持给70多岁的父母洗脚,看到邻里闹纠纷,张大树会尽量过去调解,传播自己学到的传统伦理道德。 张大树是受到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影响的众多该镇居民之一,而以孝道为重点的传统伦理道德则是该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些受到儒家文化熏陶的居民又在影响着身边更多的人。 “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到来,使得汤池镇的和谐程度大大地提高了。” 儒家文化的积极推广者、汤池镇干疗所薛晓友所长说,“现在汤池的民风淳朴了,讲孝道、讲文明礼貌的多了,吵嘴打架、小偷小摸的少了,社会治安也比以前好多了。” 汤池镇位于安徽中部大别山区边缘,风景秀丽,公元前164年汉朝时因温泉而得名。 如今,这一拥有4.8万人口的古镇成为海内外众多儒家文化学习者心中的圣地,甚至是其他地方政府效仿的蓝本。 “在汤池,如果你对别人礼貌地鞠躬,不会有人认为你是韩国人或是日本人。”一位潘姓居民自豪地说。 而两年多以前文化中心的到来,对汤池来说多少有些意外和突然:小镇上的这一民办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的产生居然与联合国和平大会密不可分,关键推动者则是文化中心的创始人、主任,出生于汤池的净空法师。 契合“和谐社会” 81岁高龄的净空法师一直在全世界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和平的实现。他身兼澳大利亚净宗学院、澳大利亚格力菲斯大学、昆斯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印尼夏利西亚都拉回教大学等高校的院长、教授、荣誉博士,并以一生不建寺庙却潜心办教育而闻名。 净空法师曾先后10次被邀请参加联合国世界和平会议。 10次会议,历经30多年,净空法师发现,该会议始终“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少有能落实到实际行动的。 此间,净空法师共作了8次主题发言,每次都提出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可以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世界和平。 这一论题受到了各国专家、使者的赞许,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一理想很难实现。 净空法师于是明白,如果不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建立中华传统文化示范基地,并成功促成当地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不会有人相信的。 此前,净空法师曾经试图在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建立示范镇,但始终未能如愿,直到几年前回到故乡庐江汤池。 “我们县受到清末桐城派文化影响,民风朴实,尤其是汤池镇。这一传统文化基础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主管文化中心工作的巢湖市(庐江县属于巢湖市)汤池镇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莫申伟说,“再加上县领导高度重视,汤池镇最终成为了用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的试点镇。” “更大的背景则是恰逢党中央先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八荣八耻。”文化中心副主任倪敏达认为,“这些执政理念是没有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政府所难以提出的。而在我们看来,八荣八耻更是与传统伦理道德高度契合。于是这一示范镇落户中国就显得水到渠成。” 2004年底,文化中心在汤池镇奠基,马来西亚华侨赖居士捐助了约8000万人民币,建成了现代化的教学场馆。来自海内外的志愿者进驻中心,以教授《弟子规》等儒家经典入手,试图使汤池镇逐渐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 此前,国学、儒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风起云涌,读经运动也风行一时。但系统地将儒家经典用来改变现世,文化中心显然是第一个。 “儒学具有崇实黜虚的优良传统。孔子特别强调‘躬行’,强调学以致用,《论语》第一句就是‘学时而习之’。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不但要读书,而且要置身于实践之中,把所学的东西与改革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山东大学教授、《孔子研究》主编蔡德贵认为,“从国内方面来说,儒学在目前情况下的实用,就是要配合和谐社会的建设。” 国学大师陈寅恪也曾肯定中国文化的传统是“言道德,唯重实用,不究虚理。” 文化中心的努力显然与这一传统有更多的契合。 此间,净空法师曾提出一个“三年目标”:三年之后,达到汤池镇没有一起刑事案件,家家户户都能实践《弟子规》,都能讲《弟子规》。 《弟子规》是仅次于《三字经》的儒家经典启蒙读物。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结合家庭教育与生活编纂,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的。 给父母洗脚 张大树与文化中心的最早接触是通过文化中心免费发放的《弟子规》教学光盘。这时的他还在江苏昆山的一家台资企业上班。 “对我震动很大,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太少了,心里非常不安。”张大树说,“之前从来没有人教育过我要遵守五伦关系,要孝敬父母。” “社会风气败坏、物欲横流、见利忘义、离婚率节节攀升、青少年犯罪手段令人触目惊心。种种社会悖逆乱象的产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近百年来,人类普遍疏忽了伦理道德教育。”文化中心的训导长蔡礼旭说。 来自台湾的蔡礼旭是众多镇民景仰的对象,也是文化中心的灵魂人物之一。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关系在文化中心的教学中被赋予极高的地位。 张大树最终辞掉工作,回到故乡,侍奉70多岁的父母,同时进入文化中心学习《弟子规》。而他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洗脚。 “我都快50岁的人了,给父母亲洗脚实在有些丢不下面子。”张大树笑着说,“真要做,连父母都不好意思。父亲说,你就对文化中心的老师说你帮我洗过了。” 张大树说,那不行,圣贤教育我们不能说谎。再说,我学习圣贤文化也需要你的配合,父亲只好勉强同意。 “当父亲把脚放到盆里的时候,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脚上满是风口子、老茧子,像树皮一样很难清理,简直不能看。”张大树说。 40多岁的儿子给自己洗脚,受宠若惊的父亲还是感到有些不自在。 “时间长了父亲自然而然就放松了。每天晚上我们一边洗脚一边聊天,再给脚底做些按摩,现在一天不洗父亲就会感到难受。我母亲的脚骨质增生,每天一边洗脚一边按摩,她也舒服多了。” 受到伦理道德教育的并非张大树一人。 “文化中心在中小学甚至农户家里举办各种《弟子规》培训班,用传统道德教育净化汤池。”薛所长说,“再加上敬老尊贤茶话会,年终孝亲祭祖,结合相关节日表彰好媳妇、好婆婆、模范青年、好儿童、孝子孝女等各种道德文化活动,传统道德逐渐渗透到了镇民们心中。” 绿色课堂被当地镇民津津乐道:该镇马槽河畔的树林里,一到开课的晚上,就会有三四百甚至七百多村民聚集在这里,与文化中心的老师们一起学习儒家典籍。 文化中心还走村入户,每周两次分赴全镇的13个行政村,利用农闲时间与农民接触,教授《弟子规》和传统礼仪。 而汤池镇的老政府办公楼也被文化中心用来开办镇民学校、快乐老人俱乐部等等,为儿童、家长开办编织、音乐、书法、篆刻等才艺班以及《弟子规》学习班。 “现在一到过年,四面八方的乡亲就会自动地涌向文化中心,学习《弟子规》。”薛所长说。 《弟子规》的普及之外,文化中心老师的身体力行,则被认为是改变像张大树这样普通镇民的关键因素。 “比如教育老百姓注意环境卫生,文化中心的老师就会穿着‘和谐马甲’上街捡垃圾。”薛晓友所长说,“起初老百姓不理解,都说,就凭你们几个老师捡,能有什么效果?看你们能坚持几天。而现在你再看汤池干净整洁的街道,已经很难找到垃圾。” 薛晓友说着拿出了一个印着“和谐社会,礼仪之邦”的“和谐马甲”。 从捡垃圾开始 张大树也曾经穿着这样的马甲和文化中心的老师、义工们一起上街捡垃圾。那时候的汤池街道上垃圾随处可见,路边的店铺、停下来的车辆都习惯了把垃圾往街道上丢。 张大树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上街捡垃圾是2006年12月25日下午。那天文化中心的皮晓琨老师带着他去看望该镇居民,路上看到垃圾就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张大树实在不好意思站在一旁看着,也就动手捡了。 “刚开始捡垃圾感觉好丑,那腰啊,真是弯不下来。”张大树回忆,“我在汤池开过布庄,生意不错,也是小有名气的。” 和老师们一样,张大树的行为刚开始并未得到居民的理解。有人打趣说:张老板,你学好啦!有人说,张老板你在捡黄金啊! “我说我捡的不是黄金,是汤池人的道德。如果每个人都不丢垃圾,都来捡垃圾,就不需要这么多老师来为我们服务了。” 有人说:“来,我这里有垃圾,你过来捡一下。” “我比你岁数还大,你家门口的垃圾喊我来捡。同样是汤池人,我都为你丢脸!” 张大树憋了很久没忍住,站在街上就骂开了。 “张老师(文化中心称所有的学员为老师)!我们不是纠察队,可不能骂人啊!”皮晓琨开导他。 有一户人家经常在门口丢垃圾,张大树就经常去他家门口捡。 “第一趟去,他看我来了就拿话讽刺我,我忍着。第二趟去,他就不好意思说了,默默地望着我。到后来,不等我去,他自己主动就把垃圾清理干净了。” 就这样,张大树一直坚持在自己负责的军二路上义务捡垃圾。 “刚开始垃圾实在太多,每天都能拉好几车。许多塑料袋和一次性纸杯被泥巴压在底下,清理很久才会慢慢露出来。”张大树说,“捡了一个礼拜,根本看不出来前后有什么区别。” 军二路是很多中巴车的停靠点。以前中巴车一停车,就会把车上的垃圾直接扫到地上。 张大树就一次一次地清理中巴车扫到路面上的垃圾。次数多了,如今当地的中巴车会把车上的垃圾扫进垃圾袋,再丢进垃圾桶里。 20多天后,军二路上的垃圾才渐渐少了。 一个月后,变化出现了:张大树再到军二路上转来转去居然捡不到什么垃圾,只好早早地回去了。 “变化不只是在环境卫生上。镇上居民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 汤池镇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莫申伟说,“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大为改善,以至于各个村原有的民事调解员现在没事情干了。” 众多的事例被用来说明教育中心对该镇居民产生的影响: “汤池镇有个温泉泉眼,冬天出水很慢,但去打水的老百姓很多,一直非常混乱。而现在即使无人值守,打水的队伍也能自觉排队排出几十米,却没有一个人插队。现在镇上不论是买东西还是车辆运输,排队都已经成为了自觉的习惯。” 来自当地法院的数据似乎更能说明问题:与前一年相比,该镇2006年离婚率下降了48.5%。与此同时,派出所的数据表明,2006年该镇的刑事案件发案率也比去年下降了47%。 “家庭、社会的问题,在中国,道德二字就可以解决了。恢复伦常之道,家庭内部就可以和睦,而家庭内部的处世态度则会自然扩散到社会上,于是社会就和谐了。”蔡礼旭说。 汤池模式“走出去” 建设和谐汤池并非倪敏达和他的同事们唯一的任务,输出和谐则是他们更大的理想。 汤池成功的同时,文化中心举办各种老师培训班和企业界、文化界甚至公安系统培训班,并派出老师奔赴全国各地讲学,意图在更多的地方用传统文化创造和谐。 2007年7月17日,来自海南省监狱和劳教系统的40多名干警来到文化中心,参加为期7天的“构建和谐社会汤池示范镇——幸福人生讲座”。 约2000人报名参加了这次讲座,最终有700人得以参加。此前“幸福人生”讲座已经举办了十多期,旨在面向海内外华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海口监狱成为成功案例。他们已经将传统文化教育成功引入对服刑人员的改造中,帮助服刑人员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更好地驱除暴戾,恢复和谐。 “2006年上半年,海南省司法厅和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合作,进行传统文化进监狱的试点。在海口监狱取得成果后,2007年4月开始在各监狱铺开。”海口监狱副监狱长黄慈洲告诉《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现在我们已经由试点转入了示范,我这次带来培训的是我们监狱的业务骨干,包括监区长和医生。” 为推广传统文化,海南省监狱管理局专门编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选读》一书作为服刑人员的教材,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篇目。 “传统美德那‘润物细无声’的润泽心田的教化力度很快显现出来:昔日的顽劣无礼之徒,今日也把敬语、谦辞挂在嘴边,学会了鞠躬、致谢……动辄挥拳头、吹胡子、瞪眼睛的‘闹汉’也学会了‘言语忍,愤自泯’……服刑人员中,暴戾之气少了,祥和之气浓了,看书学习的多了,无所事事的少了。”海南省司法厅副厅长、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张发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说道。 对和谐感兴趣的不只是监狱,山东省庆云县政府显然有更强烈的愿望。 7月23日,庆云县的客人再次出现在文化中心。此前,他们已经至少来过了12次。他们希望能和文化中心合作,将庆云县建设成和谐社会示范县,并筹建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庆云书院。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在山东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审批、庆云县委县政府竭诚帮助,成立了以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民办学校——‘庆云书院’。 “正式开学时,将由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派讲师团授课,讲师团的教师由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教师组成,他们将全权负责所有课程。” 2007年7月初,庆云书院的一份招聘材料上写道。 对海外华人的培训也在筹划当中:8月初,文化中心将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机构签订协议,由教育中心派出师资队伍,在马来西亚全国所有的华文学校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此前的2006年10月9日,联合国纪念卫赛节活动的第三天,净空法师带领蔡礼旭等老师,应邀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示了汤池镇建设和谐社会的成果,就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及其运用等问题进行了两天的交流、汇报演讲与实践主题展览。国际代表团来汤池考察事宜也在磋商之中。 “192个国家的代表聆听了汤池的经验和成就,感到非常震惊。”蔡礼旭说。他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儒家文化不仅可以改变汤池,同样可以改变更多的地方,甚至带来世界的和平。 对话 蔡礼旭:学儒,而不是儒学 采访对象: 蔡礼旭,生于台湾,现任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训导长、中国地质大学外聘高级讲师、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高级讲师。 毕业于师范教育和信息专业,曾任小学教师,课余从事儿童经典教学。在教学中,有感于圣贤教育为人生首要教育,遂辞去公职,赴澳大利亚在净空法师主持的传统文化学习班进修。其间,认识了台湾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传统文化推广者杨淑芬,之后又受教于台湾著名国学大师徐醒民,专精研修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2003年随杨淑芬老师在大陆推广传统文化,被派至海南,其演讲影响越来越大。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在国内许多省市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等地成功举办过300余场传统文化讲演,获得国学名家的高度赞赏和推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着手将他的演讲稿翻译成6种文字向全世界推荐。 记者:您最初在台湾从事教育的时候,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原因何在? 蔡礼旭:道德问题。孩子们的德行状况越来越差。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德行教育,不论是家庭、学校、社会都缺乏,以致孩子们没办法学到这些。 其实孩子们的本性都是好的。你透过婴儿房的玻璃窗看过去,看着婴儿们天真的眼神,你不会觉得某个婴儿长大了会成为罪犯,而是会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记者:于是您决心致力于德行教育? 蔡礼旭:知识分子应该对民族和时代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在下滑甚至堕落,你没看到还好,你如果看到了就不能无动于衷。社会是一个整体,风气不好是不会有人有幸福感的。 记者:您是否从小接受儒家经典教育? 蔡礼旭:我小时候书读得不多,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后来就受到老师的教导。 记者:您指的是净空法师和杨淑芬老师吗? 蔡礼旭:净空法师对儒、释、道三家达到了融通。而杨淑芬老师则是在台湾推广经典的鼻祖,至少有七八年了。她对民族文化的弘扬竭尽全力,不疲不厌。那种承担的气概让男士自叹弗如。 记者:还记得在海南的第一次演讲吗? 蔡礼旭:那次是针对小学老师的。我们有一些交流,和很多老师产生了共鸣,他们都很有爱心。现在的同仁中有好几位就是在那一次认识的。 记者:那时候很苦吗? 蔡礼旭:不觉得苦。苦乐在心中而不是环境。我骑着脚踏车送书,会了解路况,知道学生在哪里。一想到有200本书学生会读到,苦就不存在了。 记者:您现在也在台湾讲学吗?两岸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蔡礼旭:在台湾我只是个小学老师。去年10月份,我才开始在桃园县孔庙大成殿前,每月讲两天的课,推广传统文化。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家长们最关切的都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这没什么不同。 记者:您觉得您是一名现代儒士吗? 蔡礼旭:谈不上。我们是学儒,不是儒学,儒家文化我们是拿来身体力行的,而不是做研究。 记者:有人批评儒家教育会使人软弱、谨小慎微,您觉得呢? 蔡礼旭:不可能。勇不是匹夫之勇,是承担。为国家为民族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怎么会是软弱呢?(儒家思想)只是不和人起冲突。 记者:有人觉得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简直就是现代的桃花源。 蔡礼旭:我不觉得这里是桃花源。其实谁都可以做得到,没什么困难。 记者:您觉得现在推广传统文化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吗? 蔡礼旭: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德治国。中央对和谐的注重是非常有前瞻性和智慧的。国家领导人提出理念后,我们也就能够尽点心力了。 http://zhouzhouzhiguan.blog.sohu.com/98464100.html 蔡礼旭老师简介 蔡礼旭老师出生于台湾,曾任小学教师,课余从事儿童经典教学。在教学相长中,有感于圣贤教育为人生首要教育,遂辞去公职,远赴澳洲净宗学院研习传统文化,并师承儒学耆老徐醒民老师学习儒学。 2003年10月,于海南岛和杨淑芬老师一同创办「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讲教师。此后,在大陆各地为教师、家长、学生、企业人士和社会团体(包括大专院校、监狱等等)讲演。去年年底(2004年),在香港开办10天的「幸福人生讲座」,以德行教育为主要科目,更是获得热烈肯定。 摘自《百度百科》 蔡礼旭老师演讲目录: 1.《朱子治家格言》/海口/6集 2.中国文化/上海/2004.10.02/25集 3.中国文化/杭州/2004.10.09/30集 4.中国文化/汕头/2004.11.25/18集 5.弟子规与净宗修学/杭州/2004.10.13/3集 6.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香港/04.10.20/8 7.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香港/04.11.20/40 8.弟子规与往生西方的关系/香港/04.11.25/2集 9.落实弟子规/新加坡/04.12/11集 10.蔡老师讲故事/编辑/04.12/3集 11.细讲弟子规/台湾/2005.2.15/40集 12.认识弟子规/台湾/2005.2.26/3集 13.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澳州/2005.3.6/40集 14.幸?人生讲座/墨尔本/2005.3.15/4集 15.中国传统文化到悉尼/雪梨/2005.3.18/14集 16.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地质大学/2005.4/12集 17.[行]普贤行/上海菩提行文化/2005.4.25/8集 18.弟子规与净宗修学/台湾/2005.5.8/8集 19.落实普贤十愿/台湾/2005.5.7/4集 20.君仁臣忠/庐江/2005.6/5集 21.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北京/2005.6.14/10集 22.中国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大庆/05.7/14集 23.精彩人生从《弟子规》开始/巴黎/2005.6/16 24.幸福人生讲座(第一梯次)/台湾/2005.7/20集 25.幸福人生讲座(第二梯次)/台湾/2005.7/29 集 26.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台湾/2005.8/29集 27.幸福人生讲座(第四梯次)/台湾/2005.8/25集 28.历久弥新的生活教育/北大/2005.9.23/5集 29.古晋弟子规/马来西亚/2005.10.16/8集 30.吉隆坡幸福人生讲座/马来西亚/05.10.21/8集 31.开启仁爱幸福的大门/清华/2005.11.23/3集 32.传统文化与完善自我/邮电/2005.12.8/3集 33.君亲师/庐江/2005.12.29/1集 34.传统文化领航人生/清华/2005.12.09/3集 35.幸福在一念之间/庐江/2006.02.01/1集 36.伦理道德与社会安全/科技中心/06.03.19/1集 37.修身与医道/中医大学/06.03.21/3集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视频网上直播http://www.fodizi.com/fofa/list/303.htm 蔡老师讲课菁华录(节录) ◎ 做到后再说,是圣人。说了以后就能做到,是贤人。说了以后做不到,是骗人。 ◎ 白居易参访鸟窠禅师,请教说:「什么是佛法?」鸟窠禅师答曰:「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白居易言:「三岁小孩都知道。」鸟窠禅师笑答:「八十老翁做不得。」透过这个对话,我们可以体会其中的深意:学问重在力行。中国圣贤的经典是拿来自己照做的,这才是真功夫,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 ◎ 爱的反面是冷漠。自己要先关怀别人,尊重别人,主动付出后人生会有大的变化。 ◎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一个孩子从小对长辈不恭敬,长大会恭敬吗?人生的经历告诉我:有礼貌是人生的莫大助力。 ◎ 从真诚心里表露出的言行是不朽的。 ◎ 「为他人着想」是世间第一等学问。 ◎ 范仲淹家训:「圣哲人的后代,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是对不起祖宗。」同样,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承传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莫要等到50年后,美国的学者到我们的大学里,为我们讲授「什么是中国文化」。 ◎ 没有比不念亲恩、祖宗恩、师恩,更折损福报的了。祖先的教诲念念都在提携子孙后代。 ◎什么样的人才是中国人?是血统重要,还是思想观念重要?扪心自问,我们的脑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也许五十年后,会有一场国际诉讼:韩国人说:孔子是韩国人的祖先。中国人不答应。然而,审判官手头的证据确凿:韩国人突出的表现是孝养父母、礼敬他人。而中国年轻人崇尚的是把头发染成多种颜色,喜欢麦当劳、肯德基。 ◎中国文化可以救家庭、社会和全人类。当我们面对家庭、工作、社会等问题束手无策时,用我们的挚诚和信心,在中国文化中寻求解决方法,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必能走向幸福美满的人生。 ◎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明师的教导,我只有一个心念:如何落实在起心动念处,落实在日常生活里?从来没想过:这一条我做不到。 ◎文言文是祖先的恩泽。学习文言文的障碍不在外界,而在自心。 ◎我摸索了十多年的人生经验,不过是经典中的一、二句话。 ◎接触《弟子规》后,越学越感受到它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以至于在为兄友介绍时,不禁痛哭失声:为什么小时候没有人教我这些做人的道理?我绝不愿意下一代再走我的弯路。没有人会自甘堕落,只是没有机缘接受圣贤的教诲。 ◎对于中国文化,要深入学习,抓住根本,学圣贤人的存心。还需根据现实中的人、事、物环境,灵活运用,不能学呆。如果不用谦恭的态度向圣人学习,就随意妄加批评,那无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现今这个知识爆炸的环境中,对于学什么,要做出正确的抉择。书读得多,并不代表有智慧。「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何以中国文化在近百年来出现衰象?万法因缘生。衰象的因是读书人言行不一致,自己所作所为与圣贤教诲相背,缘是有人带头摧毁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光芒就是祖宗的庇荫,要想复兴中国文化,其因缘亦自可见矣。 ◎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在父子、夫妇、长幼、君臣、朋友五伦关系中,夫妇关系是核心,夫妇伦正,五伦都正。 ◎ 正常的五伦关系是靠仁义、道义、恩义、情义维系的。而现代人与人之间多以利害关系相交往。而当「利」转变成「害」时,会发生什么事情? ◎ 选择未来好伴侣的标准是什么?是「孝」!没有孝心的人,就是没有情义的人。「夫孝,德之本也。」 ◎ 判断未来好伴侣的标准是什么?爱的感觉是温暖的,爱的言语是正直的,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行为是成全的。 ◎ 夫妻白头偕老的箴言:「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将「他能为我做什么?」的心念,转变成「我能为他做什么?」地狱和天堂的区别只在一念之间。 ◎ 言教者讼,身教者从,最有效果的教育是身教。故,教儿、教女先教己。 ◎ 教孝从哪里下手?从日常生活点滴开始。 ◎ 「愛」是处处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 ◎ 为人子女,年幼时,很难在生计上帮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让父母担忧;长至成年,要尽心尽力养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 ◎十之八、九的犯罪青年来自于不和谐、不健全的家庭。 ◎根深不怕台风吹。对应社会污染的大风,要给孩子扎好传统文化的深根。 ◎觉者畏因,迷者畏果。面对人生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找原因,人生才能越活越明白。 ◎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今日世风日下、人心堕落至此,我们还等待什么? ◎社会风气的改善,绝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不要去求人生有一盘好棋。在祸福相依的人生中,哪有好棋和坏棋?只要有真智慧,任何棋都能下得很好。 ◎称赞别人也是学问,夸要夸对地方:称赞要顺着性德,不能顺着才华,否则容易增长对方的傲慢心。中国人对好人才的称谓是「德才兼备」。「德行」在前,「才能、知识」在后,顺序不能颠倒。 ◎对自己的毛病习气要赶尽杀绝,对待别人要厚道三分。 ◎ 宁为感动掉眼泪,不为伤心而落泪。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 人算不如天算,要依真理做事。 ◎ 《弟子规》是照妖镜,也是显圣镜。能做好《弟子规》的人值得跟随和交往。 ◎ 能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否则人生会失控。 ◎ 现代人的通病是急功近利,只看眼前。出现一系列如速医、速食、速婚、速耕等只顾「症状解」,不求「病因解」,亦不看长远利益及后果的行为。在忙、盲、茫中迷失人生的方向。 ◎ 现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不是真的提升了呢?冷静想一想,我们人类最大的、赖以生存的物质是什么?是地球!现在地球环境的退堕是有史以来最快速的时期:空气、水源、土壤的污染恶化日益加剧……每年地球上物种消失的速度是百年前的上万倍。如此发展下去,几十亿年成就的地球将在几百年的破坏中被摧毁。 ◎真正的环保,是时时替别人着想,替环境着想,替子孙后代着想。 ◎ 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天灾就少了;人与人和睦相处,人祸就少了。 ◎ 从网络带给孩子巨大的负面影响(杀、盗、淫、妄)来看,我们要对科技手段的利弊有清醒的判断力,不要未谋其利,先受其害。 ◎人生要在轻、重、缓、急中懂得取舍,这是人生的智慧。 |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