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丁丁家长
万维读者网 > 海 二 代 > 跟帖
三、孝敬父母的故事
送交者: 亦宛然 2015月09月29日09:55:58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二、知恩图报的故事亦宛然 于 2015-09-29 09:54:42
 


三、孝敬父母的故事



   前面介绍过,我的姥娘在妈妈17岁时就离开了她,姥爷是妈妈的25岁离世;我的奶奶在妈与爸结婚前已去世,爷爷的离世是爸妈婚后第五年。这四位我生命中最近最亲的人我一个都没见过(从未享受过姥娘姥爷爷爷奶奶的爱。人生四大缺憾),只有我哥哥见过爷爷与姥爷,而且非常短暂。因此关于妈妈孝敬父母的故事我所知甚少。



   不过,我听妈妈说过和见妈妈做过的两件事足以说明妈妈非常的孝顺。



1、发了霉的馍馍



故事发生在妈未婚前——1960年,一个大批大批人饿死的年份。



妈那会儿已经参加工作(1958年开始。18岁)。那一年,妈在祁县乔家大院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学习。在学习接近结束时,妈妈每天领到的馍馍就不吃了——攒下来,带回家给姥爷吃。



学习结束。妈妈将一大堆馍馍(具体量是多少,妈妈给我讲过,但我记不清了。反正是不少)卷入铺盖中往家带。那时没有交通工具,妈步行回家。路上,妈妈饿了时也没舍得吃一口馍馍。结果回到家中打开铺盖一看,馍馍已经发霉了。姥爷处理了处理就吃掉了。



这件事,多年前妈妈告我时,我就十分感动,并对妈妈充满了敬意。



2、姥爷的银元



我家有个相框,里面有三个人的照片:姥爷、爷爷、爷爷的爸爸(我们叫姥姥)。爸妈的另三位亲人:姥娘、奶奶、爷爷的妈妈都没照片留给我们。从我记事起,爸妈就把这几位亲人的照片、牌位供奉在一个干净、僻静的地方,初一、十五、逢年过节上香、供奉、礼拜。



那是爸妈学佛前。



90年妈学佛后,对亲人的孝心内容就丰富起来了:逢年过节的上香礼拜改成了天天。每天早晚上香、礼拜,每天早上和中午的饭前供佛,必定同时有亲人牌位前的一份。



更重要的是,妈妈知道了姥爷姥娘爷爷奶奶尚在轮回当中,知道了通过自己的学佛修行和回向功德可以继续为亲人尽孝心。



姥爷身前给了妈妈100块银元。妈妈一直舍不得用,一直珍藏着。学佛后,妈妈对这些银元的使用有了新的想法。



那是十六七年前了。



有一天,妈妈告诉了爸爸她的新想法:“这些银元是我爸辛辛苦苦攒下来的,我不花它们。供养到寺庙给我爸做功德吧。”



爸也学佛。想了想,表示支持。



但爸提了一点:



“给咱娃子们留几个吧。”



“不行,这是我爸的。我谁都不给。”妈妈一秒钟都没思考,这个回答就出来了。呵呵。



那天我和哥哥都在家。



哥哥说:“妈,这么稀罕的东西,我们都没见过,就给我们每人一两个呗。也算是我姥爷给我们的礼物呢。”



妈:“不行,不给你们。谁都不能花这个钱。”



我:“就每人一两个。大部分还是姥爷的嘛。”



妈:“不行。”



就是这样的对话,我们争取留几个做纪念,妈坚决不同意,反来复去。我们一直做妈妈的“思想工作”,妈妈就是不同意。非常坚定。



爸看到说服不了妈妈,改变了“策略”:



“要不,我花钱买你10个,娃子们每人2个。这10个银元的钱还是给你爸布施。”



“这个也不行。”



瞧妈妈多么坚决。呵呵。



爸爸继续努力:“银元的市场价是50块钱一个,我60块钱买你一个。买10个。行了吧?”



“不行。我早就发了愿了,我爸的钱,我一个都不花。我要花在爸妈身上。”



哈!平日对爸很是顺从的妈妈今天一改往日随顺他人形象,无论我们怎样劝说怎样做工作,妈是主意已定,“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当时对妈妈挺不理解的。妈妈太犟了,太固执了!每个娃子两个不多嘛,而且不是“给”,是“买”,买了的钱算作银元的“替身”一并布施寺庙,姥爷的银元等于一个都没少。这妈都不同意。



这事当天以我们的“失败”告终。



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来着,妈妈不知怎么“想通”了,接过了爸的600元钱,给了我们兄妹每人两个银元。



捧着这“来之不易”(呵呵)的两枚“袁大头”,心里特高兴,也特亲切。因为这是我从未见过面的亲爱的姥爷摸过的,我摸摸银元,好像就摸到了姥爷的手。



当年夏天,我和妈妈去代县峨口白云寺参加拜忏,妈妈把银元和600块钱交给了德静师父,并且写下了姥爷姥娘的名字:以此功德,回向我爸×××,我母×××早日解脱轮回之苦,往生极乐世界!



这就是姥爷的银元的故事。



这些年想起这件事情时,当时对妈妈的不理解转为了对她的深深的敬意和对自己的批评:是我幼稚,是我不懂事,体会不到妈妈对姥爷的那份殷殷孝心。佛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皆悉消灭。”——妈之所以一块银元都不愿给她的孩子们,哪怕用钱交换也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将姥爷姥娘辛苦积攒一辈子的钱“打了折扣”——打了折扣,就少了给姥娘姥爷做的功德;少了功德,那份帮助亲人解脱的力量就会减弱啊!我的妈妈,是多么爱她的双亲啊!!



补充一日记摘录:



198817



小时候,您就很懂事。虽然姥爷姥娘就您一个孩子,您享受着他们对您的爱怜,可您并不娇惯任性。每次有了好吃的,总舍不得自己独吃,总让姥爷姥娘先吃,或是给他们留下;有了零花钱,从不乱花,总是交给父母……



这是我在妈妈48岁生日那天写的一篇日记中的一段话。这里记录的妈妈小时候,是我上学那会儿妈妈讲给我听的。



补充这段日记的目的,是想说:我的妈妈,在她小时候便十分的懂事,十分的孝敬父母。



我爱我的妈妈。



3、妈对爷爷的孝心



关于这个,我所知的就更少了。听爸爸说,他们结婚后,妈一直在东社供销社工作,吃、住都在那里,而爷爷住在西社村。条件的限制,加之爷爷身体尚好,因此,妈对爷爷没有朝夕侍奉过。但,妈妈总是尽心竭力的做着她该做的一切。



爸那天给我讲了一件事。



1963年,爷爷病重。似乎要不久于人世了。



妈急急忙忙准备着爷爷的后事。



有一天,妈对爸说:“咱爸的衣服做好了,咱妈的衣服也全部做好了。”



我问爸:“奶奶已经去世,还做什么衣服呢?”



“你爷爷去世后要与你奶奶合葬。就需要重新给你奶奶做新衣服。”



哦。



“咱爸的衣服都做好了”——这句话听着轻松,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



因为,那时候的衣服哪有买的呀!全是做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大大小小,都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那时,妈在供销社上班,从早忙到晚,从未有一天的休息日。爸、妈、姥爷、爷爷四个人的衣服都是妈妈利用晚上的时间缝制的。试想一下,两个老人的入棺衣服加起来最少得有十件,那得妈妈拖着劳累一天的身子,坐在煤油灯下,牺牲多少睡眠,熬多少夜才能做出来啊!



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半夜醒来,还看到妈妈在煤油灯下做针线。



“妈妈,睡吧!”



“嗯。我娃快睡。妈妈一会儿就睡。”



再醒来,妈妈依然在煤油灯下……



这幅情景,宛如昨日,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西风东渐:可爱的Cooper
2013: 范儿352——废除ERB(New York):恒心
2011: 温妮燕:生两个还是生三个
2011: 乐维: 从美国学校教洗碗想到的
2010: 宝宝最需要的朋友都有哪些?
2010: 宝宝撕书,聪明妈妈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