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求积极进取,对所得知足常乐, |
送交者: Box 2009月05月11日18:12:08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回 答: 我自己是知足长乐的一类,可是 由 jty 于 2009-05-11 16:30:16 |
这样的人生最好,进有所乐,退亦有所乐,经得起人生波澜和起伏。这方面苏东坡
做得不错。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至湖北黄州做团练副使,俸禄微薄无法养家, 他便在黄州城外的东坡上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苏东坡一生三起三落,后 来又贬至岭南荒蛮之地惠州,他居然作诗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再贬到海南这样的海角天涯,他照样乐观开朗,一面自食其力,一面为当地的学子 开蒙。所以“退一步”是一种豁达的襟怀,人生有可为之境与不可为之境,遇到不 可为之境,豁达的精神就特别重要。 其实每一代人的人生经历,都是可以分享的宝贵财富。代与代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后辈对前辈人生经历的理解会有程度上的差异,但不至于绝然无益或 不可思议。更何况基本人性恒古不变,正是这一点而使得人类经验能够积累、人类 文化得以承传;也正是因为人性永恒,我们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还能够感受和理解 屈原《离骚》和荷马史诗。 过分夸大世代之间的差异性,是美国文化的糟粕。这里面有移民文化的背景,也有 杜威哲学的影响。事实上只要有文化存在,有知识和教育存在,人就活在历史之中。 代与代之间的关系、代与代之间的情感也是如此,理解和沟通一定是个双向的东西, 理解不应该片面理解成父母对孩子理解,孩子除了理解他自己的世界,还应该理解 父母的世界,也就是说,一个既能理解过去又能理解现在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 成熟的人。 .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7: | 很多意见很中肯,非常感谢! | |
2007: | 夹在父母和老公之间 | |
2006: | 好爸爸胜过100个教师 | |
2006: | 聊聊打屁股 | |
2005: | 介绍俄国作家契柯夫 | |
2005: | 契诃夫:万卡 | |
2004: | 致奉《哈佛女孩》为圣经的父母的一封公 | |
2004: | 经典就真的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