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c1a2n3a:昨天一個電話後的思考
送交者: c1a2n3a 2005年07月14日18:01:27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這幾天罈子裡的氣氛真濃,讓人慾罷不能。又高興,又遺憾,不知道要錯過多少好帖了。

昨天寫完給A-Mami的帖子,電話鈴就響了,原來是LP的一個好朋友,已經有一年沒通話了。很利落的一個女性,和我也很能聊得來。因為老婆已經休息了,我就跟她聊了起來。一年沒聊了,以為這個電話會和以前一樣很愉快。幾分鐘以後,她話題一轉,突然聲音由優美變為高亢,對我進行了極為激烈的教育,足足一個多小時。我當時全懵了,無數次得想結束這個話題,全是枉費心機。等到終於放下電話的時候,腦子裡一片空白,怎麼也不能把她和以前聯繫到一起。所以寫基礎(四)的時候,勉強寫了幾段就停了。

總以為人是不會變的,可事實擺在那裡。由此突然想到,我們很多人不是也是默認生活也會這樣不變的而且理所應當的越來越好麼?所以破個例,再寫一篇大方向。

這裡的父母都是國內的精英,靠自己的能力在這裡打出了自己的天地,很多人也不同程度上接受了這裡的教育觀念,讓孩子自由發展—隱含的默認,就是覺得孩子們長大後的環境和現在一樣或者更好。其實恰恰相反,現在的孩子們長大後的生存環境要比現在惡劣的多。這點是我從與國際貿易相關的工作中得到的強烈的感受。

以前,包括我們這代人,競爭一般是國內(無論是哪個國家)公民之間的競爭,所以,
所在國的條件就是決定因素。比如在美國,總體環境好,所以無論什麼檔次的人總會比很多國家的同檔次甚至是更高檔次的人生活得要好,而且後者明明知道這點,卻無能為力。但是隨着國際化浪潮越來越普遍化,原先不存在競爭的這兩類人之間也開始競爭了。而且,因為其他國家的機會少,高能低位的人非常多(比如在中國),所以這些發達國家中的同檔次的人根本就是處於絕對劣勢的。

在美國,由於科技以及教育軟硬件方面的優勢,頂尖人才的培育環境的優勢還會保持幾十年。而頂尖以下,則會越來越處於劣勢。也就是說因為先天的缺陷,其他國家的頂尖人才,短時間內還不能和這裡競爭;但是,那些比如靠玩兒就能玩出名堂的地方(先不提這種機會的大小),這裡有一個人,中國就有至少有十個人(還沒算印度)等着。而且中國人的聰明(我以後會具體寫)我可是在工作中領教了無數次,這裡的abc一對一已經是極為困難了,更不用說是一對十了。

十幾年以後的西方國家不可避免的趨勢就是,中產的比例越來越小,而且越來越像是到達頂層之前的過渡,頂層會比現在多,更多的會是中產以下。

就像土豆說的,不應該說的細到連具體該怎麼做都要講清楚了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為人之母——寫在兒子上大學前夕”
2004: 美國最聰明的學生還是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