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沒本事的人不敢學醫
【多倫多信息港】現任北京維世達診所總經理的劉常平曾獲美國衛生管理和金融學MBA學位,並在美國和香港從事過多年的醫院管理工作。對於中美醫界及兩國醫生間的巨大差異,他有着強烈的個人感受與太多的感慨。在西方,良好的醫德傳統和整個社會對醫生的尊重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正是我們目前所極其匱乏的。為此,記者日前走訪了劉常平先生,請他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這個話題。以下是訪談的主要內容。
我們的醫生知識面太窄
在美國,一般學生大學畢業工作幾年,再進醫科學院學習4年,其中3年是基礎課,1年是臨床課程,拿到了證書,有了醫學博士學位,然後根據選擇的專業再做3-6年的住院醫師,前後學習實踐7-10年時間,這還不包括他以前學的大學本科或醫學預科(相當於大學本科)。我們協和醫學院的8年學制,就是從建校早期西方的學制延續下來的。
國內學生高中畢業就可以報考醫學院校,女性比較多。醫學是個比較有特點、相對狹窄的一個行業,有很多學生不喜歡文科,也不喜歡理科,最後選擇了做醫生。對醫生的理解一般是,有一顆溫良恭儉讓的心就可以了。像我朋友的女兒,高中畢業了,文理科都不喜歡,數學也不好,學醫吧,於是她就學醫了。不少學生是這樣上醫學院的,生源質量一般,並非應屆考生中的尖子,錄取標準也不高,而且高中畢業就上醫學院。醫學院多數是5年制,像協和醫學院這樣學6年、7年、8 年的不多。
我們培養醫生的時間太短,知識面太窄,社會實踐不夠,不注意也不善於與人溝通。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很單一的,需要學好的功課,就是三大部分:基礎理論、應用基礎、臨床課。缺少科學門類基礎,缺少數理基礎,更沒有人文方面的教育。有些醫學院開始注意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學生的知識太單一,不能是學醫的就只學醫,除了專業知識其他都不懂。”現在很多醫學院開始和綜合類大學合併,原因之一就是已經意識到這樣下去,路子會越走越窄。
在美國,沒本事的人不敢學醫
美國對選擇醫學院的學生是非常嚴格的,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報考。醫學院招收學生除了基礎和專業知識外,要看學生知識的全面性,還對學生有人文學科方面的要求。學生的來源要有配比,一個班的學生除了醫學預科生外,還有學理工的,學文科的,學生物的。他們要求生源知識的全面和多樣。這樣使學生在學習期間有一個相互學習多種知識的環境,以及訓練未來的醫生與各種背景的人的互動交流、切磋提高。
我有一個同學在杜克大學做了好幾年教授,覺得缺乏挑戰性,又重新回到醫學院學醫。他過去學生理學時,成績很好,經常比同修一門課的醫科學生考得更好。他認為:“既然我比他們出色,我為什麼不做醫生!”後來他成了一個了不起的胸外科醫生,很有建樹,掙的錢自然更多了。可見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和多樣化是人材成長非常重要的條件,美國醫學院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知識交融造就了很多全面性人才。這樣培養出來的醫生日後在美國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是很高的,而這又進一步促成了報考醫學院的激烈競爭。在美國,沒有本事的人是不敢考醫學院校的。
國內醫生的後代不願當醫生
醫生這一職業在西方是非常崇高、非常令人仰慕的,在社會上的地位非常高。他們受到的教育和訓練也是非常高的,醫生(Doctor)就是博士。
在美國選拔醫生是很嚴格的,挑出來的人的素質不錯,所以他們能夠得到社會尊重,與之俱來的是經濟上的地位也很高。選擇做醫生的人,多有愛心,天性善解人意。他們的職業是建立在與人溝通和合作的基礎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衝突和敵對(例如警察)的基礎上。通常他們都很自尊。作為醫生,他們也很自信。
醫生被患者送上法庭,成為被告,是很尷尬和痛苦的。他成了被告,專業能力受到懷疑,賴以生存的職業基礎被人家否定了,這種心態是很難受的。所以我更多地強調對醫生的理解。現在社會上有一股風氣,動不動就告醫生,告醫院。我覺得我們特別需要理解和肯定我們中國醫生。他們所處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是很低的,跟國外的同行比較差太遠了,可是他們對於整個社會的貢獻並不比國外的同行差哪兒去!還很辛苦!
今年4月國內召開的慶祝“醫師法”三周年大會,一時成了醫生們的訴苦會,醫生被打、被殺、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等典型例子就不說了。與會報告的一項調查表明:醫生的後代願意從事父母職業的,不足兩成,絕大多數不願繼承父母的職業做醫生。這種狀況再持續下去,會影響到我們醫學界後繼人才的素質。而在美國則反過來,估計八成的醫生後代願意做醫生,只是他們的孩子可能會說:“我沒有我父親那樣的本事,進不了醫學院。”在西方醫生最受人尊重,又能掙大錢,誰不想做啊!
美國醫生個個是社會活動家
美國醫學院培養醫生首要的一點就是醫生要善於與人溝通,要有同情心和合作精神,特別注重和患者的溝通。
這裡講一個有關西方醫生的笑話:在一所精神病院裡,一個病人拿一本厚厚的書給他的主治醫生看,說:“Doctor,我的劇本終於出版了。”那位Doctor親切地對他說:“恭喜你,只是你劇本中出場的人物是不是太多了點?”
如果是中國醫生,他可能就會很嚴肅地說:“你快把那本電話簿給我放回去!”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很能證明西方醫生的睿智與幽默,他們非常善於與人溝通。
醫生的工作基礎就是和患者溝通和合作。不是你手中的刀子(手術刀),不是你手中的處方權,那只是直接的工具而已。更重要的是你具備與患者溝通、贏得患者配合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這些經驗從哪裡來?是從你的學識、從你所受的訓練中來。美國培養醫生的重點之一就是培養醫生與社會的交際和合作能力。
中國的住院醫生和美國的住院醫生相比,成熟性和工作能力相差甚遠。當了醫生什麼事還得向領導請示,諸如此類的事在我們醫院屢見不鮮。你把美國醫生叫來,個個都是社會活動家,能侃能吹,而且思維非常嚴謹。他們做人也很嚴謹,人品一般都不錯。
你是協和的博士又怎樣
在上個世紀50年代,醫生是非常受人尊重的。可是現在醫生越來越不受尊重。為什麼?經濟地位低了,沒有人瞧得起你。說直白一點,你掙不到幾個錢哪!協和的博士又怎樣?
我認識一個賣藥的人,文化程度不高,以前是維修醫療設備的工人。他下海了,賣藥,現在成了一家什麼醫藥公司的中國總代理,掙了很多錢,有幾個跟班,幾部車,一二十個夥計。現在這種例子太多了。你協和的博士在他眼裡算老幾呀?照這樣發展下去,今後誰也不願意學醫,誰學醫誰就是傻瓜了。
有很多本來很有前途的醫生,為了錢放棄自己的職業,跑去賣醫療儀器設備,做醫藥代表了,很可惜。關鍵是社會導向有問題。醫生的社會、經濟待遇太低。有些醫生吃回扣,收紅包,其實這些醫生本來是有職業準則的,但是在賣藥的比行醫的掙錢更多、更受羨慕的環境中,有些醫生的心態自然失衡,偏離了醫德準則,其實他們心裡是明白的。
我曾經和一個大醫院的主任一塊吃飯,他接到一個醫藥代表的電話:“張主任啊,這個藥你下個月一定要用到20箱……”你讓一個大夫用20箱藥,這是一個什麼指標啊?這位主任最後有沒有用到20箱,我不知道,但我不樂觀。如果是這樣,結果無疑是很糟糕的,既浪費個人、國家的錢財,又讓患者受到傷害。
靠硬性條文逼人就範是不行的
我們要給醫生提供生存發展的空間,正道在哪兒?需要給他們指出來。他們也想進步,也想發展。一些做小生意的人都慢慢富裕起來了,他們也應該富裕起來。他們很多是碩士、博士,國家培養了他們那麼多年,花了那麼多年去學習,他們不能沒有機會進步,沒有機會先富裕起來。你首先應該給他們提供一個大的政策環境,在關心、愛護、支持的基礎上嚴格要求。
比如在醫療事故的“舉證倒置”問題上,我們要求醫務人員在醫療行為上首先從患者的利益出發,但同時對醫生也要有公正的支持和保護。這樣才能有基礎被他們接受啊。如果他們沒有把規範化為行動,自覺形成一種自律行為,那規範豈不就是一紙空文?醫療行業還是我們國家少數幾個還沒有完全放開的行業,對於99%的醫務工作者來講,還沒有選擇去不同性質機構工作的可能性(比如外資企業、公司)。既無發展,也不能流動,很無奈!
醫生的待遇應該提高。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醫療管理、業務水平提上去,沒有這一點,光靠一些硬性的條文來約束他們,逼他們就範,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現狀。
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文化
在西方大家都願意做醫生,首先是經濟上的動因。美國醫生屬於最高收入階層。一個普通醫生一年掙十幾萬美元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好一些的醫生,一年收入二三十萬,小菜兒!收入高達幾十萬的也有。在美國一般家庭平均收入還不到4萬美金的情況下,這是很高、很誘人的。美國社會對醫生尊重,是認為他們的學識是一般人達不到的,所以給予他們很高的經濟回報和社會地位。他們生活上十分優越,感覺上很好,所以他們十分自律,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經常做有益的事情,熱衷於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Doctor是很有威信的人,有些事情只要Doctor說句話,別人就會聽。在美國,醫生還是個特權階層,比如某個機構、某個辦公室,一般不讓人進,但是如果你告訴他你是Doctor某某某,他很可能就讓你進去了。久而久之,形成了較好的醫德傳統和整個社會對醫生極其尊重這樣一種文化。有些人甚至將醫生視為美國社會行為規範的楷模。
多倫多信息港】2005年4月至10月,我隨山東省中青年幹部赴美培訓團到美國康涅狄格州中央州立大學接受了為期半年的行政與經濟管理培訓,並擔任培訓團的團長和臨時黨支部書記。半年的課堂學習、社會考察和在美國政府部門的跟班實習,不僅為我提供了一種以更加直觀的方式接近和深入考察美國的機會,而且促使我更多地不斷地去思考所看到和所經歷的一切,更加深刻地了解美國、體驗美國、感悟美國。
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改革和發展,既要善於學習借鑑他人,又必須立足本國國情,立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探索一條適合本國實際的發展道路。對於正在崛起中的中國,一切從實際出發,不照搬照抄,不脫離實際,堅持走自己的路,更是至關重要的。對於美國先進的經驗,也應一分為二,有些雖然很適合美國,但不一定適合中國;對於其存在的問題和弊端,也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清醒的認識,使我們在國際競爭中能夠知己知彼,占據主動。這半年間,我在感受到中國與美國多方面差距的同時,也更深刻地認識到我們在許多方面的獨特優勢,或曰比較優勢,使我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充滿信心。
本文既不是要否定美國的成功,也不是要“批美”,只是變換一個角度,提醒世人美國同樣也存有他自身的問題,因為本部文稿的大前提就是“我所看到的美國發達與繁榮的另一面”。
美國的社會階層
富人窮人都好過,中產階級最艱辛
美國的財富遊戲規則就是讓大多數人永遠富不起來。目前美國1%的超級富豪占有全國財富總數的40%,而20%的最低收入者僅占全國財產的5%左右。與美國的富人相比,窮人的日子雖然相對貧寒一些,但由於有較為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窮人只要有合法身份,即使不工作也可以維持日常生計。所以,與我們通常的理解不同,在美國日子最艱辛、生活壓力最大的並不是窮人,而是占美國總人口80%左右的中產階級。目前,中產階級的貧困化日益引起美國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美國,根據家庭收入的高低,可以分為三個明顯的階層:富人、窮人和中產階級。一般將年收入在3萬到幾十萬美元之間的家庭視為中產階級,低於3萬美元的為窮人階級。與我們通常的理解不同,在美國日子最艱辛、生活壓力最大的並不是窮人,而是占美國總人口80%左右的中產階級。目前,中產階級的貧困化日益引起美國社會的廣泛關注。
美國是世界上富豪最多的國家,的確是富人們的天堂和樂園。一位超級富豪一年的收入可能是美國總統幾百年的收入,更可能是一個職工幾千年的收入。目前美國1%的超級富豪占有全國財富總數的40%,而20%的最低收入者僅占全國財產的5%左右。普通美國人一般不易見到這些超級富豪,但卻很容易感到他們的存在,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實在驚人。超級富豪一般都擁有多處超級豪宅,他們中的許多人買下了一座山、一個島嶼,在風光秀麗的景區和美麗的海濱都能看到富人們連片的豪宅和山莊。他們都雇有私人保鏢和別墅警衛,常常一到周末就一家人開着豪華遊艇或私人飛機去旅遊度假,生活上隨心所欲,極盡豪奢。有意思的是,與大多數美國人一樣,富人們也愛過負債生活。僅2001年一年,富人家庭所借的債務總額就高達3460億美元。但與普通人負債原因不同,這些富人欠債是為了掙更多的錢,他們大多把這部分資金投入到了房地產、債券、期貨、股票等容易使自己“坐莊”操控的領域。
美國富翁的另一個特點是熱衷於社會捐贈,他們認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據美國《時代周刊》報道,2002年美國人捐贈金額達1900億美元,占全國生產總值的2.1%。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將財富的60%捐給了慈善機構;世界第二號富豪巴菲特只留200萬美元給兒子,其餘的300多億美元全部捐給了社會。這除了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外,更因為美國的稅法通過社會公益捐贈給富人提供了一個合法避稅的機會。如果富人把大量遺產作社會公益捐贈,可為後人省下一大筆遺產稅,這也是美國富人熱衷慈善與社會公益捐贈的原因之一。美國是世界上遺產稅最嚴格的國家,並實行超額累進稅率,遺產數額越大,稅率就越高,最低稅率為18%,最高可達50%。如果一個人要繼承一筆1000萬美元的遺產,要先期繳納500萬美元的遺產稅,然後才能合法繼承1000萬美元的遺產。很多人由於先期拿不起如此巨額的稅款,所以就乾脆把財產捐贈給社會了。
美國也並非處處都是美麗的花園,各地既有豪宅林立的富人區,也有陳舊破爛的窮人區。目前美國大約有3700萬窮人,占總人口的12.7%,他們大部分是少數族裔,受教育程度低,從事一些低收入行業。與美國的富人相比,窮人的日子雖然相對貧寒一些,但由於有較為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窮人只要有合法身份,即使不工作也可以維持日常生計。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貧窮”應該是缺吃少穿、沒有基本住所的人,但實際上處於這種狀態的窮人在美國很少。美國人口普查局定義的3700萬“窮人”中展示的卻是另一種景觀:他們不僅有足夠的食品,還擁有汽車、彩電、冰箱、洗衣機、電烤箱等。根據美國的社會福利制度,窮人每月可領到生活補助,孩子上公立學校,從小學到中學可免費學習、免費就餐,嬰兒可免費得到嬰兒食品等等,可以說窮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養活。有位領取福利金的窮人朋友告訴我,他一家三口每月可獲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補助、300多美元的現金和食品券,冬天還有暖氣補貼,電話費又不用花錢,各項加起來有1000多美元,可以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開銷。如果再多生幾個孩子,還可以多得一些補助。美國富人可以買豪華車,窮人則買二手車,一兩千美元也可以買輛說的過去的轎車。富人們住山莊別墅,窮人們則住廉價的出租屋。窮人住的公寓和小區髒、亂、差,一看就知道是窮人住的地方。窮人們如果自己動手做飯,吃飯也不是太昂貴。如果不講究,也可以買一些大清倉甩賣的電器和家具。在馬路邊撿來一些雖然舊但是還能用的家用電器之類。然而,光靠給窮人撒錢並不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滿足。享受高福利政策待遇的窮人是對美國政府抱怨最多、對現實最不滿的群體之一,因為他們的社會地位很低,生活只能說是過得去,孩子也難以享受高等教育。人們也總是抨擊美國的福利制度正在製造“懶人經濟”,高福利政策已是越來越難走下去了。
美國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市民社會,中產階級占總人口的80%左右。有人說,中產階層是美國社會的“脊梁”,若這根“脊梁”被折斷,美國社會將走向毀滅。根據美國數所大學聯合進行的調查顯示,在1969年美國中產階級勞動力為56%,但30年後這一比率下降到39%。美國學者認為,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當代美國龐大的中產階級已經分裂為三股:第一股是在經濟大蕭條和二戰期間出生,在美國有史以來經濟最繁榮的黃金年代成長成家,親身經歷了美國夢,現已垂垂老矣的傳統中產階級;第二股是他們的子女,這些人在舒適的環境中成長,在越戰鬧得最厲害的60年代成年,大多數仍秉持舊式的中產階級價值觀;第三股是現在才成年的艱辛焦慮的一代,他們比上兩代人更難找到以及保住好的工作,他們發現自己可能是第一代生活比不上父輩的美國人。如果說最初的中產階級是搭乘火車一路平安無事地抵達目的地的話,那麼新的中產階級似乎是被困在巴士上,在同一條路線上辛苦地來回奔波。中產階級的貧困化正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復興中產階級你想想,假如你處於這樣的地位,自然也會有自律要求。這絕對不像國內一些小醫院或鄉級衛生院的醫生,衣冠不整,工作服骯髒不堪,對患者的態度是:你愛看不看。或者一遇到什麼事就找領導,不大懂得與外界溝通,碰到官司就更無奈,造成了不少醫患矛盾的激化。
在國內,醫生被患者打罵或成為被告,醫生的權威性被否定,經濟和社會地位不高,對自己賴以生存的職業失去信心,導致心理上和行為上的異化,以敵對的態度來面對患者……這是很可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