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送交者: 善良的小灰狼 2010年05月25日00:32:2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研究證明:學習能力的50%是人生頭4年發展起來的,這期間嬰兒大腦能完成大約50%腦細胞鏈接,這是終生學習的基礎。

  小荷聽了一陣賽琳.狄昂的歌,問道:當歌星必須唱自己的歌嗎?

  爸爸答道:有時也不一定,不過要想真正出類拔萃就要會編會唱。

  小荷露出了沉思的神態。

  回到家裡,小荷編了一首歌哼唱起來。歌詞大意是:我在廚房洗碗,看見一隻小鳥,落在變黃了的樹葉上。

  詞很簡單,但曲調婉轉優美。

  前兩天老師跟荷媽說:你的孩子很超群(She is a special child)。姥姥認為這是對姥姥教育理念的肯定,急於拿出來與大家分享,讓每一位讀姥姥文章的爸媽都培養出卓越超群的孩子。

  首先,姥姥的教育方法有立竿見影效果,小荷的行為很讓大人省心,這孩子沒出現過兩歲叛逆期,從不發脾氣、撒潑、犯急,這該給爸媽省了多少煩惱,又減少了幾多因孩子行為不良所引伸出的家庭不和。其次,strong mind, strong body(頭腦堅強的人身體堅強),小荷心情好所以健康好很少生病,這又省了大人多少辛苦。

非常幸運的是,荷爸是位真正的大丈夫,他聽俺娘們兒的話
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也包括小荷的話),不論姥姥傳遞什麼理念,媽媽必照做並傳遞給荷爸,荷爸必照做。不過,這只是荷爸的一小部分貢獻,更大的貢獻在下面:

  從小荷剛會坐開始,荷爸就愛摟着小荷一起聽音樂:有經典,有搖滾,有歌唱。可以想象父女二人蜷坐一起的樣子是多麼幽默,小荷在爸爸懷裡像個小豆豆那麼小,而神情又酷似她爸,專注、入迷。每星期的兩個傍晚都這麼做。這一舉措的成效是難以計量的:音樂能調動左右大腦一起工作,右腦處理韻律,左腦處理文字,雙邊大腦一起工作自然效率高,孩子的智力自然開發得好。

  荷爸遵循西人習俗,特有時間觀念,從三歲起,每晚8點小荷必須換睡衣,8點半必須上床,睡前必定給小荷讀書,雷打不動。有一陣子荷媽嫉妒荷爸獨占摟抱小荷的幸福感,曾使用隔天一次爸媽輪流的做法,遺憾的是荷媽很快敗下陣來,因為小荷堅持只聽爸爸讀書。這事不知該為荷爸獨占親子之愛而高興呢還是為他的多年如一日堅持親子閱讀而道聲辛苦?

  有一點可以肯定,荷爸的努力使小荷閱讀能力開發很好,那天不是一個傍晚完成128頁閱讀嗎,姥姥還忘記告訴大家,小荷閱讀三四個小時,期間只休息一次,而且爸媽就在一旁看電視她也不分心。姥姥說,小荷的閱讀能力強當歸功於荷爸呀,荷媽說,我也有貢獻,是我負責給小荷借書。確實,荷媽每星期給小荷借書一次,一次十多本,風雨不誤,的確也是功勞大大的。

  那姥姥的貢獻呢?

  抓早教有節氣感:小荷脫掉臍帶的第二天,姥姥便利用新生兒的浮水本能,將她放入浴缸“游泳”,這一鍛煉有利於孩子肌體靈敏。(提醒一下:只讓寶寶仰泳,不要讓寶寶肚皮朝下以免窒息)。智力方面,姥姥最先開發的是聽力,讓新生兒小荷聽揉搓塑料袋的聲響,聽姥姥讀書的字律和腔調。小荷三個月就開始聽姥姥用成人語言喋喋不休:這是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葉子,你可以摸摸葉子,感覺一下葉子的質地(姥姥拿着小荷的小手讓她觸摸葉子);這是花,很美很嬌嫩,不能像拽葉子那麼拽,來,咱們聞聞,花好香對嗎(開發孩子的嗅覺感官)……

  常在公眾場合看到爸媽對已經會走會跑但不會說話的孩子一言不發甚為遺憾,他們誤了早教節氣。

  堅持順養:姥姥在搗弄麵粉,一歲五個月的小荷要求說:我要和面!姥姥愣了,讓,還是不讓,這是個問題!估計那一刻姥姥的大腦細胞至少有3萬個在急速運轉,是節約麵粉還是任孩子快樂?是節約精力不讓孩子動還是寧願腰酸背痛也要讓孩子為所欲為?是讓孩子聽話還是讓孩子樂?很幸運,那日姥姥的腦細胞工作精力旺盛能作出正確思索,思索過後決定讓小荷去玩麵粉。呵!那叫個messy,廚房幾乎到處是面,小荷全身也都是面,孩子玩了三分鐘,姥姥收拾半點鐘。旁邊有人說:她哪會和面,她就是禍禍。姥姥說:為了孩子的成長,沒辦法,只好讓她禍。好就好在,從那以後小荷明白了玩麵粉是怎麼回事,滿足了玩麵粉的好奇心,不再喜歡玩麵粉了。

  孩子的成長高於器物的價值:家有爺爺世代相傳的整套英國品牌瓷器,不幸被一歲八個月的小荷發現了,要玩。順還是逆,這是個問題!又是一番愣怔和思索,決定順養,器物比起孩子的成長算得了什麼。小荷大玩特玩,將所有的碗盤拖出來,推進去,重新擺放,上下摞迭,不亦樂乎……終於,啪,一個花碗碎成了兩半,小荷那驚奇的神情呀,夠獲奧斯卡獎了。從此小荷再不玩碗盤,而且每每端盤子拿碗手指都捏得緊緊的,再沒摔過碗盤。

  小節不小,習慣就是個性,個性就是命運:姥姥發現兩歲的小荷如多數人一樣圖省事,將食指廢而不用,以中指和拇指拿捏東西,姥姥每次見了就提醒小荷:用食指。這類教導是瑣碎的,卻又是重要的,必須有全部的耐心和關注才能實施到位。小荷三歲時姥姥說:媽媽的呼吸太淺,不健康,你要跟爸爸學呼吸,爸爸的呼吸又深又長。令人吃驚的是,當天晚上,小荷就跟爸爸學話:我不會好好呼吸,我要向你學呼吸。之後不久,姥姥送媽媽跟亞歷山大健身理念師專修呼吸,媽媽的呼吸好了,小荷自然也就沒問題了。近來,姥姥又發現媽媽說話帶有多數青島人的懶散:咬着牙說話,下頜打不開,嚴重的是小荷也學到了。於是姥姥建議媽媽去學發音技巧。學習過後媽媽很會開放下頜,小荷也就不再出現這一問題了。

  育兒就是細碎之中建大功啊。

  用孩子的思維解決問題:一歲三個月的小荷走路歪歪倒倒,姥姥帶她去花園要牽她的手,小荷如同所有孩子,有自尊講平等,她甩掉了姥姥的手說:我要自己走。問題是,她不知道草地不平會摔倒,姥姥知道。怎麼辦?靈機一動,姥姥說:我年紀大了,需要你幫助,你拎着姥姥走吧。於是姥姥跟小荷牽手成功。過後每次去花園小荷都說:姥姥年紀大了,需要我幫助。嘿嘿!

  開發創造性要趁早:,一歲多的小荷背過了“小老鼠”和“鵝,鵝,鵝”,此後便堅決不背誦,姥姥甘為孺子牛,不背就不背,咱創造吧。姥姥即興編唱兒歌編順口溜,有時有曲調,有時沒曲調,看到什麼編什麼。這正是小荷愛編唱歌曲愛編故事的起源。

  由此我想到,國內高考考寫作文,並不考背誦吧?那為什麼早教機構和家長們那麼偏重背誦呢?顯然是低能早教工作人員之水平所限造成了誤導。也的確,如果有高超創造性,誰去當幼兒園老師,起碼還不自辦幼兒園,或者當經濟師、科學家、劇作家?低能專業育兒工作人員引領了早教歧路,太遺憾。背誦為哪般?鍛煉孩子記憶力?可記憶力是人類進化後的基本智能,與培養無關。筆者再次感嘆讓孩子背誦只是在嚼他人的剩饃,是開發大腦的低級辦法,不能說沒用,但效率很低,是條彎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toothpaste poision
2009: 幸福人生講座(四十):被父母祝福的婚
2008: 閒談家庭宗教教育
2007: LG 不給我辦綠卡了,我萬念俱灰
2007: 關於留級retention
2006: 《顏氏家訓》讀後感系列-萬卷書與萬里
2006: 《顏氏家訓》讀後感系列- 學習的自益與
2005: 關於童壇的幾句話
2005: 加愚:羅馬之路--把鑰匙一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