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是非常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且為了孩子更健康,愉快的學習和成長,家長在解讀孩子在校分數時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階段的一些做法及想法。
小學階段,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十分重要。因為他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在那五,六年間的培養十分關鍵。家長在解讀report cards 時,最好多留意一下高分及低分。特別昰在三年級之前如果看到3以下,甚至2之下(4分制舉例,特別是行為方及文理平衡上,如能否合利用時間,和同學相處等方面) 在2之下的家長就要非常注意平時用什麼方法去讓他們提高了。分數信號會說明一些問題: 如孩子文,理不夠平衡,不夠成熟,不能動。這時,不是去急着去找老師的給分原因及標準,而是回顧一下自己孩子為什麼會造成這個後果或不另你滿意。有文理不足,在哪方面。是讀還是寫。讀,寫在小學階段不突出太正常不過。因為孩子不但要會讀,還得會理解。在測試時,昰要與教師一對一,既讀故事,講中心內容,回答老師有關故事內容問題的方式。如果你孩子是3分。那說明非常好呀。已經可以全面達標,聽一說交流。因視為鼓勵資本。數學方面,平時分也占比例,如孩子上課不積極參與討論,作業有不及時完成等因素,及課內內容(與課外補習內容高几級無關)在小測驗時多以3為主。(和補習內容不同)那家長也不需要往老師不公方面想。但其它方面還是鼓勵加一定處罰(不讓干他們喜歡的事)去協調。(特別是行為及習慣分低於2的孩子。(因為這些行為如果不糾,會給將來的學習帯去許多障礙)在小學,家長不要把4看得特別重要。因為許多教師給分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學生上進。3是一個爭取方向,是個很不錯的分數。4是與全班同學比較,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在小學階段,家長盡力解釋分數只是促進上進及提高的標準,不要誇大分數作用。如太看重一門或某些方面,很容易讓孩子沒有完整的個牲特點。
到了初中,孩子一下子由於環境(其他同學的成熟及老師的嚴格要求等)的改變,有了壓力感。自我認識到成績的重要。這時家長可以開始解釋希望他們努力達到各科的最高分數以檢驗學習效果。但對不如意的科目,不可打擊孩子,還是以鼓勵為主讓他們沒有反感及恐懼感而有機會提高。可以選孩子比較自信的科目讓其學有難度的level, 如孩子感覺不錯後,再全面選修。不鼓勵不參考孩子能力,全面上難度課,這樣不能幫他們,反而有反面作用。找不到自信,對高中學習直接受影響。
到了高中,孩子基本明白自己在學什麼,幹什麼,成績代表什麼? 這時家長多做的事是讓孩子認清自我,不可蠻目加壓。因為如大面積選高難度的科目,不但不幫助平衡GPA反而連自信都找不着。難度要一點點加。不可一下跳到頂級把自己逼得有無能的感覺。
分數是個檢驗學生各方面的槓桿。如超好時,加上可讓孩子多發展長項及個項及社會活動。(這是好機會)而有達不到期望值的科目。找出原因或調整期望值(降低難度)都是促進上進的方法而不是死纏亂打,不利於情緒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