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豪爸都会选择不同的捐赠机构,略表一下他的爱心。这些年积累下来,我们家收到最多的信件就是从不同捐赠机构寄来的问候函。我记得我当时问豪爸,“每年都要捐吗?”豪爸淡然的说,“略尽绵薄之力就可以帮助到一些有需要的人是一件很舒心的事情。”从那次之后,我再没有问过豪爸同样的问题,也没有过问过捐赠的金额,因为那已经是他的一种习惯,一种让身边人感觉很温暖的好习惯。
在美国生活的久了,渐渐的就会在生活中发现一些很细微的事情,而这些看着很平淡的小事情却总是让你不由自主的陷入深思。我们有一个朋友是开美式烧烤店的,每一个月我们都会抽一天去他的店里坐坐,吃一顿饭,和朋友聊聊天。在店里的收银台上,永远都摆有一张可以摆入几十个0.25美元的硬币收集本,本子上有一个孩子的照片,上面有一些简短的说明,告诉你这个孩子的名字,他的生病状况。客人在吃完饭后,会把手中的硬币插入那个收集本中。
有一次,豪豪指着收集本好奇的问我,“妈妈,这些硬币是用来干吗的?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坐在收银台里的朋友听到后,就抱起豪豪指着收集本说,“这个孩子可爱不?”豪豪点点头。他用一种悲伤的表情对豪豪说,“可是这个小男孩生病了,他不能和你一样出去打球,现在他住在医院里等着我们去帮助他,你愿意帮助他吗?”豪豪很认真的点点头,“我要怎么做呢?”朋友从抽屉里拿出了几个硬币放到豪豪的手上,“你能够把这几个硬币放入那个收集本吗?”豪豪拿着收集本,趴在那里用心的把硬币一个一个的放入收集本,然后看着我们问,“这样就可以了吗?这样他就会不痛了吗?”我们笑了。自那以后,豪豪每每看到这类收集本,都会问我们借硬币放上几个。
豪豪上学之后,学校一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给我们一个捐赠的盒子,让大家帮助盒子上的生病小朋友。有一次,学校发来的盒子以及附加的一张说明书,上面写着让孩子们做一个募捐活动,也就是带着盒子去邻居家或着朋友家甚至可以在街边寻找人们募捐,捐款的金额不限,即使只是一个硬币也很欢迎。而孩子们要做的就是放开胆子,认识金钱,与人解释原委。最后把我们募捐来的金额加上我们自己的捐款一起统计出总和写在盒子上,封口后上交给老师。
去年我们第一次参加了马拉松慈善比赛,豪豪跑了两场,一场是和我们一起跑,一场是同龄段的孩子比赛。比赛的目的不是名次,而是重在参与。所有的报名费都会捐给那些生病的孩子。初看到报名费,我也小吃一惊。当我把跑步的目的和豪豪交待一番后,豪豪的兴奋感染了我。当天,我们看到很多父母都带着孩子来参加马拉松慈善赛,最小的年龄仅三岁,也是自己很勇敢的挤在大孩子中间独立跑完全程。活动结束后,豪豪拿到了两块奖牌,他红扑扑的小脸上写满了快乐。之后不久,豪爸的公司作为最大的赞助商鼓励职工们踊跃参加马拉松慈善赛,我们毫不犹豫的报名了,这次我们连报名费的金额都无暇去顾及。我们只是觉得这样的爱心活动怎能错过呢?
除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募捐活动,美国的一些运动项目也会组织队员们做一些公益活动。豪爸作为棒球队的一名义务教练,经常参加棒球队的一些公益活动。记得有一天,是一个周末,我正想好好的享受一下,睡个懒觉。豪爸大清早,大约7点多钟就噼里啪啦的起来了,又是洗澡又是和豪豪聊天,把我的美梦彻底的打碎了。我问豪豪,“这么兴奋干嘛呢?”豪豪走到我身边,神秘的说,“妈妈,我们一起去捡垃圾吧。”“啥?捡垃圾?大清早起来就为了捡垃圾啊。”我磨磨蹭蹭的起床穿衣,问豪爸,“捡垃圾要这么早吗?今天可是星期六。”豪爸理直气壮的答,“带豪豪去清理干净球场,八点棒球比赛就开始了。”于是,我们一家三口穿过冷清的大街到达球场。球场上已经有很多和豪爸一样的义务教练带着孩子们在清理垃圾,孩子们被分工去捡拾球场上的垃圾。
爱心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包涵了同情心,奉献精神,爱护人的思想情感。爱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愿意奉献喜欢奉献的高尚情操。而这种情操的教育并非三言两语就可以让孩子明白,而要身体力行,在生活中点滴的灌输在孩子的思想中。美国人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可以说做到了无孔不入的渗透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和经历到这类的爱心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还从这些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学习到了多层面的生活知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最重要的是从别人的爱心中他们更加懂得了爱。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