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中國媽:我在美國怎樣帶大三個孩子
送交者: 葉仙兒 2014年08月15日00:57:14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我們是虎媽”,寫下這句話,腦子裡即浮現出之前那則廣告裡朗朗上口的廣告歌:我們是害蟲,我們是害蟲。

“虎媽”聽起來就像一個負面的詞彙,聯想畫面是一個虎口大張、獠牙外露、張牙舞爪、極盡蹂躪之事的惡老虎,再貼切一點:一個兇惡的母老虎的形象。然而,根據科學驗證,母老虎之所以惡,也是因為要護仔。

如今被叫“虎媽”的,都是對子女嚴格教導,縝密規劃、苛責求成,甚至有點法西斯統治的嚴母們。所以,“虎媽”這個名字起得好,包含的意思是:苛子以嚴,教子以成。

東西方的教育理念有着天壤之別,東方講究圈養,西方講究放養,各有利弊,各種方法下,都有取得大成就的榜樣,誰也不能說自己的方式比較成功,於是就有人嘗試,兩種方式可以各取長短,綜合使用,使之成效斐然,但是誰又能拿捏得准呢?

作了父母的,都知道“百年樹人”責任重大,在教導過程中,殫精竭慮,如履薄冰,都要汲取先人的優良經驗,在自己的田地里辛勤耕耘。 關於教育子女從來都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各有各的招兒。

一月中旬,耶魯法學院華人女教授Amy Chua的“凶媽媽育兒經”在中美網媒曝光之後,一石激起千層浪。把一向人們心照不宣的中西教育手法曝露在桌面上。

有人比喻這篇文章像一個高倍數的電子顯微鏡,把中國媽媽的育兒細胞,從細胞核檢查到細胞膜,又從DNA檢查到蛋白質。

檢查的結果,就是中國媽媽在美國已儼然成了“悍母”的代名詞啦。可是問一問來自中國的媽媽們,大多認可Amy的育兒法,絕對認為出發點無可指摘,手段上有點嚴厲,結果樂觀可期。從長遠看,我們的目的不就是望子成才嗎?So,目的達到了,過程可否忽略,不要太吹毛求疵。

我相信,美國的“中國悍母”就是由無數個這樣的媽媽組成的。在美國,現在肯定還有很多這樣的中國凶媽媽在橫行霸道,而且以後還將繼續下去。我自己也在這個行列中。

我在美國養育了三個孩子,從幼稚園到大學教育,陪伴他們一路走來,經歷了他們成長的整個過程,自問不是完全的“虎媽”,但時時也有“虎”威出來,我的方式和態度,可以這樣形容:有着中國式教育背景的家長[微博],教導美國生活環境下的孩子的一個普通的例子。

在美國做虎媽,我總結的經驗不外乎三個“W”:Where、What、When 。把手伸出來,大拇指按住小指,其餘三個手指用力分開,就比成了字母“W”的形狀。

第一個W是Where,表示孩子在哪裡學習,要慎選學區和學校;第二個W是What,表示學習什麽內容,除了完成學校所教知識之外,還要補充什麽技能、發展培養什麽才藝;第三個W是When,表示時間如何調配,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實現最大的收效。

我們先來看在美國如何選學區和學校。

我們從三字經中讀《孟母三遷》: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孟子的母親為了把兒子教導成才,謹慎選擇居住環境。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引申到現在,就是教導我們,孩子的外在學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和美國都是就近入學的規矩,所以居住在哪裡就很關鍵了。在中國,自由選擇住在那個區域不是很容易,但在美國,你可以選擇在哪裡居住。

根據統計,美國人每六年搬一次家。每到學校假期,就是居民大換房的時候。一些有經驗的家長,往往在學期結束之前幾周,甚至個把月,就已經在選定的學區範圍內,尋找住房了。一旦住下來,下個學期孩子就可以在這個學區上學。

我的第一個孩子生在中國,12歲時來到美國。有朋友告訴我說,這個年齡過來的孩子是最好的時機,中文有了一定基礎,英文學成後不會有口音。我相信他們 是有切身經驗的,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6年過去了,我如今在讀大學的兒子中文會說、會聽,寫就別指望了,目前在學校拿了個中文課,每天在方塊格子上, 艱難地學寫繁體中國字。英文是沒有問題了,可是口音仍然聽得出來。

他來美國之前,我已經廣泛搜集各學區的特色和成績,從網上資料、學區評分、朋友口碑等方方面面綜合考慮,剛來美國的孩子語言要過渡一下,就選擇在中國居民聚居區的學校,是周圍公認最好的一家公立學校。

我們當時租了房子,距離這個理想的學校只有不到2分鐘的路,為的是有什麼問題跟學校容易溝通。

陪伴兒子在這個學區完成初中和高中學習,我的感受是,學區和他就讀的學校真的很好,設有ESL班,讓語言有障礙的學生可以逐漸提高語言水平。

與此同時,老師們盡心盡責,兒子的第一個班主任針對兒子的特點,每天給我寫一張條子,報告課上學習的內容,家庭作業又是什麽,兒子在課上表現怎樣,讓我隨時了解兒子的學習狀態。

令我感動的是,看起來只有二、三十歲的副校長也非常關心我的兒子,每次見面她都如數家珍般的告訴我孩子在學校表現,當時我真有些疑惑:是她的記性異常好,還是我的兒子有些特殊,為什麼她竟然那麼了解學生的細枝末節?

除此之外,這個學校還有自己的心理輔導員,專門為剛來美國,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的學生做心理方面的輔導,他介紹我的兒子做了一些智力和心理方面的諮詢,讓孩子增強了自信心,為未來的生活和學習做了一些情商方面的鋪墊。

這個學校還有樂隊,兒子對銅管樂從一無所知到跟隨樂隊到處表演,拿到各種獎項。總之,5年結束後我不後悔選擇了這個學區和學校,作為兒子的接受中學教育所在。

我的第二個孩子和第三個孩子也是在這個學區開始他們啟蒙教育的。值得一提的是,大女兒在學前班和一年級時並不出眾,甚至有時還表現出牴觸上學的情緒,雖然一切都沒有異常,但我感覺她的學習熱情沒有被點燃起來。

到了二年級時,發生了轉變,她遇上了一個好老師,好像突然上了一個階梯,態度一下子積極起來,每天都充滿熱情,臉上的表情歡快靈動,行動迅速敏捷,像一隻快樂的小鹿,學習成了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這一年培養了她讀書的習慣,我不用再催促,她會長時間地沉浸在書籍的世界裡。到學期結束時,我收到了她的班主任整理製作的丶一年裡孩子們的學習成果,還有一張CD,裡面是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的錄像,他們取得的每一步成績。

從孩子的變化,你會知道那個老師是用了心來做教育的。有了這一年的生活,大女兒找到了學習的樂趣。

去年夏天,我們的家庭搬離了那個學區,遠離了華人聚居地帶。但是尋找新的學區依然是按照原來的標準。

這個學區有着嚴謹的治學精神,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開學不久接到一張通知,是學區舉辦的一個“家長大學”的邀請,時間是一個晚上,有晚餐招待,有Baby Siter,有豐富課程,有抽獎活動,完全免費。

通知大概是兩個月之前收到的,當時並不以為意,除了名義奇特一點之外,覺得不外乎就是一個家長和老師的交流活動罷了,不去也罷。

到了當天,覺得無論如何還是去一下吧,反正沒有壞處,去了之後令我大開眼界,學校停車場、街道旁邊找不到停車位,好不容易停好了車,隨着人們魚貫而 入,大禮堂里座無虛席,四周擺滿了攤位,各種顏色,各種機構的教育資料不下幾十種,我稍微撿拿一下,文件夾里就已經有十幾份了。全是家長們想要了解的內 容,難怪大廳內五百多個座位上,家長和孩子們都在閱讀交談。站着的人們也在仔細閱讀着手裡的紙張,或聽着相關人員的解釋。

所發的諮詢大多是政府、機構的服務項目和宣導資訊,幾乎沒有盈利機構的廣告。隨着一聲鈴響,活動的第二階段開始了,十三丶四個教室里不同的講解課程吸 引着人們的腳步,看了一下目錄,有語言藝術、閱讀、閱讀理解、加州統考、成效和管理、數學學習、營養調配,還有很多,每個家長只能選擇兩節課來聽。

我當即立斷,趕緊打電話,把家裡的老老少少都招了來,幾個人分開上課,不是可以了解得更多嗎?

何況,孩子們聽了這樣的課程,也有助於他們自我管理了。

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對的,兩個女兒選擇了他們有興趣的科學和營養課程,她們告訴我,以後早餐應該吃什麽、吃多少,晚餐應該怎麽吃菜最科學,卡路里該 如何計算。       我真的偷笑了,聽了一節課勝過我多少苦口婆心的教導呵,以後她們自己對吃的方面有了自己的心得,我省大麻煩了。

活動之後的獎品非常豐富,都是公司或個人捐獻的,最後賓主盡歡。

參加了這次活動,感到叫“家長大學”真的不枉此名,反倒覺得時間太短了,期待他們還有下一次。

轉換到新學校,我一度擔心她們會有不適,會有恐懼,第一次家長會,我跟老師談了我的擔心,老師告訴我,他們都沒有社交方面困擾,跟同學互動很好。

如今,距離我們轉到新學校已經快一年了,三年級的大女兒和一年級的小女兒,學習成績都在各自班裡名列前茅。上星期,大女兒被推薦參加資優班的推薦考試,我問她考試的感覺怎麽樣?她說感覺都答對了。

上學期老師和家長見面會,老師告訴我,她其實沒任何問題跟我說的,只是想告訴我,我的女兒表現有多麼好。今年第一個學期老師乾脆讓女兒帶給我一張紙條,讓我來選擇是否要見她。

前不久,一年級的小女兒寫的一篇故事,被一家專業的表演公司從眾多的孩子作文中選出來,編成一個短劇在學校里表演,還被評為一等獎。當她手持獎狀擺個 姿勢照相時,全班的小朋友都圍過來。我看着周圍一張張白色、褐色、黑色的可愛孩子們的笑臉時,心理的感受真是“爽呆了”。

我的兩個女兒兩個人還一同獲得科學項目展示比賽獎,小女兒的“水的循環”得了年齡組第一名,大女兒的“月相的變化”得了個第三名。

剛來美國的人,很可能不了解學區這個概念,隨便選擇一個價格便宜的地方住下來,或者選擇了跟認識的人住在一起,一段時間後,了解了學區的觀念,紛紛選擇好學區搬移。

學區的劃分跟行政區劃不完全一樣,是按照教育管理體系運作的獨立系統,地域上有的可能與行政區劃一致,也有些地方不一致。比如,你住在A市邊緣,你孩子的指定學校可能是你住家附近的B市的學校,你所屬的學區就是B市的學區。

為了能把孩子安排在一個好學區上學,多年前,有人想出了借住址的方法,就是向住在好學區的朋友或親戚借他們的地址,註冊在這個學區,到時候孩子在遠離 學校的地方來上學,是家長接送還是乾脆就借住在朋友親戚家就看各自的情況而定了。每當開家長會時,到會的除了家長,還有不少是監護人,就知道在美國各個學 校上學的學生,除了小留學[微博]生外,還有就是這種借住址的學生。

近年來,借住址有點難了,好學區不象之前那樣容易進來了,很多學校在孩子入學時,不僅對各種資料的檢查嚴格起來,而且,還投入人力財力,派人到學生家 中突擊查證,看孩子是否住在這一住址里。檢查人員會一大早不辭辛苦地來到註冊登記的地址,證實該名學生是否住在這裡,人們把這種做法叫:“堵門”。

這樣做,學區也有他們的解釋,因為每個學區經費都有限,他們也是為了把資源更好地用在服務自己區域的孩子上,而不是被別的區域的孩子“偷”走。

更有甚者,如今一些個別學區,即便是自己學區的學生,註冊時也不可能全部錄取,原因是名額有限。如果你一定要上這個學校,就在等待名單中靜候佳音吧。除非有人退學,或者特殊原因離開,否則,等到一個名額非常困難。

你想,人同此心,好不容易能進入理想的學校,不是非不得已,誰會輕言放棄呢?即便這樣,還是有一些家長願意候在那裡。可見,家長們對於把孩子送進一個好的學校是多麼渴望了。

很多華人家長就是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的學區,在房價極高的區域買房或租房住。這是因為,地產稅是支持教育投資的,所以,高房價地區教育資源就充裕,學區 也就好,這是相輔相成的。比如,一個學校要增加一些電腦設備,有資金支持當然就可達成目標,否則,在一個沒有資金支持的區域,就實現不了。學校硬件設施完 備,當然對於教學品質有極大的幫助。

當然,一些房地產投資者也是因為看到好學區住房保值,才下手投資的。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在洛杉磯地區,華人聚居區學區一般都不錯,這是相較於其他一些不注重教育的族裔而言的。

而同在華人聚居區的學區也是有差異的,比如說,根據加州教育部門的評判標準,按照學生參加STAR加州標準考試,加上另外一些評判標準,每個學校都有 一個分值,從1到10不等,可能這個學校綜合評分是9分,另一家附近的學校得了7分,人們就會普遍認為前一個學校要好一些。

當然,華人家長們很少會接受6、7分以下的學校。這跟其他族裔有明顯的不同。

凡事都有例外,並不是每一個華人家長都注重選擇好學區,他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內在最關鍵,好學區的孩子也不是各個都上了常春藤大學,一般學區的孩子也有進了哈佛的,以平常心來對待,也是一種心態。在我們周圍也常見,一些並不突出學校畢業的學生,進入了一流大學。

與這種平常心的心態相對的,則是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着虎媽一般的決心的。他們懷着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志向,未出生時開始胎教,呀呀學語時,進行啟蒙,換牙之前已經引入小學教育,二年級時五年級的題目,已然了如撥珠。鋼琴八歲已經考過了五級。

孩子們一上學即進入最着名的私立學校,選擇最有名的教師,按照最先進的教育模式,取得令人乍舌的成績。父母們如經營着事業一般,經營着孩子的未來。

我們說說第二個W:What。就是學生學什麼,才能架構一個最完滿的知識結構。當十年寒窗結束,鯉魚一躍過龍門,進入理想大學。

我們外來移民[微博],一開始對美國的教育體制不太能摸得着門,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在中國接受基礎教育的家長們,看着這裡的孩子每天三點就下課,功課一點點,每天沉溺於電子遊戲,網上聊天,看着心急。

有一位升學顧問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美國的教育是放養式的,比如養雞養鴨,讓這些雞鴨們在土地里、水塘邊,隨便遊走,自由覓食,它們吃到的有穀米,有 石子,有蟲魚,有草粒。走的地方多,範圍廣,覓到的食糧就豐富,營養就多樣全面。而且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吃多少,完全取決於自己,吃的開心快樂,吸收的有 益成分就多。吃的同時也享受了生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小蘇麗可以得救 - 關於家庭兒童虐待問
2013: 母親是一種歲月----行孝行善要及時
2012: 小學三年級暑假生活──水上派對
2012: 寶寶關於避孕套的十萬個為什麼
2011: 獨家秘方包治孩子打針哭鬧
2011: 天宇:和女兒談心(47)——日記
2010: 五彩:兒子的鋼琴獨奏音樂會
2010: 文童原創:孩子,別學太自私--沃爾夫先
2009: aaaaa
2009: 幸福人生講座(124):閔子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