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例的遭遇看“感性集体”和“理性集体”的区别
好长时间没有给大家汇报工作了,今天想起来了就聊几句。
我是万维的老网友了。这个“老”,意思是说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些年来我最大成果,就是在万维网公布了我多年的研究成果,范例的思想(哲学),并和网友一起讨论。这个讨论过程,不用说,不会有人像我一样认真。大家多半是在茶余饭后,边打哈欠,找乐子中随便说些不太着边的话,属于那种“悟得着就悟,悟不着就回家睡觉”,诸葛亮隆中修炼时的态度。偶尔有那么点思想的火花,抓住就很幸运了。但毕竟思考成熟的想法和偶然产生的念头还是区别很大的,所以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的启发和改变,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折腾。
在我将《论范例》写完之后,我几乎找遍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甚至新加波的所有出版社,包括我所听说过的上百个“名人”,(因我这是我“命”啊!)。遭的是千篇一律的拒绝,正像有些网上君子们说的,“范例=饭粒=粪粒”,所以不值得认真对待,认真评论,顶多是科普,云云(当然是他们在已经“很懂范例”后,作的判断)。出版不果,怎么办呢?我就申请高校教书吧, 能教也可以传播不是?我于是到处寄书和申请,又转了这么一大圈,看看有没有人有兴趣 - 结果是一样。
我后来想,我明白为什么了。大陆不理我,是因为我的书“反共”。台湾不理我,是因为我的书“反国学”。香港不理我,是因为我书不赚钱。其他地方不理我,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普通人对自己不懂的东西,第一反应自然是:那是狗屎(我还能有什么不懂?我不白活了?)。因为我想给“十四亿”这个数字“增点光”,也避开我那蹩脚的英文(虽然英语是我的本科又在美国呆了近三十年),我还是选择了用汉语写的。所以老外是看不懂的,我深知。很长时间一筹莫展,只有等死了。
鬼使神差,我不知道怎么投到了美国的亚马逊出版商手里。他们不但同意给我出,还评《论范例》为“本年度(迄今)最佳丛书”之一。你们搞什么名堂?难道你们懂中国话不是?我想。又过了半年,我总要吃饭吧?所以看见某几个什么社区学校需要辅导高考落榜生讲讲哲学,我就随便投了个简历,夹杂着我的“汉语大作”,吓唬吓唬他们我想。何曾想,二个学校,一个当天就表示有兴趣,另一个第二天回应也是同样。我觉得越发不可思议,他们是神仙不是?中国人都不懂的他们能懂?在吃惊和反省中度过几日,我决定再试一下我的运气,于是发了十几个全职的申请,从讲师到系主任统统包揽 - 结果呢?你猜对了,他们多数都表示有兴趣(包括中国人最崇拜的学府),只有个别几个以我没有博士学位而拒绝。最终的结果我不知道,我也许像苏格拉底那样还得在市场要饭为生,但如果《论范例》哪天翻译成外文后呢?- 我呢,也许已经见上帝了。国人是擅长“忽悠”的集体。现在是洋人忽悠我呢,还是“我忽悠洋人”呢?(我像庄子一样,睡觉起来不知自己是谁了)。
我曾经说过,大意是,这个“感性民族”,是需要洋人的权威来作为自己的权威:范例的沉浮,到目前证明果然如此。我相信,如果洋人将来说“饭粒好吃”,我的网上君子们和其他同学一定到时候也认为范例“放的X”都是“香的”- 整个一个还未长大的“儿童集体”的特征。
FYI:
http://www.amazon.fr/Metaphysics-Chinois-Philosophy/s?ie=UTF8&page=1&rh=n%3A84618011%2Cp_n_feature_browse-bin%3A52729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