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與群友論儒佛和體用----論道微言集
送交者: 余東海 2023年03月16日19:12:3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群友論儒佛和體用----論道微言集

 

余東海

【中道】譽老廳友從容中道長於抽象思維和心性探索,堪稱客廳智慧第一也曾有兩則微言提醒兩點小不足,一是好與門外漢呶呶爭論,二是思想有佛教化傾向,於外王不夠重視和細緻,論及政治、制度問題,難免疏離浮泛。微言一時找不到,找到一篇舊作《以生命實踐良知,讓良知照徹生命——踐形論》,其中摘錄中道廳友關於佛教性相關係的一段話並指出:“以大海和波浪比喻神識和生命體,與熊先生以大海水與眾漚的關係喻體用,各有其妙。然中道廳友之言雖契佛理,有違儒理。儒家體真用實,體用俱實,宇宙萬物一切現象皆非虛擬。”

 

【答客】伯勤群友言:“馬熊梁三先生皆有佛化之傾向,此不必諱言。”東海曰:馬梁二位皆有佛化傾向,熊公獨無。熊公自佛歸儒,對儒佛兩家的區別認得最清楚、講得極透徹。熊公學術最偉大處有二:一是以儒家立場觀點批判唯物主義,二是明確儒家與佛道兩家的原則同異。熊公之疵是未能擺脫歷史局限,對社會主義有所肯定。否則,王陽明之後第一人和道統傳人,非熊公莫屬也。

 

【答客】從容群友言:“熊十力先生對佛教的理解,主要得自其師歐陽竟無支那內學院一系,宗唯識。但內學院實不能盡佛法之全,真常唯心一系,與儒學有更多可會通之空間。實際上熊先生喜談的水波之喻,乃出自真常系的華嚴宗。”東海曰:此言不錯,華嚴宗作為佛教大乘圓教,與儒學最易相通。其“法界緣起”及“一真法界”之說頗得吾心。但其根本依然不外乎涅槃寂靜,與吾儒乾健生生之宗旨異趣。

 

【答客】從容群友言:“涅槃的原義是指清涼,佛教以世間生老病死為熱惱,涅槃寂靜就是止息了熱惱。至於止息了熱惱的境界是何狀態,佛教大小乘有不同說法,隨着義理的推進而步步深入,以世間與出世間打成一片為究竟圓融,不必以小乘灰身滅智之說為定則。”東海答:涅槃固然是止息熱惱意,但作為佛教最高境界和終極追求,自有其深意和究竟義,其狀態只能是不滅不生,止息熱惱就是不生。故無論其義理怎樣推進,無法擺脫出世宗旨,推進到生生不息、至誠無息的中道境界。這個坎是佛教無論如何跨不過去的,跨過去了,也就去佛教化了,甚至完全儒化了。

 

【答客】中觀、唯識以法與法性區分現象界與本體界。法是有為、有造作、有生有滅,法性是無為、無造作、不生不滅。熊公批評佛教有道器割裂、體用割裂之嫌,堪稱仁眼獨具的深刻。從容中道群友言:“真常唯心佛教的出現,就是要統合有為法與無為法。《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真如門與生滅門存在上是一,但功能上必須區分,心之在其自身而言,乃是不生不滅,心在功能上卻產生生滅作用。直接開出生滅世界及為生滅界負上主要責任的是阿賴耶識,但阿賴耶識與心真如其實是一,有如一個演員,因不同角色有不同名稱,有不同的功能,但存在上是一。阿賴耶識又不是純粹的不生不滅,而是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因阿賴耶識有生滅功能,故能開出生滅流轉的現象世界,又有不生不滅的一面,所以即使眾生進入輪迴流轉,其內具的覺性力量,也會驅使他追求覺悟,向上超拔。”東海曰:這段話對真如門與生滅門的關係和阿賴耶識的作用介紹精到。但是,這個理論並未從根本上解決道器割裂的問題,只是將真如門與生滅門、即無為法與有為法的矛盾轉移到阿賴耶識中來了。不滅不生與生滅功能統於一體,雖然避免了兩重本體的嫌疑,但不足以解決阿賴耶識自體的矛盾。熊公的批評仍然有效。既然無為無生,又何以生起中道群友所說的“覺性力量”呢?

 

【道體】從容群友言:“現象世界一定是生生滅滅,要超越生滅只能歸向本體,但不生不滅的本體,何以開出生滅無常的現象界?這是極難回答的。”這在佛道兩家,確是千古難題,無論怎樣解釋,終究有漏。但對儒家來說,完全不成問題。《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兩句話,就將問題化解於無形,將天與人合成了一體。這裡沒有隱藏任何問題,只是凸顯了儒佛道三家道體觀的大同大異。同證其不滅,這是大同。佛道證其不生,儒家證其生生,這是大異。所謂生生不息、至誠無息,不息無息就是不滅,生生、至誠意味着永恆的乾健性。這樣的道體作為萬物之源、萬化之基和造化之主,順理成章。也只有這樣的道體,才配稱為上帝。

 

【性體】伯勤群友言:“視本體為性之大全,已是佛氏之言。宋儒程朱據此而言性中具足全理而倡復性之說,更是謬上加謬。清人毛、戴諸儒早已指出,惜今人罕有識之者。此謬不除,則佛老無孔不入,儒學必污亂不堪矣!”東海曰:程朱無誤。性體即道體,本性即天理,這不僅是程朱所持,本來是孔孟教旨。《乾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雲,天人可以合德、合一,是因為天人同性,天地之性即天命之性。孔子說“五十知天命”,《中庸》說“天命之謂性”, 知天命就是知性。故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又說“萬物皆備於我”,可與程朱“理一分殊論”互參。

 

【體用】良知作用無限,思想言論堪稱最重要。孔子思想影響至今兩千五百多年,還將影響未來無限長遠,就是孔子的良知所起的作用。良知與思想就是體用關係。關於體用之關係和思想之影響,從容群友有一段精彩的解說。其言曰:“體用不二,體在用中。一時一地的現象呈現,固不足以盡本體之全,但離卻在時空一一呈現的現象,亦別無孤懸的本體,所以是體不離用,用不離體,但概念上要把體用作一定區分。即體用不二而有分,雖分而仍不二。在人而言,即使聖人,也不能在一時一地盡本體之全,但可於無盡時空不斷體現本體之德,孔孟的思想仍然影響當代,即孔孟之生命,仍在不斷由體發用也!”

 

【體用】《易經》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乾坤二元統為太極,太極即道體,天生萬物都是其作用。東海學舌曰:大哉良知,生命資始資生乃統身。良知即性體,即天性、仁性,亦可稱人元。身指生命體,包括肉體身和意識心。良知是生命的創始和生存的資本,復統帥着生命。良知為體,生命為用。一切言論和行為,無非良知之用。

2023-3-6余東海集於青秀山下獨樂齋首發於東海客廳二號公眾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人類情愛史---原始的激情(怛特羅&#
2022: 中國新聞事業編年紀事【3】
2021: 唐詩別解(38)
2020: IB中文考生如何快速提升對IB文學作品的
2020: 從台灣經驗看中國新冠肺炎防疫的失策
2019: 熱烈祝賀崔玉軍、錢世明兩雜種遭到了上
2019: 老虎機和分子生物學(7) 互不相容
2018: 張益唐造假事件
2018: 三聯版《陳寅恪集·書信集》指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