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很多詞彙都是第一次聽說,也沒見過定義。不過,我還是同意你的觀點。抽象詞彙的多少,決定思維能力的強弱。
我只想藉此闡述一個我自己的觀察,也就是漢字詞彙本身的非抽象本質。我們都知道,常用漢字只有4-5千個,而僅用四五千個字,是遠遠不夠現代社會對語言文字要求的。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能掌握的單字數目肯定比現代知識分子要多。清康熙字典里收錄了大約四萬多個漢字。可見當時使用的漢字遠比現在多。那麼現代中國人是如何應付語言詞彙的需求的呢? 組詞,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漢語詞彙。這些詞彙多是由兩個以上單字拼湊而成的。比如:快速,光亮,堅硬,骯髒,國家,人民,革命,機器人,社會,主義,世界,幹部,。。。
現代中國人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漢語詞彙的社會需求。但這產生了幾個問題:
1. 漢字是比較好的抽象概念的載體,而多字詞不是。比如:好,壞,強,弱,快,慢,大,小,陰,暗,。。。。,這些都是很好的抽象概念的載體。但諸如:好人,壞蛋,強國,弱勢,快餐,慢節奏,大街,小巷,陰險,暗箱,。。。 為什麼會如此呢?我的解釋是這樣的: 假如一個漢字作為概念的載體,具有N個自由度;那麼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彙的自由度就會降低到二個,因為當一個漢字修飾另一個漢字的時候,它也同時限制了它的概念空間中的自由度。比如: “打”,這個字,可以任意發揮出諸如: 打電話,打人,打架,打聽,打探,打水,打飯,打烊,打獵,打的,打光,。。。,這裡的“打”的語義是不確定的,是非常自由的。但一旦加上里一個漢字,比如上面的那些,“打人”的打,其意思就不再是“打飯”的打了。也就是它的語義被限定了。所以,多字詞是個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那麼漢語中的抽象成分,隨着多字的增加,只會降低。
2. 很多人以為語義組合的多字詞,更容易記憶。其實這是不對的。人類使用語音語言的歷史很長,早就在人腦中形成了對語音語義組合的記憶能力。通過語音來作為語義的載體,遠比語義組合要容易記憶。這點非常違背我們中國人的感觀和直覺,但它是基於科學的事實。也許,從視覺閱讀的角度,多字詞有字面含義,比較容易被理解(儘管它是以望文生義和誤導為代價的)。此外,漢語單字數量少,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但是,如果從口語表達來說,語音語義編碼而成的獨立單字,遠比語義組合的多字詞來的容易記憶,也更容易輸出。
以前漢字秀才們為了記住讀過的書,都要大清早的起來,大聲朗誦,這就是企圖通過對語音語義記憶來強化自己的閱讀記憶。那麼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人不善於口語表達,因為他們的閱讀幾乎都是語義組合的詞彙,而不是語音語義編碼的獨立單字。
那麼從你的結論:“文化的文明程度,取決於語言的高級程度。語言的高級程度,又取決於語言 中“創造性的抽象”概念使用的多少。” 那麼我們就可以將中華文化落後的原因歸於:因為使用漢字,而造成的漢語詞彙中具有創造性的抽象感念太少而導致的民族文化發展落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