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例哲學:“統一場論”的本體支持和界限
“統一場論”,是關於物理學上用數學的的方法將自然界一切物理性的規律用一種簡單的數學表達式表現出來的想法。
在上個世紀初,從科學界承認,因而世界也接受,了愛因思坦的“相對論”後,愛氏自己和以後的許多科學家都力圖完成的最終理想。因為相對論統一了物體運動的速度,將低速(牛頓定律)和高速(相對論),將前者涉及的物體直線運動,與後者涉及的物體曲線運動,都統一起來了,所以從愛氏以後這些科學家們也希望將這種統一再運用到統一宇宙間人類所知道的四種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和萬有引力)。愛氏本人,因為不能理解量子力學的概率性質,終其三十年未能完成這項工作。此後至今的物理學家,尤其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現代天文物理學,已經將宇宙的最小物質限定在10的負33次方之內(據此尺度計算,整個宇宙不過一個乒乓球大小)。也就是一維的“弦論”所涉及的範圍。
從範例哲學的本體論方面,我認為,有兩個問題應該得到注意。一是這種統一場論是否可能,根據是什麼?二是,統一場論的界限在什麼地方?
幾年以前,當我思考量子力學理論所涉及的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區別時,我因為忽略了“維度”的問題,所以錯誤地認為統一場論是不可能的,因為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區別,如一個鴻溝分裂了兩個世界的聯繫。當我後來思考到兩個世界各自分別的維度時,我發覺它們都有數學和邏輯的維度存在。那麼一個自然的邏輯結論就是,它們必然能夠而且應該用數學統一起來。
從本體論上看,作為世界的開始,A的出現,代表產生了“非A”的可能性。而從A到非A就是“變”的思想,古希臘和西方後來許多哲學家都表達過,著名的有赫拉克利特和黑格爾等,在中國有思想家老子。自然界的存在,用A表示,到後來的豐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過程。這一點用我們自己的腦袋,想想我們的思想是如何出現的,證明一下就可以了。因為思想的出現和世界的存在是“同一”的規律,用範例哲學的觀點看。數學作為統一兩個世界的語言,需要將哲學本體的“潛在”,到“存在”,到“思在”和“定在”,用數學公式表達出來(順便一提,我注意到,世界越複雜,數學越簡單;而世界越簡單-到微觀粒子-似乎數學越複雜)。
另一個問題是數學作為界限在揭示自然界方面能夠走多遠?我認為,範例哲學本體論所說的微觀世界有“二個維度”,就是數學支持的界限。因為從範例本體的背景“絕對”範疇看,絕對範疇不存在邏輯是沒有疑問的。而從絕對範疇到“潛在”,既“在”的範疇看,也是沒有邏輯道路可尋的。所以邏輯鏈條的“第一環節”,必須從“潛在”開始,不論如何用數學表達,比如用“想象數”,負數等,總之必須從此“點”開始,以後逐漸擴展。結論就是,數學的初始前是邏輯。數學和邏輯的初始前是哲學(的本體論),應該沒有疑問。
愛因思坦說,這個世界最不可理解的是,居然這個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其實,人在未發展成人之前,既還是“類人猿”時和以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何不是如此?自然界只有出現了“思維”之後,“人才叫人” - 因為思維是絕對的,它等同絕對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