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范例的绝对
有网友谈到范例关于绝对的概念,我认为有必要再重复地讲。油管上有介绍黑格尔的录像说,黑格尔不愿意帮助别人理解他的作品。当人们问某句他书中的话时,他回答说,“当我写这句话的时候,上帝在看着我。现在只有上帝知道它的意思了”。还有人抱怨,别人让黑格尔简介一下他的思想,他给了他们自己的几卷著作作为回答。伟大的一面自不必说,我感觉哲学家似乎也有故作炫虚的时候,比如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回到积极的一面,我在介绍范例英文的描述中说,“如果将黑格尔的思想比作哥伦布的美洲大陆发现的航行,范例哲学就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完成。”我想不会有太多的人明白我的意思,更多的人会认为是不是在忽悠啊?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帮助别人理解范例的思想,这里我仅就绝对的问题谈谈。
绝对是范例的核心之核心。严格地说,绝对是不可被“理解”的。既,按照一般的推理,逻辑思维方式,不可能弄明白这里关于绝对的概念。因为,从起因上说,绝对的发现,就不是推理的结果,既不是“逻辑延伸”导致的发现。比如在微观粒子的学科,人类首先发现了电子,然后是原子核,然后是原子核的结构,然后又是其他微观粒子,如中子,中微子,正负的粒子等。这就是科学上逻辑延伸的发现。既在确定的轨道上,谁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或发现新的问题,谁就是发现者。遗憾的是,世界上还不是仅这种类型的发现,还有比这种发现更加难找的发现。如果将前者比作“量”的延伸,则另外的发现属于“质”的改变,既新的发现跟旧的发现的性质完全不是一码事了。我叫这种发现是“质的不同”。范例哲学,应该说是这两种发现的混合。就绝对的概念来说,范例本体的基础是西方哲学本体论关于绝对作为形容词的概念的延伸,比如就德国哲学家来说,叔本华的“绝对意志”,康德的“绝对立律”,费希特“绝对的自我”,谢林的“绝对自然”,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海德格尔的“绝对存在”等。范例在质的方面,它又结束了“哲学”作为真理探讨的领域,因为范例发现了“终极真理”,既,绝对本身。这样一切以前的哲学都被总结成为对“相对”的领域的探讨而终结了。
绝对的发现是通过“悟性”,我称为所谓“纯粹悟性”的认识阶段。也就是说,它开始于思考什么是“思想和产生思想的背景”的关系。思想的背景,不用说就是我们大脑的思维和意识机能了。那么我那时就问,人的第一个思想是如何,在何种境况下,在思维和意识中产生的呢?在没产生思想以前,思维和意识机能在大脑中的状态是如何的呢?我的结论只能是,那时只能是“漆黑一团”了,还能有什么呢?这个状态是大脑的思维和意识处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脑子一片空白”吗?想一想,也不是。“一片空白”叫做“思想首先存在和然后消失后不存在的交界”,而“一团漆黑”则指的是在大脑的机能,思维或意识,产生第一个思想之前!思想,能够研究思想自身之前吗?这就好像问,人能研究宇宙大爆炸产生之前的什么吗?答案只能是一个明确的否定。当然这个“漆黑一团”只能是个比喻,只能是个类比,它引导我们的想象力。糟糕的是,我们的想象不能用思想来完成,那么是什么在想像力中飞翔呢?因为我们除了思想还能有什么置于在思维中呢?
我觉得我们如果靠想像力来探索就又走错了路,因为我们又陷入了“逻辑思维”的轨道,又在运用“某物(思想)”在运作,既违反了我们开始的要求,既“思想 = 某物 = 相对”,这绝不是关于绝对的概念。所以我说,绝对的唯一“近似定义”是,“绝对是相对的对立”。因为语言本身属于思想的载体,自然,属于“某物”和相对的事物,本质上是不可以描述绝对的概念的。在这个意义上,语言不可传递绝对,就像“相对不可达到绝对”一样。
剩下的问题是,如果仅仅悟性可以达到绝对(否则我也发现不了),那么悟性的本质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悟性的本质是“意识的无限联系功能”,或者叫“全息”的概念,或者叫“整体”的概念,总之,意识是一览无遗的,这就是悟性的特点。正是这种全方位的悟性意识,使我不仅认识到思维和意识的“局部绝对性”,进而也越过大脑的性质,发现了一切一切的本质与大脑思维与意识功能的一致性,既,“绝对的绝对”这个对立于“相对”的背景,我叫它:“终极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