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毛澤東
1893年12月26日(清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毛澤東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韶山沖(今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他的父親毛貽昌是富裕農民,原籍江西吉水。他的母親文七妹則是普通農村婦女[2]。毛澤東8歲被送入私塾讀書,接受了儒家的傳統教育[2]。13歲之後的兩年時間,他輟學在家與長工們一起種田,對農民的疾苦深有體會[3]。1910年,毛澤東16歲時請親戚說動父親允許他去“洋學堂”湘鄉縣立東山小學堂上學,在那裡他接觸到了梁啓超等維新派的改良思想[2][3]。1911年,毛澤東考入長沙的湘鄉駐省中學。毛澤東在革命黨報紙上讀到黃花崗起義的新聞後,在學校張貼文章支持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並帶頭剪掉辮子。武昌起義爆發後,長沙革命黨率先響應起義,毛澤東投入革命軍,成為湖南新軍的一名士兵[2][3]。
1912年2月,清帝溥儀退位,毛澤東認為其參軍目的已實現,退伍回長沙繼續求學。1912年3月,毛澤東考取湖南公立高等商業學校,但一個月後因為英文無法跟上教學而退學。隨即毛澤東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學校,半年後毛覺得課程少而規則繁瑣而休學,在湖南省立圖書館自學西方政治和科學的經典著作[4][2][3]。但毛貽昌不同意毛澤東的自修,並拒絕繼續提供費用。1913年春,毛澤東考入不收學費的湖南省立第四師範;1914年2月,隨該校併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18年6月畢業。1918年4月,毛澤東與蔡和森等人創建新民學會[5]。
1918年8月,毛澤東和蕭子升等二十四名青年離開長沙到達北京,隨即會同蔡和森以主要精力從事赴法國勤工儉學的準備工作。1918年10月,經楊昌濟介紹認識了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徵得蔡元培同意,被安排在圖書館當助理員。李大釗的言行使毛澤東開始具體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6][7]。此外,毛澤東首次認識了陳獨秀,並受到很大影響[8]。
1919年春,毛澤東南下上海為出國赴法勤工儉學同學送行,4月回到長沙。五四運動爆發之後,毛澤東等人組織學生成立新的湖南學生聯合會,發動學生總罷課以響應北京運動[6]。1919年7月,毛澤東主編的《湘江評論》在長沙創刊,但8月中旬便被張敬堯查封[9]。同年12月,率領湖南赴京驅張代表團,到達北京請願聯絡。1919年9月,毛澤東在當時聯省自治運動中於長沙《大公報》發表文章,主張湖南自治[10];1920年9、10月間,他個人或與他人聯名在長沙《大公報》等報紙上連續發表多篇文章,系統地提出實現湖南自治的具體主張[11]。1920之前,毛澤東堅持實行“呼聲革命”——麵包的呼聲,自由的呼聲,平等的呼聲——“無血革命”,不主張起大擾亂,行那沒效果的“炸彈革命”、“有血革命”[12]。但驅張運動依賴於軍閥的最終成功,以及湖南自治運動的最終失敗,卻使毛澤東當時的思想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傾向於改良主義轉變為傾向於馬克思主義[11]。
1920年9月,毛澤東被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校長易培基聘請擔任一師附小主事[13],寄宿於朱劍凡創辦的周南女中教工宿舍[14]。1920年冬,毛澤東與楊昌濟之女楊開慧結婚。1921年夏,毛澤東受聘為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的國文教員,結束了短暫的附小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