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跟帖
第二章 心想事成,引爆寒战(二)
送交者: 亦明_ 2021月05月03日02:40:4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第二章 心想事成,引爆寒战(一)亦明_ 于 2021-05-03 02:38:25

四、顽抗,关键词:胡搅

显然,在李其纲站出来说话之后,麦田的唯一出路就是赔礼道歉,黯然退场。但很可能是要做垂死挣扎,或者是寄希望于媒体或者方舟子“能顺着这个线索,深挖下去”,麦田又坚持了30多个小时。而就是这宝贵的30多小时,迎来了“打假斗士”方舟子的参战,结果使奄奄一息的“寒战”死灰复燃,并且烧成冲天烈火。

那么,麦田是怎么坚持的呢?

1、坚持,就是最大的胜利

李其纲的声明问世之后五分钟,麦田发了下面这个帖子:

“《人造韩寒》这篇文章,真正的问题只有2点:1是由于我的疏忽,搞错了几个数据,虽然是无伤大局的数据;2是我太厚道了,没直接总结诉求——即我到底质疑韩寒哪里?我没做这个总结,只是叙述材料,让大家自行判断。。。结果我的厚道,还换来一堆骂。所以我也别太委屈自己了,《三重疑》今天出来,直接pk”。(发帖时间:2012-01-17
15:59。原帖已被删除,转发帖见:2012-01-17 18:02:11。)


如果你还知道麦田曾说过他质疑韩寒是因为“‘韩三篇’……侮辱了哈维尔,此事激起本人愤怒”,则你就应该明白,麦田的“坚持”与“一堆骂”没啥关系。事实是,就像方舟子一样,一直在骂场中摸爬滚打的麦田不仅根本就不在乎别人的辱骂,他实际上对之非常享受。看看他的这条微博:

“本人严正声明:网上愤青同学们,你们丫乱骂我‘五毛’就罢了,不和你们一般见识;但你们骂我‘秃头’就太过分了,严重损害了我的形象!!!说100遍了,再说最后一遍:我不是秃头,我那是板儿寸的发型!!!  ”(见:2012年9月1日 11:27。)

所以说,当时麦田拿“我的厚道,还换来一堆骂”当作继续“质疑”的理由,实际上就是在为自己的负隅顽抗死不认错找借口,其目的就是要争取时间。

2012年1月18日凌晨1点,麦田如约贴出《三重疑——兼答韩仁均韩寒路金波诸君,喔,还有范冰冰》一文。这篇文章共有四千余字,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为自己表功,说自己写作《人造韩寒》一文是基于“三项基本原则”:“诚实的原则”、“透明的原则”、“交叉核实原则”;而其证据之一就是,为了核实李其纲的名字到底是“李其刚”还是“李其纲”,他麦田曾“反复核实才确认是‘李其纲’”。麦田大概真的没有觉出自己是多么的可笑:你把李其纲说成是《萌芽》杂志的主编、说成是韩仁均的“同学”、说成是“人造韩寒”阴谋的主要参与者,这属于构建了一座阴谋论大厦;而“李主编”的名字不过就是这座大厦中的一块砖头。也就是说,不论你麦田在烧制这块砖头时花费了多少工夫,用了多少真材实料,它都改变不了你的大厦是阴谋论这一事实。

实际上,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在《三重疑》中,麦田把那个“韩寒赛车和博客时间比对表(勘误)”
又搬了出来,说什么“有9篇也足够,不会改变文章的基本内容”。显然,麦田当时是在假装不知道“宝鸡王帆”一天前发的微博。也就是说,那张表是麦田的“致命武器”,而为了保持它的致命性,麦田必须无视反证的存在。据麦田在1月18日半夜发出的《致韩寒韩仁均李其纲等人道歉信》,麦田声称自己“晚上才看到的‘宝鸡王帆’微博”。可以肯定地说,麦田当时是在撒谎。这是因为,首先,王帆在发微博时就已经@麦田了,并且,该微博不仅被麦田时刻关注的路金波转发,而且还被韩寒的父亲转发(见:2012-1-17 11:24),因此麦田绝对不可能在撰写《三重疑》时还不知道自己的残存证据已经被人驳倒这个事实。其次,就在说过自己是因为看到“‘宝鸡王帆’微博后,我认为我最近几天对韩寒的质疑证据不足”而道歉退出“寒战”之后不到一周,麦田又说什么《人造韩寒》“有一个太致命的问题:把赛车关键数据,搞错了4/13。”(麦田99:《为什么质疑韩寒和为什么道歉》,凯迪社区>猫眼看人,2012-1-25 4:24:29。)再过一个月,麦田在“第二次复出”之后,又说自己当时“忙中出错,还是搞错了一个地方”(见:2012-2-28 20:22)。由此可知当时麦田就是在蓄意坚持使用自己伪造的证据来“质疑”韩寒。所以说,麦田的“质疑”应该叫“制疑”──故意团。

毫无疑问,麦田中《三重疑》中制造的“干货”是“三重疑”:

第一重疑:韩寒成名作《杯中窥人》的出题老师李其纲,是否事先就认识韩寒爸爸韩仁均?

第二重疑:赛车比赛期,如何能持续关注时政新闻,甚至在凌晨发表时政博客?

第三重疑:韩寒处女作《三重门》名字的出典,为什么韩寒自己不知道,但韩寒的爸爸作家韩仁均却知道?


对于任何一个了解当时历史的人来说,“三重疑”的前两重疑都不过是在翻炒冷饭;而只有第三重疑,才是新货。这是麦田对“第三重疑”的阐释:

“在韩寒处女作《三重门》出版不久,央视《对话》栏目邀请他做了一个访谈。其间(第23分钟)主持人问作者韩寒小说的名字《三重门》是什么意思。韩寒楞了一下,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我忘了’。细观视频可见,韩寒对此问题确实是不知道,而不是不愿意回答。链接:[video.sina.com.cn]

“但这个问题,韩寒的父亲作家韩仁均却准确的知道答案。他在《儿子韩寒》中写道:‘三重门’出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礼仪、制度、考文’
链接:[vip.book.sina.com.cn]

“《三重门》的名字原来不仅有意义,而且还有出典!但你不奇怪吗?作者韩寒自己不知道,忘记了,自己的处女作啊!刚出版不久啊!但是,其身为作家的爸爸韩仁均过了十年却还记得!”


《三重疑》发表之后不到四个半小时,麦田的“疑”就被一个叫“周一山”的人尽数破解,或曰驳回。这是周一山对麦田的“第三重疑”的驳斥:

“麦田所说的第三重疑:‘主持人问韩寒小说的名字“三重门”是什么意思,韩寒愣了一下,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我忘了”。细观视频可见,韩寒对此问题确实是不知道,而不是不愿意回答。’

“我开始越发肯定麦田的用心险恶,用这段55分钟的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的视频来充‘论据’。基于严谨的态度,我还是耐心把55分钟的绝大部分内容看完了,并对这段‘论据’进行分析:

……

“麦田的描述是:‘主持人问韩寒小说的名字“三重门”是什么意思,韩寒愣了一下,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我忘了”。’并做出结论:韩寒对此问题确实是不知道,而不是不愿意回答。

“我细观了视频,【主持人是这样问的(原话):‘韩寒,你自己的这本书,三重门这个名字,你取的是有寓意的吗?’韩寒回答‘额(仅仅是语气词)。这个名字你们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对于视频的原话,我实在不能理解麦田是什么居心,首先,主持人问的是‘三重门’作为小说的名字是什么寓意,而不是‘三重门’的意思。这和你问《读者》杂志的‘读者’是什么寓意,和‘读者’是什么意思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在这里麦田偷换概念。另外,麦田说描述的‘韩寒愣了一下’。在视频中我只是看到韩寒说话之前有个语气词‘额’,这个再正常不过的细节被扭曲成‘楞了一下’,我想麦田也是出于对自己文章基调倾向的考虑而有意为之吧。”(周一山:《驳麦田〈三重疑〉》,新浪网周一山的博客2012-01-18 05:32:00。)



三重扇
2012年1月18日凌晨,麦田把自己的《三重疑》贴出之后还不到四个半小时,就被一个叫周一山的人连扇三个耳光。麦田至今假装不知道这篇文章的存在。


事实确如周一山所说。根据那个视频,韩寒说出“我也不知道”的上下文是这样的:

女主持人王燕问韩寒:

“韩寒你自己的这本书,《三重门》这个名字,你取的是有寓意的吗?”

韩寒答道:

“啊,这个名字你们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这时,嘉宾之一,华东师大教授陈永明,插嘴道:

“我发觉刚才有一位小姐,她说得很好。三重门就是大人社会为我们青少年设定了初中、高中、大学,韩寒是过了一重门,第二重门就离开了。”

韩寒对陈教授的解说不以为然,回应道:

“不过我当初好像也没有这样想吧。”

陈教授说:

“刚才还有那位小姐……”

韩寒:

“那是她想的。”

这时,王燕问道:

“那你自己的想法呢?”

韩寒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陈教授马上接着问:“那个‘三重门’是什么意思?”

韩寒显然是在回答王燕的问题:

“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这个名字可以做很多种解释。”

王燕接着问道:

“你怎么会想到取这样一个名字呢?”

韩寒非常不耐烦地答道:

“我忘了。”


来龙去脉
上图为韩寒2000年做客央视《对话》节目的视频截图,显示当时韩寒与嘉宾和主持人关于《三重门》寓意对话的全过程。(视频23分13秒到23分56秒处。)

也就是说,当时整个“对话”都是围绕着“三重门的寓意”来进行的,其中根本就没有涉及到“三重门的典故”这个问题。所以,周一山说麦田曲解这段对话,并且说他“用心险恶”,是非常准确而且恰当的。而恰恰就是麦田的这个居心险恶的构陷之辞,变成了方舟子射向韩寒的第三发子弹(后详)。

在一篇作于2006年的文章中,麦田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很小的时候,我就明白一个道理:对于一个事件,你如果要撒谎,一定要在非主要事实上说实话,然后在关键事实欺骗。这个道理的推论是:如果你要诬陷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断章取义地摘抄他的原话――这些话确实是他说的,但是离开了原来的语境和上下文,意义可能180度地变化了。”(麦田:《“实名制”系列谈(1):被误读的李希光》,TechWeb麦田的博客,2006年8月13日。)

也就是说,麦田不仅深谙“吵作”之道,他还从“很小的时候”就悟出了诬陷之道。毫无疑问,在“制疑”韩寒之际,麦田的这些专业知识都派上了用场。

2、撤退,就是最好的进攻

2012年1月18日下午5点,韩寒发表《正常文章一篇》,在逐条正面回答了方舟子的所谓“质疑”之后,他捎带着对麦田做出了这样的回应:

“至于麦田先生,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过了所谓的质疑,我相信不光没有人可以拿走2000万加2000万,恐怕你会破财。到时候你所被罚的钱我会购买各类数码产品,给我的读者发放福利。你所谓的逻辑推理除了没有逻辑可言,而且所谓的数据自己也动了很多手脚,甚至还不惜修改我比赛的时间。你说我的父亲和《萌芽》的李其纲先生是校友,所以得出了他们必然认识,并必然勾结串通在一起,我必然提前知道了考试的题目,我父亲必然提前替我准备好了文章这一结论。毕业于同一个学校就必然会是挚友吗,我的父亲和李其纲先生直到现在都不认识。我父亲几乎没有在学校读书就回家养病了,连大学同学都几乎没有。你侮辱了不光光我一个人的职业操守。

“不是每个人都靠阴谋和关系做事情的,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精力不济扛不到一点钟的。你以前在百度工作,按照阴谋论,你应该是收了李彦宏不少钱来诋毁我的名誉吧。如果你结婚生子了,按照逻辑,你不能理解我第二天有工作夜里一点还在写文章,证明你无法这样做,证明你精力不行,证明你无法满足你老婆,证明你老婆在过去的两年里必然偷人。你长期做IT工作,证明你一直坐在电脑前,证明你受到很多辐射,证明你精子活力比较差,综合了你老婆必然偷人和你精子活力必然差,证明你孩子必然不是你的。这就是你的逻辑吗。不,我不会这么说的,也不会这样质疑你的,虽然这有一定的可能性。

“在此,我整理了一些文章,读者朋友们看完以后应该可以自己判断了。所谓用数据和事实来质疑的麦田先生,捏造了大量的事实,篡改了大量的数据。居然还能蛊惑到不少人。……”(韩寒:《正常文章一篇》,新浪韩寒的博客2012-01-18 16:59:55。)


四个半小时之后,麦田发表了《致韩寒韩仁均李其纲等人道歉信》,全文如下:

一、在看了韩寒最新博文《正常文章一篇》和晚上才看到的‘宝鸡王帆’微博后,我认为我最近几天对韩寒的质疑证据不足
‘宝鸡王帆’链接地址:[weibo.com]


二、由于我的质疑文章,而给韩寒、韩仁均、李其纲等人带来了负面影响,深感抱歉。特此道歉!同时,我也会删除所有相关博客和微博以消除影响,并承担这次质疑行为的所有责任


三、向我的博客和微博读者道歉,由于我不专业的质疑而对你们可能产生了误导。深感抱歉!


四、需要特别说明,我对韩寒的质疑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个人私利或见不得人的勾当。理由确实只有一个:韩寒之前实在有值得质疑的地方。(否则他也不会写这么长的文章,逐条解释我对他的质疑)


五、感谢韩寒和相关人员花费这么大精力予以回应。就事论事的部分,我会仔细阅读,存疑的部分我也不再追问,但文中出现涉及无关家人和私生活的谩骂式言辞,我深感遗憾,这是我发起质疑时所未曾想到的


六、同时我依然认为,保持自己独立人格和独立判断的质疑行为本身,是没有错误的。我真心希望我们社会不只有一种声音和盲从。不能造神,社会需要有‘反对的声音’


七、我是做互联网的,其实和文化圈娱乐圈完全不搭界。我这次业余‘跨界’的质疑很不专业,但确实基于公众利益和公开资料。我会总结教训,把更多精力放到自己的工作上


祝大家新春快乐。


麦田
2012.1.18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2012年1月15日中午,阮鹏气势汹汹地向韩寒发难,发表《人造韩寒》一文,宣称“将以独家、确凿的事实”证明“公知韩寒”是“人造”的;1月18日半夜,麦田承认自己的证据不足、质疑不专业,并且向韩寒父子和《萌芽》杂志副主编李其纲道歉。

麦田后来曾多次解释自己为什么要退出,并且,其说法各不相同。不过,下面这个说法应该是距离事实最近的:

“这个时候,我注意到方舟子也参与进来了。其实文章已发表,我给方舟子就发链接,结果方舟子不理。但我发现,后来路金波和韩寒攻击方舟子,让方舟子越来越加入。于是,我判断情势,果断做了一件对不起方舟子的事情——道歉,退出;釜底抽薪逼方舟子出战。当时我是这样的考虑:(1)方舟子有百万的粉丝,如果他介入,力量对比就大为改观:(2)方舟子有‘打假’的经验,比我更专业,更有时间:(3)如果要方舟子参与,这个事情不能有两个‘领头人’,只能方舟子一个,要成为‘方舟子的战争’,而不是‘方舟子合麦田’;(4)我个人荣辱无所谓,更无所谓当个啥‘领袖’,但一定要狙击韩寒进入思想界。”(麦田:《致方舟子:衷心希望你能灭“小我”,存“大我”,自我提升》,原发于麦田的搜狐微博,发帖时间:2012年9月12日。原文已被删除。)

上面这段话中,最有趣的部分就是结尾的那12个字:“一定要狙击韩寒进入思想界。”将之译成白话,那就是“必须倒韩”这4个字。所谓“狙击韩寒进入思想界”,不过就是麦田为了拔高自己而编造的一个瞎话罢了,因为第一,麦田本人与思想界根本就不沾边儿;第二,麦田还曾说过,韩寒的文字“压根不具有思想文字的讨论性。”(麦田99:《为什么质疑韩寒和为什么道歉》。)所以,麦田说自己要“狙击韩寒进入思想界”,就像是日本人说应该阻止韩国加入欧盟一样可笑。

在麦田上面这段话中,最可信的信息就是麦田说他的退出与方舟子的加入有关。这也说明麦田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坚持孤军奋战三十多小时的根本原因:他就是在等待援兵,而他心目中的援兵只有两个:一个是方舟子,另一个就是媒体。而由于方舟子的“打假斗士”身份,他的出面就相当于媒体出面。所以,当时麦田心中的“大救星”实际上只有方舟子一人而已。这也是麦田在“文章一发表,我给方舟子就发链接”、陈黎在转发之后第一件事就@方舟子的根本原因。显然,这是他们二人在暗中已经商量好了的。

那么,为什么在方舟子已经参战之后,麦田会选择道歉、退出、而不是躲在方舟子身后缩头观战呢?在发表于2012年1月25日的《为什么质疑韩寒和为什么道歉》中,麦田给出了三条理由:第一,自己“忙中出错”,“把赛车关键数据,搞错了4/13”;第二,“在证据不是那么充分的情况下”遽下结论;第三,“我自己时间精力能力有限。”四天后,在其“复出”之际,麦田又说,之所以道歉退出是“出于各位师友建议,加上证据不足,本着厚道之心”。(见:2012-1-29 15:34。)到了这年9月,这些理由又变成了“釜底抽薪逼方舟子出战”这一条。再过两年,有人发帖子说:

“方韩之争一开始并非舟子和寒之争,而是麦田《人造韩寒》揭韩寒有假,被作家马伯庸《从〈人造韩寒〉看如何构筑阴谋论》剥了个体无完肤。仅三天,麦田就缴械投降,通过微博向韩寒等人致歉。韩寒在接受道歉同时讽刺了曾支持麦田的方舟子。方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跳三丈高,立即开始对韩寒‘打假’”。(见:2014年8月25日 23:28。)

这是麦田的“纠正”:

“纠正一下,马伯庸的文章,对当时的我,没任何影响。他那是文人文字,小机灵一大堆,但没有风骨没有力量,不可能对我有影响。当时对我有影响的是李其纲的声明,让我以为冤枉了李其纲。。。n年前的事情了,多说无益,总之马伯庸对我没啥影响,你知道就可以了。”(见:2014年8月25日 23:50。)

也就是说,关于自己当时为什么会选择“退出”,麦田在三年不到的时间中给出了至少四个完全不同的说法。这说明什么呢?它说明,麦田惯于编造瞎话;并且,他在编造瞎话时完全没有心理障碍,所以才会出现今天的麦田扇昨日阮鹏耳光这样的场面。

那么,麦田到底为什么要道歉退出?我的分析是,这是由麦田的本性决定的。麦田的最核心的本性就是慕容雪村所说的“借公道、正义之名,来行其泄私愤之实。”所谓“借公道、正义之名”,俗称“装逼”。看看麦田在“寒战”爆发两天之前发的这个“装逼”帖:

“今天向一个哥们介绍自己。我说,我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逼。”(见:2012年1月13日 01:17。)

如果套用北大教授孔庆东所说的“唯大俗者能大雅”这个公式的话,那么,麦田的这个自我介绍就是“唯善装者能不装”。果然,在麦田的“不装逼”帖子下面,第一个回帖就是这样的断语:“典型zb贴,哈哈。”(见:2012年1月13日 01:18。)


装逼者的极致就是认为“我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逼”


也就是说,对于善于“zb”的麦田来说,“真诚的道歉”不仅“不丢人”(见:2012-10-5 15:55),它实际上还给自己增光添彩,因为它不仅显示了麦田勇于认错的高风亮节,而且还间接地证明了麦田“质疑韩寒”是出于求真的目的──这后一点对麦田尤为重要,因为在其所有的证据都被证伪之后,人们首先要质疑的,就是麦田伪造证据、构建阴谋论的动机。这是新浪微博认证为“北京畅元国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自称“认识麦田10多年”的“狂马的微博”在麦田道歉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做出的评论:

“麦田道歉了,赞美一片,搬回一座城。。。扯淡,这些网络老流氓,道歉跟呼吸一样自然。打不赢了往地上一滚。还没站起来,打酱油的就出来了,说,哎呀呀,好气度,有修养,可以不要face要正义。赞,顶,强。屁,就是个pose,需要就拿来用一下。比的就是不要脸。”(见:2012-1-19 00:19。)

这是认证为“厚德创新谷执行总经理,清华校友总会互联网与新媒体协会秘书长”的“邓永强”的附议:

“呵呵狂马看得透、骂得好,无更多补充!我们这些新浪IT业界论坛老网友,在10多年前就对以‘书生意气’为代表的胡搅蛮缠、撒泼打滚等不要脸策略了如指掌,他们抬起臀部就知道要拉屎拉尿了,麦田作为书生的不合格的徒弟,这次表现依然不合格,继续鄙视之!”(见:2012-1-19 00:24。)

这是认证为“优酷土豆集团运营总监”的“晨风Andy”的附议:

“一贯妖言惑众,道歉是为了以后更流氓”。(见:2012-1-19 00:48。)

显然,麦田不仅在“IT界”早就臭名昭著,人们对他的秉性也早已了如指掌。果然,一个叫“陈佼”的“资深媒体人”──他对《人造韩寒》一文的推介,很可能是诸多推介帖子中被转发最多的一个,将近两万次(见:2012-1-15 18:33)──在几天后评麦田为“寒战”初期最大的赢家:

“【麦方韩口水战】1、韩寒是最大的输家,处理草率,昏招连连,文采文风尽失,品牌美誉度下跌;2、@方舟子既不是赢家也不是输家,场面hold住,品牌知名度上升,美誉度持平;3、@麦田是最大赢家,两篇质疑文章虽略显2B,但道歉诚恳彻底,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均爆增。”(见:2012-1-22 14:39。)

当然,网虫麦田在网上zb的目的是掩盖其“泄私愤之实”。由于“乏味、尖锐”的麦田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和精力来“质疑韩寒”,到了2011年底、2012年初,麦田对韩寒的感情实际上已经发展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也就是说,“扳倒韩寒”是网虫麦田当时的最大心愿。而就像是后来的所有韩黑一样,麦田从一开始就认为,“只有方舟子才能扳倒韩寒”。所以说,方舟子在1月18日正式参战,相当于麦田已经完满地达到了全部目的,而他的退出,对于方舟子来说,只能造成一种欲罢不能的尴尬局面。这也间接说明,《人造韩寒》中的伪证绝不可能是麦田无心的失误,而是他有意在造假,其目的,就是要吊起“打假斗士”方舟子,或者麦田口中的“媒体”,的胃口。

麦田之所以选择退出,还是因为他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他特别喜欢挑事儿,但又非常害怕惹事儿。麦田的这个本性,被他的老冤家押沙龙冠以“肉灵芝”之名,其特点就是“抓住就软,放手就硬”。(押沙龙:《麦田:好大一根肉灵芝》,新浪押沙龙的博客,2012-06-29 23:49:30)。而麦田当时之所以会“软”,显然是因为韩寒在《正常文章一篇》中的这句话:

“至于麦田先生,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过了所谓的质疑,我相信不光没有人可以拿走2000万加2000万,恐怕你会破财。”

这实际上相当于告诉麦田:你涉嫌诽谤,将会因此吃官司。麦田后来说自己道歉“也不是因为诉讼风险。我擦。就这点事情,我不一定输,他们也不一定会告。即使输的话,标的不会超过10万。这不是风险。”这相当于打肿脸充胖子,恰恰把道歉的真实原因和盘托出:他创办蚂蚁网、宝宝淘的总投资也不过一百万元人民币左右,并且都是来自风险投资,因此10万元对他确实是个风险。不仅如此,假如他因诽谤罪而被罚款,则他今后获得风投的机会几乎就不再存在了。这对麦田无疑是一个更大的风险。

总而言之,麦田当时的“退出”很可能是真心的,但他的“道歉”却绝不可能是发自肺腑。可是,韩寒在听说麦田道歉之后,喜不自胜,马上就接受了麦田的道歉,并且顺便调侃了一下方舟子:

“在《正常文章一篇》发表后的7个小时,麦田发表了他的道歉信。我接受他的道歉信。同时我比较担心方舟子老师。因为方舟子老师登台唱了几句,刚准备要唱高潮部分,被人切歌了。愿方舟子能早日走出来。大家新年快乐。”(韩寒:《超常文章一篇》,新浪韩寒的博客,2012-01-19 00:31:06。)

出乎韩寒意料的是,不仅方舟子至今没有“走出来”,连始作俑者麦田在十天后都又重新“走进去”了。

短暂的胜利
2012年1月18日半夜,麦田发微博向韩寒等人道歉,韩寒当即表示接受麦田的道歉。麦田酝酿筹划了将近两年的“寒战”似乎刚一打响就要结束。当时,从祖国的心脏北京到神经末梢西藏,媒体都以大幅通栏标题报道了这一事件。当时大概谁都没有想到,麦田的道歉不过是“寒战”序幕的结束,正戏则刚刚开始。当时的一项有近七万人参加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麦田“质疑有理”的人只有7%,而支持韩寒的人则达高80%。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室“真”发生过泄漏
2019: 宋诗解(7)
2018: 世界新闻自由日:言者无罪
2018: 彭运生谈艺录(212)
2017: 世界新闻日:辛可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演讲
2017: 彭运生谈艺录(24)
2016: Kant -3
2016: 江泽民的遗产:教育医疗产业化罪魁 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