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跟帖
第六封公開信
送交者: 亦明_ 2022月05月17日13:29:2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就方舟子剽竊科唬等問題給《新華每日電訊》的八封公開信亦明_ 於 2022-05-17 12:20:11

《新華每日電訊》是方舟子的匪窟賊窩

──給《新華每日電訊》的第六封公開信

 

 

20121220

 

【摘要】

 

20121214日,方舟子在《新華每日電訊》上發表《微波食品有害健康?》一文。本文證明這篇文章不僅是其用來割韭菜、剪羊毛的地溝油舊稿,不僅是抄襲贓品,而且還是科唬贗品。

 

【目錄】

 

一、自我抄襲

二、抄襲

三、科唬

四、結論

 

***   ***   ***   ***   ***   ***

 

 

2012127日起,方舟子不再在《新華每日電訊》上炒賣美國總統的奇聞異事了,而是重新回到科唬的老本行。127日,他發表《白光、白噪聲和白氣味》一文。129日,尋正在科學網博客發表《白嘴、白牙、白開水》,指出方舟子的這篇文章幾乎句句有誤,無句無誤,並且,尋正還找到了方舟子的一處抄襲來源。也就是說,方舟子的科唬文章,除了抄,就是唬,因此是連蒙帶唬、邊抄邊唬。

 

1214日,方舟子又發表了《微波食品有害健康?》一文。不言而喻,這篇文章也是集抄唬於一身,但除此之外,它還有盜竊的故事,且聽我我慢慢道來。

 

一、自我抄襲

 

《微波食品有害健康?》正文2549字,其中有1354字(53%)抄自他20039月在他的搜狐專欄發表的文章,《誰說“微波食品有害健康”?》,它還以《“微波食品有害健康”嗎?》為題,收入2007年出版的《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謎》一書。因此,方舟子在九年內把一件贓品販賣了至少三次。

 

image.png

方舟子倒賣地溝油

左側為2012年12月14日在《新華每日電訊》上發表的《微波食品有害健康?》,右側為2003年9月在搜狐方舟子打假專欄發表的《誰說“微波食品有害健康”?》,二者文字完全相同的部分用黃色標記,綠色標記部分的解釋詳見正文。

 

二、抄襲

 

方舟子的文章,尤其是科唬文章,是無抄不能成文。當然,這篇文章也不例外。我沒有做全文搜索,只找到了開頭和中間講微波爐原理這兩段的抄襲來源,比較如下:

 

方舟子:微波爐的歷史要比一般人設想的久遠得多,可以一直追溯到1945年的一次偶然發現。那一年,美國工程師佩西·斯賓塞在測試用於雷達裝備的磁控管時,發現口袋中的巧克力棒融化了。他猜測是磁控管發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並用一系列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在這些實驗的基礎上斯賓塞設計、製造出了微波爐。

 

維基百科微波爐辭條Percy Spencer, an American self-taught engineer from Howland, Maine, worked at the time with Raytheon. He was working on an active radar set when he noticed that a Mr. Goodbar he had in his pocket started to melt - the radar had melted his chocolate bar with microwaves. The first food to be deliberately cooked with Spencer's microwave was popcorn, and the second was an egg, which exploded in the face of one of the experimenters.[3][4]

 

方舟子:早期微波爐既笨重又昂貴,直到1967年才出現了適合家用、價格又合理的小型微波爐。由於用微波爐烹飪既快速、方便又清潔,深受歡迎,很快在美國就成了家庭必備的電器。

 

維基百科微波爐辭條In 1947, Raytheon built the "Radarange", the first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icrowave oven.[6] It was almost 1.8 metres (5 ft 11 in) tall, weighed 340 kilograms (750 lb) and cost about US$5,000 ($52,042 in today's dollars) each. ……In 1967, they introduced the first popular home model, the countertop Radarange, at a price of US$495 ($3,450 in today's dollars). ……By 1986, roughly 25% of households in the U.S. owned a microwave oven, up from only about 1% in 1971.[8] Current estimates hold that over 90% of American households own a microwave oven.[9]

 

看到維基百科的文章在這短短的兩段話中總共引用了四篇參考文獻了嗎?而在《新華每日電訊》上開賊窟黑店的方舟子,卻毫無愧色地把人家的無償勞動,偷了過來,當成自己的產品來賣錢。這就像是一個小偷,不僅到公園裡偷花,而且把偷來的花吹噓成自己培養的,並且拿到市場上去賣錢。真不要臉到了極點。

 

方舟子當然會說,你亦明舉出的維基百科英文是2012年版的,而我在2003年就寫了上面那些話,當時維基百科還沒有微波爐辭條,我怎麼抄啊?實際上,維基百科辭條根據的是一篇1998年發表的網絡文章,即參考文獻3John Carlton Gallawa (1998). "The history of the microwave oven"。該文的鏈接雖然在2012年已經失效,但卻被“時光機器”網站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據該文的作者說,這篇文章是根據他1989年出版的一本書和後來製作的一個視頻寫成的。【1

 

方舟子介紹微波爐原理這段話抄自香港理工大學物理系教授Tai Kai NG和他的學生Chi Wai CHAN的文章《微波與微波爐》(Microwaves and Microwave Oven),該文大約作於2003年——看看方舟子都抄了哪些文字:

 

方舟子:其實微波爐加熱的原理並不神秘,它加熱的主要是食物中的水。水分子是一種極性分子,一端帶正電一端帶負電,在電場中水分子會根據正電一端和電場負極、負電一端和電場正極這樣的位置排列,如果電場是振盪的,水分子就會跟着轉動。

 

NG &CHAN: Food substance that does not contain water, such as oil, usually does not get cooked by microwaves. Water molecules are polar molecules with one end dominated by a negative charge and the other by a positive charge.

 

方舟子:微波爐發出的微波頻率大約是25億赫茲,也就是說,它產生的電場每秒要振盪25億次,在這樣的電場中的水分子每秒也要跟着振盪25億次。

 

NG &CHAN: The typical frequency of the microwave produced by a microwave oven is of the order of 2.5 GHz (1 GHz = 1,000,000,000 Hz). That is to say, the electric fields produced by the magnetron oscillate back and forth at the rate of 2.5 billion times per second (defining 1 billion = 1,000,000,000). Since the water molecules are polarized, the water molecules in the food will also get pulled back and forth at the rate of about 2.5 billion times per second.

 

方舟子:水分子如此高速的運動在它們之間產生摩擦力,由此產生熱量加熱了食品。微波通常只能穿透食品3.5厘米~5厘米,食品深處的部分就要通過傳導來加熱了。

 

NG &CHAN: This rapid back-and-forth motion between water molecules creates friction, and hence heat. Typically, microwave can only penetrate about 3.5 to 5 cm into the food. The centre of the food is cooked mainly by heat conduction.

 

按照維基百科,微波爐的微波頻率大約是2.45 GHz,而方舟子照抄香港科學家的25億赫茲,應該算是抄襲的鐵證。

 

最奇的是,在2003年,方舟子寫道: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發布的資料說:‘微波烹飪與普通烹飪相比,並不會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事實上,用微波爐烹調的食物可能保留了更多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因為微波爐的烹飪速度更快,而且不必加水。

 

而到了2012年,方舟子把句子的順序稍微改變了一下,就把美國FDA的文字變成他自己的財產了:

 

“因為微波爐的烹飪速度更快,而且不必加水,所以用微波爐烹調的食物可能保留了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三、科唬

 

方舟子對自己的本行都似懂非懂,懵懵懂懂,所以,他跨行越界到物理學領域科唬微波爐,難免捉襟見肘,笑話百出。他在發表《微波食品有害健康?》之前一周,曾在搜狐上搞了一個微訪談:方舟子揭露微波爐烹飪致癌謠言”,其中提到微波爐生熱的原理是分子摩擦造成的。他的鐵杆粉絲三思柯南糾正他說:“簡單地說微波讓水分子這種極性分子的運動變得劇烈從而提高了食物(宏觀的)溫度就可以了。摩擦和熱都是宏觀概念。”方舟子馬上罵對方是“民科”,好像他這個職業騙子倒是“專科”或者“職科”似的。但是,光罵還無法使信徒信服,方舟子於是搬來救兵:

 

物理專業人士全都說是水分子摩擦生熱:水分子們也就轉得很快摩擦生熱(紐約州立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林多梁《破解關於微波爐的傳言》)‘This rapid back-and-forth motion between water molecules creates friction, and hence heat. ’(English).doc ) ‘Since the water molecule slows down in its rotation, there must be friction forces. These forces produce heat energy.’2

 

實際上,早在124日,方舟子就把“紐約州立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林多梁《破解關於微波爐的傳言》”“新盜”到了新語絲的“新到資料”上。【3】但方舟子上面的微博,引起了人們對該文的注意,於是有人給林教授去信請教:

 

林教授:

 

你好!

 

讀了你的關於微波爐的科普文章。我認為文中的水的溫度升高是因為摩擦生熱的說法是錯誤的。

 

水分子隨微波場旋轉,它們本身處於高動能狀態,而溫度是這能量狀態的一種衡量,不是旋轉引起的摩擦而產生的結果。旋轉的水分子又會撞擊周圍的不容易被微波場激發旋轉的其它分子,使它們也產生運動。這就是能量的傳遞,或者,傳熱。而這種傳熱,和摩擦生熱是不同的。

 

你的文章的影響深遠,一方面你是美國大學的物理教授,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巨大的讀者群。如果說得不嚴謹不正確,會造成不好的後果。

 

而林教授則回信說:我同意你所說的。只不過是,那篇文章不是我寫的,我“被”冠名了。(I agree with you. The problem is, however, that I never wrote that article. This is not the first article for which I WAS ASSIGNED to be the author.)【4

 

也就是說,方舟子行竊,竟然盜來一個贗品;並且,他還拿這個贗品當作真理的標準,斥罵別人是民科。方舟子如果稍微有點兒理性,稍微懂點兒禮貌,稍微有點兒自尊,他在行竊行騙被揭之後,至少得當一會兒縮頭烏龜,然後再偷偷地把贓品消滅了吧?恰恰相反,他怒氣沖沖地對那位好事者吼道:

 

“你最好再給FDA寫信,告訴他們關於微波爐原理的描述錯了

http://www.fda.gov/Radiation-EmittingProducts/RadiationEmittingProductsandProcedures/HomeBusinessandEntertainment/ucm116385.htm
還要再給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Tai Kai NG以及其他好幾位美國大學物理系教授寫信,告訴他們對微波爐的原理也搞錯了。
http://resources.edb.gov.hk/physics/articleDoc/Optics_Wave/01Microwave(English).doc
微波爐技術研究機構也搞錯了:
http://www.microwavetec.com/theor_basics.php”【5

 

至今,那篇“紐約州立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林多梁《破解關於微波爐的傳言》”還在新語絲主頁上掛着呢。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新語絲是謠棍方舟子開辦的謠子鋪

上圖為新語絲網站的一個網頁截圖,顯示方舟子在2012年12月4日將一篇偽造的文章《破解關於微波爐的傳言》“新盜”到新語絲。中圖為網友淼水2012年12月10日在新語絲讀書論壇的帖子截圖,顯示他致信林多梁教授以及林教授的回覆,後者否認他是《破解關於微波爐的傳言》一文的作者。下圖為方舟子對淼水的“回應”,即拒不對淼水的帖子做出直接答覆,而是要淼水繼續給美國政府寫信。同時,即使在林多梁教授否認其作者身份之後,方舟子也拒不將那篇偽造的“資料”刪除,更不要提向林教授道歉了。

(註:上圖均截於2015年9月14日。)

 

四、結論

 

方舟子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無恥、最不要臉的的騙子和強盜。《新華每日電訊》是這個騙子和強盜目前唯一的藏身和銷贓之處。而在這個騙子強盜行騙劣跡屢屢被揭之後,《新華每日電訊》仍舊對這個賊人不棄不舍,那麼,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家報紙本身就是一個匪窟賊窩,他們養活的強盜騙子肯定不會只是一個方舟子。

 

五、參考文獻

 

1Gallawa, J. C. The History of the Microwave Oven. www.gallawa.com, 1998.

 

2】見方舟子的搜狐微博:2012-12-07 21:00

 

3】林多梁:《破解關於微波爐的傳言》,新語絲2012124日新到資料。

 

4】見新語絲讀書論壇,2012-12-10, 06:08:55

 

5】見新語絲讀書論壇:2012-12-10, 09:43:03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皮蛋你還能更皮一點嗎
2021: “心·意”的內化——整體心意構建的過
2020: 我們這代人的“聖經” -- 《十萬個為什
2020: 緣起贊釋 13 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
2019: 貿易戰再起原因曝光!
2019: 一切帝國主義及其走狗都是紙老虎
2018: 親子之間需要儀式感
2018: 歡送本學會常務理事、新晉正教授俞寧先
2017: 《漢語向何處去》下載
2017: 增智健體活動階段性小結-才人學霸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