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邪教父于光遠之三:“指導”科學規劃(續) |
送交者: 亦明_ 2022月07月16日10:04:2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回 答: 科邪教父于光遠之三:“指導”科學規劃 由 亦明_ 於 2022-07-16 09:54:04 |
五、參考文獻註:因為某些網頁鏈接被萬維讀者網禁止,所以需要連接的讀者可以參看PDF文本。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uFvn3dpN5NMvCVkQUQKA3XQB-rjAZY1Q/view?usp=sharing 【1】于光遠:《我的學術自傳》,見中國社會科學網榮譽學部委員專頁,2013年9月9日11:15。
【2】馬惠娣:《關於中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理論思考》,《自然辯證法研究》1995年6期10-15,37頁。
【3】于光遠:《參加第一個科學規劃的經歷》,原載1996年6月30日《中國科學報》,見胡冀燕編:《東方赤子·大家叢書——于光遠卷》,華文出版社1999年版92-99頁;黃安文、王友恭主編:《史筆記科學 科學時報45年作品選》 ,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版380-385頁。
【4】龔育之:《我認識的于光遠——在于光遠九十壽辰紀念會上的發言》,《炎黃春秋》2005年第10期46-50頁。
【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創新發展司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1956-2000)》,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
【6】《聶榮臻傳》編寫組:《聶榮臻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版。
【7】薛攀皋、熊衛民:《回顧“12年科學發展規劃”》,《民主與科學》2009年5期24-29頁。
【8】武衡:《科技戰線五十年》,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
【9】武衡、楊浚主編;《當代中國的科學技術事業》,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版。
【10】社論:《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人民科學工作》,1950年8月27日《人民日報》第1版。
【11】竺可楨:《竺可楨全集》第13 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2】《中國科學院東北分院1953年工作重點》,《科學通報》1953年4期91頁。
【13】《中國科學院院長顧問B. A. 柯夫達關於規劃和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性的科學研究工作的一些辦法》,《中國科學院年報:1955》,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1956年版55-65頁。
【14】郭沫若:《關於貫徹院長顧問柯夫達建議向國務院的報告》,《中國科學院年報:1955》,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1956年版64-66頁。
【15】王忠俊:《中國科學院史事匯要(1955年)》,中國科學院院史文物徵集委員會辦公室1995 年版14、18、29-30頁。
【16】郭沫若:《在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上的報告》,1955年6月12日《人民日報》第3版。
【17】《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總決議》,1955年6月11日《人民日報》第1版。
【18】《中國科學院關於制訂中國科學院十五年發展遠景計劃的指示》,《科學通報》1955年11期16-18頁。
【19】樊洪業主編:《中國科學院編年史(1949-1999)》,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周恩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1956年1月30日《人民日報》第1版。
【21】吳家睿:《新中國主要科技政策紀事(1949—1989)》,《中國科技史料》1989年3期86-96頁。
【22】新華社電:《中共中央召開關於知識分子問題會議 毛澤東同志號召為迅速趕上世界科學先進水平而奮鬥》,1956年1月30日《人民日報》第1版。
【23】姜玉平:《錢學森與技術科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4】郭金海:《實踐“計劃科學”:1955-1956年中國科學院兩個長期規劃的制訂與影響》,《自然科學史研究》2019年2期140-164頁。
【25】Suttmeier, R. P. Research and Revolution: Science Policy and Societal Change in China. 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Books, 1974. pp.58-61.
【26】薛攀皋:《中國科學院與國家“十二年科學規劃”的編制》,原載《院史資料與研究》1996年4期;見薛攀皋:《科苑前塵往事》,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30-39頁。
【27】于光遠:《難忘黨的八大》,《中共黨史研究》1996年4期13-18頁。
【28】周培源:《緬懷毛澤東同志對科教工作的關懷》,原載1983年12月21日《光明日報》,見《難忘的回憶 懷念毛澤東同志》,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106-109頁。
【29】楊明偉:《創建、發展中國原子能事業的決策》,《黨的文獻》1994年3期28-34,27頁。
【30】劉傑:《新中國核戰略的偉大勝利》,《中國核工業》1999年5期5-7頁。
【31】熊華源:《周恩來與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黨史博覽》1998年1期15-19,30頁。
【32】聶文婷:《中國創建和發展原子能事業的歷史考察》,《軍事史林》2012年2期3-9頁。
【33】張靜:《何氏家族:走出寄嘯山莊》,《新民周刊》2009年32期54-58頁。
【34】張久春、張柏春:《規劃科學技術:〈1956—1967 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制定與實施》,《中國科學院院刊》2019年9期982-991頁。
【35】何祚庥:《錢學森教授與發展科學技術的十二年規劃》,《院史資料與研究》1992年第3期23-31頁。
【36】竺可楨:《竺可楨全集》第14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7】傅鷹:《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參加科學規劃工作後的一些感想》,1956年8月21日《人民日報》第7版。
【38】新華社電:《我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即可擬定》,1956年6月7日《人民日報》第1版。
【39】樊洪業:《1956年:最是“三錢”弄潮時》,《科技中國》2006年6期82-85頁。
【40】張勁夫:《請歷史記住他們———關於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的回憶》,1999年5月6日《人民日報》第1版。
【41】葛能全:《錢三強年譜》,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年版。
【42】葛能全:《錢三強》,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3】葛能全:《錢三強傳》,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版。
【44】錢皋韻:《沒有鮮花和掌聲的科研征途》,見王宗光主編:《思源·往事》,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154-165頁。
【45】錢學森:《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142-143頁。
【46】于光遠:《評所謂“人體特異功能”》,知識出版社1986年版。
【47】于光遠:《反“人體特異功能”論》,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8】《關於蘇聯科學院代表團在中國科學遠景規劃委員會的工作(1956年7月6日蘇聯科學院主席團會議記錄)》,見吳艷等編譯:《中蘇兩國科學院科學合作資料選輯》,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18-234頁。
【49】陳建新等:《當代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66頁。
【50】馬惠娣:《科學技術宏觀管理的“規劃模式”──對中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評析》,《自然辯證法通訊》1995年4期31-38頁。
【51】謝志:《范長江與〈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見姚偉民、段瑞明主編:《范長江研究論叢》第一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202-207頁。
【52】龔育之、王志強:《科學的力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99頁。
【53】龔育之:《送別歸來瑣憶——六、胡繩的不悔和困惑》,《百年潮》2001年2期40-42,77頁。
【54】楊文利、張蒙:《毛澤東與新中國第一個科技發展規劃》,見《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當代中國史研究》編輯部2006年版553-559頁。
【55】薄一波:《若乾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509-510頁。
【56】劉振坤:《春風秋雨二十年——杜潤生訪談錄》,《百年潮》1999年6期11-22頁。
【57】錢學森:《航空技術的展望》,《科學通報》1956年6期5-19頁。
【58】錢學森:《從飛機、導彈談到控制它們》,《八一雜誌》1956年110期58-59頁。
【59】錢學森:《讓科學技術突飛猛進》,1956年5月12日《工人日報》。
【60】錢學森:《一門古老而又年青的學科》,1956年6月11日《人民日報》第3版。
【61】于光遠:《初識陳伯達》,《讀書》1998年6期27-36頁。
【62】陳曉農編纂:《陳伯達最後口述回憶》,陽光環球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版。
【63】電子工業革命大批判寫作小組:《“電子中心論”批判》,1971年8月12日《人民日報》第2版。
【64】卜正言:《電子工業(電子工業部系統)》,見《中國機械電子工業年鑑1984》,機械工業出版社1984年版I-12-18頁。
【65】新華社電:《羅馬尼亞高速發展鋼鐵工業 電視機產量去年比一九六一年增加五十倍》,1977年9月26日《人民日報》第5版。
【66】新華社電:《電視機的質量為什麼不好?》,1978年3月27日《人民日報》第3版。
【67】阿爾溫·托夫勒著,朱志焱、潘琪譯:《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聯書店1983年版197-198頁。
【68】《以電子工業為中心的柏林現代工業》,1987年5月27日《參考消息》第2版。
【69】張學東:《發揮大中型企業作用 促進電子工業振興》,見馬洪、張塞主編:《中國大中型工業企業·電子工業卷》,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89年版1-6頁。
【70】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92年10月12日《人民日報》第1版。
【71】楊健:《電子政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訪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主任劉力》,2002年7月6日《人民日報》第7版。
【72】王德培:《中國經濟 2019》,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9年版201-203頁。
【73】傅楚雄:《行業深度報告·電子》,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2020年10月30日。
【74】Xin Ge. Shamelessness Shouldn’t Be Anyone’s Nature ──An Open Letter to Nature, Part X: A congenital liar has Nature as his amplifier. China Academic Integrity Review, 12/16/2012 11:51AM; Xin Ge. Nature’s Special Report Contains Numerous Factual Errors. China Academic Integrity Review, 02/04/2013 11:23AM.
【75】陳伯達:《陳伯達遺稿 獄中自述及其他》,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6】《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政治報告的決議》,1956年9月28日《人民日報》第1版。
【77】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73年9月3日《人民日報》第1版。
【78】仲津:《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要是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的一個中心問題》,《學習》1956年11期23-29頁。
【79】毛澤東:《在八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見《毛澤東思想萬歲(1949.10.—1957.12.)》,鋼二司武漢大學總部1968年版234-236頁。
【80】于光遠:《我承認自己是“唯生產力論”者》,見于光遠:《思維的年輪:1977-1995》,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5-7頁。
【81】于光遠:《漫談有關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和方法的一些問題》,見于光遠:《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探索(一)》,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398-429頁。
【82】佘洪豐編:《輝煌中的陰影 中國“首富村”大邱莊揭秘》,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198頁。
【83】于光遠:《“籠養蒼蠅”的經濟效益》,1983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第3版。
【84】于光遠:《運用現代科學的“窮辦法”》,1984年1月20日《人民日報》第5版。
【85】于光遠:《關於推廣籠養蒼蠅的五點建議》,見于光遠:《運用現代科學的“窮辦法”》,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78-79頁。
【86】何祚庥:《我了解的作為大學問家、大思想家的于光遠同志》,2005年7月13日人民網。
【87】新語絲讀書論壇,2005-07-12 09:49:22。
【88】新語絲讀書論壇,2005-7-12, 20:11:54。
【89】新語絲讀書論壇,2005-07-12 22:56:29。
【90】新語絲讀書論壇,2005-7-12, 23:26:24。
【91】新語絲讀書論壇,2005-7-13, 14:10:44。
【92】譚巧國:《對何祚庥院士文章的一處疑問》,新語絲2005年7月13日新到資料。
【93】方舟子:《“多肽”抗病毒神話與發國難財》,新語絲2004年2月12日新到資料。
【94】中國文化研究所:《馬惠娣(特聘)》,中國藝術研究院網站,2009-08-27。
【95】Ma Huidi. My Life. Feminist Theory Website, 1998.
【96】劉夢溪:《念育之》,原載2007年8月26日《文匯報》,見《懷念龔育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171-178頁(改題為《事事嚴謹如儀:紀念老友龔育之》)。
【97】見該院的歷史網頁。
【98】劉華傑:《我和方是民(方舟子)的那點事》,劉華傑科學網博客2010年10月29日。
【99】方舟子:《還原主義和整體主義述評》,《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年第16卷第11期1-3+22頁。
【100】方舟子:《達爾文、孟德爾以及科學發表方式——兼及顏青山〈從科學普及的角度看“孟德爾之謎”〉一文》,《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年11期52-55頁。
【101】馬惠娣:《疫情期間何老師給我授課與布置作業》,中國休閒研究網,2022年5月20日。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1: | “民主”走向“智主”最終走向無人智慧 | |
2021: | 科學研究的藝術 【附錄】機遇在新發現 | |
2019: | 聽拆字先生論哲學的定義 | |
2019: | 792、川普稱習近平不再是哥們兒;場方 | |
2018: | 中國老教師考察美國後信仰崩塌 | |
2018: | 曜變天目茶碗(18) | |
2017: | 曉波死了,一絲遊魂到了地府 | |
2017: | 淺釋‘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