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逻辑本来是很好的,但我发现,现代网络上几乎所有人都不是老实的学问中人,或者说,不是基于正确的文本来谈问题的,连六经注我都谈不上
包括你这里谈逻辑,本身并无大错,但为了佐证自我,例举孟子却连对焦都没对正,他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翻译过来就是说,恻隐之心是善的萌芽,何来你说的循环论证呢,就像由种子长成一棵树是自然的因果关系,再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它是自然的因果循环也没有问题,但这与逻辑的循环论证是两回事
至于孟子论证人性本善的核心段落,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一段,而这一段的逻辑雄辩,两千年之下,至今仍然无人能够反驳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 公孙丑章句上)
你再看看你自己摘引的文本,是不是回避了核心论证,断章取义,拿孟子来做你的电灯泡呢,人家原来的论证一清二楚,半点逻辑问题都没有吧,你能解释一下在上文中,孟子是如何循环论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