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起源的哲學基礎
自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現代物理學的“大爆炸”理論的提出,和隨後的“宇宙背景輻射”現象的被證實和哈勃望遠鏡的觀測到的“紅移現象”作出的“宇宙膨脹”的解釋,等一系列現代天文學例子證明,人類所知道的宇宙起源於“大爆炸”現代天文學理論,幾乎沒有疑問了。但是在解釋大爆炸如何產生的,怎樣一個“singularity”的出現,不受人類所知道物理學規律的支配而生成,科學界還是一籌莫展。作為自然科學的上遊學科,哲學,應該給出自己的解釋。範例哲學的思想就是試圖提供關於它的哲學根據的努力。
範例解釋的核心是,這種解釋就是“無法用語言解釋”。那是否這樣聽起來似乎像句開玩笑的話,或者說它本身就無解呢?我的回答是,都不是。對大爆炸的“前提”的解釋(不是“之前”,因為時空還沒有產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為語言本身的限制。本文的努力,就是力圖使其他人也進入“意會”的境界,來體驗對這個大爆炸前提的理解。當然我是否達到了目的,還是要由讀者自己判斷,我只是盡我應該作的罷了。
範例思想的起源來於對大腦功能的解釋。也就是說,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Protagoros)說的“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和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的思想,在範例中被解釋為“人是宇宙的代表”。根據範例,宇宙間只有“兩種本質”,既,“相對和絕對”。人的其他部分和宇宙代表了“相對”的部分,人的大腦功能代表了“絕對”的部分。正是大腦功能的“絕對性質”可以解釋宇宙大爆炸的前提。因為在範例看來,大腦的絕對部分是“區域性絕對”,其背景來源於世界本身的背景,既“絕對的絕對”。解釋清大腦的區域絕對性質,我們也就理解了世界的大爆炸的前提 - 至少是我希望如此。
我們每天早上起來,頭腦中都想今天作什麼。頭腦中的思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可能想起是生活的記憶存在的結果。我們因此可以追溯我們的記憶到記憶細胞中,如同計算機的內存一樣。人腦確實存在記憶細胞的,因為我們知道人的大腦某些部分受到損傷,就會喪失以往的記憶,現代醫學已經有所證明。也就是說,大腦中也好像有一個“中央操縱系統CPU”,它負責調動存儲過的記憶的資料和功能。當然這些功能和記憶存儲“倉庫”,都是在生物階段形成的,所以比計算機建立在物理基礎上的功能不知道要高明到多少個量級。比較這個功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追溯它的起源。既一個人的“第一個思想”是如何產生的?
每個人都是從嬰兒時代,兒童時代,成人時代這樣的歷史下成長的。我們的第一個思想,必定出現在我們會說話以前。也就是說,我們說話以前,這句話所要表述的內容已經在我們的頭腦中存在了,這就是思想的功能。凡思想,都是思維的結果。凡是思維,都是大腦的功能的實施。人的嬰兒時代,就會說簡單的話,就會思維了,這沒有什麼疑問。疑問是,他/她的第一次思維功能的啟動,是用什麼“材料”來產生結果,既思想,呢?這個嬰兒還不會說話,還沒有發出過一個“語言”的聲音,很明顯,所以他根本就不可能會運用語言。
我的結論是:這就是大腦的“局部絕對性”功能的“小-大爆炸”。我們第一思想的產生,類似宇宙大爆炸的物質和能量在大爆炸後的出現。理解了自己,就理解了“別人”- 既這個宇宙。我們的“第一思”是無中生有來的嗎?那麼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宇宙大爆炸的起源了。但我們仔細想想,“無”是不是基於“有”的概念,也就是其潛台詞是“空間”?所以這就是我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了。因為語言是“something”。
Something can only change to something else, never to true nothing. There is only thing in our world, therefore always being Relative - language is one of the relative things which cannot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Absolute: because (the) Absolute is NOT a thing or something and even less likely being nothing: we just cannot even ask - what is it because Absolute is not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