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面試之旅(15) |
送交者: 最後一關 2005年04月05日13:25:0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美國的面試之旅(十五) 達拉斯印象 買的便宜機票,早上三點就爬起來,趕到機場。辦登機手續又排了近一小時的隊。Airtrain這個破航空公司,我這回可吃盡了它的苦頭。上了飛機就開始打瞌睡,暈暈沉沉的也不知過了多久,突然感到一縷陽光灑在臉上。原來是鄰座的墨西哥小伙打開了遮光板。我望向窗外,只見漫山遍野的森林草地,偶爾有湖泊鑲嵌其間。不遠處還有一群可愛的小房子,每家的後院都一個游泳池。我的精神為之一振:這就是Dallas了。 招生委員會的西班牙教授Jose要親自到機場接我,真讓人受寵若驚。我快步走出機場,正四下張望,看見一個四十歲左右、帶着眼鏡的男子笑盈盈的走了過來,很自信的說:“我就知道我一定能認出你的。”帶着西班牙人特有的豪爽和熱情,Jose一見我就滔滔不絕的向我介紹Dallas和UTSouthwestern,我幾乎插不上嘴。這時旁邊又走來了一個7、8歲大的中國小姑娘。“這是我的女兒。”看着我詫異的表情,Jose笑着解釋:“我太太是中國人。”原來招生委員會裡有我們中國女婿啊。他實驗室就一大半中國人。他自己也去中國旅行過好幾次,還常常宣稱自己有一半的血統是中國的。 三、四月算是Dallas最好的月份了。淡淡的浮雲在蔚藍的天空寫意的鋪展着,陽光懶懶的灑在臉上,好一個愜意的春日。汽車奔馳在寬闊的馬路上,兩邊嫩綠的草甸一眼望不到頭——有種回到Stanford的感覺。但我知道,這種天氣不會持續——德州的夏天可是出名的酷熱。這也未嘗是一件壞事:在Stanford有人說,從二月到十二月,你有的就只是陽光,多得都讓你膩煩。在這,你至少還有四季,冬天偶爾也會下雪。而且,擁有全美最好的空調系統,夏天也不會太難過吧。 最後一關 在Dallas的兩天,是我這次美國面試之旅的尾聲了。但我可不敢馬虎,因為在這我代表的不只是我自己。UTSouthwestern每年都給中國學生不少offer。我在這的體驗,可能對大多數同學是最有實際意義的。和Rockefeller一樣,UTSouthwestern也是一個專門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由於她還年輕,名氣並不如一些老牌學校那麼響亮。但從研究水平講,她絕對是在頂尖,而且還在不斷的向上發展。在Rockefeller時,Sidney為了顯示他們的研究實力,專門列出了生物領域的專業排名。其中好幾項UTSouthwestern和Rockefeller不相上下,Stanford和UChicago都還要靠後了。 但不同於Rockefeller的是,UTSouthwestern 的周圍沒有繁華的商業街、也沒有著名的博物館,有的是各種各樣的診所和醫院。這也許便是這個地處偏僻的研究所能躋身世界一流醫學中心的秘訣吧。汽車沿着草坪緩緩地行駛,不經意間路過寫着UTSouthwestern的石碑,於是發現這已經是校園了。學校由南北兩部分組成。南部是最早的校園,主要包括實驗樓群和體育館、圖書館等學生活動中心。近幾年學校要擴建,但附近已經沒地方了,就在北邊不遠處蓋了四座實驗樓,即使所謂的北校園。由於隔着公路,南北校園之間交通不是很方便。學校自己就修了一條天橋,每隔幾分鐘發一趟Shuttle,實在是很爽。 我還沉浸在對校園的欣賞中,突然聽見Jose說:“這是你日程安排。”我一看,天哪,從早到晚時間排的滿滿的,不是見教授就是聽講座。Jose下一句話就更讓我跌眼鏡了:“因為我是生物物理系的,所以安排的教授大多是我們系的。”不是我對生物物理有什麼偏見,而是我在這方面實在沒什麼背景。Jose看出我的遲疑,忙安慰我:“沒關係,反正我們已經收了你,等於是你來面試我們。”我擠出些笑容,硬着頭皮也得上了。 還好第一個是Jose。他先給我在結構生物學領域掃了掃盲,然後又介紹了他們實驗室對神經突觸蛋白的研究。現在的結構生物學,已漸漸的從“結構”變得越來越“生物”。半個世紀前,Max Perutz花20年時間解出了血紅蛋白的結構獲得了Nobel獎;20年前,一個博士生用5年時間解出一個蛋白結構就可以畢業了;現在,如果不從一個蛋白質的結構推測或研究出它的生物學功能,那這種研究成果幾乎不會引起任何人的興趣。從另一個方面講,結構作為基礎,能為我們研究生物學現象提供直接的證據。後來見到的Youxing Jiang是在2003年Nobel化學獎得主Roderick MacKinnon實驗室做的postoc。他們解出了第一個膜蛋白——鉀離子通道的結構,從而為離子通過細胞膜的機理提供了重要見解。 中午和Jose實驗室的成員一起吃飯。為了照顧唯一的一個土爾其姑娘,我們還是用英文交談。我趁機問了問這生活的情況。Dallas公共交通不太發達,如果沒車的話會很不方便。城市生活也不如芝加哥和紐約那麼豐富多彩。但這裡地廣人稀、物價低廉,一般人買房、養車都不成問題。UTSouthwestern提供的on-campus housing好像是500$吧。學生還嫌貴,都自己出去租房子。downtown也有些很不錯的餐館、博物館,還有一座Reunion Tower,曾是Dallas最高的建築,頗有些東方明珠對於上海的意味。 1點30分,我準時來到R樓的四層,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敲響了R4.302的門。這是Michael Brown的辦公室。沒人應,秘書讓我暫時等一會兒,說他可能正在實驗室。我有些緊張,又忍不住好奇的左顧右盼。這個辦公室和別的不太一樣,一個大套間裡有好幾個小房間,光秘書就有4、5個。牆上還掛着很多攝影和繪畫作品。這時有一個白髮長者走了過來,瞅了我一眼,走進了套間裡另一個並排的辦公室。這一定是Joseph Goldstein。Brown & Goldstein是科學界廣為傳頌的組合。從1973年起, 他們就一起在UTSouthwestern建實驗室,做有關代謝方面的生化研究。1985年,他們剛40多歲的時候,就共享了Nobel生理醫學獎。最難等可貴的是,在這之後,他們依然幾十年如一日的在實驗室工作,做出了比獲獎之前更大的成就。如果說誰有資格獲得兩次Nobel獎的話,那就非他們莫屬了。 “Nice to meet you.”Michael已經出現在我面前了。“Nice to meet you, too.”我趕緊把自己從遐想中拉回來。我們走到桌子旁坐下。他將發福的身體仰靠在椅背上,翹起二郎腿,一副大人物的做派。我有點激動,不由自主地就結巴起來。他倒是不緊不慢,從半睜的眼睛裡悠然的打量着我。我們談到了UTSouthwestern,談到了生物學的發展方向。他還對我將來的學術生涯給了一些建議。聽說他跟人說話時很沒耐心的,經常給人一種要急着去幹什麼事的感覺。而我跟他聊了半個小時,比預定的多出10分鐘,已經非常滿足了。 第二天又見了幾個教授,還聽了生化系主任Steven McKnight的講座。我覺得這裡的科研風氣很正,每個人都很自豪是UTSouthwestern的一分子,而且有相當強的合作精神。其中年輕的中國教授占很大的比例,而且都做得相當出色。像剛被選入HHMI的Zhijian Chen,前面提到的Youxin Jiang,以及Hongtao Yu、Yi Liu等等。當然還有許許多多我沒見到的教授。想想從1996年Xiaodong Wang成為了UTSouthwestern第一個中國教授,近十年間的變化,真讓人揚眉吐氣,精神振奮。我相信,中國科學家會做出更多讓世界矚目的成就;我更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優秀的科學家回到中國,讓中國為世界矚目!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4: | 關於“科學文化人F4”,說幾點個人看法 | |
2004: | 簡評英國的明星級學校 | |
2003: | 珍寶[譯詩] | |
2003: | 一個工程師對漢字的研究 | |
2002: | 2003 USNEWS RANK | |
2002: | CS PHD 2003 USNEWS RAN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