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回首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單
送交者: lszh 2005年04月15日11:57:3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1948年中央研究院選舉了產生了81位院士,這些院士分為數理、生物、人文三組,每組院士大致相等,其中數理組有陳省身、華羅庚、蘇步青、吳大猷、吳有訓、葉企孫、嚴濟慈、李四光、竺可楨、侯德榜、茅以升等學術大師,生物組有貝時璋、童第周、胡先驌、戴芳瀾、湯佩松、俞大紱等著名科學家,而人文組則更是群星璀璨,有胡適、陳寅恪、顧頡剛、趙元任、金岳霖、馮友蘭、郭沫若、梁思成等一流學者因此,中國的第一批院士可以說是一時之選,深孚眾望。現在看來,當時中國的院士,人文組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數理組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而生物組與世界水平的距離也不是很遠( 當時的生物科學本身就不很發達) 。時至今日,對比今之院士,我們有理由懷念48年的那批人,再次看看如今不可能再有的夢幻陣容:

數理組  【數學】 姜立夫 許寶[馬錄] 陳省身 華羅庚 蘇步青 

      【物理】 吳大猷 李書華 葉企孫 趙忠堯 嚴濟慈 饒毓泰 吳有訓

      【化學】 吳憲(生物化學) 吳學周(物理化學) 莊長恭 曾昭掄 

      【地質】 朱家驊 李四光 翁文灝 黃汲清 
           楊鍾健 (地質學、古生物學) 
           謝家榮 (地質學、礦床學) 

      【氣象】 竺可楨 (氣象學、地理學) 

      【工程】 周仁鋼 (鐵冶金學、陶瓷學) 
           侯德榜 (化學)  茅以升 (橋梁工程) 
           凌鴻勛 (鐵路工程) 
           薩本棟(物理學、電機工程學) 

  生物組 【動物】 王家楫 伍獻文 貝時璋(生物學) 
           秉志  陳楨(生物學) 
            童第周 (實驗胚胎學) 

      【植物】 胡先驌  殷宏章(植物生理學)
             張景鉞 錢崇澍 戴芳瀾(真菌學) 
           羅宗洛(植物生理學) 

      【醫學】 李宗恩 袁貽瑾 張孝騫(內科學藥學) 
           陳克恢(藥理學) 

      【體質人類】 吳定良(人類學) 


      【心理】 汪敬熙(生理學、心理學)


      【生理】 林可勝(生理學、醫學) 
           湯佩松(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生物力能學)
           馮德培(生理學、神經生物學) 
           蔡翹(生理學、醫學) 

      【農學】 李先聞(植物遺傳學) 
           俞大紱(植物病理學、微生物學) 
           鄧叔群(真菌學) 

  人文組 【哲學】 吳敬恆(語言學) 金岳霖(哲學、邏輯學) 
           湯用彤 馮友蘭 

      【中國文史學】 余嘉錫(目錄學、古典文獻學)
              胡適(文學)  張元濟(文學) 
                 楊樹達(語言文字學) 

      【歷史】 柳詒徵 陳垣 陳寅恪 傅斯年(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 
            顧頡剛(歷史學、歷史地理學、民間文藝) 

      【語言】 李方桂  趙元任 

      【考古】 李濟  梁思永  郭沫若(文學、歷史學、考古學)
           董作賓(甲骨學)

      【美術史】 梁思成 

      【法律】 王世傑(法學) 王寵惠(法學) 

      【政治】 周鯁生(法學) 錢端升(法學)蕭公權 

      【經濟】 馬寅初 

      【社會】 陳達 陶孟和 


(一)院士的學歷。除了人文組中有6位未曾到過外國接受西式教育以外,其餘都曾出國留學。

  國別   數理組   生物組   人文組   合計

  美國    17     17     15     49
  英國     3      4      2      9
  德國     3      1      2      6
  法國     2      1      2      5
  比利時          1      1      2
  瑞士     1                  1
  日本     1      1      3      5

  以上留學美國為最多,占60%以上,如果加上歐洲,則高達85%以上。
  至於進一步考慮到這些院士在國內所受教育狀況,人文組中6位未出國接受西式教育的人中,有4位是前清科舉出身,兩位是國立大學畢業。留學國外者在出國以前,國內各校中以清華最多,留美學者恐怕有一大半是清華出身。在各組分布情形,清華較為平均,北大則在人文組中見優,其他院校則在各組中有一、二名。正好與院士在國內就讀大學時的學歷情況大體相呼應。一個學校的師資優劣,和他培養出的人才,自然有相當關聯。


(二)院士的年齡結構,以46-60歲為中堅分子,占80%以上,尤以51-55歲者居多,占30.9%。數理組幾乎沒有超過60歲者,生物組只有一位,主要是由於自然科學在中國發軔較晚的原因。人文組60以上者則有8名之多,可見文史科學是繼承清代樸學的傳統。數理、生物組50歲以下有11名,人文組則只有一人。40歲以下的3位都在數學門,他引述數學界一位前輩的話,數學方面的天才最容易顯現出來,天才的數學家往往在年青的時候便已有輝煌的成就。陳省身最年輕,只有37歲,許寶蘅38歲,華羅庚也只有39歲。

(三)院士的出生地:江、浙二省人最多,浙江19人,江蘇(含上海)共15人,兩者共占42%,聯想到丁文江對中國近世人物統計結果亦以江、浙為最盛。 此後1955年到2003年中國科學院也以江浙籍居多。


(四)和1955年的名單對比,48年入選的中央研究院數理組和生物組絕大部分入選了55年首批中國科學院院士(總共233人),但也有少數個別由於種種緣故未能入選者例如胡先驌。相比之下,55年的人文類院士選舉評審口味和48年截然不同,入選了胡喬木、吳晗、胡繩、陳伯達等人,而把不少真正的學術大牛撇在一邊,被淘汰的院士包括出版家、教育家張元濟、歷史學家顧頡剛、社會學家陳達等人。也就是說,48年的人文組院士被淘汰了三分之一以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師道是如何墮落的
2004: 從教師聘任看哈佛大學的品格
2003: 為什麼有人“留美反美” ?
2003: “香美人”的非典型生活
2002: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公開部分) zt
2002: 反對歧視河南人,反對地域歧視,實在是沒